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徐州大族暗中投靠袁尚,不想未等袁尚來援,已被劉裕以雷霆之勢拔除。袁尚大怒,奈何荊州軍不作為,他一個人勢單力孤,並不能攻破上蔡或者徐州。
無可奈何,袁尚隻得收兵。
然而,袁尚並沒有咽下這口氣,他開始窮兵黷武,大練兵馬,招攬人才。又因為袁熙、袁譚失勢,袁尚整頓勢力,終於一統麾下文武。又因為他感覺到曹操和劉裕的壓力,所以格外勤勉。
如此一來,居然有股蒸蒸日上的感覺,仿佛再現袁紹統治的盛世。當然,這盛世相對於袁尚統治而言。
不僅如此,袁尚有感於劉裕之強,竟然能親釋田豐,請其出獄主事。甚至,袁尚還親自為麾下謀士釋怨,讓他們能同心同力。不得不說,作為袁紹的兒子,袁尚也並非一無是處。縱然他不如曹操,不如劉裕,也不是庸人之才,也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可是他的對手是劉裕,是曹操,他想入主四海就太難太難了。
袁尚最大的優勢,大概就是底蘊了,不過這幾年底蘊也消耗不少。此消彼長,劉裕這幾年底蘊上升不少。但論兵力,依舊是袁尚占優勢,一來袁尚地廣人多,二來劉裕不想窮兵黷武。
時光如梭,轉眼夏末。
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袁尚終於趁著秋收的日子興兵來犯。
這一次,袁尚親提十萬兵馬,大有一舉拿下徐州之勢。之所以從徐州進軍,乃是聽信陳登之言。
陳登還是很有才的,說服袁尚並不在話下,而且他說的也有道理,所以在田豐等人的讚同之下,袁尚便提大軍來攻徐州。
袁尚親征,兵強馬壯,一來便拿下小沛,對徐州形成威脅之勢。
這不能怪魯肅守不住小沛,實在是袁尚兵馬眾多,而且還有陳登的指點。陳登對徐州了如指掌,甚至徐州還有很多他的人,他想拿下小沛還是很容易的。
與袁尚相比,魯肅麾下兵馬有限,而且還很分散,還沒料到敵軍來的如此迅速。這種種原因之下,丟了小沛也就不足為奇。
說到這次出兵,還真是讓人驚歎,就是劉裕都難得讚歎道:“袁尚改性子了,居然如此迅速。我昨天才得到消息,他今天就拿下小沛!”
這卻不僅僅因為袁尚改性子,更重要的還是陳登。陳登作為先鋒,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因而袁尚那邊一傳來進軍的消息,他立即就驅兵攻打小沛。
對於劉裕,陳登可是恨之入骨,因為劉裕把他陳家株連九族了。正是因此,他充滿動力,不為什麽高官厚祿,隻為殺劉裕以報家仇。
小沛一攻下,徐州幾乎一馬平川,也就是說袁軍可以輕易攻進去。
魯肅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當機立斷收縮兵力,把不重要的地方直接放棄。當然,在放棄之前,他還組織人搶收糧食,隨後又把百姓遷走。
堅壁清野,魯肅這是要避開袁軍鋒芒。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魯肅就是要等袁軍氣勢衰弱。這樣的用兵之道,恰好符合魯肅的行事風格。倒也說不上不好,隻是劉裕覺得有些憋屈。
你還沒打,就直接退讓,這不是漲敵氣焰嗎?不過劉裕我沒責怪魯肅,因為他也知道魯肅的為人。但他有點後悔,早知道讓徐庶主持徐州事宜,而調魯肅前往江東。
就在袁軍縱橫徐州的時候,荊州終於也動了。諸葛亮為人謹慎,演戲也演全套,所以真的驅大軍以伐劉裕。
荊州與江東、淮南都有接觸,所以這要打起來,能打仗的地方就多了。所幸諸葛亮隻是演戲,倒沒有四處開花。
諸葛亮隻安排了三個地方,一個江夏,這裏必不可少;一個長沙,這裏也是不錯的戰場。另一個則直麵淮南,但諸葛亮並沒有安排多少兵馬,其中意味有些深長。
這三處,劉裕最需要警惕是長沙,因為劉磐是真的敵人。怎麽說呢,荊州雖然暗中被劉裕把持,但還是有不少人與劉裕為敵,比如劉磐。
虧得是諸葛亮,這些人才沒有發現荊州的異常。實際上,他們也發現了異常,但頂多以為諸葛亮等人是親劉裕一派,倒也沒有覺得諸葛亮等人背叛荊州。
基於此,諸葛亮派劉磐攻打江東,為的是假戲真做,演的更像一些。當然,他這也是借徐庶之手,除掉劉磐。如此一來,他便可以更好的控製荊州。
相比之下,穎陽和上蔡要平靜的多,沮授沒有出兵,張遼也沒有出兵,雙方好似心有靈犀似的。
風雲再起,劉裕自然得到消息,並且立即召集文武,商討應對之策。
劉裕自信滿滿,縱然得到袁尚提兵十萬的消息,他也絲毫不懼。十萬兵馬,他劉裕就沒有?
