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臚唱名。


    林環以狀元身份,帶眾進士謝恩。


    科舉之後,緊接著便是武舉,等武舉結束,建文八年已經走到了三月底。


    考慮到大明對大、小琉球的控製尚未穩固,朱允炆在文武進士中選出八十人,並在京軍中選派兩千人,前往大琉球、小琉球駐守。


    此時,李堅、陳揮等水師將領已返回京師。


    武英殿。


    朱允炆傳召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與水師將領集議。


    一幅製作精良的大明輿圖懸掛在特製的屏風之上,顏色豐富,一目了然。大明疆域一律黃色,沿海區域用白,深海區域用藍,藩屬國用紅,北方韃靼、瓦剌,東方日本國,柯枝、古裏等綠。


    徐輝祖看著這一幅版圖,目光中充滿了驕傲,尤其是西疆省、大小琉球與交趾,這些可都是建文時期拓展出來的,哦,忘記了,朝-鮮南部還有一個小點點是黃色,那是對馬島。


    等等,什麽情況,壹岐島為啥也是黃色的?這個,到底是標錯了,還是意味著什麽?


    楊榮凝眸看著輿圖,輕聲說:“這東北與烏斯藏,用的是淡黃色。”


    鐵鉉心頭一震,可不是,其他地方塗黃很重,可東北、烏斯藏卻尤輕,若仔細看,似乎貴州用色也不多。


    “這是,羈縻地!”


    鐵鉉明白過來,朱允炆這是通過顏色的區別,來提醒自己與其他人,雖然有些地盤是大明的,朝廷的手伸得進去,也可以收稅,可腳還沒踩在那一片土地上,說到底,人家紮手的時候,你抬腿踹不過去,隻能被欺負。


    “皇上召我們來,該不會是在盤算東北之事吧?”


    鐵鉉詢問。


    楊榮也拿不定主意,這裏有水師的人,必然是不會討論烏斯藏的問題,而東北方向,確實有借用水師的地方。


    就在眾人揣測的時候,朱允炆走入武英殿,眾人行禮。


    朱允炆抬了抬手,開門見山:“今日召你們來,是為了討論水師劃定與分配防區。早年間,朕曾提出三分水師的設想。自五年九月鄭和出西洋,帶走了水師絕大部分主力,導致三分水師擱置,經過兩年多的恢複,水師船隊數量已超出五年時,加之蒸汽機船正在改造與推行之中,船隊職責與區域需進一步劃定。”


    李堅、陳揮、耿璿等人明白過來,水師要分家了。


    鐵鉉、徐輝祖很是認可。


    現在水師已不同於以往,尤其是蒸汽機船經過了遠航檢驗,已被證明隨時可以北上南下,再不需等待季風。


    在這種背景下,水師已不再需要過於集中在某幾個港口之中,完全可以分散為幾個主力隊伍,各自承擔一片防區,諸如衛所一般,形成固定的海上轄區,以強化水師對所負責區域的管控。


    現在廣東水師要幾件衣服,還需要報送五軍都督府來處理。遼東的一條船破了,還得派人到京師報銷維修費,這樣的成本是很高的,是時候分開來,設定水師軍區,給予其一定的權限,提高水師的運作效率了。


    鐵鉉走出來,支持朱允炆:“皇上,臣以為水師分派防區可行。隻不過,具體防區設定的數量、範圍還需商議。”


    徐輝祖看向輿圖,拿起一旁的竹子點了點輿圖:“按皇上最初設想,將水師一分為三,即遼東至浙西為東海水師,福建、廣東外海為東南水師,交趾、南洋、舊港為南洋水師。臣以為,東海水師範圍不小,可否以山東為界,劃定為遼東與東海兩個水師?”


    朱允炆看著輿圖,開口道:“楊榮,你如何看?”


    楊榮上前,接過徐輝祖手中的竹子:“臣以為東海水師應該最大,魏國公在思量此問題時,可能並沒有考慮到遷都一事。眼下我們在南京,認為東海水師轄區太廣,可一旦日後遷都北平,就需要水師環控東部海域,拱衛京師。加之將東海水師延至浙西一帶,想必也是為了南糧北運提供便利。”


    徐輝祖恍然,站在南京思考大明,和站在北平思考大明是完全兩碼事。


    朝廷雖然開通了京杭大運河,但始終堅持著海道、河道並舉的方式向北運糧,設置東海水師,自然需要囊括江南等主要產量區。


    楊榮繼續說:“臣以為廣東水師可與交趾、南洋、舊港一起,劃為南部水師。而東南水師,則以福建沿海、大琉球、小琉球為主。”


    朱允炆看向李堅:“你是水師總兵,認為哪一種方略穩妥?”


