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矛盾激化


    ……


    “那還等什麽,趕快動手吧。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斯坦·奧尼爾興奮道。


    他比誰都希望拿回美林的控製權。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開始全力遊說,那麽我們的聯盟就將暴露,在明處與布魯斯·郭對決將失去現在的優勢。”貝爾斯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查爾斯·普林斯道。


    “查爾斯,沒有什麽事是兩全其美的。而且以布魯斯·郭的能力也未必沒有察覺到我們的存在。”哈裏伯頓能源公司ceo史蒂文·利平道。


    “恐怕對方已經察覺到了。”


    雪弗龍德士古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約翰·華森說完後,看著眾人集中到自己身上的眼神,“我的保鏢發現了最近兩個星期之內,我的住處和公司之間都有人跟蹤監視。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些監視的家夥來自哪一方。但從我們開始針對布魯斯·郭的節點對比他們出現的時間,就不難猜出後麵到底是誰了。”


    “恐怕他也是察覺到我們的存在,才決定對美林動手!”巴克萊資本首席執行官傑瑞·米戴爾道。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麽好猶豫的了。”


    史蒂文·利平道。


    眾人認同的點了點頭。


    “就從散會後開始吧,發動各方的力量,遊說參眾兩院!”


    由暗轉明的鬥爭毫無疑問將變得更加激烈。不過此時的郭守雲還沉浸在收購美林的喜悅當中,對即將發生的一切並沒有多少察覺。當然,信息部的監控人員還是回饋了,他的敵人們在紐約聚會的消息,讓郭守雲對這些家夥有所警惕。


    當然,現在他更關心的是美林的管理,以及接下來跟鳳凰銀行的融合。


    “怎麽樣,跟我們搜集的美林的資料有多少區別?”郭守雲問道。


    三年多來他心心念念的想要收購美林,自然也不會放鬆了對它的調查研究。不僅是鳳凰銀行,威爾·哈靈頓的信息部也搜集了大量關於美林的運營資料。當然,資料隻是資料,複雜的金融交易如果不是親自涉及其中,沒有人能夠徹底的搞明白企業的真實情況。


    “區別還有一些,不過不是很大。”


    郭守雲點了點頭,揮手示意他繼續。


    “在金融領域的所有類別當中,除了從公眾中吸納存款,美林幾乎涉及了所有類別的業務。包括投資銀行、私人財富管理、保險、風險投資、杠杆收購等。”


    美林的全稱是‘美林—皮爾斯—芬納—史密斯公司’,簡稱美林公司。也長長被外界稱為‘美林銀行’。原因是美林涉及了商業銀行所從事的貸款業務。


    了解美國金融業的人都知道《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法案對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業務範圍進行了劃分。但在美林第七位ceo唐納德·裏甘的帶領下,美林公司一直不斷的侵蝕商業銀行的業務。


    為了不觸及《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他們想了個辦法,在美國國內隻放款,不從公眾手中吸收存款,這樣也不算觸犯法案。卻增加了新的業務,拓展出了新的營收點。


    而在沒有《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阻擋的國際市場,他們跟英國的銀行一樣,雖然掛著投行的名字,卻把所有金融行業能做的都做了,包括存款和貸款。


    等到1999年,美國廢除《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後,美林的業務再也沒有了盲點。


    “截止2004年年底,美林擁有1.75億美元的總資產,其中私人客戶業務管理總資產達到1.3億美元,全球資產管理業務總共持有5570億美元,股東權益227.8億美元,淨收入377億美元,淨利潤54.3億美元。”


    “目前,美林在全球44個國家擁有975家分支機構,4.8萬員工。公司總計擁有49個業務單元,分為私人客戶、資產管理、保險、投資銀行、債務市場和股票市場六個業務板塊,由六名執行副總裁分管。”


    “現在美林擁有權益資產4500億美元,杠杆率19倍。占比最大的是不同產投資及衍生品,占比28.9%,達到1309億美元;第二的是私募股權投資,占比13.7%,達到616.5億美元。私募股權中重權股有七支,分別是彭博社占比20.7%,威瑞森電信7.4%,思科公司5.3%,華夏電信4.5%,墨西哥電信4.2%,魔都石化4%,伯克希爾哈撒韋3.4%。”


    “占比第三的期貨投資,占比9.37%,達到422億美元。黃金現貨和石油期貨最多,占比73%,而且三倍杠杆長倉。從美林的文件中記錄,黃金現貨和石油盯住的是雷霆基金。很顯然美林跟在老板後麵操作。”


    郭守雲笑了笑,對於美林的選擇他一點都不奇怪。事實上,雷霆基金的投資策略,尤其是在黃金和石油上的投資策略,已經用五年來的超高回報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不管是美林也好,高盛也罷,包括mg大通、花旗等金融巨頭,在投資黃金現貨和石油的時候,都會盯住雷霆基金。


    “最後,美林的風險敞口比我們之前了解的要大很多。尤其是不動產及衍生證券,達到了189億美元,超過了之前我們120億美元的預估。”


    風險敞口,是金融術語。簡單來說就是未加保護的風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買了一組不動產為抵押的abs債券,由於這筆債券有信用風險,而且你沒有做任何對衝交易,你因此有一個信用風險敞口。


    如果不動產市場價格下跌的情況,那麽你就將承受損失。這也是次貸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你為這組abs債券購買了‘信用違約掉期’,那麽不動產價格下跌損失的部分,就將由擁有這筆‘信用違約掉期’的保險公司或者金融機構賠償。


    信用違約掉期,也就是cds。次貸危機發生時,美國cdo的規模隻有2萬億左右,但cds卻高達幾十萬億。它才是誘發次貸危機的真正元凶!


    另外,關於cdo和cds的具體概念,前麵說過,這裏不多提。另外後麵寫到次貸危機的時候再詳細交代。


    猶豫郭守雲介入的比較早,美林在不動產及衍生債券領域的風險敞口不算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資本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人並收藏重生之資本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