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的氣候四季分明,水稻隻種一季,要到七月末八月初才正式開始收割,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緊要關頭,錢家卻來了這麽一手,著實缺德。


    “大姑娘放心,耿叔,已經想到辦法了。”方洛見她蹙眉深思,忙安慰道。


    方耿經商多年,最重誠信,在對岸的口碑很好,有不少趙家鎮的人慕名渡河過去的,此番將分店開到了趙家鎮,不少人都過來捧場,庫存清了不少,背地裏卻被錢家擺了一道,這才出了虧空,交不出貨。


    附近農家的陳穀都被收光了,隻能到外縣去收,價格偏高不說,舟車勞頓的,折騰下來得不償失,最讓人擔心的還是銀子,剛買下了新鋪子,費去不少銀子,做生意的,最怕的就是手頭沒有流動資金。


    方霏最但心的便是這個,但方洛終究是個外人,方耿未必會將事情相告,也不好問,便點點頭,道:“耿叔幾時回來?”


    “順利的話,下午能到,最遲明天怎麽也能回來了。”方洛背著手,長身玉立,扭頭望著門口街道上三三兩兩的行人。


    方霏莞爾,抬眸注視著他俊逸的麵容,漆黑的眼眸中,那層灰白還未完全散去,漂亮的雙眼總是一副剛睡醒的樣子,讓人心底柔軟一片。


    他來到方家鎮的方式太慘烈,應該也是個有來曆的,而今,卻在這間小鋪子做賬房,有朝一日他恢複記憶,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大姑娘?”方洛回過頭來,見她盯著自己發怔,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方霏輕輕晃了晃腦袋。將滿腦子亂七八糟的想法拋開,“明天我打算去對岸一趟,如果耿叔今天下午能回來,可否派人過去知會他一聲?”


    方洛點點頭,卻沒再說話,轉身回了櫃台後。


    不遠處,傳來周媽媽爽朗的說話聲。


    “哎呀。夫人。方掌櫃這裏的米真是不錯,比二姨娘娘家不知好了多少倍去,價格也合理。方掌櫃早該把鋪子開到鎮上來了!”


    櫃台後的方洛一抱拳,“這位媽媽妙讚了,愧不敢當。”整個人開朗了許多,不似以前。問他十句話,有九句是用點頭或者搖頭來回答的。


    “當得起。當得起!你們老板可是我家夫人的娘家族親,你們生意做得好,我們夫人麵上也有光。”周媽媽樂得合不攏嘴。


    在方家鎮,‘方’是大姓。有七成的人姓方,論起來,都是親房。方洛並不知道方霏與方耿的關係,一直當她是方耿的遠房侄女。周媽媽這麽說,也在情理之中。


    去沏茶的夥計折騰半天,總算是沏好了一壺茶,小心翼翼地端著托盤,正往正堂過來。


    方洛正好不知道該如何接話茬,便道:“兩位請用茶。”


    方霏扯了扯擋住門口的周媽媽,小聲道:“時辰不早,咱們該回去了。”


    周媽媽點點頭,搓著手站到她身後。


    “夫人,不喝杯茶再走?”方洛麵上掛著淺淡的笑著,招呼客人。


    “不了,往後有空再來叨擾,告辭。”說著,便率先朝門外走,周媽媽朝他福了一福,也跟著出了門。


    出了門,兩人沿著南街逛過去,兜兜轉轉的,回到趙家時,已經到了日落時分,估摸著老祖宗也該起身準備著出來散步了,方霏便直接去了竹橋水榭那邊,果見老祖宗拄著拐杖,正要踏上竹橋。


    老祖宗顯然也看見了方霏,衝她招招手,等她過來後,將拐杖遞給了身後跟著的大丫鬟金靈,朝方霏伸出手去。


    方霏見狀,立即走過來攙住了她,兩人並肩踏上竹橋。


    “聽說,你今兒個去外頭逛了?”老祖宗走得極其緩慢,像是巡視領地的首領,閑適而淡然,沒有絲毫苛責的意思,“常出去走走也好,整天悶在這宅子裏,好好的人都能給悶出病來。”


    “嗯,老祖宗說的是。”方霏點頭附和,邊往前走,邊道:“許久不曾回娘家了,明天,我想回去一趟。”


    “想去便去吧,用不著每次都來問我,事先把家裏的事兒都打點好就成。”老祖宗斜睨著她,麵上一派慈和。


    “多謝老祖宗。”方霏低頭,輕輕一福身,謝過老祖宗。


    婆媳二人踏上水榭,一直坐到夕陽下山後,才一起回了宜寧堂,在老祖宗那邊用了晚膳,又陪著老祖宗說話。


    初秋,氣溫白日裏雖沒降下來多少,夜裏卻舒服得多,太陽一下山,屋中就涼快了,不像盛夏裏,要到子時過後,才能涼快下來。


    老祖宗身子健朗了許多,雖然每天一多半的時間都在臥床,但精神頭明顯好了許多,大房的宋大奶奶每日晨昏都過來請安,幾位姨娘見老祖宗身子也好轉了,今日便跟著過來請安。


    二姨娘錢氏是幾人中最得勢的一個,兒子讀書厲害,文采很好,娘家又都是經商的,不差錢,日子過得相當舒坦。


    其次便是三姨娘李氏,趙大老爺最中意的一個兒子趙榮霆就是她所生,沾了兒子的光,大老爺最常去的便是她的院子。


    相比別人的‘母憑子貴’,四姨娘周氏就沒那麽幸運了,她的兒子趙榮初小時候生了場大病,小命雖撿了回來,人去傻了,整日癡癡呆呆的,周姨娘托人請了不少名醫,也沒能治好兒子的傻病。


