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猜想


    “他直接告訴你的?”


    “不是。”霍修搖頭,“她們留下了一份信箋,然後不久之後都死了。”


    他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來,遞了過去。


    信也是有年頭了的信,甚至因為翻閱過多,破損的比陸太後手上的卷宗更厲害。陸太後接在手上看過,神色愈加陰沉:“沒有落款,這信是怎麽到你手上的?”


    “他給了父親,然後父親給了我。”


    “你父親?”陸太後道,“這麽說你父親也一直在懷疑我,但他也從未跟我們說過。”


    霍修抿唇默語。


    皇帝道:“有人炮製陰謀的跡象很明顯了。隻是姑父素日英明,為何竟未看出破綻?”


    老威遠侯能得長公主鍾情,一定不會是尋常人。如果事有不合情處,他一定不至於被蒙混過去。


    “所以隻能是沒有破綻。”陸太後說道,“這信上筆跡一定是出自長公主身邊親信。”


    “沒錯。”霍修看過來,“我比對過,的確是母親身邊侍女的筆跡。但她現在已經不在人世。”


    人死了,卻留下這麽一封足夠誤導人的信件。


    陸太後把信折起來:“你現在還打算認定我是凶手嗎?”


    霍修抿著雙唇,緩緩偏過了頭。


    夜色深沉,猶如沉甸甸的石碑。


    認定了十來年的仇人,哪有那麽容易立馬釋懷?但是不能忽略的疑點又在漸漸瓦解這份懷疑。


    如果凶手當真不是陸太後,那又會是誰呢?


    這個疑問好像席卷了殿中每個人的頭腦,大家都陷入沉吟。


    輕步走進來的高述看了一眼眾人,停在皇帝麵前:“慶元侯世子差人進來請奏皇上,繼續嚴加把控各個城門。郡主能被無聲無息地帶走,凶手一定熟知侯府內部情況。便請侯爺也盡快前往大理寺協助找人,或許您這邊會有什麽線索。”


    殿中四人目光齊刷刷地投過來,趙素率先問道:“我哥哥還沒回去嗎?”


    “世子眼下正在慶雲侯府。”


    趙素不知趙隅何故又回了霍家,按理說此時他應該回了家才對。


    皇帝說道:“兒子先回乾清宮,回頭再派人護送阿愚回去。”


    “你去吧。”


    陸太後點頭目送,等她走了才把目光轉向趙素:“皇上是什麽時候發現青濂不對勁的?”


    趙素想了一下:“他說是上次程姑娘發現龍三之後。不過,我覺得可能還更早一些。”


    皇帝不是冒失之人,從起疑到有行動,一定不會是一瞬間。也許就像他自己說的,不是他不曾起疑,而是他不願意起疑。


    陸太後坐下來:“他的恨意實屬我意料之外,我差不多也明白了,為什麽他要接玉姐兒去廣西,又為什麽直到現在都不肯成議婚,看來他自己也知道這是條不歸路。”


    趙素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來:“依太後對威遠侯的了解,他接下來將會如何選擇?”


    “了解?”陸太後苦笑,“找了那麽久的對手居然是他,我還談得上什麽了解?他不會就這樣輕易罷休的,不管仇人是誰。”


    “那不怕。”趙素說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該有的結局。最主要的,我們是先要知道凶手是誰。”


    四更的梆子聲一過,天上的圓月就更顯得清冷了。


    靖南侯夫人翻了個身,看看空蕩蕩的身旁,又看看落在窗戶上的月光,披衣下了地。


    這時候的宅子內外一片安靜,入了秋,連蟲鳴聲也少了,有人走動的痕跡更是丁點也無。


    嫁到餘家來已經有快十七八年了,靖南侯夫人與丈夫一直隻能算是相敬如賓,或者說貌合神離她也不反對。在成親之前,丈夫就已經有了妾室,並且還生下了庶子女,這種在體麵人家絕不能允許出現的事情,偏偏放在二十年前的朝堂新貴身上又被容忍了,因為亂世初平,立下赫赫戰功的功臣放肆一點也無可厚非。


    娘家姓盧,不是什麽世族大家,出於利益考慮,也不去計較名聲,把她許了過來。


    十五六歲的豆蔻少女,怎會不期望婚後夫唱婦和?但丈夫對內宅似乎並不熱衷。從前以為是偏寵側室,所以才極力的想把餘青萍給送進宮當貴人,後來又覺得並不是這麽回事。他對所有的妻妾子女,其實說不上特別偏袒。


    後來她就接受了這個事實——也許建立不起來的感情,不是因為男人無心,而是自己不夠好罷?


    今夜城裏鬧的亂紛紛的,聽說威遠侯府出事了,丈夫還沒有回來,她有點心慌。


    霍家那樣的門第,都讓人給潛進去行凶了,餘家雖然不弱,防衛決不會比霍家還強,她還有一個未出閣的嫡親的女兒,她害怕也會有什麽意外。


    “太太。”


    聽到動靜的丫鬟掌了燈進來,“您怎麽起來了?”


    “老爺還沒回來嗎?”


    “沒有。聽說霍家那邊去了許多人,也還沒有消停下來,八成,老爺也是過去協助查案了。”


    靖南侯夫人緩緩坐了下來,攏著衣襟,望向地下:“他對霍家,怎麽就那麽上心呢?”


    丫鬟把燈放在茶幾上:“老爺當年是與殿下還有老威遠侯一起去廣西出征過的,也許是放不下這一段同袍之情。”


    靖南侯夫人幽幽望著窗外的月空:“到底是放不下同袍之情,還是別的什麽情呢?”


    丫鬟怔住,一會兒才彎腰問道:“太太何出此言?”


    “我聽說,殿下不但武藝高強,而且美貌溫柔,想必當年也有許多追隨者。”


    她是外城人,即便婚前也進過京城,卻沒有那個福分輕易得見皇室親貴。而她成親不久,丈夫和長公主他們一行就啟程去了廣西。


    至今街頭巷尾都流傳著長公主的傳說,雖然沒有任何一樁是關於她除了老威遠侯以外的情事,但這樣的女子想必是不缺人追求的。


    曾有那麽一段時間與長公主朝夕相處的靖南侯,會不會正是因為愛慕長公主而無心於內宅妻妾呢?


    她不想去吃這些陳年老醋,但是一直以來丈夫對霍家兄妹的關注,令她不自覺的會有這樣的猜想。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月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銅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穗並收藏花月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