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朱宜年點點頭,待一行人拐過回廊,小聲道:“倘若王爺需要,在下必竭盡全力,為王爺探查此事…………到時候,我與王爺裏應外合,徹底清除刀戎這顆毒瘤,為民除害。”
趙胤低頭,“此事凶險萬分,少使不怕?”
朱宜年突然紅了眼睛,看著趙胤艱定地道:“為了妻兒,宜年萬死不辭。”
趙胤審視他片刻,點點頭,“你且安心回去,有人會配合你。”
朱宜年眼睛亮了亮,餘光掃一眼後頭的侍衛,直接換了話題。
“前方就是將軍墳了,據說當初是被盜墓賊發現的,說來也蹊蹺得很,一口鎏金黑棺裏,沒有屍骨,葬的是鎧甲和鏡子……民間傳說頗多,不知王爺聽過沒有?”
趙胤道:“當年本王曾隨誠國公到此。誠國公認為,應是敵將耿三友所鑄棺槨。”
朱宜年問:“那為何要放一麵鏡子在棺中?”
趙胤道:“傳說,鏡子可通陰陽,可生萬物,可宿靈體。”
自古以來,鏡子就承擔著陰陽相通的媒介,關於鏡子的邪說多不勝數鏡子也是恐怖片裏的常用道具,時雍以前隻要看了恐怖片,一般都不敢照鏡子。至於為什麽這樣,她也很難說得清楚。
因此,趙胤冷不丁一句“可通陰陽,可生萬物,可宿靈體”竟讓時雍覺得脊背發麻,陽光都收了回去,簷下陰氣慘慘,越走近將軍墳,那種古怪的寒氣越盛,激得她雞皮疙瘩都冒了出來。
將軍墳在廟後的茂林深處,有石欄團團圍住,前方有殿宇,墳前青鬆獵獵,風一吹,仿佛有沙沙的聲音。
眾人擺上祭品,依禮而拜。
陳嵐在墳前灑上烈酒,焚燃紙錢,嗚咽不止。
“爹、娘……囡囡來看你們了。”
“這是阿拾,你們的外孫女,這是阿胤,你們的外孫女婿。這是臨川、這是萇言,他們是阿拾和阿胤的孩子……”
“爹娘,女兒不孝。這麽多年,忍看你們埋骨荒山,卻不曾……不曾踏足通寧遠,沒有來看你們……”
“幸得爹娘庇佑,如今女兒也是兒孫滿堂,倘若你們泉下有知,要保佑我們一家,順遂安穩……”
時雍也招呼著臨川和萇言上前,為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燒紙。
臨川默默不語。
萇言卻是好奇地看著化在火盆裏的紙錢,問道:“娘,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收得到錢嗎?”
時雍摸了摸孩子的頭,“你燒紙錢的時候,叫著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他們聽到就會來收錢了。要虔誠一些。”
萇言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她,重重地點頭。
於是,每燒一張紙,萇言就念叨一聲。
“曾外祖父,來收錢了。萇言給你們送錢來了。”
“曾外祖母,來收錢了。萇言給你們送錢來了。”
童聲童語聽來清脆,卻最是令人心酸。
陳嵐泣不成聲,時雍也是紅了雙眼,攬住母親不停地撫著她的後背,默默不語。
趙胤手持清香,領著眾侍衛在墓前三鞠躬。
“廣武侯,南征軍的兄弟們,安息。”
墓前青煙嫋嫋。
一陣風吹過,焚盡的紙錢飛上天空,幻化成黑色的蝴蝶,四處飛舞。
這天,借著上墳的機會,朱宜年對趙胤說了許多刀戎的事情。
回到將軍廟大殿時,羊儀已經蘇醒過來。因為時雍的施針,她小睡一覺,渾身通泰,精神抖擻,再拿鏡子照著臉,在丫頭們的吹噓下,當真覺得自己膚色好了許多,摸一把,也滋潤滑膩,她對時雍的話更為信任了幾分。
她當即打發侍衛回去支會刀戎,帶著朱宜年就要和時雍一塊去驛站,說是要試用時雍的那些什麽散什麽露,變成膚白貌美大尤物。
時雍自然是求之不得。
……
驛站座落在官道邊,四周環山,點了燈,光線也格外幽暗。
時雍安頓好羊儀和朱宜年,又將兩個小的哄睡了,這才回到屋子裏。
“王爺,還沒睡?”
