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如黛,披著綠裝碧衣的崇山峻嶺,彎彎曲曲蜿蜒向天際伸展而去,宛如一條條巨龍安靜地匍匐在蒼茫大地上。


    一條時而筆直,時而彎曲的官道逶迤探向幽深的遠方。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看著秀麗雄奇的大好河山,劉禪雄心壯誌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後世太祖的千古雄詩偉詞。


    劉禪暗暗下了決心,絕不讓中華大地這片大好江山落入賊寇奸佞、嗜殺殘忍的蠻族之手。


    隨著馬匹極有節奏的晃動,眼裏浮現起剛才耳聞目睹的百姓瘦弱的身形和困苦的生活,聯係與傅彤、向寵的對話,劉禪開始突發奇想。


    如今,荊州大定,獲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發展機遇,更要分秒必爭,雖然荊州百廢待興,要做的事情千頭萬緒。但當務之急就是,大力發展農業、畜牧業、商業貿易。


    特別是糧食種植,這是解決軍糧不足問題的根本出路,更是要提到日程上來。


    劉禪決定忙完後,要深入民間基層,走進老百姓的生活和生產第一線,了解、熟悉基本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


    首先,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自己在後世的知識,盡可能地改良水稻等糧食種植的技術,快速提高糧食的產量,大力發展雞、鴨、鵝、豬、牛、羊、魚、蝦、龜、鱉等養殖業。


    對,自己先辦起一個農業莊園,樹立一個成功的典範。接著在各郡、縣、鄉複製典範,都辦起典型。最後以點帶麵,輻射帶動全鄉、全縣、全郡,發展高產、優質的農業經濟。


    其次,就是要改良引進優良品種。比如,北方的羊、菜牛、奶牛、駿馬等等。這些相對容易。


    農作物方麵,就比較頭疼了,因為它們的老祖宗原產地都在遙遠的美洲。如果能引進這種高產量、高營養的種子,軍糧不足和老百姓吃飯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首當其衝需要引進的第一個品種是馬鈴薯。在後世,馬鈴薯是中國五大主食之一,其營養價值高、適應力強、產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17世紀時,土豆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秘魯和智利一帶。安第斯山脈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區,可能是最早土豆被栽培出來的地方。印第安人最早發現並食用了野生的土豆。


    第二個品種是玉米。玉米是後世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及多糖等,其營養價值超過麵粉、大米。素有長壽食品的美稱。原產於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沿安第斯山麓一帶。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在第二次歸程1499年中,把玉米帶到西班牙。隨著世界航海業的發展,玉米逐漸傳到了世界各地,成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明朝末年才傳入中國。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實,將種子脫粒後曬幹用,可鮮用。


    第三個品種是番薯。番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後來通過菲律賓傳入中國。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是駐顏美容、抗癌的食品、祛病的良藥。


    馬鈴薯、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成為後世中國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哈哈,還可以提高人口數量,真是太好了。以後就不愁兵源不足。劉禪開始樂嗬了。


    如果這兩年能搞回種子,二十年以後,劉漢的人口就會成倍增長。一匡天下以後,中華大地便擁有數以億計的人口。


    到時候,建設超級無敵大艦隊,揚帆世界,周遊列國,殖民東南亞、澳洲、美洲、歐洲全不是夢。


    劉禪差點笑出聲來。不過此事,想來容易,做起來必登天還難,還要從長計議。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航海技術要過硬,而江東的造船業、航海技術在大漢在首屈一指。看來還得從江東那想辦法。


    這是後話,還是回到現實,一步一步來吧。


    除了以上的品種,還要引進辣椒、番茄等外來品種,大力推廣白菜、蘿卜等作物的推廣。


    辣椒維生素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產墨西哥,明朝末年傳入中國,供食用和藥用。


    番茄原產地在秘魯和墨西哥,最初稱之為“狼桃”。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製成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


    白菜古代叫菘。這個名字很獨特,蘊涵著白菜像鬆柏一樣淩冬不雕,四時長有。白菜原產於中國南方,漢代以前似無記載,隻是到了三國以後,白菜才見於記錄,如吳錄載陸遜催人種豆、菘。隋唐之後白菜大量推廣開來。大白菜耐儲存,與蘿卜一起成為人們的主要蔬菜。


    蘿卜具有多種食用和藥用價值。其營養成分非常豐富,還能用來治病。“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大夫開藥方”,蘿卜在我國民間有“小人參”之美稱。


    傅彤和向寵的不經意的一個疑問,卻讓劉禪有了這麽多稀裏古怪的想法。


    劉禪心想,其實穿越回去,除了鬥智鬥勇、爭霸謀國、吟詩泡妞外,還可以偶爾種種田養養殖,經經商娛娛樂的。


    一句話,就是要開開心心過日子,輕輕鬆鬆當皇帝。


    看著前麵的舅舅糜竺騎著馬,哼著不知名的小調,悠哉悠哉漫不經心的休閑神仙樣,劉禪心頭一動,正好趁這個機會和他好好嘮嘮自己的想法。


    “駕!”劉禪一夾馬腹,輕鬆追上了糜竺,與他並駕齊驅,親熱地喊了一聲“舅舅!”


    “鬥兒!”見是劉禪,糜竺露出了慈祥親切的笑容。


    麋竺是徐州的首富巨賈、世家大族糜家家主,先祖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仆、食客近萬人,家財無數。擅長騎射駕車,被徐州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


    麋竺雍容大方,純良文雅,有長者之風。在追名逐利的漢末三國裏,他是大漢最忠貞不渝的國士,是品德最為高尚的正人君子,u看書wuukns 獨一無二的誌士!堪稱三國的屈子。


    連大奸雄曹操對麋竺也是讚不絕口,稱他“素履忠貞,文武昭烈!”


    在後世元代浮雲山萬年宮道士全陽子趙道一,修撰的仙鑒稱糜竺是“東海壽麋”,與關張趙馬黃龐薑並稱。


    劉備對糜竺的尊重,猶在諸葛亮之上。


    因為糜竺在漢末的亂世中,不是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財產,或者投靠最強大的靠山曹操,以永遠保住糜家的榮華富貴,而是散盡家財追求自己人生的偉大理想恢複大漢繁榮昌盛的榮耀和天下蒼生的安定幸福!


    糜竺目光如炬,把希望寄托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手無雄兵、腳無寸土的劉備,傾盡全力毫無保留地支持劉備。


    劉備兵敗徐州,駐紮廣陵郡海西縣時,對劉備慕名已久的麋竺,雪中送炭,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將兩千名下人及金銀貨帛資助劉備軍,還特意將親妹下嫁劉備,使陷入危難的劉備能夠重新振作。


    曹操聞訊,出手爭取糜家兄弟,上表薦麋竺為嬴郡太守,其弟麋芳為彭城國相。麋竺與麋芳堅決拒絕,矢誌不移地跟隨劉備奮鬥終生!


    如此偉大的人格,如此高尚的商人,恒古未聞!


    碼字辛苦,請諸位看官多鼓勵、點擊、收藏、打賞,多投推薦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雄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楚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楚竣並收藏三國雄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