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三日之前,曹操部將於禁、曹洪突然出現上蔡附近,而我軍毫不知情。該夜,曹軍勾結城中大族張家,由北門進城,殺的我軍措手不及,死傷慘重,隻有少數人逃出上蔡……”
當日劉裕接到陽泉來信,當即就決定暫時不去前線,等待陽泉方麵的消息。他的決定沒錯,當夜就有第二封送來,記載了曹軍偷襲的始末。當劉裕把這封信看完的時候,不由扼腕歎息,道:“那張家,誰能想到它會反叛?上蔡被敵人圍攻不是一次了,其他家族都有背叛的,唯獨張家沒有反叛,這一次誰又能想到?”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夏侯蘭不在城中,城中沒有一個大將,想來張鶴老兒絕對不敢反叛。嗬嗬,這莫非就是所謂的時也命也?”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遷徙工作基本完成,隻有很少數士兵家屬還沒有遷徙出來。而夏侯蘭和高猛也沒有事。說來也真的時也命也,我往日都是特意留下高猛和夏侯蘭,使上蔡不至於沒有大將。誰又想到這次典韋的死,讓高猛沉淪很長時間,好不容易去葛陂休整吧,結果出了這擋事,真是……無話可說啊!”
了解事情始末之後,劉裕也很痛恨張家,但更多的還是感歎曹操的機智。對於戰爭,他已經看的很開,莫說張家反叛,就是和家反叛他也能接受。當然,接受歸接受,可不代表不報複。隻要有機會,劉裕不介意給那些人一些教訓,也好震懾一下其他人。但可惜,張家他沒機會教訓了,至少暫時沒機會。
感歎完曹操偷襲上蔡之事,劉裕臉色變得凝重,連忙取來地圖,仔細的看了起來。
“上蔡失守,影響可大可小,大則可以失整個汝南,小則局限上蔡一城。以曹操現在的情況,應該不大可能把戰火點燃到汝南,至於局限上蔡一城估計也不大可能。最大的可能……上蔡附近的地區都要失守,到葛陂附近的不會有事,而汝陰附近極有可能被劉備占據。”
自己一個人思索、分析,大約用了半個多時辰,才把上蔡失守的事分析透徹。當然,這透徹也是相對的,可能他自己覺得透徹了,而實際上還不透徹。不過這一次,他分析的差不多。
“那麽,問題來了,我要不要發兵奪回上蔡?”
這個問題,劉裕自己沒有答案。要說不想那是假的,可不是想就能奪回來。要奪回上蔡,他要發兵,他要派遣大將,他要勞師動眾。問題是,他現在沒有那個精力三麵開戰,尤其是其中兩麵的對手還是曹操、周瑜。可不奪回來,他又有些不甘,有些不放心。
猶豫了許久,他依舊沒有下決定。最後,他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徐庶,他相信徐庶一定已經有了決斷。可就在他準備寫信給徐庶的時候,外麵突然有斥候匯報,說有人自稱主公舊友,想來拜訪主公。
劉裕一聽就樂了,在淮南,他哪有什麽所謂的舊友。莫說淮南,就是許都,他都沒什麽所謂的舊友。但他沒讓士兵趕走那人,反倒饒有興致的說道:“你把那人帶進來吧!”
“嗬嗬,這種事居然給我遇見,莫非那人是什麽大賢?”對於天朝的劉裕來說,這種事情他可是知道很多,但沒有遇到過。正是因此,他才沒有趕走那人,而是饒有興致的讓人把他帶進來。
這事說不定,萬一那人真是大賢呢?