趙胤端正地坐在案前,案上的信紙墨跡未幹。
他看了時雍一眼,“等你。”
時雍莞爾,走近挑了挑燈芯,低頭看著他案上的書信,心裏微動。
“王爺這是……會不會太急了?”
桌上共有兩封信,一封是傳遞入京給光啟帝趙炔的,另外一封是給通寧衛駐軍濮厚的。
單看內容,趙胤已經對刀戎起了殺心。
趙胤抬頭看她一眼,“刀戎多年把持通寧遠,傲慢自大,近年尤其野性難訓,作惡多端……一旦時機成熟,自當誅殺。”
時雍沉吟,“一個地方的土司,就是一方的土皇帝。說到底,多年來朝廷對他睜隻眼閉隻眼,也是因為他識時務,有分寸。雖然把持通寧遠,卻也沒有明著與朝廷作對,便有惡行,也難咎其責……”
她停頓一下,聲音幽幽地道:“為今之計,我們必須找出他私鑄錢幣的證據——不然,單是小惡小錯,以刀戎在通寧遠的地位,朝廷實難動他。”
趙胤垂眸,“阿拾認為,刀戎真會私鑄錢幣嗎?”
時雍想了想,抬頭反問:“如非私鑄,他發餉所用的偽造錢幣從何而來?”
趙胤沒有回頭,待信紙上的墨跡幹卻,叫來謝放,“務必謹慎。”
謝放點頭,“屬下明白。”
火光跳躍在時雍的眉間,她看著謝放下去,心裏說不出的凝重。
“王爺,我有一事相詢。”
趙胤抬頭,拉過她的手,“說便是。”
時雍垂了垂眼,“當年我因一句天機開,荼人來的傳言,受盡挫折……想想仍是有些意難平。當然,也有一些好奇。”
因為道常的話,時雍總覺得此事與自己有關。
“王爺當年去過將軍墳,可有見到將軍鎧甲和那麵鏡子?”
趙胤點頭,“我去時,隻剩一副鎏金棺槨。將軍鎧甲是後來從盜墓賊手中追回……”
時雍認真地聽著趙胤講述當年的事情,目光定定。
末了,她又拉開趙胤的手,徐徐坐在他的懷裏,好奇地問:“這麽說來,王爺也沒有見過那麵鏡子?”
趙胤搖了搖頭,“鏡子一事,誠國公元祐曾審問盜墓賊。那人說鏡子造工精巧,鏡麵光潔異常,原本是想賣個高價,不料去到錦城府,卻被人說不值一文,他索性一擲了事,後來鏡子不知去向。本王也隻聽得一個大體的描述…………阿拾為何對鏡子感興趣?”
“還不是因為王爺今天的話。”時雍嗔他一眼,突然地摟緊他的脖子,腦袋埋在他頸窩裏,“想想還怪嚇人的。王爺,抱緊我。”
“嗬!”
趙胤低笑一聲,摟緊她的腰。
“阿拾怕鬼?”
時雍頭皮麻了麻,“原本是不怕的,可想到鏡子就有點怕了,你說好好的一個墳,為什麽埋一麵鏡子下去?”
趙胤撫著她的後背,“不要多想,鬼哪裏有人可怕?”
時雍低低地笑,“也是。王爺最是可怕。”
“哼!”趙胤一把摟住她,起身往榻上走,“既如此,那非得讓阿拾嚐嚐爺的可怕之處……”
“趙大驢!出門在外……”
“噓!”趙胤深眸沉沉,盯住她,“小聲些。”
……
來了通寧遠,陳嵐當然不滿足隻是去墳頭拜一拜那麽簡單。
數十年前的通寧遠一戰,留下了許多的戰爭遺跡。陳景被圍的城池,她的母親跳樓殉夫的城樓……許許多多的遺址,陳嵐都想去看看。
時雍和趙胤也是不厭其煩,帶著一群人,陪她在通寧遠四處走動。
刀戎很是不放心,每天都以“帶路和保護”的名義,派人跟著,有時候自己也會過來相陪,偶爾也虛情假意地借著挽留之意,打聽一句他們的歸期,趙胤卻當做聽不懂,隻說一切要遂了通寧公主的意,遲遲不走。
這一待,就是七天。
刀戎漸漸浮躁,舉止也不像初來那般恭順。
第八天入夜,時雍正和趙胤說話,庚六又來了。
隨同他一起來的人,還有他的兄弟庚二。
“王爺,有眉目了。”
……
朱宜年點點頭,待一行人拐過回廊,小聲道:“倘若王爺需要,在下必竭盡全力,為王爺探查此事…………到時候,我與王爺裏應外合,徹底清除刀戎這顆毒瘤,為民除害。”
趙胤低頭,“此事凶險萬分,少使不怕?”
