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晉商小掌櫃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驚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鮮,鬆京。
郭掌櫃命夥計在新租的鋪子外掛起招子,招子上寫“收參價高,走貨大明”八個字。
招子很是顯眼,隨風擺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在鬆京城裏,現在流行什麽都向“大明”靠攏,學校改成了鬆京國子監,對標大明金陵國子監,定州船廠改為了第一船廠,對標大明龍江船廠,並大建社學,效仿大明強適齡兒童入學……
大明人在鬆京是受歡迎的貴客,哪怕是商人。
郭掌櫃很喜歡鬆京的氣氛,這裏的人給麵,隻不過那李芳遠也是,學這個學那個,把鬱悶人的浮動稅率也學了過來,這簡直是讓大明商人有些滴血。
移開算盤,郭掌櫃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這是大東家常百業差人送來的,信裏讓自己考察朝鮮貨物,鋪一鋪貨路,並在適當的時候,看看能不能與日本商人取得聯係,做幾筆買賣。
“我的大東家,你是怎麽想的……”
郭掌櫃有些哀歎。
日本商人?
????????????????現在這個時候哪裏還有什麽日本商人,朝鮮和日本敵視,李芳遠也不喜歡倭國,大明又占據了大琉球群島,倭國周圍雖然都是大海,可根本就出不去啊……
不過話說回來,日本有些貨物還是值得入手的。
洪武年間,日本就有貨物流入大明。比如日本的刀劍,客觀地說,地方不大,造出來的刀劍還真不差,聽說在日本國內,一把也就是八百文左右,可到了大明,轉手就能翻兩三倍,賣到三兩多,甚至更高。
還有日本的漆器,這玩意也是不錯,運回去絕不會虧。除了這些之外,日本的蘇方木、屏風、扇子也能入手。
隻不過啊,大明與日本有仇,做這種買賣昧良心啊。
要不是東家的印鑒與暗記無誤,郭掌櫃都懷疑是不是有人偽造了常百業的信。在朝鮮收點高麗參不就好了,和倭國做買賣幹嘛,晉商還不至於饑不擇食吧……
郭掌櫃正嘀咕著,得力夥計薑中走了過來,輕聲道:“掌櫃的,有人拿了一批高麗紙,問咱們要不要收?”
“高麗紙?”
郭掌櫃眼神一亮,收起信就走了出來。
一個朝鮮儒生懷抱著一個包裹,見郭掌櫃出來,連忙說:“我家娘子生了病,我想將手裏的紙張賣掉,掌櫃行行好收下吧。”
郭掌櫃麵露為難之色:“年輕人,我們這裏是收人參的鋪子,為何不去當鋪?”
儒生搖頭:“當鋪給的價太低,你們走貨大明,想來更知曉這紙張的珍貴,我希望你們能給個好價錢,好醫治我家娘子。”
郭掌櫃讓儒生坐下,安排薑中上茶:“既然來了,那就是客。你如今心急如焚,我也不多說其他,直接看貨吧。”
儒生連忙上前,將包裹放在桌子上打開,露出了一卷卷紙。
郭掌櫃打開一卷紙看著白亮如緞的紙張,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可是上等的高麗紙啊。
高麗紙有規定的規格,橫二尺五寸,長四尺,以棉、繭為主要原料。這種紙張粗製的,堅厚若油,可以直接當窗簾或遮雨之物來使用,而精製者,多用於書畫,而眼前的紙張,白亮光滑,柔韌如綿,顯然是最上等的高麗紙。
郭掌櫃很清楚,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這種紙張都是貢品一級的存在,當然,李芳遠進貢這東西到大明的時間並不長,畢竟朝鮮開國時間還不如大明時間長……
“好紙!”
