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曆史淺談》,一檔本意是麵向曆史愛好者小眾階層的專題講座,可是第一期播出之後,收視率之驚人讓所有人匪夷所思!


    講座類文化節目,且不說近年來輝煌不再收視率暴跌,即便在前些年鼎盛時期,各種講座類節目的收視率也從未突破過0.6的高峰。


    雖然講座類節目中誕生了很多家喻戶曉的學術明星,但真正觀看這些講師節目而認識他們的國人,則少之又少。


    比如國人說都知道說三國的是誰誰誰,說《論語》的又是誰誰誰,可誰是真正地一期期地看過他們節目的?這樣的熱心觀眾還是少之又少。


    所以講座類節目的收視率是極低的。


    口碑爆棚的京視《百家講壇》,它曾經輝煌的時候一度達到了0.5的收視率,而如今隻有0.3左右了,不過依舊遙遙領先於其他講座類節目。


    新江衛視簽約李凡之前躊躇滿誌,畢竟以李凡特殊的文娛雙重身份,是不能以傳統眼光,來揣測李凡加盟後將對整檔節目產生何等影響!


    所以即便在如此凋零的市場份額的背景下,新江衛視也樂觀估計節目收視率會在1.0左右,甚至有極個別人“吃了豹子膽“地預測收視率會2%打底。


    收視率監視報表在第二天早晨正式出爐了,那一刻,整個新江廣電中心一時間歡聲雷動,人人喜氣洋洋,仿佛比過年放假都要喜慶。


    從台長到基層員工,人人臉上喜笑顏開,收視率報表上那鮮明的“3.13”,成為了廣電中心本年度最大的成就!


    首期節目收視率,遠遠超乎了新江廣電媒體人的心理預期,並15倍於《諸子講座》前期收視率,10倍於京視《百家講壇》收視率!


    並,不僅僅輕輕鬆鬆打破新江衛視本年度收視率記錄,更是成為新江衛視自上星之後,曆史收視率之最!


    而且,打破收視率記錄,僅僅隻需要15分鍾。


    新江廣電上到局長,台長,下到每一個員工,一時之間,大家手頭上不緊不慢的工作都做不下去了,大家互相傳遞著喜悅之情!


    “3.13啊,我的乖乖,大紅大紫的全民綜藝《跑男》的收視率,也才3點多啊!”


    “我萬萬沒想到咱們新江衛視竟然也誕生了超級現象節目了。”


    “大家快看,不僅僅這一期《西方曆史淺談》的收視率高,它之後緊跟著播出的電視劇《流金歲月》第一集,收視率也達到了0.7啦。”


    “《流金歲月》沾了大光了,咱們台的戰略初見成效啦!”


    除了《西方曆史淺談》後播出的電視劇《流金歲月》,其他節目也都受到一定的輻射作用,都有一定程度的收視率上揚。


    節目組立即開會,提前布置下一周的錄製計劃,決定繼續前三期的風格,並準備邀請下一位國際鋼琴家郎之平先生,到節目錄製現場彈奏背景樂。


    會議散後,工作人員剛拿起電話要聯係郎之平,李迪的電話突然親自打給了總製作人季律。


    季律接過電話後賠笑,賠笑,還是賠笑,並走出辦公室示意工作人員先別給郎之平打電話。


    “好,謝謝李迪先生,祝我們合作愉快。”季律放下電話,看了一眼工作人員,道,“別打給郞之平了,李迪親自說要繼續擔任鋼琴師。”


    工作人員道:“他的世界巡演不是有衝突麽?”


    季律笑道:“李迪說了,可以擠一擠時間嘛!”


    眾員工心道,能讓享譽國際的鋼琴家來節目裏彈奏背景樂,而且還心甘如怡,且不說大材小用,這絕對是超規格了。


    這的確是一檔超規格的講座,從場館、鋼琴師、到講師,再到節目內容,都是超規格的。


    隻不過,其他方麵的超乎規格大家一眼可見,至於節目內容,則隻有內行人知道了,讓所有觀眾看了節目就知道軸心時代理論的意義,明顯不現實。


    李凡是喜歡逛網絡的,第一期播出完畢,李凡從顧亞婷家的小區穿過馬路,回到京大,他一路上邊走邊刷微博。


    京大的師生見到李凡不免調侃一下:


    有學生恭恭敬敬鞠躬問好:“李老師好!”


    李凡白他一眼:“搞事情啊?!”


    學生嘻嘻一笑後走人了。


    又碰到了孔教授,孔教授搖下車窗,問道:“李老師哪忙去了?”


