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對於了解此道的人,這個詞匯沒任何問題。但對於門外漢來說,這,就是知識!


    李凡的知識儲備有多豐富,對考古、曆史、文學、風俗等等分門別類有多諳熟,現場台上台下不到200人,今晚率先領略了一番。


    主持人王翔道:“我們率先有請紅隊,選擇題目,請看大屏幕!”


    大屏幕切出一個九宮格,九個方框裏麵各有一句話形容代表的藏品。


    王翔:“紅隊隊長,李凡、管彤,請選擇!”


    李凡對管彤道:“你來選擇!”


    “我這裏麵有個別字都忘了,別讓我選了,我門外漢,你來。”


    “你選擇吧,沒事兒。”


    “我來了啊,那個,8號,【奇葩之物】!”


    王翔:“在有請八號藏寶人上場之前,我有必要提醒一下新晉的兩位隊長,台下的三支代表隊,每隊有三道題,隊長作答,並說服本隊觀眾接受隊長答案,如果隊長答錯,否定隊長答案的觀眾人數就是這道題的成績,如果隊長正確,同意隊長答案的觀眾人數就是答案。


    好,有請八號藏品的藏寶人上台!”


    8號藏品的持有者上台,這是一個花甲老人,他走到舞台之上,打開一個精致的木匣子,並從裏麵取出來一個30餘厘米的尾部有手柄頭部是鐵球的鐵器,頭部鐵球大約5cm上下。


    這件藏品一經展示,現場觀眾全部蒙圈了,什麽東西?幹什麽用的?


    王翔:“李凡、管彤,請上台觀察,然後你們研究一下,給出答案!”


    管彤剛抬屁股,文絲未動的李凡道:“我不用觀察了,我已經知道答案了。”


    管彤一愣,“這麽快?”


    王翔錯愕:“不上台仔細研究一下麽?”


    李凡搖了搖頭,道:“這個環節不用了,大屏幕上細節都有!管彤你去看看?”


    “那我得去看看!”


    管彤上台了,攝像機特寫鏡頭卻直接給向了李凡,鏡頭內,李凡神態平靜,波瀾不起。


    管彤拿著那柄鐵器研究了半天後,王翔問道:“請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的感覺。”


    “好沉!”管彤說罷便快速走下了台。


    對於管彤,觀察也是徒勞無功的,純粹是開開眼界而已,回到座位後,李凡問她:“你的答案是?”


    管彤無奈搖頭,“我不知道,聽你的!”


    “那我做主了?”


    “好噠!”


    李凡抬起標記筆,在答題卡上寫下答案後,一旁的管彤直接傻眼了,你這也太離譜了!要是真是這個答案,我就把這東西吃了!


    工作人員將李凡的答案遞給王翔,王翔瞥了一眼,麵露驚色,然後合上了答案。


    眾位嘉賓見王翔那奇怪的表情,紛紛道:


    “翔哥,您這是什麽表情啊?”


    “翔哥的這個表情很有內容啊!”


    ……


    王翔道:“當你們看到李凡的答案後,你們就知道了。請紅隊的觀眾朋友們猜猜,這究竟是什麽?”


    觀眾紛紛猜測:


    “這個應該是搗蒜的!”


    “砸核桃?”


    “抓癢癢的球?”


    ……


    五花八門的答案給出之後,王翔道:“下麵,請看李凡的答案!”


    答題板掀開,上麵隻有一個字:椎!


    椎?


    這個字怎麽讀?


    這個是幹嘛的?


    所有人大惑不解,隻有專家席位上的三位專家麵露喜色。


    “大家是不是都懵了?下麵,李凡、管彤兩位隊長,各有一句話的機會,說服自己隊伍中的觀眾朋友們支持自己的答案,注意,隻有一句話,開始!”


    李凡看了看管彤,得,自己先說吧,“‘椎’,現代稱為‘錘’,就是古代打仗時的兵器!”


    現場嘩聲四起,大家麵麵相覷。


    “錘?開什麽玩笑?”


    “正常錘子差不多有人腦袋那麽大,這東西前端的鐵球也就和嬰兒的小拳頭差不多!”


    “這東西也就錘個蒜,用它錘人,開什麽玩笑?”


    ……


    眾人議論聲中,王翔笑道:“是不是很意外很不可思議?下麵有請管彤給出一句話!”


    管彤的下巴一直處於半掉不掉的狀態,這短短的幾分鍾內,她眼中的李凡一直平靜不起波瀾,沒有得意,也沒有受到質疑時的那種憤憤之情,平靜得好像仲夏夜的池塘,偶有蛙聲起,不見波瀾溢。


    最怕這種神態,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自信。


    要說這是古代打仗時使用的錘子,管彤打死也不相信,畢竟,這個大概僅僅30cm帶個4cm的小頭頭的東西,怎麽能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殺敵?


    難道,李元霸(虛構人物)就在鮮血縱橫的戰場上揮舞這東西?


