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待雪來時,朕給你摘百花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驚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國公府。
李景隆正在等待朝廷官員的消息,隻要錢到位,朝廷對於武會試開賭盤的事定不會太過為難,畢竟這其中的利將以重稅的方式,分給戶部。
共贏的方案,相信沒多少人會拒絕。
管家李斛匆忙跑向後院,不小心撞翻了兩個奴婢,也顧不得身上的疼痛與咒罵,連忙起身去找李景隆。
“老爺,不好了。”
李斛隔著十幾步,就高聲喊了起來。
李景隆原本因期待而浮出笑容的臉,頓時冷了下來,對上氣不接下氣的管家嗬斥:“大呼小叫什麽?天塌不下來!”
“老爺,二老爺,他,他……”
李斛很想說,沒錯,天塌不下來,但曹國公府卻可以塌下去啊。
所謂的二老爺,自然是李增枝。
李景隆還以為是賭場的事出了問題,不料是李增枝,見李斛結巴,上前就是一巴掌,厲聲道:“好好說話!”
李斛委屈,這想想措辭的功夫就挨了一巴掌,算了,直說吧:“安全局在刑部提走了二老爺。”
“什麽?”
李景隆如五雷轟頂。
李增枝人在刑部,李景隆使點錢財關係,還能讓李增枝睡得好,吃得也不差,但人到了安全局,那可就是皇上的地盤,自己說不上話了啊。
更要命的是,刑部講規矩,哪怕是用刑,隻要上麵不發話,一般都不會往死裏整。可安全局沒規矩啊,皇上不發話,也不是不可能被整死的。這在以前的錦衣衛是很常見的事……
“為何?”
李景隆有些慌亂。
無論如何,李增枝都是自己的弟弟,不可能放任不管。
李斛搖了搖頭,滿臉緊張,不安地說道:“派人去問過刑部,但沒人說得清楚,隻說暴尚書入宮請罪,言辭懇切,之後不久,安全局就在刑部之外,接走了二老爺。”
“刑部之外?”
李景隆有些吃驚。
若刑部想要將李增枝交給安全局,那在刑部大牢裏麵就可以完成交接,緣何會跑到刑部之外?
李景隆不知道的是,這一點是暴昭的請求,也是他保存刑部顏麵的一種方式。暴昭不反對將李增枝交給安全局,但反對安全局
(本章未完,請翻頁)
直接提人,最終協商決定,刑部放人,安全局再抓人。
“老爺,是不是皇上……”
李斛有些擔憂。
安全局就是朱允炆的耳目與刀劍,他們出手,就等同於朱允炆出手。畢竟如此重要的人物,安全局想從刑部裏麵提走,沒有朱允炆點頭是不可能的事。
“你下去吧。”
李景隆有些痛苦,轉身走向自己的書房,掩上門,倚再門上,嘴角不停地哆嗦著,輕輕喊了聲:“父親,我該怎麽做?”
坤寧宮。
朱允炆看著正在縫製冬衣的馬恩慧,走上前拿起了紅線團,道:“有些事交給下麵人辦就好,不需要每日出宮,這幾日有些起風,可不敢涼到。”
馬恩慧臉上泛出溫柔,輕啟朱唇:“北方移民缺額如此多的冬衣,臣妾若不號召京師民婦參與織造,隻兵部、戶部、工部出力,又要等到什麽時候?眼下十月初,百姓之家單被尚可過活,待武會試之後,北方怕是天寒地凍,多織造一些,就少一些百姓受凍。”
朱允炆看著母儀天下的馬恩慧,笑道:“你就放心吧,五軍都督府已命令河南、山東與北平各地衛所,優先保移民百姓,特意抽調了一批軍用棉衣棉被,已在運輸途中。”
“拆東牆補西牆總不是辦法,衛所軍士也需要過冬。”
馬恩慧說著,針線穿動,十分熟稔。
朱允炆欣慰不已。
馬恩慧想起什麽,放下針線,起身走到桌案前,拿來一本賬冊,遞給朱允炆,道:“皇室產業的收益陸續送到了宮裏,臣妾想拿出五萬兩,在北方打造新式爐子,供養老幼之家。”
“五萬兩?”
朱允炆有些驚訝,這個數字可不是小數目。畢竟這五萬兩,可不是洪武年間貶值之後的五萬兩錢鈔,而是真正的價值。
按照新式爐子的成本與煤炭供應,至少可以滿足兩萬戶老幼之家的需要。
接過賬本,朱允炆看去,不由深吸了一口氣,道:“收益如此之多?”
