本來每日裏琢磨怎麽把藤蔓斬草除根的陳家莊村民,終於停止了徒勞無功的砍伐活動,開始換了一種全新的眼光,冷靜的看待眼前的禍害。


    而剛剛被委以重任的四位“大師”,簽訂完契約,正緊鑼密鼓的開始嚐試藤蔓茶幾與沙發的編製活動。


    兩個婦人分別叫做栓子媳婦和棒槌娘,都是三十多歲的年紀,隻不過,棒槌娘更苦命些,早早的死了丈夫,自己帶著一個兒子過日子。


    三癩子就是比賽時現學手藝的小瘦個兒,全身沒長半兩肥肉,在家排行第三,也是陳氏子弟,在村子裏屬於幹啥農活都不算得意的人物。


    最完美無異議的,當屬一個叫陳大慶的漢子,跟陳大川在一個輩分兒,雙臂粗壯,手指頭卻靈巧,不但田地裏的活計是一把好手兒,木作活兒、壘牆泥瓦、編織日常的筐子籃子,那也全都是一等一的手藝。


    編織這活兒不算太重,女人也完全可以勝任,頂多是製作茶幾和沙發的支撐架子時,互相搭把手兒。


    有兩個王家老爺子老太太摻乎著,也不需要擔心什麽孤男寡女在一起,又什麽“寡婦門前是非多”的妖蛾子緋聞出現,小東家可是說清楚了,誰先製作出來一套完整可用的家具,誰的工錢就翻一倍。


    做工地點也不限製,隻要不把圖紙拿走,隨便你在自家屋裏怎麽熬夜練習……


    阿珠設計的這一款家具,就是一套沙發椅與一隻茶幾,沙發椅分成三個,兩個單人座兒。一個三人座兒的,茶幾的長度跟三人座的沙發相等。


    不介意你往裏麵加木料作支撐,隻要漂亮又實用,就算成功。


    白日裏,四個人集中到東家那院子裏做加工。可以彼此交流溝通一下,或者互相參照著做一下改進。


    阿珠放開手,專心去琢磨那些藤蔓的枝枝葉葉,她發現,這些變異了的禍害,其實全身都是寶。從藤蔓上剝下來的藤皮,柔韌度也很可觀,晾曬之後白白亮亮,完全可以劈成細細的線條,做出新的裝飾品。


    沒幾天。陳大慶顯示出了自己卓越的領導才能,無形中已經成為這四個人的主心骨,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教訓,也都由他侃侃而談……


    剝皮後的藤蔓,再用一種叫做“硫磺”的東西熏一下,顏色更漂亮,質地更結實。


    村民們經常塗刷門窗的一種最原始的油漆料,刷在藤蔓的外部。也能很自然的融合,表麵亮晶晶的……


    阿珠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了。


    “二大娘。明兒送菜也帶著我,回鎮子上看看我娘。”


    王家姥娘自然也很想跟著去瞧瞧大肚婆閨女,於是把家裏都交給王老爺子,小黃也被囑咐好,就守在院門口,祖孫二人才放心大膽的離開了陳家莊。


    其實也沒啥可防備的。陳家老宅兒的人在遠處偷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王家老兩口習慣了。老太太甚至攢著勁兒,想要跟陳老太太大戰一場呢!


    可是咱哪有那個功夫?二大爺家的小麥豐收了。村子裏的打麥場就他一家,山子奎子撒著歡兒的晾曬麥粒兒,得羨煞多少村民,急紅多少雙眼睛?


    如果,自己的計劃實施開來,那麽,陳家莊急紅了眼睛的村民,將很快進入狂喜的狀態……


    可憐的王老太太,竟然還是頭一次來鎮子上,莊戶人家,婦人老老實實一輩子在家圍著鍋台家禽家畜轉悠的大有人在,甚至於女人出嫁也在本村,於是一輩子沒邁出過村子的也不是沒有。


    “阿珠,姥這身衣裳——能應時吧?這還是你娘孝順給我的新棉布做的哩,可不能到了鎮子上,給你娘丟人,惹人笑話。”


    王老太太心理還挺脆弱的,想的又多。


    阿珠樂的不行,心說別說您的衣裳應不應時,咱這一家子都是剛從村裏搬到鎮子上的“土豹子”,從頭到腳都帶著泥土味兒呢,短時間內改不了!


    可是那又怎麽樣呢?如果自己都覺得矮人一頭,那根本沒辦法往下混不是?隻要不欠別人錢,誰管誰穿的啥衣裳,美不美土不土呢?


    “姥娘你這麽穿就最好看了,回頭再給您買一根銀簪子,耳朵上再掛兩個銀耳環,手脖子上套一對兒銀手鐲,嗬,別人還當是從縣城裏來的老夫人呢!”


    這話可把王老太太給逗樂了,緊繃的身子一下子鬆散開,拍著阿珠的後背噴笑:“這丫頭!淨哄姥娘開心,我要真是那麽一穿戴,回頭你姥爺非拿煙袋鍋子揍我不可!還得撅著胡子罵‘你個敗家老娘兒們’!”


