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想起來,張武在西線的軍團就是把突破口放在的夏侯淵身上,甚至連徐庶這個統帥和馬超、龐德等當世猛將都不惜為法正那一萬人馬打掩護。
夏侯淵可是從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就隨曹操征戰天下,經常獨立領兵作戰,尤其擅長率領騎兵作戰,多次擊敗強敵,足稱當世名將。不管夏侯淵的智謀如何,單就三十年的戰場經驗來說,當世也很少有人能及,而且夏侯淵的武力也不錯,即使達不到超一流水平,但是一流是沒有問題的。
而跟夏侯淵對陣的法正、張任和李嚴則毫無名氣,頂多就張任在蜀中有點小名聲,還從未有過一場比較出名的戰績,當初跟張武對陣的時候,打都沒有打一場就投降了。
那法正就是一個書生,李嚴就是個年輕的小將,從未上過戰場,這倆人還是標準的二五仔,聯合張鬆將原來的老板劉璋給賣了。
任誰也想不到,雙方都是一萬人馬,夏侯淵竟然會敗給一介書生,還是第一次領兵作戰的書生,最後連腦袋都人給砍掉了。
雖然楚軍在西線的統帥是徐庶,但司馬懿覺得這個戰術肯定是張武授意的,因為漢中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卻關係到天下走勢,關係到曹操與張武兩大軍事集團之間誰能占據主動,所以這件事肯定是張武最終拍板的。
張武為啥就那麽肯定法正這一萬人馬能打敗夏侯淵的一萬人馬呢?萬一計劃不成功的話,以後再想奪取漢中可就難如登天了,隻要淮南戰事一結束,曹操肯定會全力防守漢中,到時候曹軍占據地利,兵力又多,張武就算付出十萬人的代價都不一定能打贏。
可以說,張武是將自己今後十年的運勢押在法正身上了,司馬懿不禁對張武的魄力和識人之明感到由衷的敬佩,同時也對張武麾下有那麽多能人感到頭疼不已。龐統、徐庶、諸葛亮這三大軍師就已經令人難以招架了,據說張武還十分看重一個叫陸遜的年輕人,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法正。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誰能想到那個叫法正的年輕書生,第一次領兵上戰場就將縱橫天下三十年的夏侯淵給幹掉了,據說那個李嚴武藝也非常高,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麽猛的嗎?
司馬懿感歎之餘,又不禁對法正十分羨慕,看看人家,年紀輕輕的就當此大任,被自己老板如此信任重用,一戰出名。而自己十年前就在曹操麾下效力,到現在也沒有領兵的機會,一直就是個出謀劃策的角色。
跟人家的老板比起來,司馬懿感覺自己的老板真的是氣量太小了,整天防著這個防著那個,除了宗族大將之外,誰都不信任,現在自己雖然離開了曹操身邊,但還是個隻能動嘴的軍師!
同樣都是當軍師的,怎麽這中間的差距就這麽大呢!
司馬懿心中不禁想到,如果他在張武麾下效力的話,會是什麽樣的情況呢?他覺得以自己的才能,應該也不比張武麾下的幾位軍師差,說不定自己也早就大權在握了!
不過,司馬懿也就是想一想,他是不敢背叛曹操去投降張武的,因為他司馬氏一大家子都在曹操治下,跑不了呀!
司馬懿斷定張武攻占漢中後,下一步目標就是奪取武都,從涼州打開一個口子,然後利用馬超在涼州的影響力開始對涼州不斷侵襲,同時建立騎兵部隊。
可以說這個發展戰略是最正確的,也不難被人猜出來,換成司馬懿也會這麽打算。但就算猜出來也毫無辦法,因為馬家在涼州的影響力是幾代人打下來的,不是曹操短期內能消除的,要怪就隻能怪當初曹操沒有將馬超趕盡殺絕。
司馬懿想盡快趕到武都,但武都養不了這麽多軍隊,因為武都附近交通不便,運輸糧草比較困難,因此司馬懿勸曹洪率大軍留守長安,他和於禁隻率領兩萬步兵去下辨。
下辨那邊已經有夏侯惇和徐晃、張郃在,還有將近一萬騎兵,再去兩萬步兵足夠了,反倒是關中兵力比較空虛,而張武拿下漢中之後,便有了威脅到關中的可能,因此需要大軍坐鎮。
雖然張武不太可能走子午道直接偷襲長安,因為後勤跟不上非常危險,但現在誰敢在麵對張武的時候輕敵?隻要有張武在的地方,就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就算張武現在忽然率軍出現在長安城外,司馬懿都不會有絲毫驚訝!