朱宜年突然紅了眼睛,看著趙胤艱定地道:“為了妻兒,宜年萬死不辭。”
趙胤審視他片刻,點點頭,“你且安心回去,有人會配合你。”
朱宜年眼睛亮了亮,餘光掃一眼後頭的侍衛,直接換了話題。
“前方就是將軍墳了,據說當初是被盜墓賊發現的,說來也蹊蹺得很,一口鎏金黑棺裏,沒有屍骨,葬的是鎧甲和鏡子……民間傳說頗多,不知王爺聽過沒有?”
趙胤道:“當年本王曾隨誠國公到此。誠國公認為,應是敵將耿三友所鑄棺槨。”
朱宜年問:“那為何要放一麵鏡子在棺中?”
趙胤道:“傳說,鏡子可通陰陽,可生萬物,可宿靈體。”
自古以來,鏡子就承擔著陰陽相通的媒介,關於鏡子的邪說多不勝數鏡子也是恐怖片裏的常用道具,時雍以前隻要看了恐怖片,一般都不敢照鏡子。至於為什麽這樣,她也很難說得清楚。
因此,趙胤冷不丁一句“可通陰陽,可生萬物,可宿靈體”竟讓時雍覺得脊背發麻,陽光都收了回去,簷下陰氣慘慘,越走近將軍墳,那種古怪的寒氣越盛,激得她雞皮疙瘩都冒了出來。
將軍墳在廟後的茂林深處,有石欄團團圍住,前方有殿宇,墳前青鬆獵獵,風一吹,仿佛有沙沙的聲音。
眾人擺上祭品,依禮而拜。
陳嵐在墳前灑上烈酒,焚燃紙錢,嗚咽不止。
“爹、娘……囡囡來看你們了。”
“這是阿拾,你們的外孫女,這是阿胤,你們的外孫女婿。這是臨川、這是萇言,他們是阿拾和阿胤的孩子……”
“爹娘,女兒不孝。這麽多年,忍看你們埋骨荒山,卻不曾……不曾踏足通寧遠,沒有來看你們……”
“幸得爹娘庇佑,如今女兒也是兒孫滿堂,倘若你們泉下有知,要保佑我們一家,順遂安穩……”
時雍也招呼著臨川和萇言上前,為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燒紙。
臨川默默不語。
萇言卻是好奇地看著化在火盆裏的紙錢,問道:“娘,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收得到錢嗎?”
時雍摸了摸孩子的頭,“你燒紙錢的時候,叫著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他們聽到就會來收錢了。要虔誠一些。”
萇言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她,重重地點頭。
於是,每燒一張紙,萇言就念叨一聲。
“曾外祖父,來收錢了。萇言給你們送錢來了。”
“曾外祖母,來收錢了。萇言給你們送錢來了。”
童聲童語聽來清脆,卻最是令人心酸。
陳嵐泣不成聲,時雍也是紅了雙眼,攬住母親不停地撫著她的後背,默默不語。
趙胤手持清香,領著眾侍衛在墓前三鞠躬。
“廣武侯,南征軍的兄弟們,安息。”
墓前青煙嫋嫋。
一陣風吹過,焚盡的紙錢飛上天空,幻化成黑色的蝴蝶,四處飛舞。
這天,借著上墳的機會,朱宜年對趙胤說了許多刀戎的事情。
回到將軍廟大殿時,羊儀已經蘇醒過來。因為時雍的施針,她小睡一覺,渾身通泰,精神抖擻,再拿鏡子照著臉,在丫頭們的吹噓下,當真覺得自己膚色好了許多,摸一把,也滋潤滑膩,她對時雍的話更為信任了幾分。
她當即打發侍衛回去支會刀戎,帶著朱宜年就要和時雍一塊去驛站,說是要試用時雍的那些什麽散什麽露,變成膚白貌美大尤物。
時雍自然是求之不得。
……
驛站座落在官道邊,四周環山,點了燈,光線也格外幽暗。
時雍安頓好羊儀和朱宜年,又將兩個小的哄睡了,這才回到屋子裏。
“王爺,還沒睡?”
