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護衛走進來,恭敬的朝劉裕拱手,道:“主公,徐軍師在外求見。”
一聽護衛的話,劉裕不淡定了,徐庶這個時候回來,難道有什麽急事?
“快,讓徐軍師進來。”沒有絲毫猶豫,劉裕讓護衛把徐庶領進來。
一旁的甄氏兩姐妹見徐庶求見,以為有什麽正事,當即朝劉裕示意,劉裕也以為徐庶有正事,便從她二人從後堂離開了。
很快,徐庶風塵仆仆的走進來。
劉裕一看徐庶的樣子,就知道徐庶這是快馬加鞭趕過來的。因此,他當即心裏一緊,以為發生什麽大事,道:“元直,廬江發生什麽事了,你怎如此焦急?”
徐庶聞言一愣,隨後明白劉裕這是誤會他了,連忙開口解釋道:“公子,廬江無事,庶這麽急回來,隻是想給公子說一段親事。”
原來,徐庶聽說了壽春的事,還要給劉裕說一段親事,這才急急忙忙跑過來的。
“呃,元直,你又給我說什麽親事?”完全蒙了,劉裕不知道徐庶搞什麽鬼。給他說親事,他難道娶的還不夠嗎?另外,有什麽人竟然讓徐庶來說親?
徐庶見劉裕一臉疑惑,稍微頓了頓,歇口氣,這才笑著說道:“公子,我要給你說的正是廬江橋家的女子。橋家兩女,大喬小喬,天生麗質,溫柔賢淑,可為公子良配。”
“停,停,元直,我這要娶的已經夠多了,你就別給我添亂了。”劉裕聞言,頭疼不已,連忙給徐庶叫停。
徐庶果然停下來,但臉上笑容不減。等劉裕不說話了,他又笑著勸道:“公子,這橋氏兩姐妹可都美豔如花,而且橋家乃是廬江大族。如果公子能與之結親,則廬江各族必然歸心。”
這一次,劉裕聽後,並沒有不耐煩,而是眼中精光一閃,因為他聽明白了徐庶的意思。徐庶這是讓他通過和橋家結親,從而向治下大族釋放善意。當然,還因為劉裕想到這橋家究竟是哪一家,橋氏兩姐妹究竟是誰了。
廬江,橋家,大喬,小喬。
這不就是孫策和周瑜搶而分之的兩個女子,不就是名動後世的大小喬嗎?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居然是她們,嘖嘖,三國難得的美人啊!
“可是,元直,人真的有點多……”心動了,無論是大小喬本身,還是徐庶說的理由,劉裕都心動了。但他也有些猶豫,一次性娶這麽多,會不會對他名聲不好,讓人誤會他是個不思進取的好色之主?
另外,這麽多人,真的很有壓力啊!
徐庶聽劉裕這麽說,也不由尷尬一笑,這人確實有些多,不過也不能不娶啊……
“公子,不如這樣,宓小姐尚小,可以過些日子再娶。至於橋氏,公子可以自娶一位,另一位使其嫁於某位將軍。”徐庶稍一思量,就立即出聲建議道。
對於徐庶的建議,劉裕沉吟片刻,就同意了。雖然大小喬都很出名,但他並不是種馬,所以並沒想一起娶了。相比而言,他更喜歡小喬,所以他準備娶小喬。至於大喬,他準備讓趙雲娶。
嘖嘖,這種曆史的改變,想想也是挺刺激的……
“好,就按你說的,大喬讓子龍娶吧。”
徐庶心下了然,知道劉裕這是娶了趙紅衣,所以索性也讓趙雲娶了大喬。
此事,就在劉裕和徐庶的三言兩語之中確定,然後又很快傳了出去。至於橋氏會不會同意,嗬嗬,劉裕還真沒擔心。
果不其然,劉裕派人往橋家下聘,橋家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就同意了。便是兩喬也都沒有反對,因為她們知道自己反抗也沒用。至於她們心裏怎麽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話說這消息著實震驚了所有人,不僅魯肅等人,就是陳宮聽說了,都愣了許久,憋出一句“劉將軍到底要娶多少”。
雖然要娶的已經減少了兩位,但劉裕的名聲還是受了點影響,幸虧劉裕讓趙雲娶大喬,這才沒造成更大的影響。
趙雲娶大喬,這可讓劉裕帳下眾將興奮不已,好像是他們娶一樣。他們來到趙雲家中,道賀、送禮,還一起吵吵鬧鬧的喝酒。
整個壽春,一片喜氣洋洋。
本來,眾人還建議劉裕和趙雲一起娶,但劉裕想了想,那樣他豈不是掩了趙雲的風光。婚姻大事,劉裕可不想趙雲草草的辦,因此他決定讓趙雲先來,然後他再來。
劉裕這麽體貼,可讓趙雲感動不已,便是其他人也感動不已。
就這樣,劉裕一錘定音,趙雲和大喬的婚事先來。很快,這消息就傳遍劉裕治下,便是荊州和江東也知道了。當然,這消息是和劉裕大婚的消息一起傳的,所以一般人隻注意到劉裕大婚的消息。
不過孫策卻注意到了,並且為之大怒,揚言出兵與劉裕決一死戰。原因無他,當初他派周瑜前往廬江,不就是為了和橋家結親,uu看書 ww.uanhu.om 他娶大喬,周瑜娶小喬嗎?可現在,他的大喬居然要被劉裕的人搶去,這種事他能忍嗎?