嗬嗬,對於袁尚,何須十萬兵馬?若不是不想兩敗俱傷,他劉裕早就進軍許都,早就掃滅袁氏了。
然而,那樣的代價太大,大到他將無力與曹操為敵。所以他沒有那麽做,所以他選擇隱忍,u看書.uukansh 等待一個時機。
劉裕不懼袁氏,卻也不比袁氏強,現在他與袁氏與曹操可謂勢均力敵。誰也不比誰強。
“諸位,可有應敵之策?”坐在席上,劉裕談笑風生,好似很隨意的問道。
眾人也被劉裕的氣度影響,不覺沉定下來,表情也隨之融化,不複剛才的僵硬。但一時間,卻也沒有人說話,顯然都在思考。
過了一會兒,見無人說話,關羽傲然說道:“主公,魯軍師太過謹慎,居然任敵人縱橫徐州。羽請為先鋒,必挫敵軍氣焰,提陳登逆賊頭顱來見主公。”
“主公,褚也願為軍師,不需多少兵馬,五千人馬足矣。”許褚當即急了眼,這先鋒他可是勢在必得,怎麽能被關羽搶去。因而,他當即急聲喊道。
劉裕眼中盡是笑意,但表情淡然,道:“你二人不要著急,且待議事,然後再定先鋒。”
二人悻悻然退下,仿佛覺得對方壞事,居然互瞪了一眼。c
無可奈何,袁尚隻得收兵。
然而,袁尚並沒有咽下這口氣,他開始窮兵黷武,大練兵馬,招攬人才。又因為袁熙、袁譚失勢,袁尚整頓勢力,終於一統麾下文武。又因為他感覺到曹操和劉裕的壓力,所以格外勤勉。
如此一來,居然有股蒸蒸日上的感覺,仿佛再現袁紹統治的盛世。當然,這盛世相對於袁尚統治而言。
不僅如此,袁尚有感於劉裕之強,竟然能親釋田豐,請其出獄主事。甚至,袁尚還親自為麾下謀士釋怨,讓他們能同心同力。不得不說,作為袁紹的兒子,袁尚也並非一無是處。縱然他不如曹操,不如劉裕,也不是庸人之才,也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可是他的對手是劉裕,是曹操,他想入主四海就太難太難了。
袁尚最大的優勢,大概就是底蘊了,不過這幾年底蘊也消耗不少。此消彼長,劉裕這幾年底蘊上升不少。但論兵力,依舊是袁尚占優勢,一來袁尚地廣人多,二來劉裕不想窮兵黷武。
時光如梭,轉眼夏末。
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袁尚終於趁著秋收的日子興兵來犯。
這一次,袁尚親提十萬兵馬,大有一舉拿下徐州之勢。之所以從徐州進軍,乃是聽信陳登之言。
陳登還是很有才的,說服袁尚並不在話下,而且他說的也有道理,所以在田豐等人的讚同之下,袁尚便提大軍來攻徐州。
袁尚親征,兵強馬壯,一來便拿下小沛,對徐州形成威脅之勢。
這不能怪魯肅守不住小沛,實在是袁尚兵馬眾多,而且還有陳登的指點。陳登對徐州了如指掌,甚至徐州還有很多他的人,他想拿下小沛還是很容易的。
與袁尚相比,魯肅麾下兵馬有限,而且還很分散,還沒料到敵軍來的如此迅速。這種種原因之下,丟了小沛也就不足為奇。
說到這次出兵,還真是讓人驚歎,就是劉裕都難得讚歎道:“袁尚改性子了,居然如此迅速。我昨天才得到消息,他今天就拿下小沛!”
