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著臘月越來越近,界河商市的天氣也一天冷過一天。
幾場北風刮下來,界河上的冰層已經凍得如同鋼鐵一般堅硬。厚度早就超過了三尺,不過再厚的冰層,也擋不住漁夫們垂釣的熱情。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每到冬季冰封的時候,就會有一些閑著的漁夫在厚厚的冰麵上鑿出一個大窟窿,然後用竹木製成的釣竿,從冰窟窿中鯉魚。冬季的界河鯉魚特別肥美,而且因為氣溫很低的緣故,也不容易腐敗,是用來做切鱠的上品,價格當然也不便宜了。不過對於界河商市中的富豪們而言,隻要想吃,再貴的價格也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每到冬季,冰封的界河上就會有許多漁夫冒著寒風進行垂釣。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允許垂釣的,因為冰封起來的界河,也是喜好冰雪的人們遊玩取樂的所在。一個個人工開鑿的冰窟窿可是會吞噬人命的!所以在市民們聚集嬉戲的河段,是有專門的警巡看著,禁止漁夫靠近的。
武好古今天也難得有了空閑,換上了便裝,帶著潘巧蓮、西門青,還有幾個大一點的孩童,一大家子都到了靠近共和坊的一片冰麵上玩耍。不過奧麗加、羅漢婢和郭小小都沒來。
這三個女人,現在都有了身孕,在宅子裏麵保胎呢。
孩子們的玩具是一架馬拉的雪橇,這是在界河冰封的時候才有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現在界河商市有二三十萬常住人口,商品經濟非常發達,不亞於開封府和海州了,哪怕到了寒冬臘月,城市的需求也依然旺盛。自然就有人想到使用雪橇拉貨做買賣了。
武好古在界河商市城北的一處別墅正好是靠著水麵的,因此也有幾隻雪橇是仆人們在冬天拉貨用的。今天被一塊出來玩耍的完顏兀術(兀術一直住在武好古家)找到了,還套上了一匹小母馬,當起了車夫,拉著武好古的幾個孩子玩得起勁兒。武好古的長子武義勇是完顏兀術在蒙學的同學,是個大皮蛋,騎馬射箭都會了,這會兒正跟完顏兀術學趕大車呢!
哦,對了,武好古的這個長子和完顏兀術可是好哥們……武義勇蒙學裏麵最調皮搗蛋的孩子,而金兀術卻是斯文知禮的好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好。而武好古想要把完顏兀術培養成藝術家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功。
雖然金兀術同學對繪畫沒有多大興趣(也能畫一點了),但是他的樂感居然不錯(估計是遺傳的,他爸爸是兼職跳大神的)。會拉胡琴吹羌笛,還會唱歌跳舞!最拿手的是一邊拉二胡,一邊吟唱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居然還不走調。
這個金兀術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變成大金國的文藝工作者?
孩子們皮得有點乏了,都圍坐在一架雪橇周圍。金兀術拿出了二胡,武義勇則取出了羌笛——這小子比金兀術野蠻多了,在蒙學裏麵是打架王,不過卻聽比他大一些的金兀術的話(金兀術不打架,但是會教武義勇打架的本事,所以武義勇特別崇拜他),還向閻婆兒學了吹羌笛,現在可以和金兀術一起來個合奏。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伴隨著二胡和羌笛合奏出的《念嬌奴》樂曲,金兀術又開始用河南話唱歌了。
這個場麵,實在有點辣眼睛啊!
