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為了防止消息走漏,劉裕下令大開殺戒,連投降的敵軍也全部殺死。
當然,單憑他麾下親衛,是完成不了的。畢竟敵軍人多,打不過,難道分開跑還不會嗎?分開跑,總歸能跑掉幾個人吧?
不過讓他們失望了,樹林深處埋伏著大量劉裕軍,由周倉率領,本來是用來接應劉裕的,但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接應,劉裕就已經打敗了蔣欽。然後,周倉自然憋了一口氣,圍殺那些丟盔棄甲的大族護衛軍嘍。
“元福,這些日子是不是殺痛快了。”劉裕一看見周倉,就一邊打量,一邊打趣的笑道。
看來,這場戰事,他是真的沒有放在眼裏。也確實是沒放在眼裏,否則他也不會不仔細打聽一下蔣欽的身份。
周倉被劉裕說的臉色一苦,抱怨道:“殺的一點不痛快,那些家夥簡直就是喂不飽的狼。隻要一看到敵人,他們就嗷嗷叫的衝上去,我根本分不到多少。”
噗,這些家夥,居然把敵人當肉了,還喂還分。不過也是,這些家夥全都是悍將,個個聞戰則喜……
就在劉裕惡趣的想著的時候,周倉又再次說道:“公子啊,你怎麽這麽快解決了,也不留些人給我。”
“咳咳,元福,收拾戰場,我們繼續向前。不是還有一波嘛,而且都是曾經袁術帳下大將,比如那個雷薄啊。”劉裕心想周倉什麽時候這麽能說了,然後就立即打斷,生怕他繼續說下去。
周倉聞言,當即眼睛一亮,喃喃道:“是啊,還有一波!”
可惜,讓周倉失望了,自從這一波人之後,他們再沒有遇到其他人。縱然沿著官路走了很遠,依舊是以前死寂,莫說是埋伏的敵人,就是行人都沒幾個。由此也可見,壽春現在究竟有多荒涼。
中午的時候,劉裕他們已經離壽春有些距離,可依舊沒有遇到敵人。因此,周倉終於忍耐不住,開口問道:“公子,怎麽還不見雷薄那些人,難不成他們沒出城?”
“出城,沒出城?”劉裕本來也是眉頭緊鎖,但當他聽到周倉說的話時,不由眼睛一睜,喃喃重複著“出城”二字。
隨後,他臉色大變,一邊調轉馬頭,一邊急聲咆哮道:“快,回城、回城!”
將士們聞言都一臉驚愕,不知道劉裕怎麽了,但他們也看出情況不對勁。因此,他們也沒猶豫,當即跟著回頭狂奔,直追劉裕的背影。
而此時的壽春城外,魯肅也一臉驚愕的望著壽春城。實際上,剿滅淮南山賊,隻需要一半將士就足夠了,而魯肅本人也根本不需要親自出馬。
也就是說,魯肅根本沒有遠離壽春,一直都率軍隱藏在壽春附近。本來,他並不會親自來到壽春,因為將士們都布置完畢,如一張大網兜住壽春,任何敵人都逃不了。可是,隨著事情的發展,他發現始終有一波敵人沒有出現。
再然後,他的反應就和劉裕一樣,臉色大變,想到那些人可能會先拿著壽春,然後再殲滅劉裕。
實際上,並不是魯肅沒想到這點,而是那些人攻下壽春並沒有用,因為劉裕及其大軍都在外麵,隨時可以反攻。而他們在城中沒有援軍,一被反攻,結局必死。
正是因此,魯肅和劉裕才在這一方麵鬆懈了。當然,最可能還是他們小瞧了那些人,所以才漏了這點。假如他們的敵人是周瑜之流,他們絕對不會漏掉的。
然而,這並不是魯肅苦惱的地方,因為他已經及時趕回來。如果城中敵人真的作亂,他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剿滅。可是,城中敵人居然沒有作亂。
不,準確的來說不是沒有,而是作亂的太少,已經被杜畿和步鷙聯手剿滅。
這,才是不正常的地方,才是讓他苦惱的地方。
而就在魯肅苦苦冥想許久之後,突然有斥候匯報劉裕縱馬而來。不用想,魯肅也知道劉裕是察覺到不對勁,然後才率軍回來的。
略一思索,他便讓斥候將劉裕引來,因為他總覺得壽春的情況不對。
很快,劉裕被斥候帶了過來。
劉裕一過來,當即急聲問道:“子敬,情況怎麽樣?”
