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金英電視藝術節》,又稱《華國電視金英獎》,簡稱金英節。金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舉辦地點在湘南省潭沙市,是華國電視界極其重要的頒獎典禮。
本來金英節各種獎項中,是沒有“最佳綜藝獎”和“最佳綜藝明星獎”兩項大獎的,但是呢,隨著最近幾年華國綜藝節目井噴式的發展,金英節便於今年新贈設了這兩個項目。
李凡收到主辦方電話的時候,他正開車去向研究所的路上。
今天是十一長假後的第一天,菁英班上午沒有安排課,李凡也正好應了之前孫教授的邀請,參加研究所舉行的座談會。
這次會議規模並不小,估計當代學者中,研究甲骨文的全來了,當然全來了也沒太多人。
李凡走進會議室的時候,他放眼望去,好嘛,白花花一片老頭兒。也偶見不到三十的幾位年輕學者,但看他們的精神狀態和言行舉止,李凡估計應該是某些導師們的研究生。
會議尚未開始,孫教授熱切地招呼過來李凡,給他一一介紹古漢字研究領域的諸多大學者。
在這一行當中,坦白地講,一定有一些所謂的專家是濫竽充數的,就好比一部《紅樓夢》養活了無數蠢材紅學家一般。但學問好壞是不會寫在臉上的,李凡對每位學者都保持著足夠的尊重。
他的目光很快落在了幾位20多歲的年輕研究生身上,他心道:研究甲骨文?這大好的年華你們不枯燥麽?
幾位年輕的研究生也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下李凡,他們內心的os估計也是:你幹嘛研究這一行,你丫長得這麽好看,幹點兒啥不是買賣?怎麽就非得和我們搶飯碗?
眾人落座,會議在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學者的主持下開始了。
會議主要探討了目前甲骨文研究的諸多問題,而會議的最後,孫教授發起了關於李凡對甲骨文“狽”“?”“田”的重新解讀的研討。最終的結果是,大家基本讚同了李凡對“狽”“田”二字的重新解讀,而對“?”字大家則分歧不下,爭論不休。
甲骨文研究就是這樣,基本上很難讓所有學者全部讚同,期間永遠充滿了分歧、爭議以及不停地推陳出新。
在探討完李凡的三個甲骨文新解後,孫教授問道:“李凡啊,你還對其他字有所研究麽,不妨說來聽聽。”
李凡搖了搖頭,道:“孫教授,暫時沒了。”
“那你關於甲骨文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又有什麽看法呢?”
李凡想了想,“學生覺得,甲骨文未來的研究,應該是與現代計算機技術、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相結合,運用現代化手段來從新的方向進行破譯。”
一幫老頭子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們搞了一輩子文字研究,勉勉強強會個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你現在讓人家運用大數據和雲計算,這也不現實啊。
況且,老頭子們心想,這古文字研究,和雲計算有神馬關係?年輕人的思維真的好跳躍好敢想!
不過幾位年輕的研究生倒是較有興趣地支耳聽了起來。
孫教授疑惑地道:“具體說說。”
“我的設想是,大數據、雲計算破譯甲骨文工程,就是把所有的甲骨文拓片、字、詞語、考釋等東西全部輸入到電腦裏去,利用電腦的信息儲存功能,對未識別的甲骨文字形做出解釋。
這種傳統方法外的破譯文字的新途徑,我覺得可以嚐試一下。”
眾“老人”不置可否,因為這個理念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新了,他們平均年齡都快到60了,明顯已經接受不來這種新的破解甲骨文的理論的誕生。
也不怨他們,古語有雲:沉舟側畔千帆過,定有新人換舊人嘛!
李凡提出的超前的嶄新的研究方法,雖然在會上基本沒有引起任何的討論,但是,會上的兩位博士生卻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會議散後,李凡剛坐進車內想要回校,這一男一女兩位博士小跑著來到了車前。
“李凡,我們能聊聊麽?”
“我們對你在會上提出的研究方法很感興趣,要不咱們一起從事這項嶄新的工程?”
車外起了大風,吹皺了兩位博士暗黃的皮膚,李凡趴在方向盤上看著他們倍顯興奮的麵龐,他心道:我這是給你們提的思路,我自已又用不到,畢竟所有細節都在自己大腦中儲存著呢啊。
李凡打開車門,笑道:“來吧,哥、姐,上車吧!”