看著少年兀術拉琴唱歌,武好古忍不住微微搖頭。
“官人,王四郎唱得不好嗎?”潘巧蓮這時從河北俏生生走過來,問著武好古。
她口中的王四郎就是金兀術。完顏姓氏在女真語言中就是“王”的意思,所以在阿骨打和烏雅術兩兄弟先後皈依天理後,他們就把“王”作為按出虎水完顏部的漢姓了。
烏雅束漢名是王雅,阿骨打的漢名是王旻,而阿骨打的兒子們的漢名都是宗字輩的,金兀術叫王宗弼,因為行四,又稱王四郎、王四哥。
“好啊,很好啊,”武好古道,“四哥兒很有文采,說不定以後可以中個狀元。”
武好古的這個預言後來成真了,金兀術後來真的中了狀元……是大金國的第一屆狀元郎!是他爸爸完顏阿骨打親點的。
潘巧蓮不是一個人走過來的,還帶著一群仆役和西門青,其中還有倆仆役拿著杌紮,就是後世說的馬紮,展開後擺在冰麵上,武好古和潘巧蓮一人一個都坐了上去。西門青則立在兩人身後,目光卻緊緊盯著她的寶貝兒子武義勇。
潘巧蓮又從仆役手中取過溫補的熱湯,是裝在綢緞包裹的銅手壺裏麵的,不僅可以飲用,還可以拿來暖手。潘巧蓮把手中的銅手壺遞給了武好古,然後自己又拿了一個,靠在丈夫身邊,微微笑著:“王四郎的確是個讀書的種子,咱家大哥兒要有他一半用功就好了。”
“大哥兒也還行吧?”武好古笑了笑,“隻是沒有四哥兒的文采。”
武義勇有點偏理科,算學很好,文學稍差,儒學也就是混,音律和繪畫都不錯,武藝成績最好,幾乎和金兀術不相上下。而金兀術因為年紀比較大,更懂事一些,讀書也就用功,各科成績都很好。特別是文學和儒學相當不錯,都能和那些名門家塾的子弟相比了。如果選定左榜進士為目標,也許真的能高中。
“還是要抓緊一點,”潘巧蓮說,“再過兩年就要入小學了,雖然不愁進不了四開書院,可是……”
“不必入四開書院,”武好古打斷了妻子,“入騎士小學吧。”
“騎士小學?”潘巧蓮一愣,“那可是少年軍學啊……”
騎士小學也是一所教授六藝的書院,不過偏重武藝軍學,實行的也是嚴格的軍事化管理。進入了騎士小學,就等於入了軍伍了。
因為是對口騎士學院的,所以進入騎士小學的學生,應該有很高的比例會成為騎士學院的生員,將來就是職業軍人了。
“明年就是1108年了……”武好古低聲嘟囔,“還有七到八年……看來得讓騎士小學把課程縮短到四年了。”
如果不出意外,武義勇和王宗弼應該在1110年進入騎士小學,1114年進入騎士學院,1118年畢業。如果遇到戰爭,還可以提前個一年。應該可以趕上平遼之役的。
“大郎,你再說甚?”潘巧蓮有些不解地問。
“沒甚,”武好古笑了笑,“我看勇兒就是個武人,真要讓他去考左榜進士就太難為了,不如從軍吧。大姐,你說是不是啊?”
“沒錯!”西門青應道,“信兒和鐵哥也差不多,都是赳赳武夫的料。”
武義信和武鐵哥比武義勇晚一年進入蒙學,不出意外,應該是1119年從騎士學院畢業了。
“都從軍啊?”潘巧蓮眉頭微皺,她的兒子義久年紀還小,尚未開蒙,不過瞧著武好古的教子路線,會不會也被教成個武夫?
“當然不會都從軍了。”武好古知道潘巧蓮的心思,“久兒自小身子骨弱,怕是吃不得軍旅之苦的。”
潘巧蓮鬆了口氣兒,也不和丈夫繼續討論子女教育問題了,而是把話題轉到了武好文身上。
“大郎,二叔是怎麽回事兒?年節都不過就去了清池縣城。”
武好文當然是和哥哥在鬧變扭了,不過武好古不會和潘巧蓮說這些,隻是笑道:“他事兒多啊,滄州州治要移往南皮,要在南皮構築新城,還要在滄州檢地派府兵役……可得好好幹啊!”
滄州托了界河商市大發展的福,這幾年也闊起來了。而且境內又安置了許多騎士老爺,其中不乏拿到官身的真老爺。一州之內,可是官人遍地,富豪無數。原本的清池縣城實在太寒酸,不適合再做州治了。於是高陽關路的安撫使去年就上了奏章,提出將滄州州治前往北流黃河邊上的南皮縣,並且在南皮築城開市。現在趙佶已經批準了這個建議,具體實行就落在了武好文身上。
這可是白送功勞啊!武好文兼著海路帥司,可以動用界河商市的資源,修個縣城還不跟玩似的?用得著那麽急吼吼年也不過了就去清池縣城?