不得不說,劉裕撞大運了,來的人確實是大賢——不錯,正是有意投靠劉裕的魯肅。
魯肅此人可不會優柔寡斷,一旦心裏有了決斷,就雷厲風行的實行。他既然想投靠劉裕,自然立馬就過來,看看劉裕值不值得他投靠。但他心想,他雖然在江淮有些名聲,但劉裕初來江淮恐怕不知道他,於是他就想了這麽個小小的計謀。還別說,真讓他見到劉裕了。
卻說魯肅跟著護衛進來,一眼看到劉裕就開始打量起來。而劉裕看見魯肅,也上下打量起來。
“汝是何人,既稱某舊友,為何某不識?”劉裕見魯肅氣勢頗為不凡,當即就故意試探起來。他先是沉聲問了一句,隨後輕輕拔出腰間陌刀。
如果是一般人見到劉裕的動作,估計已經嚇的臉色煞白了。但魯肅絲毫不為所動,不僅臉色平常,就連呼吸都依舊平穩。
“在下淮南魯肅,聽聞將軍盛名,想一睹之,故出此下策,還請將軍見諒。”
魯肅絲毫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大大方方的說明緣由,使劉裕不覺心中有了好感。
但他不知道,即使他不這麽說,隻說自己的名字,劉裕也會好感大盛,隻因為他叫魯肅。
這不,劉裕一聽“魯肅”二字,當即眼中精光大盛,仿佛看見羊的狼,急切的問道:“你是魯肅魯子敬,淮南名士也?”
劉裕的表現,uu看書 ww.uukansu 讓魯肅不覺愕然,準備好的話也說不出口,隻是疑惑的點點頭,然後問道:“難道將軍知道某?”
“哈哈,淮南魯子敬,天下誰人不知?”聽到魯肅承認自己的身份,劉裕不由興奮的大笑道。
而魯肅雖然依舊臉色平靜,但他眼中的笑意表明他對劉裕的話,還是特別受用的。
“將軍繆讚了,肅哪有什麽名聲,不過是鄰裏稱道罷了。”雖然心裏高興,但魯肅還是謙虛的說道。
劉裕自然知道那是魯肅的謙詞,也不管,直接殷勤的說道:“子敬,曹孟德趁此時機奪我上蔡,不知子敬何以教我?”
乍聞此事,魯肅也是一驚,顯然沒有料到曹操會偷襲上蔡,並且還成功了。可不等他驚訝,劉裕已經將那封信交給他。他心裏有些激動,知道這不僅是代表劉裕考驗他,也代表劉裕信任他。
說來也是好笑,如果是旁人,一定會說劉裕魯莽,便是魯肅站在旁人的位置也會這麽說。但當魯肅是當事人的時候,他不覺得劉裕魯莽,隻覺得劉裕信任他。c
當日劉裕接到陽泉來信,當即就決定暫時不去前線,等待陽泉方麵的消息。他的決定沒錯,當夜就有第二封送來,記載了曹軍偷襲的始末。當劉裕把這封信看完的時候,不由扼腕歎息,道:“那張家,誰能想到它會反叛?上蔡被敵人圍攻不是一次了,其他家族都有背叛的,唯獨張家沒有反叛,這一次誰又能想到?”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夏侯蘭不在城中,城中沒有一個大將,想來張鶴老兒絕對不敢反叛。嗬嗬,這莫非就是所謂的時也命也?”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遷徙工作基本完成,隻有很少數士兵家屬還沒有遷徙出來。而夏侯蘭和高猛也沒有事。說來也真的時也命也,我往日都是特意留下高猛和夏侯蘭,使上蔡不至於沒有大將。誰又想到這次典韋的死,讓高猛沉淪很長時間,好不容易去葛陂休整吧,結果出了這擋事,真是……無話可說啊!”
了解事情始末之後,劉裕也很痛恨張家,但更多的還是感歎曹操的機智。對於戰爭,他已經看的很開,莫說張家反叛,就是和家反叛他也能接受。當然,接受歸接受,可不代表不報複。隻要有機會,劉裕不介意給那些人一些教訓,也好震懾一下其他人。但可惜,張家他沒機會教訓了,至少暫時沒機會。
感歎完曹操偷襲上蔡之事,劉裕臉色變得凝重,連忙取來地圖,仔細的看了起來。
“上蔡失守,影響可大可小,大則可以失整個汝南,小則局限上蔡一城。以曹操現在的情況,應該不大可能把戰火點燃到汝南,至於局限上蔡一城估計也不大可能。最大的可能……上蔡附近的地區都要失守,到葛陂附近的不會有事,而汝陰附近極有可能被劉備占據。”
自己一個人思索、分析,大約用了半個多時辰,才把上蔡失守的事分析透徹。當然,這透徹也是相對的,可能他自己覺得透徹了,而實際上還不透徹。不過這一次,他分析的差不多。
“那麽,問題來了,我要不要發兵奪回上蔡?”