這兩位博士是京城師範的,李凡送他們回學校的路上,和他們詳細地聊了聊自己對這項新技術手段的看法,但華國現在並沒有這項技術,李凡“空談”一番,他們就隻能泛泛而聽,不過他們倒是覺得好像很行得通。
但如何去執行這個項目,顯然不是他們能夠獨立完成的,首先,你得有資金,其次,你得有技術支持,再三,需要科研室,最末,學校憑什麽批準你一個博士生啊!
李凡委婉地說出這些話後,那個女博士淡淡地道:“沒事兒,他爹是校長。”
李凡舉手投降:“失敬失敬,前麵的話當我沒說!”
將一男一女兩位情侶博士送回到學校後,李凡連忙開車回到了京大,他約了馬強來到了教學樓內的一間階梯教室門外。
此時,教室內正進行著新生辯論大賽初賽,他們兩個不是來參加比賽了,而是來“督戰”的,因為裏麵兩位選手分別是顧亞婷和杜麗。
兩個人站在後門口往裏張望著,也實在沒什麽意思,裏麵的辯題是《跳槽》,選手們在室內辯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李凡在門外幽幽地道:“這個跳槽的本意可不是換工作。”
馬強疑惑地問:“哦?那是什麽?”
“換男人!”
“跳槽?換男人?”
“嗯,古代青樓ji女換男人!”
馬強大感興趣,“呦呦呦,說來聽聽!”
“在明清時代,青樓裏,一個ji女和一個piao客纏綿了一段之後,如果發現了更有錢的主,而丟棄舊愛另就新歡的話,就如同馬從一個槽換到了另外一個槽吃草,這種另攀高枝的做法就被形象地稱為‘跳槽’。”
“哦,原來如此。那青樓為什麽叫‘青樓’呢,怎麽不叫黑樓、藍樓、白樓呢?”
“轉義了唄,最初‘青樓’指的是富麗堂皇的樓舍殿宇,後來漸漸轉義成了ji院。”
正說話間,裏麵的比賽落下了帷幕,門開處,顧亞婷快走幾步來到李凡麵前,道:“你們聊什麽呢,怎麽眉飛色舞的?”
“跳槽的108種姿勢,走吧。”
為了參加兩周後的金英節典禮,他們得提前去借禮服了。
明星們出席活動,靚麗的服裝基本都是借或者租的,畢竟一件高定禮服動輒上百萬,而且在公開場合隻能穿一次而已,這個數目誰都心疼。
兩個人剛坐上車,打算去蔣姐安排的工作室挑衣服,可車子剛啟動時,李凡就改變主意了。
他疑惑地看著顧亞婷,道:“你說什麽?你不去參加《金英節》?”
“對啊,我那幾天要去美國,就不去了,就不見證你獲得綜藝王的時刻了。”
“可我的軍功章上有你一半的功勞啊!”
顧亞婷嘻嘻一笑,“嘴真甜。走啦,陪你去看服裝。”
“我本意是打算給你借禮服的,你都不去了,那我還去幹嘛?走,咱們去服裝大世界,隨便買一套就成了。”
“什麽?去服裝大世界?隨便買一套?”
“嗯!”李凡說罷,將車子開向了另外一條街道。
“誒,李凡,你是去參加盛典啊,服裝是非常重要的,你確定?”
“怎麽了,買套千八百的衣服別人也看不出來。”
“大哥,那你就和全國人民撞衫了,別鬧啊,快去工作室。”
李凡搖了搖頭,“沒鬧啊,去借衣服太麻煩了,麻煩一圈兒人,最後還得國際運輸,咱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完事兒。”
“哥們兒,你等一下,你的想法不對啊,這是盛典,最講究爭奇鬥豔了!”
李凡無所謂地搖了搖頭,“西服都差不多,咱們找家手工店私人定製就解決了,我又不是不穿衣服去。”
“不能這麽想,到時候鏡頭一直對著你,你自然是焦點,這方麵不能掉鏈子,走吧,好好拾掇拾掇!”
李凡猶豫了一下,“誒,身不由己啊,走吧!”