    李堅看著輿圖,嚴肅地說:“東南水師若包含廣東外海,多少顯得力量過於分散,加之大琉球、小琉球需要水師往返,防區太大,反而容易出現疏漏。而廣東水師與交趾相對,又直麵南洋,臣以為,可將其並入南部水師。”


    朱允炆看向鐵鉉、徐輝祖等,見沒有人反對,便點頭說:“既如此,那就依此設東海水師、東南水師與南部水師,三大水師各設總兵、副總兵等一應官職,總兵之上設水師都督府,獨立在五軍都督府之外,設都督、同知等官職,統籌大明所有水師事宜。”


    一番話落,李堅、陳揮、耿璿等人興奮了。


    通過朱允炆的安排,水師儼然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兵種,再不依附於五軍都督府。最主要的是,水師都督府與三大水師的設置,需要提拔一大批武將充任,升官的時候到了,能不高興嗎?


    水師都督自然是由現任水師總兵李堅擔任,陳揮因對馬島軍功等,擢升水師都督府同知,耿璿充任東海水師第一任總兵,身在大琉球島的徐安充任東南水師第一任總兵,杜禹因鎮守舊港多年,擢升為南部水師第一任總兵。


    解決好將領、官員、防區之後,便是利益攸關的水師力量分配。


    在鄭和帶走了三萬多水師軍士之後,水師經過擴編,再次達到了十萬名額,具體來說,是十八個衛的規模——十萬零八百人。


    戰船數量經多年沉澱,尤其是龍江船廠、清江造船廠等諸多船廠發力,不計鄭和所部,此時水師擁有寶船四十艘,大中福船合計七百七十二艘,運糧船四百艘,日常巡查船等合計八百艘。


    如何分配船隻,事關各部水師強弱與話語權。雖說徐安、杜禹不在武英殿,若分配不公,他們也會鬧到京師。


    經過幾個時辰的商討與爭論,朱允炆拍板,最終決定:


    東海水師,治所北直隸天津港:


    四個衛兵力,合兩萬兩千四百軍士,分寶船十艘,大中福船一百七十二艘,運糧船三百,其他船隻二百。


    東南水師,治所福建太平港:


    七個衛兵力,合三萬九千二百軍士,分寶船十五艘,大中福船三百艘,運糧船二十,其他船隻二百。


    南部水師,治所交趾愛州港:


    七個衛兵力,合三萬九千二百軍士,分寶船十五艘,大中福船三百艘,運糧船八十,其他船隻四百。


    這個方案有一個顯然的問題,東海水師應該是最重要的,反而是劃分之後最薄弱的。原因是朱允炆認為,遷都北平最少還需要六七年,在這段時間裏,鄭和率領的船隊怎麽也會返回,到時鄭和的船隊將全部並入東海水師,也可以確保京師附近水師力量的絕對優勢。


    南部水師的治所也是幾次爭論之後確定的,不少官員認為應該設在廣州,或是陽江,但朱允炆、楊榮、楊士奇等人認為,南部水師的主要使命是控製南洋,選擇在交趾愛州港,即可以確保南洋戰略穩定,也可以確保交趾穩固。


    水師三分,實現了水師力量的區域集中,強化了大明對大海的掌控。


    就在眾人認為一切都結束的時候,朱允炆出人意料地宣布,龍江船廠是大明的造船中心,大明將沿長江流域,設三座鐵船造船廠,重點推動鐵船製造,其中一座位於太平府,被朱允炆親自命名為馬鞍山造船廠……


    太平府的鐵礦不小,想要支撐起來鐵船製造,就需要擴大產量。


    朱允炆準備借此機會,沿長江一帶,打造一些集群產業,以確保他日遷都北平之後,南京不會快速衰落。


    大明想要發展大海,控製大海,南京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位置,畢竟這裏各種材料充分,礦產也多,沒有的材料運輸也方便,而北平那裏,多少有些遠了。


    鐵船廠的設置,標誌著大明冶鐵、鍛造取得了巨大進步,也說明龍江船廠已經掌握了成熟的鐵船製造技術,雖然製造周期有點長,中型福船樣式都需五個月之久,但勝在維護成本低,質量好。鉻礦的開采與應用,被證明有著很好的防腐蝕性,鐵船製造已不成問題。唯一困擾大明的是,北平密雲的鉻礦產量有限,跟不上使用。


    就在朱允炆發愁的時候,一艘大寶船,三艘中寶船,二十艘大福船的船隊乘著東南風,駛入了交趾洋,補給物資之後,沒有作休整,朝著福建沿海方向前進,直指京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