潘巧蓮是大家族出身,早就見慣了大宅門中的勾心鬥角,怎麽會看不出兩兄弟不睦了?而且她也隱約能猜到原因……一定是為了家裏的老三武好德啊!可這事兒又能怎麽辦?說都不好說的。
正在場麵有點尷尬的時候,守在河岸邊上的武誠蘭一路小跑著就過來了,到了武好古身邊才低聲道:“宣帥,我七哥他們一家到了。”
武誠蘭的七哥就是那個在海州創業成功,當了農業資本家武誠昌。是武好古把他招來界河商市過年的,順便還有個非常重要差遣要派給他去做。
“你七哥就是我七叔啊!”武好古立了起來,“行了,今天就且到這裏吧……咱們都去和七叔一家見個麵。大姐,你去安排酒席,上洛陽水席。”
幾場北風刮下來,界河上的冰層已經凍得如同鋼鐵一般堅硬。厚度早就超過了三尺,不過再厚的冰層,也擋不住漁夫們垂釣的熱情。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每到冬季冰封的時候,就會有一些閑著的漁夫在厚厚的冰麵上鑿出一個大窟窿,然後用竹木製成的釣竿,從冰窟窿中鯉魚。冬季的界河鯉魚特別肥美,而且因為氣溫很低的緣故,也不容易腐敗,是用來做切鱠的上品,價格當然也不便宜了。不過對於界河商市中的富豪們而言,隻要想吃,再貴的價格也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每到冬季,冰封的界河上就會有許多漁夫冒著寒風進行垂釣。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允許垂釣的,因為冰封起來的界河,也是喜好冰雪的人們遊玩取樂的所在。一個個人工開鑿的冰窟窿可是會吞噬人命的!所以在市民們聚集嬉戲的河段,是有專門的警巡看著,禁止漁夫靠近的。
武好古今天也難得有了空閑,換上了便裝,帶著潘巧蓮、西門青,還有幾個大一點的孩童,一大家子都到了靠近共和坊的一片冰麵上玩耍。不過奧麗加、羅漢婢和郭小小都沒來。
這三個女人,現在都有了身孕,在宅子裏麵保胎呢。
孩子們的玩具是一架馬拉的雪橇,這是在界河冰封的時候才有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現在界河商市有二三十萬常住人口,商品經濟非常發達,不亞於開封府和海州了,哪怕到了寒冬臘月,城市的需求也依然旺盛。自然就有人想到使用雪橇拉貨做買賣了。
武好古在界河商市城北的一處別墅正好是靠著水麵的,因此也有幾隻雪橇是仆人們在冬天拉貨用的。今天被一塊出來玩耍的完顏兀術(兀術一直住在武好古家)找到了,還套上了一匹小母馬,當起了車夫,拉著武好古的幾個孩子玩得起勁兒。武好古的長子武義勇是完顏兀術在蒙學的同學,是個大皮蛋,騎馬射箭都會了,這會兒正跟完顏兀術學趕大車呢!
哦,對了,武好古的這個長子和完顏兀術可是好哥們……武義勇蒙學裏麵最調皮搗蛋的孩子,而金兀術卻是斯文知禮的好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好。而武好古想要把完顏兀術培養成藝術家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功。
雖然金兀術同學對繪畫沒有多大興趣(也能畫一點了),但是他的樂感居然不錯(估計是遺傳的,他爸爸是兼職跳大神的)。會拉胡琴吹羌笛,還會唱歌跳舞!最拿手的是一邊拉二胡,一邊吟唱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居然還不走調。
這個金兀術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變成大金國的文藝工作者?
孩子們皮得有點乏了,都圍坐在一架雪橇周圍。金兀術拿出了二胡,武義勇則取出了羌笛——這小子比金兀術野蠻多了,在蒙學裏麵是打架王,不過卻聽比他大一些的金兀術的話(金兀術不打架,但是會教武義勇打架的本事,所以武義勇特別崇拜他),還向閻婆兒學了吹羌笛,現在可以和金兀術一起來個合奏。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伴隨著二胡和羌笛合奏出的《念嬌奴》樂曲,金兀術又開始用河南話唱歌了。
這個場麵,實在有點辣眼睛啊!