郭掌櫃由衷感歎。
儒生連忙說:“運筆紙上,膩滑凝脂,毫不澀滯。落墨則成半滲化狀態,發墨之可愛,別有韻味。這是最好的高麗紙,走到大明想來也能換個好價錢。”
郭掌櫃沉吟了下,歎息道:“若這高麗紙早個五年出來,興許還能賣個好價錢。可現在,這種紙張在大明已經不值錢了啊……”
“啊?”
儒生麵色慘淡。
郭掌櫃放下一卷紙,坐了下來:“你應該也知道,大明廣建社學,發行教材無數,每年要刷印的教材就需要無數紙張。大量的需求讓朝廷革新了製紙技藝,再說了,????????????????這高麗紙也不如大明宣紙,實在是值不了幾個錢,你還是拿回去找其他人家問問吧。”
儒生著急的哀求:“掌櫃行行好吧……”
郭掌櫃見儒生可憐,又是救人心切,便伸手說:“這些,三兩銀,不行你就走。”
儒生嘴角哆嗦著,三兩銀,自己買下來這些紙張的時候,可是足足花了二十兩,那時候家境殷實,父母尚在……
“好!”
儒生強忍著悲痛。
郭掌櫃看了一眼薑中,薑中取來三兩碎銀。
儒生接過,剛想離開,就聽郭掌櫃喊“等等”,不由回過頭,茫然看著郭掌櫃。
郭掌櫃從身上又掏出二兩碎銀,走到儒生身前,抓起儒生冰冷的手,塞了過去說:“剛剛是生意,這是情義,好好照顧好你家娘子,若日後沒個營生,不妨跟我吧,我鋪子裏缺人,雖然一個月給不了你多少,但吃穿總不愁。”
儒生感動不已,撲通跪下,喊道:“在下李成舉,感謝恩公!”
郭掌櫃笑著將李成舉送出門。
薑中有些不解地問:“掌櫃緣何要多花這二兩銀?”
郭掌櫃笑著說:“這高麗紙有十卷了吧,拿回去,少說也能淨賺個八十兩,京師裏不少人盼著這種紙張都沒地方買呢。若能用二兩銀收他為我們所用,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畢竟我們對朝鮮也不是多熟悉。”
“掌櫃,人參收嗎?”
兩個女子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郭掌櫃讓薑中收起高麗紙,笑著迎上前:“開門做買賣,自然是要收的,兩位姑娘請坐。”
李秀姬坐了下來,李秀師拿出一個木匣子,打開了給郭掌櫃看。
郭掌櫃看著木匣裏躺著的人參,拿出手帕,小心翼翼拿起端詳著,隻見這人參長如巴掌,色澤醬紅,表皮堅實,褶皺很少,呈四棱柱形,不由得笑著說:“這人參品相不錯,還是紅參。”
李秀姬嘴角含笑:“掌櫃眼光不錯,這確實是最上等的人參,還是六年收割的。”郭掌櫃連連點頭,高麗這塊地適合種人參,通常是四至六年收割,以六年為最佳,超過六年,這人參的品質也就走下坡了。
人參,百草之王。
中醫裏將其作為滋陰補腎,扶正固本的極品,大明許多大戶人家都會購買一些上好的人參,關鍵時候能吊著命。
“這人參不錯,是上等貨,我願出二兩買下。”
郭掌櫃認真地說。
明代初期,人參並非是貴不可及的東西,尋常人參,一斤也不過二三兩銀,極品的,也不過十兩多銀一斤。
沒錯,是按斤算的。
李秀姬聽著還算是厚道的價,爭取了幾次,終於以二兩三錢成交。
李秀師見郭掌櫃收起人參,笑著問:“掌櫃的,你們是大明人?”