    難道,馬超酣戰張飛,用這東西偷襲老張?


    搞什麽搞啊?


    不過,她還是選擇支持李凡,一是被李凡的平靜給“迷惑”了,二是,她根本沒有自己的答案。


    “我選擇支持李凡,觀眾朋友們,信李凡是沒錯的!”她道。


    王翔道:“你這拉票拉得很沒有自信啊。好,有請紅隊50位觀眾朋友們投票,開始!”


    觀眾投票時間,舞台上“啪啪啪”響起了一大串紅燈!


    李凡回頭一看,50盞燈中,紅了38盞,隻有12盞同意自己的答案。


    王翔笑道:“喲,竟然有觀眾沒亮紅燈,請問你們是怎麽想的,那位紅夾克的小夥子,你也認為這是古代打仗的錘子麽?”


    小夥子搖頭,“我不認為,但我就是相信李凡!”


    “好,有請李凡、管彤上台,詳細解釋這件藏品!”


    李凡和管彤上台,李凡拿起這件藏品,向觀眾解釋,道:“錘,古時候也稱為“椎”,古時候打仗的錘就這麽大,和影視劇以及文學作品中的錘完全不一樣,我們傳統印象中,打仗的錘子都得比人腦袋都大一號,揮舞起來沙沙作響霸氣十足,其實,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一個常識性問題,給你一個直徑20cm的鐵球,我不信你能單手拿起!


    錘,近身武器,隻能鈍擊,並不是戰場上的常規武器,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蠻霸”之器。”


    眾人一聽,也是這個道理,要真像大家想象中的那麽大,誰能拿得動?即便有天生怪力者能拿得動,但戰馬能不能承受得了?


    王翔問道:“那李凡,如果古代的錘真的隻有這麽大,柄30cm左右,錘直徑4cm上下,這武器還有戰鬥力麽?”


    “有啊,我說了,這是近身武器,短兵相接的時候,你揮舞長矛就施展不開了,但用錘的話,照您額頭來一下您就交代了,就算不打額頭,打您哪都受不了,照您後背來一下,您直接嘩嘩吐血。”


    “好像很神奇的樣子!”


    李凡再道:“齊國兵馬坑,60多匹馬埋葬得非常整齊,馬的額頭上都有一個塌陷,基本判定就是用錘這種鈍器一擊斃命,一錘下去,立即放倒。”


    王翔點了點頭,麵向專家席,問道:“幾位專家老師,李凡的答案是正確的麽?”


    陸館長道:“恭喜李凡,完全正確!”


    管彤拍手,佩服地道:“李凡,你好厲害啊!”


    紅隊觀眾們暗歎,支持李凡好了,人家李凡可是發現了國寶的人,不比咱們明白啊?這下倒好,這道題自己隊伍隻得到了12分。


    這都是馬後炮,雖然李凡發現了國寶,登上了《新聞聯播》,但李凡這是孤立事件,孤木不成林,發現了一件國寶,不能在大家心中構建起李凡是“鑒定專家”的身份,因為你的專項不在這兒。


    除非,像新考據學一篇篇文章發表一樣,你多在屏幕上展現自己在古玩文物方麵的卓越鑒別力,你新的人物形象才能逐漸建立起來。


    紅隊第一題過後,黃隊和藍隊分別答題,黃隊的題目是個青銅器,就是持寶人聞過之後,沒有尿騷的青銅器,結果自然是贗品。


    管彤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她悄聲問道:“我看過之前的節目,怎麽這麽多人的寶貝都是祖傳的?”


    李凡低聲道:“胡扯唄,有些不是好道來的!”


    管彤眯著眼睛,心道:你又知道!


    藍隊的第一道題,是辨別屏風的年代。


    這麵老紅木屏風保存得極好,毫無破損,綴有大量玉石,又雕刻著精美的山水佳境,並附有不知何人所作的詩文。


    這麵規格頗大的屏風,藍隊給出的答案是近現代手工藝品,因為品相實在太好了,正常來說曆史不會太久遠。


    藍隊給出答案後,三位專家紛紛走到台上,圍著屏風仔仔細細地觀察了起來,一圈又一圈地圍著踱步。


    “老王覺得怎麽樣?”


    “應該是近現代的手工藝品。”


    “我覺得也是,不過這式樣和風格,和明末清初的很相像,但,我更傾向於是近現代的手工藝品。”


    “那咱們就一致決定了?”


    三個人合計了一下,由故宮博物院前專家發言:“藍隊,正確!這確實是現代仿品,但即便是仿品,也是一件價格昂貴的手工藝品,值得收藏。”


    大屏幕上依次不斷地展示著屏風的細節,李凡突然目光一閃,大驚:咦,不對啊?


    管彤疑惑地看著李凡,“誒,怎麽了?”


    “這應該是乾隆年間的。”


    “哦!”管彤舉手,道:“主持人,我們有不同意見!”