馬恩慧笑道:“今年新式爐子的買賣剛剛開始,收益至少要年後才能送來。就其他產業,收益也是驚人。”
朱允炆低頭看著賬冊中的結餘中的阿拉伯數字:481915。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些收益的來源,除了與兵部最穩定的醫用紗布交易外,就是皇家中央錢莊、中華書局、文工團、織造、羊毛衣……
“今年收益陡增,多少有些取巧的成分,畢竟最大一筆收益還是來自於皇家中央錢莊,銅貴銀賤,擠兌風潮,憑空增利近二十萬貫。明年的話,怕會縮減不少。”
馬恩慧解釋道。
朱允炆笑了起來,銅貴銀賤背後的乾坤大挪移可不常見,有過一次風波之後,商人開始接受並大規模使用新式寶鈔,市場上雖是錢鈔並行,但銅錢與銀兩更多應用於小規模交易,買個日用品之類,大規模的商品貿易,基本上轉行大明寶鈔。
這種局麵,避免了銅錢在市場中的匱乏,讓銀銅寶鈔之間的兌比相對穩定了下來,加上中央錢莊鋪展的速度很快,最遠的已經到了廣東,有朝廷律令與中央錢莊托底,晉商、徽商、浙商等作為主力推行,新式大明寶鈔贏得了民間的信任與支持。
“琉璃廠已經製備出精美的玻璃製品,玻璃切割、放大鏡的庫存也已上千,眼下京師正是熱鬧起來的時候,也該拿出來換些錢財了。”
朱允炆盤算著。
馬恩慧聽聞後,詢問道:“說起玻璃,臣妾想起來不久之前,皇上曾命人在國子監搭建了一個玻璃房,那是做什麽用的?”
朱允炆嘴角含笑,說:“自然是有大用處。”
馬恩慧見朱允炆保密,不由瞥了一眼,又拿起了針線。
朱允炆湊近馬恩慧,剛想說話,內侍走了進來,稟告道:“啟稟皇上,曹國公秘密求見,有要事相商。”
“曹國公?”
朱允炆眼神一寒。
自己可是在武英殿等了他一整天,安全局帶走李增枝是上午,以李景隆的耳目,不可能不在第一時間知曉消息。可他偏偏沒來,害自己白等。
這眼看著就要休息睡覺了,他卻又偷偷摸摸求見,搞什麽鬼,見不得人嗎?
朱允炆思索了下,吩咐道:“讓他到武英殿門外候著吧。”
馬恩慧看了看想要出去的朱允炆,連忙起身,取來披風,道:“夜間天涼,早去早回。”
朱允炆深深看了一眼馬恩慧,走到門口時揮手喊道:“待雪來時,朕給你摘百花。”
(本章完)
7017k
李景隆正在等待朝廷官員的消息,隻要錢到位,朝廷對於武會試開賭盤的事定不會太過為難,畢竟這其中的利將以重稅的方式,分給戶部。
共贏的方案,相信沒多少人會拒絕。
管家李斛匆忙跑向後院,不小心撞翻了兩個奴婢,也顧不得身上的疼痛與咒罵,連忙起身去找李景隆。
“老爺,不好了。”
李斛隔著十幾步,就高聲喊了起來。
李景隆原本因期待而浮出笑容的臉,頓時冷了下來,對上氣不接下氣的管家嗬斥:“大呼小叫什麽?天塌不下來!”
“老爺,二老爺,他,他……”
李斛很想說,沒錯,天塌不下來,但曹國公府卻可以塌下去啊。
所謂的二老爺,自然是李增枝。
李景隆還以為是賭場的事出了問題,不料是李增枝,見李斛結巴,上前就是一巴掌,厲聲道:“好好說話!”
李斛委屈,這想想措辭的功夫就挨了一巴掌,算了,直說吧:“安全局在刑部提走了二老爺。”
“什麽?”
李景隆如五雷轟頂。
李增枝人在刑部,李景隆使點錢財關係,還能讓李增枝睡得好,吃得也不差,但人到了安全局,那可就是皇上的地盤,自己說不上話了啊。
更要命的是,刑部講規矩,哪怕是用刑,隻要上麵不發話,一般都不會往死裏整。可安全局沒規矩啊,皇上不發話,也不是不可能被整死的。這在以前的錦衣衛是很常見的事……
“為何?”
李景隆有些慌亂。
無論如何,李增枝都是自己的弟弟,不可能放任不管。
李斛搖了搖頭,滿臉緊張,不安地說道:“派人去問過刑部,但沒人說得清楚,隻說暴尚書入宮請罪,言辭懇切,之後不久,安全局就在刑部之外,接走了二老爺。”
“刑部之外?”
李景隆有些吃驚。
若刑部想要將李增枝交給安全局,那在刑部大牢裏麵就可以完成交接,緣何會跑到刑部之外?