這卻不僅僅因為袁尚改性子,更重要的還是陳登。陳登作為先鋒,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因而袁尚那邊一傳來進軍的消息,他立即就驅兵攻打小沛。
對於劉裕,陳登可是恨之入骨,因為劉裕把他陳家株連九族了。正是因此,他充滿動力,不為什麽高官厚祿,隻為殺劉裕以報家仇。
小沛一攻下,徐州幾乎一馬平川,也就是說袁軍可以輕易攻進去。
魯肅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當機立斷收縮兵力,把不重要的地方直接放棄。當然,在放棄之前,他還組織人搶收糧食,隨後又把百姓遷走。
堅壁清野,魯肅這是要避開袁軍鋒芒。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魯肅就是要等袁軍氣勢衰弱。這樣的用兵之道,恰好符合魯肅的行事風格。倒也說不上不好,隻是劉裕覺得有些憋屈。
你還沒打,就直接退讓,這不是漲敵氣焰嗎?不過劉裕我沒責怪魯肅,因為他也知道魯肅的為人。但他有點後悔,早知道讓徐庶主持徐州事宜,而調魯肅前往江東。
就在袁軍縱橫徐州的時候,荊州終於也動了。諸葛亮為人謹慎,演戲也演全套,所以真的驅大軍以伐劉裕。
荊州與江東、淮南都有接觸,所以這要打起來,能打仗的地方就多了。所幸諸葛亮隻是演戲,倒沒有四處開花。
諸葛亮隻安排了三個地方,一個江夏,這裏必不可少;一個長沙,這裏也是不錯的戰場。另一個則直麵淮南,但諸葛亮並沒有安排多少兵馬,其中意味有些深長。
這三處,劉裕最需要警惕是長沙,因為劉磐是真的敵人。怎麽說呢,荊州雖然暗中被劉裕把持,但還是有不少人與劉裕為敵,比如劉磐。
虧得是諸葛亮,這些人才沒有發現荊州的異常。實際上,他們也發現了異常,但頂多以為諸葛亮等人是親劉裕一派,倒也沒有覺得諸葛亮等人背叛荊州。
基於此,諸葛亮派劉磐攻打江東,為的是假戲真做,演的更像一些。當然,他這也是借徐庶之手,除掉劉磐。如此一來,他便可以更好的控製荊州。
相比之下,穎陽和上蔡要平靜的多,沮授沒有出兵,張遼也沒有出兵,雙方好似心有靈犀似的。
風雲再起,劉裕自然得到消息,並且立即召集文武,商討應對之策。
劉裕自信滿滿,縱然得到袁尚提兵十萬的消息,他也絲毫不懼。十萬兵馬,他劉裕就沒有?
嗬嗬,對於袁尚,何須十萬兵馬?若不是不想兩敗俱傷,他劉裕早就進軍許都,早就掃滅袁氏了。
然而,那樣的代價太大,大到他將無力與曹操為敵。所以他沒有那麽做,所以他選擇隱忍,u看書.uukansh 等待一個時機。
劉裕不懼袁氏,卻也不比袁氏強,現在他與袁氏與曹操可謂勢均力敵。誰也不比誰強。
“諸位,可有應敵之策?”坐在席上,劉裕談笑風生,好似很隨意的問道。
眾人也被劉裕的氣度影響,不覺沉定下來,表情也隨之融化,不複剛才的僵硬。但一時間,卻也沒有人說話,顯然都在思考。
過了一會兒,見無人說話,關羽傲然說道:“主公,魯軍師太過謹慎,居然任敵人縱橫徐州。羽請為先鋒,必挫敵軍氣焰,提陳登逆賊頭顱來見主公。”
“主公,褚也願為軍師,不需多少兵馬,五千人馬足矣。”許褚當即急了眼,這先鋒他可是勢在必得,怎麽能被關羽搶去。因而,他當即急聲喊道。
劉裕眼中盡是笑意,但表情淡然,道:“你二人不要著急,且待議事,然後再定先鋒。”
二人悻悻然退下,仿佛覺得對方壞事,居然互瞪了一眼。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