“是啊。”
郭掌櫃笑著回。
李秀姬作傷心狀:“不瞞掌櫃的,我們姐妹沒了父母,這變賣了家產,四處飄零,聽聞大明強盛,我們很是敬仰,也想去大明京師看看,不知掌櫃可否指點一二,我們願意出錢。”
郭掌櫃做成買賣,心中高興,道:“兩位姑娘是朝鮮人吧,這可不好辦。雖說朝鮮與大明山水相依,可終歸是有界限的。朝鮮官府也不會準許百姓隨意外走,若兩位當真想去大明京師,還得讓官府的人發了文書才可。”
“可我們兩個弱女子,官府哪裏會準我們離開。”
李秀姬垂淚。
“官府不讓你們走,那就安心留在朝鮮吧。”
郭掌櫃看著兩個紅著眼嬌滴滴的美女子,卻絲毫不為所動,這些年走南闖北,什麽人沒見過,這點小場麵還是駕馭的住。
李秀師見郭掌櫃不上道,轉而說:“那掌櫃可願給我們講講大明京師的事,滿足我們的憧憬。”
郭掌櫃沒心思招待,但畢竟是顧客,也不好得罪,安排夥計薑中陪兩人說話,
薑中跟著常百業在京師居留許久,自是熟悉:“大明金陵,可謂是人間富貴之地……”
“皇宮大不大,聽說皇帝有三千的女子,是不是真的?”
“誰說的,都是假的,建文皇帝的妃子寥寥無幾……”
“你剛剛說的龍江船廠在哪裏?”
“長江邊上。”
“有很多匠人嗎,我們朝鮮造船廠也有不少匠人,足足八十個呢!”
“八十,我們那八百也有……”
“那過了揚州,就到淮河了嗎?”
“是啊,再向北就是黃河,再向北就是北平,說起北平……”
“北平這麽重要,一定有很多軍隊守衛吧。”
“那還用說,那裏可是有七萬北平軍士,這些人雖比不上京軍,可也是百戰之師,許多人還是燕王部下,驍勇善戰……”
整理著賬冊的郭掌櫃越聽越不對勁,看著與兩個女子相談甚歡的薑中,目光中透著不解。這兩個女子話裏話外,似乎都在詢問大明的城防、衛所、兵力部署啊,這薑中也真是,怎麽就把不住嘴,什麽都給說了去……
郭掌櫃命夥計在新租的鋪子外掛起招子,招子上寫“收參價高,走貨大明”八個字。
招子很是顯眼,隨風擺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在鬆京城裏,現在流行什麽都向“大明”靠攏,學校改成了鬆京國子監,對標大明金陵國子監,定州船廠改為了第一船廠,對標大明龍江船廠,並大建社學,效仿大明強適齡兒童入學……
大明人在鬆京是受歡迎的貴客,哪怕是商人。
郭掌櫃很喜歡鬆京的氣氛,這裏的人給麵,隻不過那李芳遠也是,學這個學那個,把鬱悶人的浮動稅率也學了過來,這簡直是讓大明商人有些滴血。
移開算盤,郭掌櫃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這是大東家常百業差人送來的,信裏讓自己考察朝鮮貨物,鋪一鋪貨路,並在適當的時候,看看能不能與日本商人取得聯係,做幾筆買賣。
“我的大東家,你是怎麽想的……”
郭掌櫃有些哀歎。
日本商人?
????????????????現在這個時候哪裏還有什麽日本商人,朝鮮和日本敵視,李芳遠也不喜歡倭國,大明又占據了大琉球群島,倭國周圍雖然都是大海,可根本就出不去啊……
不過話說回來,日本有些貨物還是值得入手的。
洪武年間,日本就有貨物流入大明。比如日本的刀劍,客觀地說,地方不大,造出來的刀劍還真不差,聽說在日本國內,一把也就是八百文左右,可到了大明,轉手就能翻兩三倍,賣到三兩多,甚至更高。
還有日本的漆器,這玩意也是不錯,運回去絕不會虧。除了這些之外,日本的蘇方木、屏風、扇子也能入手。
隻不過啊,大明與日本有仇,做這種買賣昧良心啊。
要不是東家的印鑒與暗記無誤,郭掌櫃都懷疑是不是有人偽造了常百業的信。在朝鮮收點高麗參不就好了,和倭國做買賣幹嘛,晉商還不至於饑不擇食吧……
郭掌櫃正嘀咕著,得力夥計薑中走了過來,輕聲道:“掌櫃的,有人拿了一批高麗紙,問咱們要不要收?”