李景隆不知道的是,這一點是暴昭的請求,也是他保存刑部顏麵的一種方式。暴昭不反對將李增枝交給安全局,但反對安全局
(本章未完,請翻頁)
直接提人,最終協商決定,刑部放人,安全局再抓人。
“老爺,是不是皇上……”
李斛有些擔憂。
安全局就是朱允炆的耳目與刀劍,他們出手,就等同於朱允炆出手。畢竟如此重要的人物,安全局想從刑部裏麵提走,沒有朱允炆點頭是不可能的事。
“你下去吧。”
李景隆有些痛苦,轉身走向自己的書房,掩上門,倚再門上,嘴角不停地哆嗦著,輕輕喊了聲:“父親,我該怎麽做?”
坤寧宮。
朱允炆看著正在縫製冬衣的馬恩慧,走上前拿起了紅線團,道:“有些事交給下麵人辦就好,不需要每日出宮,這幾日有些起風,可不敢涼到。”
馬恩慧臉上泛出溫柔,輕啟朱唇:“北方移民缺額如此多的冬衣,臣妾若不號召京師民婦參與織造,隻兵部、戶部、工部出力,又要等到什麽時候?眼下十月初,百姓之家單被尚可過活,待武會試之後,北方怕是天寒地凍,多織造一些,就少一些百姓受凍。”
朱允炆看著母儀天下的馬恩慧,笑道:“你就放心吧,五軍都督府已命令河南、山東與北平各地衛所,優先保移民百姓,特意抽調了一批軍用棉衣棉被,已在運輸途中。”
“拆東牆補西牆總不是辦法,衛所軍士也需要過冬。”
馬恩慧說著,針線穿動,十分熟稔。
朱允炆欣慰不已。
馬恩慧想起什麽,放下針線,起身走到桌案前,拿來一本賬冊,遞給朱允炆,道:“皇室產業的收益陸續送到了宮裏,臣妾想拿出五萬兩,在北方打造新式爐子,供養老幼之家。”
“五萬兩?”
朱允炆有些驚訝,這個數字可不是小數目。畢竟這五萬兩,可不是洪武年間貶值之後的五萬兩錢鈔,而是真正的價值。
按照新式爐子的成本與煤炭供應,至少可以滿足兩萬戶老幼之家的需要。
接過賬本,朱允炆看去,不由深吸了一口氣,道:“收益如此之多?”
馬恩慧笑道:“今年新式爐子的買賣剛剛開始,收益至少要年後才能送來。就其他產業,收益也是驚人。”
朱允炆低頭看著賬冊中的結餘中的阿拉伯數字:481915。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些收益的來源,除了與兵部最穩定的醫用紗布交易外,就是皇家中央錢莊、中華書局、文工團、織造、羊毛衣……
“今年收益陡增,多少有些取巧的成分,畢竟最大一筆收益還是來自於皇家中央錢莊,銅貴銀賤,擠兌風潮,憑空增利近二十萬貫。明年的話,怕會縮減不少。”
馬恩慧解釋道。
朱允炆笑了起來,銅貴銀賤背後的乾坤大挪移可不常見,有過一次風波之後,商人開始接受並大規模使用新式寶鈔,市場上雖是錢鈔並行,但銅錢與銀兩更多應用於小規模交易,買個日用品之類,大規模的商品貿易,基本上轉行大明寶鈔。
這種局麵,避免了銅錢在市場中的匱乏,讓銀銅寶鈔之間的兌比相對穩定了下來,加上中央錢莊鋪展的速度很快,最遠的已經到了廣東,有朝廷律令與中央錢莊托底,晉商、徽商、浙商等作為主力推行,新式大明寶鈔贏得了民間的信任與支持。
“琉璃廠已經製備出精美的玻璃製品,玻璃切割、放大鏡的庫存也已上千,眼下京師正是熱鬧起來的時候,也該拿出來換些錢財了。”
朱允炆盤算著。
馬恩慧聽聞後,詢問道:“說起玻璃,臣妾想起來不久之前,皇上曾命人在國子監搭建了一個玻璃房,那是做什麽用的?”
朱允炆嘴角含笑,說:“自然是有大用處。”
馬恩慧見朱允炆保密,不由瞥了一眼,又拿起了針線。
朱允炆湊近馬恩慧,剛想說話,內侍走了進來,稟告道:“啟稟皇上,曹國公秘密求見,有要事相商。”
“曹國公?”
朱允炆眼神一寒。
自己可是在武英殿等了他一整天,安全局帶走李增枝是上午,以李景隆的耳目,不可能不在第一時間知曉消息。可他偏偏沒來,害自己白等。
這眼看著就要休息睡覺了,他卻又偷偷摸摸求見,搞什麽鬼,見不得人嗎?
朱允炆思索了下,吩咐道:“讓他到武英殿門外候著吧。”
馬恩慧看了看想要出去的朱允炆,連忙起身,取來披風,道:“夜間天涼,早去早回。”
朱允炆深深看了一眼馬恩慧,走到門口時揮手喊道:“待雪來時,朕給你摘百花。”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