晚上8點鍾,兩個人來到了著名造型師楊洋的工作室,楊洋仔細地“研究”了李凡片刻後,便給李凡推薦起了各種品牌,李凡看著ipad以及雜誌中的諸多西服,他真沒覺得穿上之後和1000來塊服裝店裏買來的有什麽區別。
他也懶得挑,全權交給顧亞婷一個人忙活了。
“這件好,李凡,你看看卡帝路的這件西裝,是不是很漂亮。”
……
“好像這件兒好點兒,更精神一些。”
……
“這件相較而言,更成熟穩重一點兒,李凡,你倒是表個態啊,是你穿,不是我穿!”
……
“這有專業的大名鼎鼎的造型師,咱聽楊洋的。”
楊洋笑道:“你李凡穿哪一套都好看,不過我覺得這套卡帝路的西裝和這件條紋西裝更適合你。”
“你說適合就適合,那就這樣。”
楊洋心道,這兄弟是真好伺候,好像長得帥的都好伺候,反而是長得值得商榷的明星挑服裝事兒最多!
這兩件高定服裝需要分別從歐洲、美國郵遞過來,為了穩妥起見,李凡道:“咱們要來個備選項。”
“哦?”
“走,去服裝大世界!”
“你……”
到底是沒擰過李凡,顧亞婷陪著他去服裝大世界選購去了,就在他正試穿一件西裝的時候,蔣姐的電話打了過來,因為去湘南參加金英節後,李凡次日便要參加《天天向尚》的錄製,所以,蔣姐希望他借此打一打即將麵世的作品。
李凡道:“可是,樣書還沒送到我手裏啊。”
“我催一催,這個快。衣服你看了麽?”
“正試呢!”
“正試呢?哪有現成的服裝?”
“服裝大世界。”
“李凡!……(省去說教幾百餘字)”
李凡倒不是執意不穿高定服裝,而是那價位實在太昂貴了,光一雙皮鞋就10多萬,穿上之後他估計自己就不會走路了,磨一下鞋底都心疼啊。
而到國內手工店全套訂做下來也不貴,刷刷臉估計還能給打個折呢。
不過,在“身份”“地位”“麵子”“場所”“尊重”等無數個詞匯的要求下,李凡妥協了,隻不過還很“低級”地問了一句:“穿壞了的話賠不賠錢?”
《金英節》投票係統在10號這天便正式開啟了,官方網頁端、手機端等多方平台同時進行。這持續兩周的投票時間內,也到了諸位明星們拚粉絲量的時候了。
金英節一共設立了“觀眾最喜愛的男演員獎”“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獎”“最佳表演藝術獎”“最佳導演獎”等十餘個傳統獎項,以及新晉增設的“最佳綜藝獎”和“最佳綜藝明星獎”。
每個獎項所對應的“明星庫”都是經過組委會研究確定的,以避免在“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的評選中混進男演員(可不排除網友集體惡搞),或者,避免在“最佳表演藝術獎”中混進小鮮肉。
與李凡一同入圍最佳綜藝明星獎的選手還有汪牧、曲穎、何歡等諸多綜藝咖,他們將一同競爭最佳綜藝明星獎的桂冠。
因為每個id隻能進行一次投票,所以,很多粉絲們紛紛頭疼了起來,假如說一個人粉四五個明星,那到底選哪個啊?