趙胤端正地坐在案前,案上的信紙墨跡未幹。
他看了時雍一眼,“等你。”
時雍莞爾,走近挑了挑燈芯,低頭看著他案上的書信,心裏微動。
“王爺這是……會不會太急了?”
桌上共有兩封信,一封是傳遞入京給光啟帝趙炔的,另外一封是給通寧衛駐軍濮厚的。
單看內容,趙胤已經對刀戎起了殺心。
趙胤抬頭看她一眼,“刀戎多年把持通寧遠,傲慢自大,近年尤其野性難訓,作惡多端……一旦時機成熟,自當誅殺。”
時雍沉吟,“一個地方的土司,就是一方的土皇帝。說到底,多年來朝廷對他睜隻眼閉隻眼,也是因為他識時務,有分寸。雖然把持通寧遠,卻也沒有明著與朝廷作對,便有惡行,也難咎其責……”
她停頓一下,聲音幽幽地道:“為今之計,我們必須找出他私鑄錢幣的證據——不然,單是小惡小錯,以刀戎在通寧遠的地位,朝廷實難動他。”
趙胤垂眸,“阿拾認為,刀戎真會私鑄錢幣嗎?”
時雍想了想,抬頭反問:“如非私鑄,他發餉所用的偽造錢幣從何而來?”
趙胤沒有回頭,待信紙上的墨跡幹卻,叫來謝放,“務必謹慎。”
謝放點頭,“屬下明白。”
火光跳躍在時雍的眉間,她看著謝放下去,心裏說不出的凝重。
“王爺,我有一事相詢。”
趙胤抬頭,拉過她的手,“說便是。”
時雍垂了垂眼,“當年我因一句天機開,荼人來的傳言,受盡挫折……想想仍是有些意難平。當然,也有一些好奇。”
因為道常的話,時雍總覺得此事與自己有關。
“王爺當年去過將軍墳,可有見到將軍鎧甲和那麵鏡子?”
趙胤點頭,“我去時,隻剩一副鎏金棺槨。將軍鎧甲是後來從盜墓賊手中追回……”
時雍認真地聽著趙胤講述當年的事情,目光定定。
末了,她又拉開趙胤的手,徐徐坐在他的懷裏,好奇地問:“這麽說來,王爺也沒有見過那麵鏡子?”
趙胤搖了搖頭,“鏡子一事,誠國公元祐曾審問盜墓賊。那人說鏡子造工精巧,鏡麵光潔異常,原本是想賣個高價,不料去到錦城府,卻被人說不值一文,他索性一擲了事,後來鏡子不知去向。本王也隻聽得一個大體的描述…………阿拾為何對鏡子感興趣?”
“還不是因為王爺今天的話。”時雍嗔他一眼,突然地摟緊他的脖子,腦袋埋在他頸窩裏,“想想還怪嚇人的。王爺,抱緊我。”
“嗬!”
趙胤低笑一聲,摟緊她的腰。
“阿拾怕鬼?”
時雍頭皮麻了麻,“原本是不怕的,可想到鏡子就有點怕了,你說好好的一個墳,為什麽埋一麵鏡子下去?”
趙胤撫著她的後背,“不要多想,鬼哪裏有人可怕?”
時雍低低地笑,“也是。王爺最是可怕。”
“哼!”趙胤一把摟住她,起身往榻上走,“既如此,那非得讓阿拾嚐嚐爺的可怕之處……”
“趙大驢!出門在外……”
“噓!”趙胤深眸沉沉,盯住她,“小聲些。”
……
來了通寧遠,陳嵐當然不滿足隻是去墳頭拜一拜那麽簡單。
數十年前的通寧遠一戰,留下了許多的戰爭遺跡。陳景被圍的城池,她的母親跳樓殉夫的城樓……許許多多的遺址,陳嵐都想去看看。
時雍和趙胤也是不厭其煩,帶著一群人,陪她在通寧遠四處走動。
刀戎很是不放心,每天都以“帶路和保護”的名義,派人跟著,有時候自己也會過來相陪,偶爾也虛情假意地借著挽留之意,打聽一句他們的歸期,趙胤卻當做聽不懂,隻說一切要遂了通寧公主的意,遲遲不走。
這一待,就是七天。
刀戎漸漸浮躁,舉止也不像初來那般恭順。
第八天入夜,時雍正和趙胤說話,庚六又來了。
隨同他一起來的人,還有他的兄弟庚二。
“王爺,有眉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