    李凡汗顏,您也搞事情!


    回到寢室,李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看起了新聞和網友評論,他特關心這檔節目的網絡風評。


    對於《西方曆史淺談》第一講,網友們基本清一色地持著褒獎的態度:


    “看了李凡的講座,真的是大受脾益啊!”


    “我本以為自己學富五車,直到遇到帥李,才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曾經我是個學霸,如今被你秒成了學渣!”


    “咱們華國就應該多一些這樣的客觀介紹外國曆史的節目,不要總沉醉於自己的上下五千年文明而無法自拔。世界,也同樣精彩萬分!”


    “這樣優質的節目,我看過第一期,必追第二期,隻要講師是李凡就成!”


    ……


    這注定是李凡參加的綜藝裏麵,網友認可度最高的節目,這是節目性質決定的。畢竟這不是綜藝娛樂節目。


    李凡無論參加哪檔綜藝娛樂節目,一定有一部分網友不希望他參加,比如說《詩詞大會》,比如說《最強大腦》,比如跑男,比如說《我們相愛吧》等等。


    畢竟綜藝節目有多少人支持,就可能有多少人反對,而且還都各持道理。


    但是參加講座類節目就基本一路好評了,畢竟成為一名光榮的園丁還是很有逼格的。


    不過播出的第一期節目也有槽點,就是講座氛圍很違和。


    網友們抑鬱了,你說一檔文化講座,你們那些觀眾時不時地舉起一堆燈牌和熒光棒是幾個意思?不覺得這與節目的基調和定位格格不入麽?


    這一點瑕疵直接給苦苦等待素材的小編們帶來了非常大的驚喜,這次不用編新聞了,直接批判吐槽就可以了。


    對於各平台上出現的這類吐槽批判新聞,新江衛視很冤枉很無奈:怪我咯?


    李凡也很冤枉很無奈:怪我咯?


    (嗯,怪你!)


    周二播出的這期收視率3.13,周四播出的第二期,收視率繼續維穩,達到3.11,而周六晚上播出的第三期,收視率依舊維穩,達到3.16。


    連續三期,收視率穩如磐石,這隻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節目播出即巔峰;其二,李凡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打拚,他的粉絲基礎已經打實了。


    業界對於李凡早已經研究透了,這一年來,但凡李凡參加的節目,甭管是收視率在3%以上的全民綜藝跑男和極限,還是普普通通的收視率零點幾的訪談類節目,隻要李凡參加,那期節目收視率基本全部破3!


    甚至業界還給李凡取了個“三哥”的美譽,可李凡怎麽想也覺得“三哥”有點兒不好聽。


    馬強則說,“你可以理解為‘一夜三次哥’嘛,是不是diǎo爆了?”


    李凡撇嘴:“切,我就這點兒本事?”


    眾人紛紛白眼,心想你上過戰場麽?


    一檔文化講座類節目,連續三期收視率穩定在3.1左右,成為本周內最受民眾期待的綜藝節目之一(之所以加個“之一”,因為這一周李凡前期錄製的其他節目也上線播出了),除了業界普遍的陣陣驚歎外,還有些人已經危機重重了。


    京城電視台科教頻道(jctv10),《百家講壇》節目組正在開會,會議開得死氣沉沉。


    作為講座類綜藝的領航者,突然間被遠在千裏之外的新江衛視踹了一腳,京城老大哥坐不住了。


    會上,大家開始認真分析,《西方曆史淺談》是怎麽做到3.1的收視率呢?


    內容?


    可內容上,李凡所講的未必比《百家講壇》講師所講的精彩很多吧?


    節目風格?


    也不至於吧?用個超大演播廳,運用了演講所用的ppt,或者請到鋼琴大師,這些不至於有這麽大的功效吧?


    李凡的吸引力?


    再吸引也吸引不到3.1的收視率吧?1%左右還能理解,這可是3%啊!難道華國真的有那麽多喜歡看曆史的粉絲麽?


    其實就敗在李凡身上了,雖然華國並沒有那麽多人對外國曆史感興趣,可是,誰說,看李凡的講座是奔著學知識去的?


    《百家講壇》麻爪了,怎麽辦呢?


    自己這文化講壇老大哥的光輝形象不能就這麽受損啊,得想辦法,想出應對之道!畢竟現如今是競爭型社會了。


    工作人員道:“總編,辦法倒是有,複刻它!”


    韓總編不高興,心道咱們是老大哥,是京視,複刻地方台?開什麽國際玩笑?


