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資岐嶷,氣度英毅,人皆異之!


    這是李朝史官對自家國王的評價。


    但從他的表現來看,大智慧一點不沾,小聰明是有,卻也不多。


    當年向大明匯報倭人要進攻的情報時,他向金應南麵授機宜,提醒道:


    第一站,到了遼東以後,莫要急著上表進京,先拐彎抹角打聽一下。


    倘若大明不知道這件事,就隨便寫點什麽讚詞,再上供一些特產,然後直接回來;


    如果大明已經知道這事兒,你再打出奏報倭情的旗號去麵聖,要是明廷追問消息來源,務必記住,別說本朝跟倭寇有通使來往,推辭稱海上流民所言。


    金應南對國王的指示心領神會,把旌節打成卷兒,一把揣進懷裏,朝著遼東日夜兼程而去。


    朝鮮王又當又立,一麵搪塞倭人,一麵試探大明反應,算盤打得直響,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殊不知,他和老猴子之間,這點兒齷齪事兒,大明早就知道了……


    但不管怎樣,禦敵於國門之外,和保衛李朝疆土,是同一件事。


    漢城之圍既解,李昖為了答謝明軍,特意打開國庫,拿出金銀細軟分發,又送來酒食招待。


    像陸離這種級別的將領,更是受到了超規格禮遇——


    派出禦用畫師,將其畫像放置於國家最高規格的武烈生祠中,由國王率領群臣四時祭拜。


    實質性好處沒有,但很多隱藏福利不少,既達成了一項成就,又獲得一國氣運加持。


    按照原曆史軌跡,取代楊元的自己,早在壬辰倭亂的平壤之戰結束以後,就已獲此殊榮。


    (為了感謝提督李如鬆及麾下健將的光複之功,李朝方麵派出了王室畫師李臣欽,為石星、李如鬆、楊元、李如柏、張世爵五人畫肖像)


    不過,陸離尋遍記憶,都沒有找到關於這件事的印象,隻能說扮演者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點小改變。


    倭子撤軍第八日。


    李如梅、祖承訓等遼東將領,率領萬人鐵騎兵團抵達漢城。


    第九日。


    畫師李臣欽前往大營,說明來意,所有人都很高興,哪怕自己不在名單之中。


    楊鎬、麻貴、陸離、李如梅、解生,五人依次來到畫師麵前。


    身為文臣,楊鎬這個經略使倒是有一股武將風範,頭一個讓畫,當眾擺了個很威猛的姿勢,用手作出捋胡須姿態,提醒道:


    本官胡子短,看起來太過和善,難以顯出威猛的氣勢,你記得給我加點虯髯上去。


    畫師自然點頭稱是。


    一旁,帶著羨慕眼神的一眾扮演者無語,楊鎬單騎入漢城,指著朝鮮王鼻子罵,就這,還不威猛?


    等輪到陸離的時候,李臣欽不由眼前一亮,稱讚好容貌,隻是胡須也不威猛,詢問想要怎麽處理。


    “短須。”陸離言簡意賅。


    男人嘛,尤其是混古代,想要保持少年感實在太難、太突兀了,尤其是武將,有些甚至靠茂盛的胡子嚇住敵人。


    況且,經曆了這麽多,陸離也懶得追求什麽少年感,之前其實沒有過,如今讓畫師再添一點短須即可。


    儒將風範……


    王室畫師李臣欽腦海中蹦出一個詞,心道:模樣俊秀之人,怎樣都好看,若是添一把絡腮胡,反而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坦白來說,聽說過陸離輝煌戰績的人,眼前第一時間浮現出的肯定是:


    魁梧壯漢、皮膚黝黑。


    遠在京師的萬曆皇帝也是這麽想,他腦補得更加細致:天生一副絡腮胡,胡髯從鼻子下麵開始,一路斜向上抵達臉側,直到耳後折返下來,兩邊對稱,煞是威武。


    這時候,搭乘快船,抄近道去調查真相的使團成員回答:“這位陸總兵樣貌堂堂……”


    模樣像南人,勝過北人?


    意思不就是白麵儒將嗎?


    萬曆皇帝心中來了興趣,卻沒有當即下令嘉獎,一切都要等凱旋再說。


    同時,傳旨追擊。


    當然了,戰場瞬息萬變,將軍們可以根據行事,適當進行調整。


    大約又過去十二天。


    距倭人撤退,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使者前來宣讀旨意。


    對於倭軍出乎預料的退縮,聯軍表現得非常謹慎,生怕是誘敵深入之計,嚴令各部不得輕進——


    倭子十萬大軍仍在,左右兩大將毫發無損,相對來說,仍占據優勢,換誰當主帥,心裏都要保持一份慎重。


    慢慢整軍,一點點前進,就像蝸牛伸出觸角一樣,拿了全州,進可攻退可守以後,便不再動彈。


    局勢仿佛回到了戰前。


    哪怕使者表達了皇帝的催促之意,眾將仍未貿然出擊。


    最終,又過去小半個月,僵局終於被打破,坐鎮本土的援朝明軍最高指揮官邢玠動了。


    足足一個月的偵查與試探,事情已經確定,日軍退回了沿海倭城,沒有任何貓膩與圈套。


    與此同時。


    明軍最後一批大增員,已經開始動彈了,忽視最不宜作戰的嚴冬,他們最遲三個月就能出現在半島。


    可以先嚐試攻一波。


    況且,朝廷裏麵有了議論,說倭人狼狽逃竄,膽氣已落,援朝將領非但沒有奮勇殺敵,反而頓兵不前,是否存了其它心思?


    黨爭之厲,可見一斑。


    陸離倒是習慣了這種事,可麻貴等大佬卻驚出一身汗,聯軍傳出動靜,但仍然不是進攻,而是籌備火藥、糧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十一月下旬,都督邢玠抵達漢城,身邊帶著五千餘精銳。


    最高指揮都到了,哪裏能繼續賴著不動彈?隻能往前線移動。


    十二月初四。


    雪花大如席。


    巨頭們搞了一場盛大的祭天儀式,既是提振士氣,也是演給朝廷看。


    都督邢玠親自登壇,祭告天地,誓戒官兵。


    如此場麵,楊鎬竟然沒有陪同登壇,而是把機會讓給了陸離。


    這次出征的武將頭領,毋容置疑,仍是西北軍出身的麻貴,為了替兵力大增的遼東軍團撐場子,經略使將殊榮主動讓出,也就有了更深層次的含義。


    送上門的參與度,怎麽可能不要?


    陸離當仁不讓。


    祭旗的時候,各類火器一字排開,萬銃齊鳴,場麵宏大至極。


    遠處觀禮的朝鮮軍民皆精神一振,這般威武的天朝之師,小小倭寇,翻手可擒,將它們趕下海的日子,可以掰著手指頭數了!


    ……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倫敦開始的詭異劇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行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行星並收藏從倫敦開始的詭異劇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