同樣不能忍的還有周瑜,但周瑜比孫策理智的多,硬是勸住了孫策,沒讓孫策出兵與劉裕決一死戰。他們才停止攻打廬江,現在根本無力再戰,否則會動搖根基。
孫策和周瑜的憤怒,劉裕壓根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在意。他和孫策,遲早有一戰,所以孫策憤怒與否,他何必在意。
劉裕現在在布置,給趙雲的婚事布置。趙雲是他帳下大將,他自然要為他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事。不過這場喜事是趙雲的,所以主要還是他們內部慶祝,並不涉及其他諸侯。
如果是劉裕,不僅其他諸侯會派人,就是天子也要派人。劉裕的身份擺在那裏,容不得其他人不重視。
雖然隻是內部慶祝,但也辦的相當熱鬧。這不,當一切布置妥當,婚事正式開始的時候,整個壽春都像過年似的。
當然,最熱鬧的還是趙府,大喬還沒到,這裏已經氣氛如火、熱鬧非凡。c
一聽護衛的話,劉裕不淡定了,徐庶這個時候回來,難道有什麽急事?
“快,讓徐軍師進來。”沒有絲毫猶豫,劉裕讓護衛把徐庶領進來。
一旁的甄氏兩姐妹見徐庶求見,以為有什麽正事,當即朝劉裕示意,劉裕也以為徐庶有正事,便從她二人從後堂離開了。
很快,徐庶風塵仆仆的走進來。
劉裕一看徐庶的樣子,就知道徐庶這是快馬加鞭趕過來的。因此,他當即心裏一緊,以為發生什麽大事,道:“元直,廬江發生什麽事了,你怎如此焦急?”
徐庶聞言一愣,隨後明白劉裕這是誤會他了,連忙開口解釋道:“公子,廬江無事,庶這麽急回來,隻是想給公子說一段親事。”
原來,徐庶聽說了壽春的事,還要給劉裕說一段親事,這才急急忙忙跑過來的。
“呃,元直,你又給我說什麽親事?”完全蒙了,劉裕不知道徐庶搞什麽鬼。給他說親事,他難道娶的還不夠嗎?另外,有什麽人竟然讓徐庶來說親?
徐庶見劉裕一臉疑惑,稍微頓了頓,歇口氣,這才笑著說道:“公子,我要給你說的正是廬江橋家的女子。橋家兩女,大喬小喬,天生麗質,溫柔賢淑,可為公子良配。”
“停,停,元直,我這要娶的已經夠多了,你就別給我添亂了。”劉裕聞言,頭疼不已,連忙給徐庶叫停。
徐庶果然停下來,但臉上笑容不減。等劉裕不說話了,他又笑著勸道:“公子,這橋氏兩姐妹可都美豔如花,而且橋家乃是廬江大族。如果公子能與之結親,則廬江各族必然歸心。”
這一次,劉裕聽後,並沒有不耐煩,而是眼中精光一閃,因為他聽明白了徐庶的意思。徐庶這是讓他通過和橋家結親,從而向治下大族釋放善意。當然,還因為劉裕想到這橋家究竟是哪一家,橋氏兩姐妹究竟是誰了。
廬江,橋家,大喬,小喬。
這不就是孫策和周瑜搶而分之的兩個女子,不就是名動後世的大小喬嗎?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居然是她們,嘖嘖,三國難得的美人啊!