但曹洪不同意留在長安,他也要去武都。曹洪雖然逃出來了,但他的親侄子曹休卻沒有逃出來,曹洪想跟著大軍去武都,然後打探曹休的下落,是死是活總得有個準信才行。
如果曹休戰死了,曹洪說什麽也要把屍首要回來。與張武雖然互相敵對,但世人皆知張武仁義之名,還有當時聖人之稱號,曹洪相信隻要自己態度誠懇一點,張武是不會為難他的。
如果曹休沒死,那就太好了,因為張武從不殺俘虜,就算被他活捉去,也會允許別人贖回去,隻不過他要的贖金有些特別,淨要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當初曹洪的兄長曹仁就曾被張武活捉了兩次,但都被曹操給贖回來了。
曹休可是曹家二代中的領軍人物,隨著老一輩逐漸老去,可以說曹休的作用絲毫不比曹仁差,隻要張武不要傳國玉璽,不管他要什麽寶貝,相信曹操都會同意的。
司馬懿無法,隻要讓曹洪去武都,但長安這邊不能沒人鎮守,於是在曹洪的同意下,司馬懿讓於禁與郭淮暫守長安,他和曹洪隨即集合部隊向武都進發。
張武召開完軍事會議後,龐統和關羽便返回了樊城,江陵的守軍也返回江陵,張鬆等人返回成都,張武暫時留在南鄭,還有些事情需要他處理,比如分化拉攏漢中的各大世家,在漢中建立商業管理機構,並加入整個江南大商貿圈。
還有就是如何處理漢中百姓信教的問題,漢中的百姓大部分都信道,這十分不利於政府進行管理,這其中就牽扯到神權與政權之間的矛盾。但這種事不能強製粗暴地去管理,那樣會引起動亂,需要慢慢地來引導。
張武打算在漢中建立印書坊,大力推行教育,這樣經過兩到三代的時間就能差不多解決這個問題。(未完待續)
夏侯淵可是從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就隨曹操征戰天下,經常獨立領兵作戰,尤其擅長率領騎兵作戰,多次擊敗強敵,足稱當世名將。不管夏侯淵的智謀如何,單就三十年的戰場經驗來說,當世也很少有人能及,而且夏侯淵的武力也不錯,即使達不到超一流水平,但是一流是沒有問題的。
而跟夏侯淵對陣的法正、張任和李嚴則毫無名氣,頂多就張任在蜀中有點小名聲,還從未有過一場比較出名的戰績,當初跟張武對陣的時候,打都沒有打一場就投降了。
那法正就是一個書生,李嚴就是個年輕的小將,從未上過戰場,這倆人還是標準的二五仔,聯合張鬆將原來的老板劉璋給賣了。
任誰也想不到,雙方都是一萬人馬,夏侯淵竟然會敗給一介書生,還是第一次領兵作戰的書生,最後連腦袋都人給砍掉了。
雖然楚軍在西線的統帥是徐庶,但司馬懿覺得這個戰術肯定是張武授意的,因為漢中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卻關係到天下走勢,關係到曹操與張武兩大軍事集團之間誰能占據主動,所以這件事肯定是張武最終拍板的。
張武為啥就那麽肯定法正這一萬人馬能打敗夏侯淵的一萬人馬呢?萬一計劃不成功的話,以後再想奪取漢中可就難如登天了,隻要淮南戰事一結束,曹操肯定會全力防守漢中,到時候曹軍占據地利,兵力又多,張武就算付出十萬人的代價都不一定能打贏。
可以說,張武是將自己今後十年的運勢押在法正身上了,司馬懿不禁對張武的魄力和識人之明感到由衷的敬佩,同時也對張武麾下有那麽多能人感到頭疼不已。龐統、徐庶、諸葛亮這三大軍師就已經令人難以招架了,據說張武還十分看重一個叫陸遜的年輕人,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法正。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誰能想到那個叫法正的年輕書生,第一次領兵上戰場就將縱橫天下三十年的夏侯淵給幹掉了,據說那個李嚴武藝也非常高,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麽猛的嗎?
