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幽、緩的聲音終於響起……


    隻是我的內心卻是一陣苦笑:劉婆婆,別提你的孩子了!你那幫不孝子孫現在還不知道死哪裏去了呢,連你老人家過世都不知道,真是毫無人性啊!


    劉婆婆的聲音一經響起,就根本停不下來,不用說這個老太太生前肯定是個極其囉嗦的話癆,她居然在嘮嘮叨叨地講演著她的一生。


    而我剛開始停時還覺得無聊、無語,慢慢卻感到詫異、驚歎,然後卻是沉默和佩服……


    劉婆婆本姓黃,老家柳州,七歲時隨父母逃荒於百川縣雙龍鎮的這邊,卻到了劉家做了童養媳。童養媳也並不是都是悲慘的,起碼劉婆婆到的這家,人就都挺不錯——雖然她將來要嫁的男人大了她十二歲,整整一輪,但身高不是距離,年齡不是問題,隻要能好好對她、關心她,在那個能吃上口飯就大過天的年代,這算什麽問題?


    15歲那年她和她的男人成了婚,可惜蜜月(那時候有蜜月嗎?倆人叫了幾個親戚來吃頓飯就圓了房,接著該幹嘛就幹嘛,可沒有華東或雲南7日遊或新馬泰等的)還沒過完,村子就遭遇了土匪,她的男人在反抗時被土匪砍死了,還好這幫土匪隻是急於求財並不劫色,於是她雖幸免遇難但卻成了15歲的小寡婦。


    本來吧,夫家的公公婆婆見她可憐,也同意並勸她改嫁的,可是傳統而又單一思想的她卻拒絕了,並盡心盡力地維持好這個家,照顧好公公婆婆,然後在全國解放後的沒幾年,公婆相繼過世。就剩下了她孤家寡人,在這個世界上頑強地活著,直至今天才閉上了雙眼……


    她過完了平凡的一生。卻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她平凡之極:她守貞守節、盡心盡責孝順公婆,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女子;她一生沒有做過什麽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她隻是一個老實本份的農民,麵朝黃土背朝天是她每日的生活節奏;她除了耕著那一畝幾分田,就是養幾隻雞鴨鵝、養幾頭豬或編織一些小手工藝品來維持生活,她不富裕,甚至可以說是貧窮,甚至是貧困戶……


    她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她盡管沒有太多的財富及過人的本領,可是她一直到死都熱心過人:主動照顧那些年老體弱缺乏關愛的老人;這家喜事那家喪事等也處處可見她忙碌的身影;或許是自己沒有小孩,她特別喜歡幫別人帶小孩。看這個那個都親切;或許自己沒讀過書,所以她更喜歡看著那些小孩讀書,也喜歡給他們買些筆筆本本等的學習用品以獎勵和鼓勵他們,待他們甚至比他們親爹媽還好,以致她老到現在90來歲,幾乎村裏的的老老少少竟似乎沒有一個她沒抱過、沒獎勵鼓勵過……


    因此,她沒有子女,卻又子女無數——她對人好,人們自然也對好。


    難怪今天她沒有自己的子女到場,卻又子孫滿堂!


    她是個活了多年的寡婦。按道理她應該沒什麽大不了的未了心願才對,可是她現在卻嘮嘮叨叨這幾個問題,希望有一天村裏的人們能達成她的心願。那麽她的在天之靈也能夠長享安息。


    她不是擔心沒人替她送終,也不是擔心死後沒有風水寶地安葬,而是她一直在期望:


    一、她希望五裏屯村和平頂坡村共同的小學能夠有一棟新的教學樓,而不是現在的泥磚瓦房,一到刮風下雨天就得提前讓學生下課回家,省得發生意外。她希望這學校能直接開設到六年級,而不是隻是現在的一至四年級,五六年級的學生則需要到大隊的學校才能上學。她希望學校有新的課桌椅,而不是現在老桌老凳。有的人還得從家裏帶去凳子;她希望教學樓前有操場可以做操,有球場可以打球。甚至還有花壇可以賞心悅目,就像鎮中心小學的那樣漂亮……


    二、她希望人人都有書讀。都可以多讀點書,做有用的人。


    三、她希望五裏屯村和學校之間的那條小河上麵能建一條小橋,而不是現在的踏石過河,每逢大雨山洪,大人小孩都隻能望河興歎……


    四、她希望鎮上能想電視一樣建立一個類似養老院的地方,讓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或五保戶們可以一起入住、一起熱嗬、一起互助及一起被照顧……


    其他也還有許多小小芝麻蒜皮的小事她也仍然惦記著,什麽她的老母豬要配種了,母雞在某個柴窩裏生蛋要記得撿省得被老鼠吃了,當然還忘不了說她還有幾百塊錢放在枕頭套裏麵,說要記得幫她捐給學校……


    平凡的人,偉大的心。


    可是為什麽這樣的問題在這樣的社會卻還要這樣的老寡婦死了還要操心?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國家自很早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一直都特別關心和重視的問題,可為什麽這裏居然還是這種狀況?沒錯,u看書 uukash 這裏是偏,兩村都依大山,都是路的盡頭的那種村子,可是這裏的人們生活並不是那麽的貧困啊!沒看一座座樓房都洋裏洋氣、大車小車跑滿地的嗎?


    再看那金碧輝煌的廟宇和這簡陋之極的學校對比——我竟無言以對!現在的我自然不會詆毀信神敬神有什麽不好,但是神靈也不是瞎子,你自己的素質都沒提升起來,神靈憑什麽要保佑你?就憑你的酒夠香、肉夠肥?


    素質怎麽提高?讀書自然不是唯一的途徑,但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有知識有文化了,懂的事情見的世麵,也自然水漲船高,這素質不就提高了嗎?


    可是這兩條村的人腦子都在想什麽?學校是大家的學校,去讀書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可現實為什麽會這樣呢?


    我記得我還小的時候,去大姑他們家的時候就聽他們說他們村裏也是有一個學校,一個老師,兩個年級一個班——沒錯!就是兩個年級一個班!


    你道為啥?(未完待續。)


    ps:東邪祝大家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靈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邪00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邪007並收藏聽靈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