“公子放心,壽春沒有事。”魯肅聞言,當即開口解釋道,並且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說完之後,他還加了一句,“公子,我覺得雷薄那些人可能有什麽陰謀。”
然而,劉裕這次並沒有同意。
劉裕腦海中快速閃過關於雷薄的信息,當然,是曆史上的。然後,他覺得以雷薄的為人,絕不會有什麽陰謀,就算有也不可能瞞過他和魯肅。
因此,他當即笑道:“子敬,你想多了,雷薄那人能有什麽陰謀。以我看來,定是那些人內鬥,有人不敢反叛,所以兵力才如此少。而待我回城之後,殺一儆百,他們便更不敢反叛了。”
“這,也不是不可能。”魯肅隻是感覺不對勁,並不多麽肯定,因為他也覺得雷薄不可能有什麽陰謀。
但他才讚成劉裕的話,心裏又有些不安,因此他思索之後,就又開口說道:“公子,既然事情已經結束,不如我率軍隨公子回城吧。uu看書.uukans ”
他這是不放心,希望劉裕率軍回城,也好防止有什麽意外。但劉裕卻一口回絕,說現在率軍回城,那豈不是露餡了。最後,二人一協商,決定讓周倉率領一隊錦衣衛跟著劉裕回城。
“好了,子敬,事情已經結束,不會再有意外了。況且,那雷薄不反則罷,若反,我必殺之。”
劉裕翻身上馬,準備率軍回城,臨走時傲然對魯肅說了一句。
黃昏時分,劉裕率軍回城,隨即領軍屠殺城中大族,被殺者幾千餘人。城中血色彌漫,屍體如山,嚇的孩童不敢哭泣。
與此同時,劉裕貼出告示,告之城中百姓,所殺者皆叛賊也。而更讓人驚恐的是,劉裕竟然讓人於城外築人頭京觀,那場景真真恐怖至極。
京觀之前,更是樹了一塊石碑,碑上寫著“順我者倡,逆我者亡。”
一時間,壽春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劉裕見此,心中大定,以為無人再敢反叛。c
當然,單憑他麾下親衛,是完成不了的。畢竟敵軍人多,打不過,難道分開跑還不會嗎?分開跑,總歸能跑掉幾個人吧?
不過讓他們失望了,樹林深處埋伏著大量劉裕軍,由周倉率領,本來是用來接應劉裕的,但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接應,劉裕就已經打敗了蔣欽。然後,周倉自然憋了一口氣,圍殺那些丟盔棄甲的大族護衛軍嘍。
“元福,這些日子是不是殺痛快了。”劉裕一看見周倉,就一邊打量,一邊打趣的笑道。
看來,這場戰事,他是真的沒有放在眼裏。也確實是沒放在眼裏,否則他也不會不仔細打聽一下蔣欽的身份。
周倉被劉裕說的臉色一苦,抱怨道:“殺的一點不痛快,那些家夥簡直就是喂不飽的狼。隻要一看到敵人,他們就嗷嗷叫的衝上去,我根本分不到多少。”
噗,這些家夥,居然把敵人當肉了,還喂還分。不過也是,這些家夥全都是悍將,個個聞戰則喜……
就在劉裕惡趣的想著的時候,周倉又再次說道:“公子啊,你怎麽這麽快解決了,也不留些人給我。”
“咳咳,元福,收拾戰場,我們繼續向前。不是還有一波嘛,而且都是曾經袁術帳下大將,比如那個雷薄啊。”劉裕心想周倉什麽時候這麽能說了,然後就立即打斷,生怕他繼續說下去。
周倉聞言,當即眼睛一亮,喃喃道:“是啊,還有一波!”
可惜,讓周倉失望了,自從這一波人之後,他們再沒有遇到其他人。縱然沿著官路走了很遠,依舊是以前死寂,莫說是埋伏的敵人,就是行人都沒幾個。由此也可見,壽春現在究竟有多荒涼。
中午的時候,劉裕他們已經離壽春有些距離,可依舊沒有遇到敵人。因此,周倉終於忍耐不住,開口問道:“公子,怎麽還不見雷薄那些人,難不成他們沒出城?”
