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快馬加鞭,一路疾馳向襄陽趕去,半路經過宛城的時候,特地去見了夏侯惇和荀攸一麵,傳達了曹操的命令。曹操令夏侯惇和荀攸在得到曹仁回歸的消息後,立刻做好進攻穰城的準備。


    夏侯惇自從將大軍駐紮在穰城附近後,便一直在偵測地形,打造攻城器械,還想方設法大致推算出了穰城守軍的數量。他還數次派兵到穰城下進行挑釁,但對麵一直緊閉城門,不出來應戰。


    荀攸對夏侯惇說道:“夏侯都督,穰城背水靠山,易守難攻啊,那張武肯定是在利用子孝來拖延時間,城中肯定也做好了防禦準備。那老將黃忠雖以前名聲不顯,但勇冠三軍,曾長期與江東作戰,經驗也是十分豐富。還有徐庶此人,通曉兵書,富有奇謀,其才不下於我呀。這穰城恐怕不好打,短時間之內隻怕拿不下來。”


    夏侯惇說道:“量一小小穰城,如何能擋我十萬大軍。據探子回報,那穰城內一共隻有一萬戰兵,新來的五千兵都是些沒上過戰場的輜重兵,水上那三千水軍又不敢上岸。我們就算傷亡大一點也不要緊,隻要能快速拿下穰城,然後就可以進逼樊城了。”


    荀攸盤算了一下,夏侯惇說的也有點道理,畢竟兵力差距很大,穰城雖然占據地形優勢,但其南麵也比較開闊,隻要將大軍展開,先以投石車破壞其城防,然後再大軍一擁而上,就靠堆人命也能把穰城給推平了。要是他們敢出城反擊那就更好了,可以讓這些南方人見識一下騎兵的厲害。


    隻不過,夏侯惇和荀攸都沒有料到的是,城中雖然守軍不多,但守城器械卻十分犀利。城牆上已經架起了一架架守城弩,這玩意射程遠,射得準,可以專門照顧那些衝在前麵的帶兵將領。除了守城弩之外,還有專門用來摧毀敵人攻城雲梯的撞杆,用來推到對方梯子的叉竿,還有外號“留客住”的夜叉擂,可以投到聚集在城牆下的敵人群中,反複碾壓敵人,還能收回來。


    城牆上還堆滿了石頭、木塊、箭矢,城中還積蓄了大量從襄陽運來的火油、金汁等守城利器。當然,威力最大的還是那一排排投石車組成的投石方陣,尤其是麵對地形開闊的城南方向,已經布置了不下一千輛投石車,每一百輛編為一個小組,便於指揮。


    黃忠剛巡視完城防守衛情況,正站在城牆上望向遠處曹軍大營。這幾天那個一隻眼的夏侯惇一直派人來城下挑釁,還指名道姓讓黃忠出去比試比試。黃忠這一大把年紀了,什麽沒經曆過,還會在乎什麽挑釁嗎?尤其是一箭射死一個罵的最凶的曹兵後,對方也不敢離得這麽近罵人了。


    見徐庶也來到城牆上,黃忠說道:“元直來了,布置的如何了?”


    “黃將軍,城南方向和城東方向的投石車已布置得差不多了,再有幾天就可以全部完成,城西方向也布置了少量投石車。大都督真是天縱英才,這投石車經過一點改動,竟然有那麽大的威力。”他可是經曆過江夏守城戰的,對這新型投石車的威力和作用有親身體會。


    “我對大都督也是十分敬佩,有這麽多投石車助陣,我看那個夏侯惇舍得死多少兵!”黃忠對張武不但敬佩,心中也是充滿感激的。他以前隻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即將老死於偏僻之地的老兵,是張武給了他出名的機會,還毫不猶豫地讓他擔任一軍主將,現在又把穰城這麽重要的地方交給他把守。隻要打贏了這一仗,他就真的揚名天下了。


    這天下能有幾人可以作為一軍主將與曹操十萬大軍相抗衡?那夏侯惇也是天下聞名的名將了,隨曹操滅掉袁術、呂布和袁紹等天下數得著的大諸侯,但以前誰認識黃忠是誰?


    黃忠暗下決心,此生必將誓死追隨大都督,沒想到自己這麽一大把年紀了還有揚名天下的機會,就算拚掉這條老命也值得了!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陳群又來到了襄陽,帶來了天子詔書和張武想要的方天畫戟,並在州牧府當場宣讀了天子詔書。


    劉琦和張武接詔後,都十分高興。對於劉琦來說,得到朝廷的承認,他這個州牧就是合法的,就是名正言順的,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繼承了父親的基業。而且劉琦作為漢室宗親,對這方麵也是十分看重的。


    而張武得到了朝廷的正式任命,一方麵他作為荊州最高軍隊領導者的身份得到了正式確認,荊州世家大族可以更好的跟他合作;另一方麵不管他以前出身怎麽樣,現在則是朝廷和天子正式承認的官員,而且還是級別比較高的武將,這在比較看重身份地位的東漢末年,還是有點作用的。


    像曹操手下的大將臧霸,也曾經殺官造反,淪為盜賊,後來投靠了曹操,屢立戰功,最後被封為鎮東將軍,還被封侯。還有張燕,號稱“黑山賊”,曾是黃巾軍出身,後來投靠了曹操,被曹操封為平北將軍,也被封侯。


    可以說,在東漢末年,出身雖然還是很重要,但經過連年征戰,世族門閥的勢力也被打擊的不輕,尤其曹操一直大力提拔重用寒門之人,還下了一道命令,唯才是舉。到了三國時期,出身如何對人才的限製已經減輕了不少。


    其實這個年代,當權者就是放開限製,不限出身,隻要有學問有本事都可以當官,那些寒門子弟或普通百姓也比不過世家子弟,最根本的原因是知識的壟斷。


    從春秋、戰國再到三國,直至唐朝完善科舉製度之前,曆史上稍有名氣的人物,大都是出身名門貴族的。劉禹錫也曾說過,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就是因為這些世家大族壟斷了知識,平民百姓接受不到教育,連字都不識,怎麽去跟他們競爭?


    怎麽壟斷知識呢?一方麵是這個時代生產力不高,知識都是記載在竹簡上的,流傳不廣,平民百姓接觸不到。另一方麵是,就算平民百姓有機會接觸到了記載知識的竹簡,但他看不懂,那些知識需要老師來講解才行,你沒錢交學費誰給你講解?


    有些知識還是各大家族口傳心授的,根本不外傳,比如很多武將親身實踐總結的帶兵打仗的經驗,隻會傳授給自己的兒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泉山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泉山居士並收藏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