“可是,元直,人真的有點多……”心動了,無論是大小喬本身,還是徐庶說的理由,劉裕都心動了。但他也有些猶豫,一次性娶這麽多,會不會對他名聲不好,讓人誤會他是個不思進取的好色之主?
另外,這麽多人,真的很有壓力啊!
徐庶聽劉裕這麽說,也不由尷尬一笑,這人確實有些多,不過也不能不娶啊……
“公子,不如這樣,宓小姐尚小,可以過些日子再娶。至於橋氏,公子可以自娶一位,另一位使其嫁於某位將軍。”徐庶稍一思量,就立即出聲建議道。
對於徐庶的建議,劉裕沉吟片刻,就同意了。雖然大小喬都很出名,但他並不是種馬,所以並沒想一起娶了。相比而言,他更喜歡小喬,所以他準備娶小喬。至於大喬,他準備讓趙雲娶。
嘖嘖,這種曆史的改變,想想也是挺刺激的……
“好,就按你說的,大喬讓子龍娶吧。”
徐庶心下了然,知道劉裕這是娶了趙紅衣,所以索性也讓趙雲娶了大喬。
此事,就在劉裕和徐庶的三言兩語之中確定,然後又很快傳了出去。至於橋氏會不會同意,嗬嗬,劉裕還真沒擔心。
果不其然,劉裕派人往橋家下聘,橋家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就同意了。便是兩喬也都沒有反對,因為她們知道自己反抗也沒用。至於她們心裏怎麽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話說這消息著實震驚了所有人,不僅魯肅等人,就是陳宮聽說了,都愣了許久,憋出一句“劉將軍到底要娶多少”。
雖然要娶的已經減少了兩位,但劉裕的名聲還是受了點影響,幸虧劉裕讓趙雲娶大喬,這才沒造成更大的影響。
趙雲娶大喬,這可讓劉裕帳下眾將興奮不已,好像是他們娶一樣。他們來到趙雲家中,道賀、送禮,還一起吵吵鬧鬧的喝酒。
整個壽春,一片喜氣洋洋。
本來,眾人還建議劉裕和趙雲一起娶,但劉裕想了想,那樣他豈不是掩了趙雲的風光。婚姻大事,劉裕可不想趙雲草草的辦,因此他決定讓趙雲先來,然後他再來。
劉裕這麽體貼,可讓趙雲感動不已,便是其他人也感動不已。
就這樣,劉裕一錘定音,趙雲和大喬的婚事先來。很快,這消息就傳遍劉裕治下,便是荊州和江東也知道了。當然,這消息是和劉裕大婚的消息一起傳的,所以一般人隻注意到劉裕大婚的消息。
不過孫策卻注意到了,並且為之大怒,揚言出兵與劉裕決一死戰。原因無他,當初他派周瑜前往廬江,不就是為了和橋家結親,uu看書 ww.uanhu.om 他娶大喬,周瑜娶小喬嗎?可現在,他的大喬居然要被劉裕的人搶去,這種事他能忍嗎?
同樣不能忍的還有周瑜,但周瑜比孫策理智的多,硬是勸住了孫策,沒讓孫策出兵與劉裕決一死戰。他們才停止攻打廬江,現在根本無力再戰,否則會動搖根基。
孫策和周瑜的憤怒,劉裕壓根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在意。他和孫策,遲早有一戰,所以孫策憤怒與否,他何必在意。
劉裕現在在布置,給趙雲的婚事布置。趙雲是他帳下大將,他自然要為他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事。不過這場喜事是趙雲的,所以主要還是他們內部慶祝,並不涉及其他諸侯。
如果是劉裕,不僅其他諸侯會派人,就是天子也要派人。劉裕的身份擺在那裏,容不得其他人不重視。
雖然隻是內部慶祝,但也辦的相當熱鬧。這不,當一切布置妥當,婚事正式開始的時候,整個壽春都像過年似的。
當然,最熱鬧的還是趙府,大喬還沒到,這裏已經氣氛如火、熱鬧非凡。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