司馬懿感歎之餘,又不禁對法正十分羨慕,看看人家,年紀輕輕的就當此大任,被自己老板如此信任重用,一戰出名。而自己十年前就在曹操麾下效力,到現在也沒有領兵的機會,一直就是個出謀劃策的角色。
跟人家的老板比起來,司馬懿感覺自己的老板真的是氣量太小了,整天防著這個防著那個,除了宗族大將之外,誰都不信任,現在自己雖然離開了曹操身邊,但還是個隻能動嘴的軍師!
同樣都是當軍師的,怎麽這中間的差距就這麽大呢!
司馬懿心中不禁想到,如果他在張武麾下效力的話,會是什麽樣的情況呢?他覺得以自己的才能,應該也不比張武麾下的幾位軍師差,說不定自己也早就大權在握了!
不過,司馬懿也就是想一想,他是不敢背叛曹操去投降張武的,因為他司馬氏一大家子都在曹操治下,跑不了呀!
司馬懿斷定張武攻占漢中後,下一步目標就是奪取武都,從涼州打開一個口子,然後利用馬超在涼州的影響力開始對涼州不斷侵襲,同時建立騎兵部隊。
可以說這個發展戰略是最正確的,也不難被人猜出來,換成司馬懿也會這麽打算。但就算猜出來也毫無辦法,因為馬家在涼州的影響力是幾代人打下來的,不是曹操短期內能消除的,要怪就隻能怪當初曹操沒有將馬超趕盡殺絕。
司馬懿想盡快趕到武都,但武都養不了這麽多軍隊,因為武都附近交通不便,運輸糧草比較困難,因此司馬懿勸曹洪率大軍留守長安,他和於禁隻率領兩萬步兵去下辨。
下辨那邊已經有夏侯惇和徐晃、張郃在,還有將近一萬騎兵,再去兩萬步兵足夠了,反倒是關中兵力比較空虛,而張武拿下漢中之後,便有了威脅到關中的可能,因此需要大軍坐鎮。
雖然張武不太可能走子午道直接偷襲長安,因為後勤跟不上非常危險,但現在誰敢在麵對張武的時候輕敵?隻要有張武在的地方,就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就算張武現在忽然率軍出現在長安城外,司馬懿都不會有絲毫驚訝!
但曹洪不同意留在長安,他也要去武都。曹洪雖然逃出來了,但他的親侄子曹休卻沒有逃出來,曹洪想跟著大軍去武都,然後打探曹休的下落,是死是活總得有個準信才行。
如果曹休戰死了,曹洪說什麽也要把屍首要回來。與張武雖然互相敵對,但世人皆知張武仁義之名,還有當時聖人之稱號,曹洪相信隻要自己態度誠懇一點,張武是不會為難他的。
如果曹休沒死,那就太好了,因為張武從不殺俘虜,就算被他活捉去,也會允許別人贖回去,隻不過他要的贖金有些特別,淨要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當初曹洪的兄長曹仁就曾被張武活捉了兩次,但都被曹操給贖回來了。
曹休可是曹家二代中的領軍人物,隨著老一輩逐漸老去,可以說曹休的作用絲毫不比曹仁差,隻要張武不要傳國玉璽,不管他要什麽寶貝,相信曹操都會同意的。
司馬懿無法,隻要讓曹洪去武都,但長安這邊不能沒人鎮守,於是在曹洪的同意下,司馬懿讓於禁與郭淮暫守長安,他和曹洪隨即集合部隊向武都進發。
張武召開完軍事會議後,龐統和關羽便返回了樊城,江陵的守軍也返回江陵,張鬆等人返回成都,張武暫時留在南鄭,還有些事情需要他處理,比如分化拉攏漢中的各大世家,在漢中建立商業管理機構,並加入整個江南大商貿圈。
還有就是如何處理漢中百姓信教的問題,漢中的百姓大部分都信道,這十分不利於政府進行管理,這其中就牽扯到神權與政權之間的矛盾。但這種事不能強製粗暴地去管理,那樣會引起動亂,需要慢慢地來引導。
張武打算在漢中建立印書坊,大力推行教育,這樣經過兩到三代的時間就能差不多解決這個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