投票采取的是後台計票製,也就是網站上諸位入圍嘉賓的名次是不對公眾顯示的,最終結果會在頒獎典禮上公布,但是,官方網站設立了熱門區,每個類別投票最多的10位明星會以輪轉圖片的方式依次出現。
毫無疑問,李凡是奪得首個最佳綜藝明星獎的最熱門人選,與李凡能一較高下的隻有汪牧一人,因為,汪牧不僅僅是綜藝咖,他還影視劇、歌曲全麵發展,有歌迷、影迷還有綜藝迷,目前也就他能在這個環節和李凡一較高低。
與個人獎項相比,最佳綜藝獎基本鎖定在了《我們相愛吧》和《最強大腦》之間。
《我們相愛吧》因為是華國首創綜藝,並擁有目前最高的收視率做保障,並擁有廣泛的群眾收視基礎,呼聲極高。
而《最強大腦》,作為本年度第二個收視率破4的王牌綜藝,以高逼格、高規格的高姿態獲得廣泛讚譽,又有前兩季的極佳口碑保障,節目組對這個“最佳綜藝獎”也是虎視眈眈。
兩個節目組為了競爭這個最佳綜藝獎也是做了大量的宣傳,來號召網民們投票支持,雙方競爭激烈,鹿死誰手尚不可知。
但李凡對此並不太關心,因為不管誰獲獎,反正都是自己參加的節目。
本來金英節各種獎項中,是沒有“最佳綜藝獎”和“最佳綜藝明星獎”兩項大獎的,但是呢,隨著最近幾年華國綜藝節目井噴式的發展,金英節便於今年新贈設了這兩個項目。
李凡收到主辦方電話的時候,他正開車去向研究所的路上。
今天是十一長假後的第一天,菁英班上午沒有安排課,李凡也正好應了之前孫教授的邀請,參加研究所舉行的座談會。
這次會議規模並不小,估計當代學者中,研究甲骨文的全來了,當然全來了也沒太多人。
李凡走進會議室的時候,他放眼望去,好嘛,白花花一片老頭兒。也偶見不到三十的幾位年輕學者,但看他們的精神狀態和言行舉止,李凡估計應該是某些導師們的研究生。
會議尚未開始,孫教授熱切地招呼過來李凡,給他一一介紹古漢字研究領域的諸多大學者。
在這一行當中,坦白地講,一定有一些所謂的專家是濫竽充數的,就好比一部《紅樓夢》養活了無數蠢材紅學家一般。但學問好壞是不會寫在臉上的,李凡對每位學者都保持著足夠的尊重。
他的目光很快落在了幾位20多歲的年輕研究生身上,他心道:研究甲骨文?這大好的年華你們不枯燥麽?
幾位年輕的研究生也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下李凡,他們內心的os估計也是:你幹嘛研究這一行,你丫長得這麽好看,幹點兒啥不是買賣?怎麽就非得和我們搶飯碗?
眾人落座,會議在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學者的主持下開始了。
會議主要探討了目前甲骨文研究的諸多問題,而會議的最後,孫教授發起了關於李凡對甲骨文“狽”“?”“田”的重新解讀的研討。最終的結果是,大家基本讚同了李凡對“狽”“田”二字的重新解讀,而對“?”字大家則分歧不下,爭論不休。
甲骨文研究就是這樣,基本上很難讓所有學者全部讚同,期間永遠充滿了分歧、爭議以及不停地推陳出新。
在探討完李凡的三個甲骨文新解後,孫教授問道:“李凡啊,你還對其他字有所研究麽,不妨說來聽聽。”
李凡搖了搖頭,道:“孫教授,暫時沒了。”
“那你關於甲骨文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又有什麽看法呢?”
李凡想了想,“學生覺得,甲骨文未來的研究,應該是與現代計算機技術、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相結合,運用現代化手段來從新的方向進行破譯。”
一幫老頭子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們搞了一輩子文字研究,勉勉強強會個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你現在讓人家運用大數據和雲計算,這也不現實啊。
況且,老頭子們心想,這古文字研究,和雲計算有神馬關係?年輕人的思維真的好跳躍好敢想!
不過幾位年輕的研究生倒是較有興趣地支耳聽了起來。
孫教授疑惑地道:“具體說說。”
“我的設想是,大數據、雲計算破譯甲骨文工程,就是把所有的甲骨文拓片、字、詞語、考釋等東西全部輸入到電腦裏去,利用電腦的信息儲存功能,對未識別的甲骨文字形做出解釋。
這種傳統方法外的破譯文字的新途徑,我覺得可以嚐試一下。”
眾“老人”不置可否,因為這個理念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新了,他們平均年齡都快到60了,明顯已經接受不來這種新的破解甲骨文的理論的誕生。
也不怨他們,古語有雲:沉舟側畔千帆過,定有新人換舊人嘛!
李凡提出的超前的嶄新的研究方法,雖然在會上基本沒有引起任何的討論,但是,會上的兩位博士生卻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會議散後,李凡剛坐進車內想要回校,這一男一女兩位博士小跑著來到了車前。
“李凡,我們能聊聊麽?”
“我們對你在會上提出的研究方法很感興趣,要不咱們一起從事這項嶄新的工程?”
車外起了大風,吹皺了兩位博士暗黃的皮膚,李凡趴在方向盤上看著他們倍顯興奮的麵龐,他心道:我這是給你們提的思路,我自已又用不到,畢竟所有細節都在自己大腦中儲存著呢啊。
李凡打開車門,笑道:“來吧,哥、姐,上車吧!”