“出城,沒出城?”劉裕本來也是眉頭緊鎖,但當他聽到周倉說的話時,不由眼睛一睜,喃喃重複著“出城”二字。
隨後,他臉色大變,一邊調轉馬頭,一邊急聲咆哮道:“快,回城、回城!”
將士們聞言都一臉驚愕,不知道劉裕怎麽了,但他們也看出情況不對勁。因此,他們也沒猶豫,當即跟著回頭狂奔,直追劉裕的背影。
而此時的壽春城外,魯肅也一臉驚愕的望著壽春城。實際上,剿滅淮南山賊,隻需要一半將士就足夠了,而魯肅本人也根本不需要親自出馬。
也就是說,魯肅根本沒有遠離壽春,一直都率軍隱藏在壽春附近。本來,他並不會親自來到壽春,因為將士們都布置完畢,如一張大網兜住壽春,任何敵人都逃不了。可是,隨著事情的發展,他發現始終有一波敵人沒有出現。
再然後,他的反應就和劉裕一樣,臉色大變,想到那些人可能會先拿著壽春,然後再殲滅劉裕。
實際上,並不是魯肅沒想到這點,而是那些人攻下壽春並沒有用,因為劉裕及其大軍都在外麵,隨時可以反攻。而他們在城中沒有援軍,一被反攻,結局必死。
正是因此,魯肅和劉裕才在這一方麵鬆懈了。當然,最可能還是他們小瞧了那些人,所以才漏了這點。假如他們的敵人是周瑜之流,他們絕對不會漏掉的。
然而,這並不是魯肅苦惱的地方,因為他已經及時趕回來。如果城中敵人真的作亂,他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剿滅。可是,城中敵人居然沒有作亂。
不,準確的來說不是沒有,而是作亂的太少,已經被杜畿和步鷙聯手剿滅。
這,才是不正常的地方,才是讓他苦惱的地方。
而就在魯肅苦苦冥想許久之後,突然有斥候匯報劉裕縱馬而來。不用想,魯肅也知道劉裕是察覺到不對勁,然後才率軍回來的。
略一思索,他便讓斥候將劉裕引來,因為他總覺得壽春的情況不對。
很快,劉裕被斥候帶了過來。
劉裕一過來,當即急聲問道:“子敬,情況怎麽樣?”
“公子放心,壽春沒有事。”魯肅聞言,當即開口解釋道,並且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說完之後,他還加了一句,“公子,我覺得雷薄那些人可能有什麽陰謀。”
然而,劉裕這次並沒有同意。
劉裕腦海中快速閃過關於雷薄的信息,當然,是曆史上的。然後,他覺得以雷薄的為人,絕不會有什麽陰謀,就算有也不可能瞞過他和魯肅。
因此,他當即笑道:“子敬,你想多了,雷薄那人能有什麽陰謀。以我看來,定是那些人內鬥,有人不敢反叛,所以兵力才如此少。而待我回城之後,殺一儆百,他們便更不敢反叛了。”
“這,也不是不可能。”魯肅隻是感覺不對勁,並不多麽肯定,因為他也覺得雷薄不可能有什麽陰謀。
但他才讚成劉裕的話,心裏又有些不安,因此他思索之後,就又開口說道:“公子,既然事情已經結束,不如我率軍隨公子回城吧。uu看書.uukans ”
他這是不放心,希望劉裕率軍回城,也好防止有什麽意外。但劉裕卻一口回絕,說現在率軍回城,那豈不是露餡了。最後,二人一協商,決定讓周倉率領一隊錦衣衛跟著劉裕回城。
“好了,子敬,事情已經結束,不會再有意外了。況且,那雷薄不反則罷,若反,我必殺之。”
劉裕翻身上馬,準備率軍回城,臨走時傲然對魯肅說了一句。
黃昏時分,劉裕率軍回城,隨即領軍屠殺城中大族,被殺者幾千餘人。城中血色彌漫,屍體如山,嚇的孩童不敢哭泣。
與此同時,劉裕貼出告示,告之城中百姓,所殺者皆叛賊也。而更讓人驚恐的是,劉裕竟然讓人於城外築人頭京觀,那場景真真恐怖至極。
京觀之前,更是樹了一塊石碑,碑上寫著“順我者倡,逆我者亡。”
一時間,壽春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劉裕見此,心中大定,以為無人再敢反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