    嘩,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管彤身上,管彤雙手一指李凡,“是他。”


    李凡錯愕地看著管彤,心道:妹子,你這性格太直了!


    的確是性格直,正常來說,搞鑒定的專家基本不會互相拆台,別說同台了,就是私底下,你在張三專家這鑒定是正品,然後去李四專家那裏繼續鑒定,即便你這東西李四認為是假的,但若知曉有人鑒定過了,他也會不予置評。


    況且,這又是同台,又是電視節目,得保持專家學者的權威性,雖然,很多專家的看走眼的事情數不勝數。


    李凡這通曉人情世故的人,是不會當場反對專家意見的,他可能會私下交流,更可能良心過意不去,會找個合適的途徑告訴藏寶人。畢竟他不是純潔無暇的璞玉,做不到直來直去有話直說的錚錚君子,那樣的話他早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了。


    不過,管彤不是李凡,她8歲到如今是在美國和洋人一起長大的,即便還能說地道的華國語言,能識漢字,但已經被西化得差不多了,她可沒想到現場反對專家有什麽不合適。


    有不同意見,表達就是了,哪有國人的彎彎繞繞?


    王翔問道:“李凡,你有不同意見?”


    被管彤這麽一推,李凡隻好如實地說:“呃……我覺得啊,這屏風應該是乾隆時期的!”


    一聽這話,藏品持有人沮喪的眸子瞬間放亮,終於有人肯定了!


    不過三位專家紛紛搖頭。


    陸館長道:“不太可能,如果是乾隆年間的,這300年左右的時間內,這麽大的屏風能保存得完好無缺,經曆過戰火紛飛的動蕩歲月還依舊嶄新如故,實在太難實現了。”


    吳龍也搖頭,道:“像這種黃花梨的高等木材,本身是有些油性的,年深月久,油質外泄,很容易形成皮殼。”


    王華道:“雖然樣式風格是明末清初的,但的確是現代仿品。”


    ……


    三位專家你一言我一語,李凡則靜靜地聽著,不急不躁不惱不怒。


    管彤暗歎:這氣質!


    談不上什麽氣質,李凡隻是覺得辨別這屏風的年代實在太簡單了,就仿佛1+1=2一樣,自己知道等於2,其他人非得說等於3,那李凡就有點兒懶得和別人爭辯了,因為太簡單了,不刺激。


    三位專家紛紛說罷之後,現場的所有目光齊齊聚在了李凡身上,攝像機各個方向向李凡聚攏。


    王翔不解地看著李凡,這“不解”是因為,他頭一次見到有人會在被動的局麵中,竟然能淺笑若蘭,不爭、不怒、不急、不諷,這氣度這氣質,自己從來沒見到過啊!


    李凡問道:“主持人,我能上台麽?”


    “當然可以,請到屏風前細細觀察。”


    萬眾矚目下,李凡提足登上了舞台,但並沒有第一時間走向屏風,他麵向觀眾道:“‘歡’,這個漢字的繁體字是什麽?歡!歡樂之意!但還有個字也讀‘huān’,是馬+雚的‘驩’!


    ‘歡’是‘歡’的繁體字,‘驩’是‘歡’的通假字。


    《荀子》大略篇第七十二,有言:兄弟不得不順,夫婦不得不驩。就是這個‘驩’


    《史記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列傳》中有載:“太後驩。”也是如此


    ……


    但在漢代之後便基本極少用這個通假字了,到了乾隆年間而此字再興!


    如果諸位是造假者,我想諸位會在屏風上刻印繁體字,而斷然不會刻印通假字!你會麽?你們會麽?即便真的刻印通假字,你們會刻印歡的通假字‘驩’麽?”


    眾人認真地聽著,還不太明白李凡究竟何意。


    這時,但見李凡不僅不慢地踱步到五米之外的屏風前,用手在屏風上刻印著的長文中一指,鏡頭跟了過來,大屏幕上展現出長文的一小部分:


    ……道德神仙增榮益壽,福祿驩喜長樂永康……


    李凡指了指這個“驩”字,“這個字就是我的依據!這應該是乾隆年間的!”


    李凡話音落,眾人目光齊齊望向三位專家,而三位專家麵麵相覷,卻不予置評。


    王翔問答:“各位老師的意見呢?”


    三位專家低頭小聲議論,一時沒人回答。


    “好!“


    有觀眾突然一嗓子,叫了聲好,然後鼓起了巴掌。


    一時間,錄製廳內掌聲四起,稱讚聲一片!


    管彤聽到身後熱烈的掌聲,不禁猛回頭,李凡人氣這麽高?她又看了看舞台上的李凡,不禁膜拜:僅憑一字斷真偽,李凡,你太厲害了!


    王翔再問:“三位老師的意見呢?“


    陸館長:“呃……“


    吳龍:“這個……“


    王華:“那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之最強大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昊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昊鯉並收藏娛樂之最強大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