這兩位博士是京城師範的,李凡送他們回學校的路上,和他們詳細地聊了聊自己對這項新技術手段的看法,但華國現在並沒有這項技術,李凡“空談”一番,他們就隻能泛泛而聽,不過他們倒是覺得好像很行得通。
但如何去執行這個項目,顯然不是他們能夠獨立完成的,首先,你得有資金,其次,你得有技術支持,再三,需要科研室,最末,學校憑什麽批準你一個博士生啊!
李凡委婉地說出這些話後,那個女博士淡淡地道:“沒事兒,他爹是校長。”
李凡舉手投降:“失敬失敬,前麵的話當我沒說!”
將一男一女兩位情侶博士送回到學校後,李凡連忙開車回到了京大,他約了馬強來到了教學樓內的一間階梯教室門外。
此時,教室內正進行著新生辯論大賽初賽,他們兩個不是來參加比賽了,而是來“督戰”的,因為裏麵兩位選手分別是顧亞婷和杜麗。
兩個人站在後門口往裏張望著,也實在沒什麽意思,裏麵的辯題是《跳槽》,選手們在室內辯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李凡在門外幽幽地道:“這個跳槽的本意可不是換工作。”
馬強疑惑地問:“哦?那是什麽?”
“換男人!”
“跳槽?換男人?”
“嗯,古代青樓ji女換男人!”
馬強大感興趣,“呦呦呦,說來聽聽!”
“在明清時代,青樓裏,一個ji女和一個piao客纏綿了一段之後,如果發現了更有錢的主,而丟棄舊愛另就新歡的話,就如同馬從一個槽換到了另外一個槽吃草,這種另攀高枝的做法就被形象地稱為‘跳槽’。”
“哦,原來如此。那青樓為什麽叫‘青樓’呢,怎麽不叫黑樓、藍樓、白樓呢?”
“轉義了唄,最初‘青樓’指的是富麗堂皇的樓舍殿宇,後來漸漸轉義成了ji院。”
正說話間,裏麵的比賽落下了帷幕,門開處,顧亞婷快走幾步來到李凡麵前,道:“你們聊什麽呢,怎麽眉飛色舞的?”
“跳槽的108種姿勢,走吧。”
為了參加兩周後的金英節典禮,他們得提前去借禮服了。
明星們出席活動,靚麗的服裝基本都是借或者租的,畢竟一件高定禮服動輒上百萬,而且在公開場合隻能穿一次而已,這個數目誰都心疼。
兩個人剛坐上車,打算去蔣姐安排的工作室挑衣服,可車子剛啟動時,李凡就改變主意了。
他疑惑地看著顧亞婷,道:“你說什麽?你不去參加《金英節》?”
“對啊,我那幾天要去美國,就不去了,就不見證你獲得綜藝王的時刻了。”
“可我的軍功章上有你一半的功勞啊!”
顧亞婷嘻嘻一笑,“嘴真甜。走啦,陪你去看服裝。”
“我本意是打算給你借禮服的,你都不去了,那我還去幹嘛?走,咱們去服裝大世界,隨便買一套就成了。”
“什麽?去服裝大世界?隨便買一套?”
“嗯!”李凡說罷,將車子開向了另外一條街道。
“誒,李凡,你是去參加盛典啊,服裝是非常重要的,你確定?”
“怎麽了,買套千八百的衣服別人也看不出來。”
“大哥,那你就和全國人民撞衫了,別鬧啊,快去工作室。”
李凡搖了搖頭,“沒鬧啊,去借衣服太麻煩了,麻煩一圈兒人,最後還得國際運輸,咱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完事兒。”
“哥們兒,你等一下,你的想法不對啊,這是盛典,最講究爭奇鬥豔了!”
李凡無所謂地搖了搖頭,“西服都差不多,咱們找家手工店私人定製就解決了,我又不是不穿衣服去。”
“不能這麽想,到時候鏡頭一直對著你,你自然是焦點,這方麵不能掉鏈子,走吧,好好拾掇拾掇!”
李凡猶豫了一下,“誒,身不由己啊,走吧!”
晚上8點鍾,兩個人來到了著名造型師楊洋的工作室,楊洋仔細地“研究”了李凡片刻後,便給李凡推薦起了各種品牌,李凡看著ipad以及雜誌中的諸多西服,他真沒覺得穿上之後和1000來塊服裝店裏買來的有什麽區別。
他也懶得挑,全權交給顧亞婷一個人忙活了。
“這件好,李凡,你看看卡帝路的這件西裝,是不是很漂亮。”
……
“好像這件兒好點兒,更精神一些。”
……
“這件相較而言,更成熟穩重一點兒,李凡,你倒是表個態啊,是你穿,不是我穿!”