“高麗紙?”
郭掌櫃眼神一亮,收起信就走了出來。
一個朝鮮儒生懷抱著一個包裹,見郭掌櫃出來,連忙說:“我家娘子生了病,我想將手裏的紙張賣掉,掌櫃行行好收下吧。”
郭掌櫃麵露為難之色:“年輕人,我們這裏是收人參的鋪子,為何不去當鋪?”
儒生搖頭:“當鋪給的價太低,你們走貨大明,想來更知曉這紙張的珍貴,我希望你們能給個好價錢,好醫治我家娘子。”
郭掌櫃讓儒生坐下,安排薑中上茶:“既然來了,那就是客。你如今心急如焚,我也不多說其他,直接看貨吧。”
儒生連忙上前,將包裹放在桌子上打開,露出了一卷卷紙。
郭掌櫃打開一卷紙看著白亮如緞的紙張,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可是上等的高麗紙啊。
高麗紙有規定的規格,橫二尺五寸,長四尺,以棉、繭為主要原料。這種紙張粗製的,堅厚若油,可以直接當窗簾或遮雨之物來使用,而精製者,多用於書畫,而眼前的紙張,白亮光滑,柔韌如綿,顯然是最上等的高麗紙。
郭掌櫃很清楚,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這種紙張都是貢品一級的存在,當然,李芳遠進貢這東西到大明的時間並不長,畢竟朝鮮開國時間還不如大明時間長……
“好紙!”
郭掌櫃由衷感歎。
儒生連忙說:“運筆紙上,膩滑凝脂,毫不澀滯。落墨則成半滲化狀態,發墨之可愛,別有韻味。這是最好的高麗紙,走到大明想來也能換個好價錢。”
郭掌櫃沉吟了下,歎息道:“若這高麗紙早個五年出來,興許還能賣個好價錢。可現在,這種紙張在大明已經不值錢了啊……”
“啊?”
儒生麵色慘淡。
郭掌櫃放下一卷紙,坐了下來:“你應該也知道,大明廣建社學,發行教材無數,每年要刷印的教材就需要無數紙張。大量的需求讓朝廷革新了製紙技藝,再說了,????????????????這高麗紙也不如大明宣紙,實在是值不了幾個錢,你還是拿回去找其他人家問問吧。”
儒生著急的哀求:“掌櫃行行好吧……”
郭掌櫃見儒生可憐,又是救人心切,便伸手說:“這些,三兩銀,不行你就走。”
儒生嘴角哆嗦著,三兩銀,自己買下來這些紙張的時候,可是足足花了二十兩,那時候家境殷實,父母尚在……
“好!”
儒生強忍著悲痛。
郭掌櫃看了一眼薑中,薑中取來三兩碎銀。
儒生接過,剛想離開,就聽郭掌櫃喊“等等”,不由回過頭,茫然看著郭掌櫃。
郭掌櫃從身上又掏出二兩碎銀,走到儒生身前,抓起儒生冰冷的手,塞了過去說:“剛剛是生意,這是情義,好好照顧好你家娘子,若日後沒個營生,不妨跟我吧,我鋪子裏缺人,雖然一個月給不了你多少,但吃穿總不愁。”
儒生感動不已,撲通跪下,喊道:“在下李成舉,感謝恩公!”
郭掌櫃笑著將李成舉送出門。
薑中有些不解地問:“掌櫃緣何要多花這二兩銀?”
郭掌櫃笑著說:“這高麗紙有十卷了吧,拿回去,少說也能淨賺個八十兩,京師裏不少人盼著這種紙張都沒地方買呢。若能用二兩銀收他為我們所用,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畢竟我們對朝鮮也不是多熟悉。”
“掌櫃,人參收嗎?”