這個問題,劉裕自己沒有答案。要說不想那是假的,可不是想就能奪回來。要奪回上蔡,他要發兵,他要派遣大將,他要勞師動眾。問題是,他現在沒有那個精力三麵開戰,尤其是其中兩麵的對手還是曹操、周瑜。可不奪回來,他又有些不甘,有些不放心。
猶豫了許久,他依舊沒有下決定。最後,他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徐庶,他相信徐庶一定已經有了決斷。可就在他準備寫信給徐庶的時候,外麵突然有斥候匯報,說有人自稱主公舊友,想來拜訪主公。
劉裕一聽就樂了,在淮南,他哪有什麽所謂的舊友。莫說淮南,就是許都,他都沒什麽所謂的舊友。但他沒讓士兵趕走那人,反倒饒有興致的說道:“你把那人帶進來吧!”
“嗬嗬,這種事居然給我遇見,莫非那人是什麽大賢?”對於天朝的劉裕來說,這種事情他可是知道很多,但沒有遇到過。正是因此,他才沒有趕走那人,而是饒有興致的讓人把他帶進來。
這事說不定,萬一那人真是大賢呢?
不得不說,劉裕撞大運了,來的人確實是大賢——不錯,正是有意投靠劉裕的魯肅。
魯肅此人可不會優柔寡斷,一旦心裏有了決斷,就雷厲風行的實行。他既然想投靠劉裕,自然立馬就過來,看看劉裕值不值得他投靠。但他心想,他雖然在江淮有些名聲,但劉裕初來江淮恐怕不知道他,於是他就想了這麽個小小的計謀。還別說,真讓他見到劉裕了。
卻說魯肅跟著護衛進來,一眼看到劉裕就開始打量起來。而劉裕看見魯肅,也上下打量起來。
“汝是何人,既稱某舊友,為何某不識?”劉裕見魯肅氣勢頗為不凡,當即就故意試探起來。他先是沉聲問了一句,隨後輕輕拔出腰間陌刀。
如果是一般人見到劉裕的動作,估計已經嚇的臉色煞白了。但魯肅絲毫不為所動,不僅臉色平常,就連呼吸都依舊平穩。
“在下淮南魯肅,聽聞將軍盛名,想一睹之,故出此下策,還請將軍見諒。”
魯肅絲毫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大大方方的說明緣由,使劉裕不覺心中有了好感。
但他不知道,即使他不這麽說,隻說自己的名字,劉裕也會好感大盛,隻因為他叫魯肅。
這不,劉裕一聽“魯肅”二字,當即眼中精光大盛,仿佛看見羊的狼,急切的問道:“你是魯肅魯子敬,淮南名士也?”
劉裕的表現,uu看書 ww.uukansu 讓魯肅不覺愕然,準備好的話也說不出口,隻是疑惑的點點頭,然後問道:“難道將軍知道某?”
“哈哈,淮南魯子敬,天下誰人不知?”聽到魯肅承認自己的身份,劉裕不由興奮的大笑道。
而魯肅雖然依舊臉色平靜,但他眼中的笑意表明他對劉裕的話,還是特別受用的。
“將軍繆讚了,肅哪有什麽名聲,不過是鄰裏稱道罷了。”雖然心裏高興,但魯肅還是謙虛的說道。
劉裕自然知道那是魯肅的謙詞,也不管,直接殷勤的說道:“子敬,曹孟德趁此時機奪我上蔡,不知子敬何以教我?”
乍聞此事,魯肅也是一驚,顯然沒有料到曹操會偷襲上蔡,並且還成功了。可不等他驚訝,劉裕已經將那封信交給他。他心裏有些激動,知道這不僅是代表劉裕考驗他,也代表劉裕信任他。
說來也是好笑,如果是旁人,一定會說劉裕魯莽,便是魯肅站在旁人的位置也會這麽說。但當魯肅是當事人的時候,他不覺得劉裕魯莽,隻覺得劉裕信任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