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看到張飛,想念一轉道:“三叔,吾知道三嬸與夏侯淵當年未見,三嬸很是思念娘家的親人,請三叔讓三嬸和孩子們一起到當陽。”


    關羽聞言一怔,撫須道:“鬥兒,大戰在即刀劍無情,為何使弟妹和孩子涉險?”張飛也是麵帶疑惑,沉默不言。


    “二叔三叔勿憂,鬥兒隻是想讓三嬸與她伯父夏侯淵見上一麵,了卻她的一樁心事。”劉禪神秘笑道。


    “這樣也可以?要是夏侯淵把她帶回去,怎麽辦啊?俺就沒有老婆了。”張飛一聽跳將起來,睜大眼睛瞪著劉禪。


    “三叔不必擔心,夏侯淵雖然也是殺手屠夫,但去極為愛護親人,當年為了養活親弟弟也就是三叔的嶽父的女兒,也就是三叔您的夫人,竟然舍棄自己的親生兒子。年輕時還幫曹操頂罪坐牢,可見其很重親情,必不可能做出劫持之事來。您回去與三嬸好好商議,再做定奪。”劉禪安慰道。


    諸事布置完畢,大家分頭回去準備。


    翌日,早早練完功的劉禪讓一百女兵聽從黃月英處報到,協助守荊州城,母親孫尚香總共訓練了一百五十名女兵,回江東帶了三十餘名。他帶領向寵、宗預等三十騎兵,一路風馳電掣沿官道直奔當陽。


    這天風和日麗,花紅草綠,風光旖旎,風景很美。劉禪卻是無心欣賞,就要回到當年自己永遠難忘的地方,劉禪心潮澎湃,五味雜陳,這裏埋著親生母親,兩個姐姐被曹純擄掠去,生死不知渺無音訊,自己差點命喪曹軍之手。這裏掩埋了無數大漢義勇軍民不屈的忠骨和義魂,平定荊州以後,劉備花費了大量的人力錢財對他們進行了集體殮葬,建了個寶塔日“大漢忠義塔”,每年清明進行祭祀。


    當陽西鄰宜昌,東連荊門,北通襄陽隆中,南通江陵,東南通漢津口。當陽曆史悠久,是荊楚重鎮、楚文化發源地之一。因位於荊山山脈之南,取山南為陽之意,故名當陽。當陽古為權國,春秋時為楚地。戰國時秦始建當陽縣,屬南郡,西漢當陽地域初為臨江國,後置江陵縣。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析江陵複置當陽縣,領轄境域如初,其縣城後遷至沮漳流域,濱臨漳河。新莽代漢(公元9~24年),升編縣為南順郡,領鄀縣、當陽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得荊州,廢南順郡複置編縣,與當陽縣同屬南郡。十四年,曹仁敗北,當陽、編縣同屬東吳南郡。建安十九年,吳蜀分荊州,當陽、編縣屬蜀漢。


    最高峰南包山,海拔高度一千多米。丘陵、崗地為主,平原為輔。主要山脈包括玉泉山、雲夢山、錦屏山、玉陽山、方山、綠林山、紫蓋山等。當陽就建坐落在襄荊官道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聽聞劉禪到來,雷緒極為高興,一路小跑到衙門外去迎接。雷緒見到劉禪,單膝下跪納頭就拜道:“伯誌參見小主公。”


    “快快請起,雷將軍功勳卓著勞苦功高,鬥不敢受此大禮,折煞我也。”劉禪趕緊扶起雷緒,作揖還禮。


    “公子厚愛末將,緒愧不敢當啊!”雷緒爽朗地大笑起來。三十多歲的雷緒長得高大魁梧,絡腮胡子,威猛雄壯,聲雄力猛,好一員猛將,一看就知道是豪爽之人。


    “仲毅來,見過小主公。”雷緒拉過一員青年將領。“小主公,這是我胞弟雷銅。”


    “雷銅拜見小主公。”雷銅二十多,長得鼻直口方,濃眉大眼,英俊雄猛。


    “久聞雷家兄弟之威名,今日得見,果然是英雄好漢,吾父得到你們相助,真乃大漢之福!在此,我代父親和大漢百姓謝過你們,將軍之高義將千古流芳,永遠鉻記在帝國的曆史記憶裏。”劉禪深躹一躬意味深長道。