    五姨娘朱氏出自書香世家,奈何家道中落,才到趙家做了姨娘,隻生了趙慧容,便沒再生養,為人無欲無求,隻求清閑度日。


    六姨娘吳氏是一群人中最年紀的,比方霏大一歲,母親是個藥罐子,家中負債累累,租種趙家的地欠下了多年的租沒交,索性就把女兒送過來為奴,宋大奶奶見她有幾分姿色,為了打壓二姨娘三姨娘的氣焰,便設法讓大老爺將她收了房。


    有道是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有了個十八的,二姨娘三姨娘著實被冷落了好一陣子,兩人對六姨娘橫眉怒目,頗多怨言,但六姨娘有宋大奶奶和大老爺二人罩著,兩人也不敢把她怎麽樣。


    大房的媳婦們難得同聚一堂,其樂融融,相處甚歡。


    “對了,我的乖重孫榮昭怎麽樣了?好幾日沒見著了,傷勢可好些了?”酒足飯飽,大家一同到了雅閣品茶,閑話家常,老祖宗不經意的問道。


    宋大奶奶笑了笑,回道:“有老祖宗惦記著,能好得不快麽,已經能下床了,再養個幾天,也就活蹦亂跳的了。”


    “那就好,咱們趙家不比那些小戶人家,長幼尊卑要分清,該怎麽樣就得怎麽樣,切不可落人口實。”老祖宗說完,端起茶碗淺飲一口。


    “老祖宗說的是,榮昭已經知道錯了,此番受了教,往後定會主意言行舉止。”宋大奶奶從善如流地回道。


    “是呀,榮昭一向是好的,隻是那孩子脾氣倔,一時轉不過彎來。”


    “榮昭年輕,不知事也實屬正常,往後改過便是了。”


    “…………”


    大房的幾名姨娘忙跟著附和,畢竟,老祖宗才是這家裏的核心人物,若是因為此事讓老祖宗起了隔閡,整個大房往後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這一點,宋大奶奶深有體會,當年她不肯同意大老爺納妾,結果呢?還不是妾也納了,娃也生了,還招老祖宗不待見,寧肯讓重孫媳婦當家,也不肯讓她這個長孫媳婦當家,


    方霏在一旁靜靜的聽著,並不接話,偶爾跟著敷衍地笑笑,直到老祖宗乏了,眾人才各自散去。


    二夫人急於表現孝心,近日來,呆在東院的時間比西院還要多。


    可今日方霏躲了出去,回來後又一直呆在老祖宗那邊,二夫人又不敢上老祖宗那裏去,要知道,老祖宗對二房的人,一向沒給過好臉色,隻得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喲,舍得回來了?還以為你把東院當家了呢。”二老爺伏在書案上看書,見了二夫人進來,便樂嗬嗬地打趣道。


    如今陳譽住在縣衙後堂,說是追捕逃犯,可又要嚴格保密,連畫像也沒有,怎麽搜捕!總之難伺候得緊,二老爺隻好回到家中住,避開那尊大佛。


    二夫人瞪了他一眼,氣呼呼的進門來,一屁股坐到書案對麵,抱著手臂生著悶氣。


    “早說了,別拿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你偏不信,uu看書.uukanshu.om這回該死心了吧。”二老爺幸災樂禍地道,自己的女人,有幾斤幾兩他還不知道?


    大嫂宋大奶奶娘家家世顯赫,隻是離京後離得娘家遠了,才無勢可借,但高門大家裏出來的姑娘,豈是那般好對付的?二夫人讀書少見識短,隻怕她剛想到個開頭,宋大奶奶就已經想到了應對她的幾十種方法那麽遠了。


    “我還不是為了你,為了咱們二房!”二夫人白了二老爺一眼,沒好氣地道,“等著吧,大房的人啊,都是麵和心不和,看她們能好得了幾天。”


    兩房的情況,大家都彼此了解,此番因為趙榮昭的事,老祖宗袖手旁觀,擺明了是站在方霏那邊,宋大奶奶轉身就帶著一群姨娘表孝心,立馬又給搬回來一成。


    二老爺搖著頭,長歎一聲,沒再說話。


    -*-*-*-


    (鞠躬感謝千明薰童鞋送的香囊,感謝三祿大夫童鞋投的pk票,順便說一聲,本文不參加pk,筒子們不要投pk票,浪費了喲,祝大家周末愉快~~!)(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填房重生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夕並收藏填房重生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