兩個女子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郭掌櫃讓薑中收起高麗紙,笑著迎上前:“開門做買賣,自然是要收的,兩位姑娘請坐。”
李秀姬坐了下來,李秀師拿出一個木匣子,打開了給郭掌櫃看。
郭掌櫃看著木匣裏躺著的人參,拿出手帕,小心翼翼拿起端詳著,隻見這人參長如巴掌,色澤醬紅,表皮堅實,褶皺很少,呈四棱柱形,不由得笑著說:“這人參品相不錯,還是紅參。”
李秀姬嘴角含笑:“掌櫃眼光不錯,這確實是最上等的人參,還是六年收割的。”郭掌櫃連連點頭,高麗這塊地適合種人參,通常是四至六年收割,以六年為最佳,超過六年,這人參的品質也就走下坡了。
人參,百草之王。
中醫裏將其作為滋陰補腎,扶正固本的極品,大明許多大戶人家都會購買一些上好的人參,關鍵時候能吊著命。
“這人參不錯,是上等貨,我願出二兩買下。”
郭掌櫃認真地說。
明代初期,人參並非是貴不可及的東西,尋常人參,一斤也不過二三兩銀,極品的,也不過十兩多銀一斤。
沒錯,是按斤算的。
李秀姬聽著還算是厚道的價,爭取了幾次,終於以二兩三錢成交。
李秀師見郭掌櫃收起人參,笑著問:“掌櫃的,你們是大明人?”
“是啊。”
郭掌櫃笑著回。
李秀姬作傷心狀:“不瞞掌櫃的,我們姐妹沒了父母,這變賣了家產,四處飄零,聽聞大明強盛,我們很是敬仰,也想去大明京師看看,不知掌櫃可否指點一二,我們願意出錢。”
郭掌櫃做成買賣,心中高興,道:“兩位姑娘是朝鮮人吧,這可不好辦。雖說朝鮮與大明山水相依,可終歸是有界限的。朝鮮官府也不會準許百姓隨意外走,若兩位當真想去大明京師,還得讓官府的人發了文書才可。”
“可我們兩個弱女子,官府哪裏會準我們離開。”
李秀姬垂淚。
“官府不讓你們走,那就安心留在朝鮮吧。”
郭掌櫃看著兩個紅著眼嬌滴滴的美女子,卻絲毫不為所動,這些年走南闖北,什麽人沒見過,這點小場麵還是駕馭的住。
李秀師見郭掌櫃不上道,轉而說:“那掌櫃可願給我們講講大明京師的事,滿足我們的憧憬。”
郭掌櫃沒心思招待,但畢竟是顧客,也不好得罪,安排夥計薑中陪兩人說話,
薑中跟著常百業在京師居留許久,自是熟悉:“大明金陵,可謂是人間富貴之地……”
“皇宮大不大,聽說皇帝有三千的女子,是不是真的?”
“誰說的,都是假的,建文皇帝的妃子寥寥無幾……”
“你剛剛說的龍江船廠在哪裏?”
“長江邊上。”
“有很多匠人嗎,我們朝鮮造船廠也有不少匠人,足足八十個呢!”
“八十,我們那八百也有……”
“那過了揚州,就到淮河了嗎?”
“是啊,再向北就是黃河,再向北就是北平,說起北平……”
“北平這麽重要,一定有很多軍隊守衛吧。”
“那還用說,那裏可是有七萬北平軍士,這些人雖比不上京軍,可也是百戰之師,許多人還是燕王部下,驍勇善戰……”
整理著賬冊的郭掌櫃越聽越不對勁,看著與兩個女子相談甚歡的薑中,目光中透著不解。這兩個女子話裏話外,似乎都在詢問大明的城防、衛所、兵力部署啊,這薑中也真是,怎麽就把不住嘴,什麽都給說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