    韓總編抹了把臉,問道:“那怎麽複刻呢?”


    “咱們可以做檔《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嘛,也是以這種演講的龐大規模進行,為了和新江衛視不一樣,咱們每期講壇換位明星,都請到李凡這類風格的講師。


    當然主要是“克隆”李凡,其他都是次要!”


    韓總編點了點頭,點子還湊合。


    製作人程英道:“咱們先克隆李凡,大家現在找出下一批李凡吧。”


    然而,會議都要結束了,別說找到下一批李凡了,連下一個都沒找到。


    所有進入大家腦海中的未來講師,沒有一個合格的。


    能接近李凡帥氣的可沒什麽文化,能接近李凡才華的長得又對不起到場觀眾……總之,李凡在華國獨樹一幟。


    像李凡這種,集才華、容貌、知名度、粉絲基礎等各方麵優勢於一身的年輕人,華國沒有第二個啊!


    製作人低下了頭,歎了口氣:“哎,都說人家李凡火,物以稀為貴啊,人家火是有原因的!大熊貓全國還有2000來隻呢,可李凡就一個啊!


    怎麽辦呢,雖然追求3.1的收視率不可能實現,但《百家講壇》怎麽也得有所動作吧?難道就這樣讓新江衛視打個措手不及?咱們可是京視啊!”


    總編眯著眼睛,沉思良久才道:“辦法不是沒有!”


    程英道:“快說來聽聽!”


    韓總編:“既然打不過,那就把他請來吧!”


    室內一時無語。


    ……


    李凡收到《百家講壇》節目組橄欖枝的時候,他正躺在寢室床上看電視。


    這天晚上是周六,電視裏正播放著一檔訪談類節目。


    節目裏請到的明星以前默默無聞,都是二三線的演員,是典型的觀眾叫不出真名但是臉熟的那種。


    三位演員正在講述著拍戲中的趣聞,他們來自於同一劇組,都是正在播出的《流金歲月》的主演。


    《流金歲月》,這是一部被各大衛視拋棄而被新江衛視最終購入版權的電視劇。


    隨著《西方曆史淺談》的播出,緊跟著立即播出的《流金歲月》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西方曆史淺談》的巨大流量分出的一股注入在它身上,直接成全了它收視率黑馬的名氣。


    已經播出的四天時間內,《流金歲月》收視率持續走高,周二晚0.81%收視率,周三晚0.93,周四晚1.04,周五晚1.11,一檔現象級電視劇就此誕生,《流金歲月》的幾個主演一時間知名度飛速提升。


    當然,這部電視劇質量還是很硬的,之所以不入其他著名衛視的眼,主要是這電視劇裏沒有流量明星。


    一部電視劇中沒有小鮮肉和小花,你拍得再精彩,可能也沒市場不值錢。


    訪談中,女主角楊娜半開玩笑半認真地道:“我們這部電視劇的走紅,他們都感謝導演,感謝編劇,我要感謝李凡!”


    其他兩位演員哈哈大笑,觀眾們紛紛鼓掌。


    女主持人不解地問:“為什麽呢?”


    (好吧,這位主持人是《與大咖同行》的魯藝。)


    就在這個當口,李凡手機鈴聲大作,程英的電話打來了。


    他們約的見麵地點是京大附近的一間高檔茶樓,李凡離得太近,下樓走10多分鍾就到了,程英卻姍姍來遲。


    程英是拿著京視的腔調和姿態去商談的,並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不像其他欄目組,請李凡恨不得全台的領導一起來,程英隻身前來,並以“我們會讓你更紅”的口吻來邀請李凡加入《百家講壇》。


    不過,一個小時後他就灰溜溜走了,《百家講壇》成為了繼《春節聯歡晚會》後,李凡拒絕京視的第二檔節目。


    李凡心胸並不狹隘,拒絕《百家講壇》的原因根本就不是程英身上典型的京視做派,其實程英對李凡的邀請也非常熱情,雖然他比較喜歡自吹自擂。


    李凡不去《百家講壇》的原因隻有一條,節目雷同了。


    內容雷同的節目沒必要上第二次,人生那麽短暫,李凡不喜歡重複,更喜歡體驗。


    至於程英所說的京視能讓李凡更紅,李凡並不太認可。


    因為他發現,他好像打破了一個瓶頸,過了平台影響明星的階段了。


    對於他而言,好像隻要是上星頻道,隻要是全國人民都可以收看到的電視台,京視和新江衛視也沒什麽太大的差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之最強大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昊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昊鯉並收藏娛樂之最強大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