    “伯誌將軍不畏曹賊凶殘淫威,不為富貴所惑,不懼艱難困苦,毅然高舉大漢旗幟,開啟傳奇般的抗曹生涯,率部歸漢回歸光明,真乃天下義士之楷模。曹賊赤壁慘敗後,老羞成怒派夏侯淵集結了曹魏諸將前來討伐,雷將軍以一己之力對抗曹魏諸將,可謂雖敗猶榮。正是將軍帶數萬部曲的回歸,才使父親實力大增,從而有了對抗曹操孫權的本錢。壯哉壯哉!父親每每回憶雷將軍壯舉,佩服之至,說將軍有大功於國,安排屈就當陽太守,太委屈將軍,愧對將軍。這都是我們父子的肺腑之言啊。”劉禪拉著雷緒的大手,飽含深情熱淚盈眶道。


    聽得雷緒雷銅兄弟無比感動,眼圈發紅。雷緒道:“主公乃大漢皇族,忠君愛國,心念百姓,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主公之威名,緒早已如雷貫耳,神交已久。能有幸效命主公,複興大漢,實乃我們兄弟的萬分榮幸啊。何談委屈。今蒙主公收留,我們部曲兄弟姐妹在荊州安居樂業,足矣!”


    “吾與梅成、陳蘭都是廬江人,本是袁術手下,因袁術急功好利圖謀不軌妄圖稱帝,我們乃大漢忠臣曾發誓與漢賊不兩立,故棄之而去。三兄弟聚眾數萬人橫行江淮之間,待機行事。十年前,孫策命其所屬的廬江太守李述攻殺了曹操所屬的揚州刺史嚴象,當地郡縣都因江淮地區局勢混亂而殘破荒廢,朝廷因此派劉馥為刺史前來治理揚州。劉刺史臨危受命單槍匹馬,建立了揚州的新治所合肥,大行恩惠與教化,匯聚儒人雅士興辦學校,發展生產,深得民心。他數次親自前來招撫,我們兄弟為之感動,遂追隨之保家衛國。不曾想曹操欲鯨吞天下率大軍征討荊州江東,在大戰前的一個月夜大宴群臣。曹賊橫槊賦詩,劉刺史就說了一句烏鵲不吉利,就被他假借敗興之名一槊刺死。曹賊的殘暴殺戮無道反賊本性激起了揚州士民的極大憤慨,我們兄弟三感念劉刺史恩德,就趁老賊赤壁兵敗之日揭竿而起。老賊老羞成怒,在逃回北方前,遣夏侯淵都徐晃、張郃等將前來攻打,我們在當地百姓的支持下,靈活與之周旋,使夏侯淵無功而返。今夏侯淵複來,吾相信在小主公和軍師的謀劃統籌之下,必敗之。”


    一旁的馬良讚揚道:“小主公,雷將軍治理當陽以來,興修水利發展農桑,廣招流民,屯田種糧,政通人和,百姓歸心。而且儲備物資,修葺城牆,苦練兵士,教習陣法,兵精糧足。深得諸葛先生與劉馥刺史之精妙,實乃文武兼備之大才。”


    劉禪隨雷緒、馬良察看當陽城,見百姓豐衣足食,臉帶喜色,兵士強壯,看書 .uukanshu.om倉稟充實,城牆堅固,一派欣欣向榮的興盛景象,甚為欣慰。


    當陽城的東西皆為高山,南通江陵,扼襄樊通往江陵官道的咽喉之處,北麵是一大片平原,方圓十幾平方公裏,周邊樹林密布。劉禪一看地形,計上心頭,暗歎真乃大會戰之絕佳場地。


    在巡視的過程中,劉禪問起梅成、陳蘭的去向,雷緒見劉禪極其關心,就稟報了相關的情況。


    赤壁慘敗後,不甘心失敗的曹操收拾殘兵敗將,重整大軍屯於合肥,頒布辛未令:“曹某自起兵之始,大軍則征伐未斷,或遇病疫瘴氣,士卒魂斷他鄉,以至兵丁家室怨曠,百姓流離失所;而孤以仁治世,怎肯樂於如此?實是情非得已,被迫興師。此令:出征將士亡於戰事,家無田產難以自存者,縣官不得斷絕米糧,長吏勤予撫恤,以稱吾意。”發動揚州郡縣長吏,招民開荒屯田,準備與孫權長期對抗。


    曹操大軍屯於合肥的真實目的,表麵上是在孫權的家門口種莊稼,實際是為了消除內部的隱患,也就是廬江郡將發生的叛亂。赤壁剛敗,廬江營帥雷緒公開起義,曹操派夏侯淵督諸將平叛,然卻雖勝無益,廬江雷緒竟帶著數萬精壯兵丁投奔了劉備,使已取得荊州六郡正式擔任荊州牧的劉備如虎添翼實力大增,成為曹操孫權都十分忌憚的一方雄主。


    (各位看官:碼字不容易,請多鼓勵,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各種求!)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雄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楚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楚竣並收藏三國雄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