……
“這有專業的大名鼎鼎的造型師,咱聽楊洋的。”
楊洋笑道:“你李凡穿哪一套都好看,不過我覺得這套卡帝路的西裝和這件條紋西裝更適合你。”
“你說適合就適合,那就這樣。”
楊洋心道,這兄弟是真好伺候,好像長得帥的都好伺候,反而是長得值得商榷的明星挑服裝事兒最多!
這兩件高定服裝需要分別從歐洲、美國郵遞過來,為了穩妥起見,李凡道:“咱們要來個備選項。”
“哦?”
“走,去服裝大世界!”
“你……”
到底是沒擰過李凡,顧亞婷陪著他去服裝大世界選購去了,就在他正試穿一件西裝的時候,蔣姐的電話打了過來,因為去湘南參加金英節後,李凡次日便要參加《天天向尚》的錄製,所以,蔣姐希望他借此打一打即將麵世的作品。
李凡道:“可是,樣書還沒送到我手裏啊。”
“我催一催,這個快。衣服你看了麽?”
“正試呢!”
“正試呢?哪有現成的服裝?”
“服裝大世界。”
“李凡!……(省去說教幾百餘字)”
李凡倒不是執意不穿高定服裝,而是那價位實在太昂貴了,光一雙皮鞋就10多萬,穿上之後他估計自己就不會走路了,磨一下鞋底都心疼啊。
而到國內手工店全套訂做下來也不貴,刷刷臉估計還能給打個折呢。
不過,在“身份”“地位”“麵子”“場所”“尊重”等無數個詞匯的要求下,李凡妥協了,隻不過還很“低級”地問了一句:“穿壞了的話賠不賠錢?”
《金英節》投票係統在10號這天便正式開啟了,官方網頁端、手機端等多方平台同時進行。這持續兩周的投票時間內,也到了諸位明星們拚粉絲量的時候了。
金英節一共設立了“觀眾最喜愛的男演員獎”“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獎”“最佳表演藝術獎”“最佳導演獎”等十餘個傳統獎項,以及新晉增設的“最佳綜藝獎”和“最佳綜藝明星獎”。
每個獎項所對應的“明星庫”都是經過組委會研究確定的,以避免在“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的評選中混進男演員(可不排除網友集體惡搞),或者,避免在“最佳表演藝術獎”中混進小鮮肉。
與李凡一同入圍最佳綜藝明星獎的選手還有汪牧、曲穎、何歡等諸多綜藝咖,他們將一同競爭最佳綜藝明星獎的桂冠。
因為每個id隻能進行一次投票,所以,很多粉絲們紛紛頭疼了起來,假如說一個人粉四五個明星,那到底選哪個啊?
投票采取的是後台計票製,也就是網站上諸位入圍嘉賓的名次是不對公眾顯示的,最終結果會在頒獎典禮上公布,但是,官方網站設立了熱門區,每個類別投票最多的10位明星會以輪轉圖片的方式依次出現。
毫無疑問,李凡是奪得首個最佳綜藝明星獎的最熱門人選,與李凡能一較高下的隻有汪牧一人,因為,汪牧不僅僅是綜藝咖,他還影視劇、歌曲全麵發展,有歌迷、影迷還有綜藝迷,目前也就他能在這個環節和李凡一較高低。
與個人獎項相比,最佳綜藝獎基本鎖定在了《我們相愛吧》和《最強大腦》之間。
《我們相愛吧》因為是華國首創綜藝,並擁有目前最高的收視率做保障,並擁有廣泛的群眾收視基礎,呼聲極高。
而《最強大腦》,作為本年度第二個收視率破4的王牌綜藝,以高逼格、高規格的高姿態獲得廣泛讚譽,又有前兩季的極佳口碑保障,節目組對這個“最佳綜藝獎”也是虎視眈眈。
兩個節目組為了競爭這個最佳綜藝獎也是做了大量的宣傳,來號召網民們投票支持,雙方競爭激烈,鹿死誰手尚不可知。
但李凡對此並不太關心,因為不管誰獲獎,反正都是自己參加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