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此激動的程夫人,趙素心裏也懸著,當下立刻著人套車,趕往慈寧宮。


    哪知道才出門檻,管家就引著個太監迎麵進來了,看到趙素,太監連忙俯身:“太後有旨!傳姑娘前往程諒程大人家一趟。”


    趙素看了眼程夫人,愣了下道:“何事?”


    太監看看左右,等她把人摒了下去,便近前道:“回素姑娘的話,王胤之事太後已經知道了。


    “方才遣小的出來傳話,說:‘當日犯錯的是王胤不假,不過他乃被人算計。他和竺姐兒都是被人盯上的對象。原本說不上王胤有錯,但他事後不該枉想就此揭過。王胤必然要罰,但他罪不至死,怎麽處置他,稍後再議。


    “說到底,程家和唐家多少因花月會受累,此事哀家不能袖手旁觀。程家丫頭的事該當如何,我們說了都不算,讓素姐兒代本宮去程家問問她,看她什麽想法。


    “無論她想怎麽安排自己的後半生,是光明正大再度擇婿,還是終身不嫁圖個快活,隻要是她心甘情願選擇的,哀家與皇帝絕對護她到底。’


    “原本太後還讓小的跟著素姑娘去趟程家的,剛好程夫人也在,小的就一並把話帶到了。”


    程夫人正要為此事進宮,沒想到太後這旨意來得這樣及時,連忙向太監道了聲謝,又朝宮中方向拜了拜。完了半日立在廊下,未曾回過神來。


    趙素說道:“夫人眼下是什麽想法?”


    程夫人呆呆地在廊欄上坐下:“我先前聽說犯事的是王胤,便一股腦兒隻想讓他伏罪。如此即便是小女受了害,來了痛快,我也多少能氣平幾分。如今竟連他也是被算計的……那我該找誰算賬去?竺姐兒即便是有太後和皇上照拂,她也不可能變回黃花閨女了。”


    趙素默然。


    就說幕後凶手辦的這事,著實惡心人,這麽一來程家出氣出不成,想要把實情公布於眾,證明自己隻是受害者,也不能。好好一個姑娘清白沒了,即便不是自己的錯,也要被人低看一眼,這世道就特麽對女人不公平!


    其實說真的,這年頭寡婦再嫁也不是什麽新鮮事,程竺雲一個大家閨秀,品行又好,難不成還不值得遇個良人了?如果哪個男人這麽在意這點子事,那這種人也不可取。


    但她是不能強求程夫人像她這樣想的。


    觀念問題。


    處在當下世情裏的程竺雲,也著實艱難。


    她說道:“不如我們回府去問問竺姑娘吧?”


    程夫人默坐了會兒,站起來道:“素姑娘,請容我回去先與竺姐兒聊聊,回頭再請你過府,你看可成?”像是怕趙素為難,她立刻道:“太後那邊,我自去解釋。”


    趙素便點頭了:“當然可以。”


    有程夫人這樣的母親,趙素相信她們是可以談出結果來的。


    程夫人道了聲多謝。


    趙素送她到門外,直到看著她消失在街頭,才折身回轉。


    卻在折身的半途,她餘光忽然瞥見牆角後一抹影子閃現,等她定睛看去,那影子卻又沒了……


    她使眼色給門下護衛,而後才進門。


    ……


    翌日,皇帝給王胤的處罰下來了,王胤恢複原職,但是調去了北城兵馬司任指揮使。


    看上去仍是指揮使的官兒,但這差使可比京畿十二營的副指揮使差多了,一個是京畿重營裏的軍官,一個是管一方治安的頭兒,哪裏能比?就是連皇陵監軍將領也比不上。但細一看,北城是程唐兩家所在地,那夜出事之南湖也在轄內。皇帝如此安排的用意不言而喻。


    趙素今日休沐,禮部閑,沒什麽可需要時時關注的,皇帝忙,她進宮也沒事可幹,早飯後坐在院子裏看弟妹們準備七夕花燈,一麵等程夫人的消息。


    花想容走進來,坐在她下首:“昨兒門口那人,沒查到首尾。”


    趙素看了她一眼。


    她又道:“不過,不像是會武功的人。因為護衛們最後看到他上了馬車逃遁而去。要是因為府裏的兄弟正好那時候帶回了世子的急信,那是跟不丟的。”


    不會武功?這倒稀奇了。


    趙素吃了顆糖核桃,道:“最近咱們得罪人了麽?”


    “那顯然是沒有。”


    那誰在盯她?還派個不會武功的來!


    吃第二顆核桃的時候趙素問:“世子帶什麽急信回來?”


    “不知道,直接去見侯爺了。”


    那必定是皇陵那邊又有什麽新線索了,不過趙素聽完也不著急,反正回頭她自然會從皇帝那兒知道。


    眼下,她隻惦記程家這事怎麽收場,程夫人回去不知與程竺雲談得怎樣?還有與唐家的矛盾總得解開,當然這事陸太後能搞掂。


    “三姐,七巧節你帶我們上街放花燈嗎?”


    趙素被小屁孩們的話引去了注意力,她托腮道:“七巧是姑娘家的節,你們男孩子去湊什麽熱鬧?”


    四房六歲的趙邥說:“我可以請姑娘家吃好吃的呀。”


    趙素樂了:“你有錢啊?”


    “我攢了二兩銀子,我娘說,不能亂花,但我想請隔壁榮家的瀾姐兒跟我一起去,我想請她吃。”


    “喲喲,這麽小就會哄姑娘家了。三姐也會做吃的,要不你把錢給我,我做吃的給你?”


    剛說完,後腦勺就被一隻手掰了一下:“多大個人了,還在這兒打小家夥們的主意,臊不臊得慌?”


    大嫂餘氏與趙縈結伴到了身後,邊說邊笑拍了過來。


    趙素扭頭,原是要辯白兩句的,看到她們倆身上齊整,便問:“你們要上哪兒去?怎麽不邀我?”


    “城南的戲社來了新的黃梅戲班子,有幾出還是長公主巾幗出征的戲,我們約著去,這不就是來邀你了嘛!”


    聽到“長公主”三個,趙素已經直起腰來了。長公主在世人心裏還是帶著些傳奇意味的,因為英年早逝,這份忱惜更是隨時隨地能成為議論熱點。看看餘氏她們這股熱衷的勁點也可見一斑。趙素是個凡人,而且是個極八卦的人,當然想去湊個熱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月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銅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穗並收藏花月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