    “哈哈哈——”,就連趕車的二大娘,都笑彎了腰。


    其實,王老太太目前掌管著後院的上百隻母雞,二大娘平日裏沒少往鎮子上運送雞蛋,花點錢購置上一套銀首飾,還是當閨女或者當孫女的應該孝敬的。


    莊戶人啊想不到有錢了還可以買點奢侈品,頂多扯件子新衣裳就算享大福了。


    阿珠開始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真的有很多,除了解決藤蔓的問題,掙幾個銀子花花,還得記住多孝順一下父母親人,最起碼,抽個空也給幾個女性長輩添件首飾長長臉……


    六間鋪麵,現在已經擺滿了四大間,一部分是自產自銷的貨物,蔬菜、雞蛋、大米、糯米、小麥麵粉,還有一部分從別人家進的貨,以彌補自家貨源的不足之時。


    不過,親爹也忒實心眼了,你把兩家的貨物都標的同一種價格,這算不算腦殘啊?怪不得別人家進來的貨總是賣不出去呢!


    “爹,最起碼,你得把咱家的米麵雞蛋提上一半兒的價格,注明這些是咱家獨有的,別人家出不來這個味道。”


    小阿珠進了鋪麵就開始叨叨,這裏那裏的不合適說了一通,竟然忘記了剛剛還想做一個孝順閨女呢,怎麽不記得要先去看看“大肚婆”娘親?


    看看人家王老太太,不就是進了門就找自家閨女?


    可是這會兒阿草小掌櫃又端著兩盤菜出來了,到飯時了呢!


    小管家婆立刻再次把娘親拋在了腦後,一溜煙兒鑽進灶房找阿蘭說教去了。


    “大姐你不用每份菜都擺那麽一大盤,有很多是隻想嚐嚐滋味的客人,或者圖便宜,會希望買份少量的回家,你隻需要分別調整價格就行了。還有,兩樣菜也可以給客人拚成一盤,這樣花了同樣的錢,卻品嚐的多了一份美味兒,誰不樂意?”


    不過,這姊妹三個合作的兩份主打菜的模樣,倒是漂亮了許多,聞起來,那味道也很正宗。


    正屋的臥室裏,已經傳來王老太太又哭又笑的動靜。


    “偏咱家阿珠是個嘴巴嚴實的,這麽長時間,愣是沒跟我說過你懷的是雙胎,要不然,娘早就來守著你了,秀娥啊,雙胎不好生啊!”


    “娘,不怕哩,大川請好了蔣婆婆,三不五時的就來看看,還有一個吳老郎中,是附近出了名的老神醫呢,經常溜達到咱家裏來吃頓肉,再給我把把脈,昨兒不好意思了,又非得留給我一截子人參須,上次那塊百年老山參還沒用呢!”


    王氏見了親娘,自然萬分歡喜,隻可惜肚子忒大,不能馬上利利索索走幾圈兒好讓娘放心。


    “嘻嘻,娘,吳爺爺又給了一截人參須?在哪兒?你用不著,給我!”阿珠一腳邁進來,就聽到了這個喜訊。


    上次臨走時怕王氏早產,阿珠特意把在小世界裏麵保存的人參交給了王氏,很遺憾不能種植到黃土地中試試效果,這次聽說又有了富餘的人參須,自然來了精神。


    這小閨女,好些天沒見親娘,咋的也不顯得親?孕婦有些不樂意了……


    “喏,給你,跟這人參須子親熱去吧!”


    這話說得酸溜溜兒的,阿珠笑得不行,擠到床上去摟王氏的脖子:“娘,我是想試試種種人參呢,要是能活,以後,把人參給您當飯吃!”


    王氏“噗——”一聲也樂了,指著閨女的腦門兒教訓:“鬼靈精!你想把娘吃出火來啊?”


    人參須遞到阿珠手裏,u看書 w.ukanshu 跟花草的老根兒似的,很小的塊莖兒,須子倒有五六根,最粗的,快要及得上阿珠的小手指了。


    那個愛吃豬肉的吳老爺子,還是很靠譜兒的。


    “吳老神醫惦記著你呢,老是問‘毛丫頭還不回家啊?叫她再做個新菜式——’,還說你肯定喜歡這人參須子,上次毛丫頭的眼珠子都舍不得在人參上挪開呢!”。


    王氏邊說邊笑,把吳老爺子說話的神態表演的還挺活靈活現。


    自家娘親,從分家另過之後,性格是一天比一天開朗了,再不是動不動就變身“淚三娘”的形象。


    連帶的,三個小姐姐也不再畏手畏腳,最隨了母親的阿蘭大姐,都敢在人前寒暄叫賣,收錢找零毫不含糊。


    就是——自從阿珠進家,就沒得到三姐姐阿穗的熱烈歡迎,剛剛貌似在灶下燒火,怎麽也沒跟自己打個招呼呢?(未完待續)


    ps:沒事兒——求個訂閱求個收藏求個粉票票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上田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佛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佛跳...並收藏掌上田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