看著少年兀術拉琴唱歌,武好古忍不住微微搖頭。
“官人,王四郎唱得不好嗎?”潘巧蓮這時從河北俏生生走過來,問著武好古。
她口中的王四郎就是金兀術。完顏姓氏在女真語言中就是“王”的意思,所以在阿骨打和烏雅術兩兄弟先後皈依天理後,他們就把“王”作為按出虎水完顏部的漢姓了。
烏雅束漢名是王雅,阿骨打的漢名是王旻,而阿骨打的兒子們的漢名都是宗字輩的,金兀術叫王宗弼,因為行四,又稱王四郎、王四哥。
“好啊,很好啊,”武好古道,“四哥兒很有文采,說不定以後可以中個狀元。”
武好古的這個預言後來成真了,金兀術後來真的中了狀元……是大金國的第一屆狀元郎!是他爸爸完顏阿骨打親點的。
潘巧蓮不是一個人走過來的,還帶著一群仆役和西門青,其中還有倆仆役拿著杌紮,就是後世說的馬紮,展開後擺在冰麵上,武好古和潘巧蓮一人一個都坐了上去。西門青則立在兩人身後,目光卻緊緊盯著她的寶貝兒子武義勇。
潘巧蓮又從仆役手中取過溫補的熱湯,是裝在綢緞包裹的銅手壺裏麵的,不僅可以飲用,還可以拿來暖手。潘巧蓮把手中的銅手壺遞給了武好古,然後自己又拿了一個,靠在丈夫身邊,微微笑著:“王四郎的確是個讀書的種子,咱家大哥兒要有他一半用功就好了。”
“大哥兒也還行吧?”武好古笑了笑,“隻是沒有四哥兒的文采。”
武義勇有點偏理科,算學很好,文學稍差,儒學也就是混,音律和繪畫都不錯,武藝成績最好,幾乎和金兀術不相上下。而金兀術因為年紀比較大,更懂事一些,讀書也就用功,各科成績都很好。特別是文學和儒學相當不錯,都能和那些名門家塾的子弟相比了。如果選定左榜進士為目標,也許真的能高中。
“還是要抓緊一點,”潘巧蓮說,“再過兩年就要入小學了,雖然不愁進不了四開書院,可是……”
“不必入四開書院,”武好古打斷了妻子,“入騎士小學吧。”
“騎士小學?”潘巧蓮一愣,“那可是少年軍學啊……”
騎士小學也是一所教授六藝的書院,不過偏重武藝軍學,實行的也是嚴格的軍事化管理。進入了騎士小學,就等於入了軍伍了。
因為是對口騎士學院的,所以進入騎士小學的學生,應該有很高的比例會成為騎士學院的生員,將來就是職業軍人了。
“明年就是1108年了……”武好古低聲嘟囔,“還有七到八年……看來得讓騎士小學把課程縮短到四年了。”
如果不出意外,武義勇和王宗弼應該在1110年進入騎士小學,1114年進入騎士學院,1118年畢業。如果遇到戰爭,還可以提前個一年。應該可以趕上平遼之役的。
“大郎,你再說甚?”潘巧蓮有些不解地問。
“沒甚,”武好古笑了笑,“我看勇兒就是個武人,真要讓他去考左榜進士就太難為了,不如從軍吧。大姐,你說是不是啊?”
“沒錯!”西門青應道,“信兒和鐵哥也差不多,都是赳赳武夫的料。”
武義信和武鐵哥比武義勇晚一年進入蒙學,不出意外,應該是1119年從騎士學院畢業了。
“都從軍啊?”潘巧蓮眉頭微皺,她的兒子義久年紀還小,尚未開蒙,不過瞧著武好古的教子路線,會不會也被教成個武夫?
“當然不會都從軍了。”武好古知道潘巧蓮的心思,“久兒自小身子骨弱,怕是吃不得軍旅之苦的。”
潘巧蓮鬆了口氣兒,也不和丈夫繼續討論子女教育問題了,而是把話題轉到了武好文身上。
“大郎,二叔是怎麽回事兒?年節都不過就去了清池縣城。”
武好文當然是和哥哥在鬧變扭了,不過武好古不會和潘巧蓮說這些,隻是笑道:“他事兒多啊,滄州州治要移往南皮,要在南皮構築新城,還要在滄州檢地派府兵役……可得好好幹啊!”
滄州托了界河商市大發展的福,這幾年也闊起來了。而且境內又安置了許多騎士老爺,其中不乏拿到官身的真老爺。一州之內,可是官人遍地,富豪無數。原本的清池縣城實在太寒酸,不適合再做州治了。於是高陽關路的安撫使去年就上了奏章,提出將滄州州治前往北流黃河邊上的南皮縣,並且在南皮築城開市。現在趙佶已經批準了這個建議,具體實行就落在了武好文身上。
這可是白送功勞啊!武好文兼著海路帥司,可以動用界河商市的資源,修個縣城還不跟玩似的?用得著那麽急吼吼年也不過了就去清池縣城?
潘巧蓮是大家族出身,早就見慣了大宅門中的勾心鬥角,怎麽會看不出兩兄弟不睦了?而且她也隱約能猜到原因……一定是為了家裏的老三武好德啊!可這事兒又能怎麽辦?說都不好說的。
正在場麵有點尷尬的時候,守在河岸邊上的武誠蘭一路小跑著就過來了,到了武好古身邊才低聲道:“宣帥,我七哥他們一家到了。”
武誠蘭的七哥就是那個在海州創業成功,當了農業資本家武誠昌。是武好古把他招來界河商市過年的,順便還有個非常重要差遣要派給他去做。
“你七哥就是我七叔啊!”武好古立了起來,“行了,今天就且到這裏吧……咱們都去和七叔一家見個麵。大姐,你去安排酒席,上洛陽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