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離開書院,去京城?
謝桓修猶豫了。
見狀,林曦年有些急切的打斷了謝桓修接下來的話,“我知道你在顧慮什麽,的確近來年舉薦的都是一名學子。但我查過,崇德七年,書院同時舉薦七名庶人學子,全部入學。太初元年,舉薦八名學子,六學子入學,多名學子同時入太學時有發生。不過自永和四年起,書院每年隻舉薦一名學子,或不舉薦,凡被舉薦者無一不入太學,也是從那時起,有傳言太學每年至多接收麓山書院一名學子,但從未被證實過。所以我想問過你的意思後,我們一起去求山長。”
林曦年說是問謝桓修,可從語氣上聽來,似乎已篤定他不會拒絕,然而謝桓修……
“曦年兄,我並未想過要離開書院,入太學。”
雖然有些歉意,但謝桓修的確是沒想過離開書院。
當年他拜師季轅,一心一意的跟他學習,以為就會一直這樣下去,不過五年卻被季轅送到麓山書院。現在他習慣了書院生活,又有人要拉著他要入太學,那時他年紀小,又是師命難違,這會他才不要去什麽勞什子的太學。
“為什麽?”
“書院很好,而且我從未想過離開。”
“書院的確很好,我也很喜歡書院,但這與入太學沒有衝突啊。我們一朝入學,此生都是麓山書院的學生,無論何時何地,並不是入了太學,就是背棄書院。
我聽說,太學有不少優秀的外邦學子,與他們交流我們會接觸更多不同的文化,難道不好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我們一生所求不過如此,即便你誌在仕途,也更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是嗎!
我在書院十年了,此間學到很多知識,我也在不斷成長,能在書院學習我也很開心。可這些令我更想去看看人人都羨慕、讚揚的繁華鼎盛的京都,到底是何模樣,那些外邦人又為何要不遠千裏來我大朝,難道你不想看看麽?”
謝桓修從未出過州郡以外的地方,他有些被林曦年說動了,他想去京城,也想去看看季夫子曾跟他描繪的萬裏山河,但不是現在。
“抱歉,曦年兄,我至少目前還不想離開書院。我留在書院也是一樣的,我們在下一屆科考,一較高下。”
謝桓修伸出右手,欲與林曦年擊掌為誓。
林曦年說不出的失望,整個人像是被什麽壓垮了似的,他長歎一聲,撥開了謝桓修的手,“不一樣,怎麽能一樣呢。”
在他心裏,他想要的是一場公平比試,他不想在會試、甚至是殿試再對上謝桓修的時候,因為一些意外,或是突發狀況而使得最終結果有所遺憾。
鄉試,謝桓修荒廢學業四年,這根本不能證明什麽。
若是他入太學,接收了更多新的知識,即便名次上高過謝桓修,他也不會開心的。
他想證明即便天資不如他,努力也足以勝過一切,所以他們所接受的必須要一樣。
“不一樣的,怎麽能一樣呢……”
謝桓修看在邊走邊呢喃的林曦年,心中也有些難過。不過他實在是難以理解林曦年口中的“不一樣。”
因為林曦年的關係,謝桓修對太學,京城也產生了那麽一絲好奇。吃過晚飯後,院中散步的謝桓修,問起身邊的書硯,“如果,將來我去了京城,你還會像現在一般跟著我去京城麽,還是回東鄉?”
書硯毫不遲疑,看著他回道,“你去哪我去哪,如果你嫌我煩了,我就會東鄉照顧叔嬸。”
謝桓修歡喜的攥緊交叉相握的手指,湊近書硯的臉啵的一口,“怎麽會厭煩,最最喜歡我的書硯了。”
好在是月初,一彎新月並不能映出書硯因過於親昵羞紅的臉色。
“你這是打算去京城了麽?”
謝桓修搖頭表示暫無打算,並把今天林曦年的提議與書硯說了。書硯聽後到頗為意動。
“我聽說外邦人跟我們不一樣,都是金發碧眼,是真的嗎?”
“這不是我跟你說的麽……”
書硯不好意思笑了兩聲,“是啊,也不知什麽時候我能親眼看看。”
“等以後我肯定會帶你去京城的,自然就能看到了。”
“為什麽以後,我覺得林公子說得很對,去京城多見識見識也好,夫子他不也是希望你能如此麽。”
謝桓修停下了腳步,盯著書硯問道,“為什麽林曦年的說的是對的,我的決定就不對?”
書硯意識到,謝桓修因為自己提到了林曦年,有些不高興了,他一時情急不知該如何解釋,靈光一閃,鬆開了牽著謝桓修的手,環手將他抱住,學著他的語氣,在他耳側輕聲說了句“我的天官,不論做什麽都是對的”這才鬆開。
這會兒換成謝桓修臉紅了,不再鬧別扭,猶猶豫豫的將心底話講了出來,“其實不想現在去京城,是因為總覺得剛剛才跟大家相處融洽,找到能相處得來的同窗好友。太學多是官宦人家的公子哥……”
謝桓修的話沒說完,書硯卻已明白他的心思,他這是對新環境感到不安吧,也怕再遇到李饒之流的公子哥,書硯沒想到那麽聰明的他竟然與自己有著一樣的心思。
書硯重新握住謝桓修的手,希望這樣能給他力量、勇氣。
“剛離開東村時,隻有我們兩個人,我一直都很擔心,我能不能照顧好你,如果突發什麽意外情況怎麽辦,叔叔嬸子離得又遠,不能像他們求助,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怕影響到你,什麽都不敢說,就這麽硬挺著,等到什麽都放下心,覺得自己可以照顧好你,都是兩年後的事了。
現在想想,那個時候也是傻。
雖然我們不知道京城是什麽樣,又會遇到什麽樣的人,應該不會比剛剛來書院那會更難,況且你那麽聰明肯定會化解的!”
謝桓修想想也是,現在回想起之前被孤立的日子,似乎也不過爾爾,去京城最壞也無非是再經曆一次罷了。如今他也有信心會比之前處理的更好。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哪裏回避的過來,不如坦然麵對。
雖說謝桓修想通了,不過他仍舊不打算今年進京,他想準備的更充分些,再去考慮入太學一事。
“嗯,你說的很對。所以我決定——”謝桓修語氣拉得很長,書硯大氣不敢喘,等著聽他的決定。
“以後再說。”
“啊?!”
離開書院,去京城?
謝桓修猶豫了。
見狀,林曦年有些急切的打斷了謝桓修接下來的話,“我知道你在顧慮什麽,的確近來年舉薦的都是一名學子。但我查過,崇德七年,書院同時舉薦七名庶人學子,全部入學。太初元年,舉薦八名學子,六學子入學,多名學子同時入太學時有發生。不過自永和四年起,書院每年隻舉薦一名學子,或不舉薦,凡被舉薦者無一不入太學,也是從那時起,有傳言太學每年至多接收麓山書院一名學子,但從未被證實過。所以我想問過你的意思後,我們一起去求山長。”
林曦年說是問謝桓修,可從語氣上聽來,似乎已篤定他不會拒絕,然而謝桓修……
“曦年兄,我並未想過要離開書院,入太學。”
雖然有些歉意,但謝桓修的確是沒想過離開書院。
當年他拜師季轅,一心一意的跟他學習,以為就會一直這樣下去,不過五年卻被季轅送到麓山書院。現在他習慣了書院生活,又有人要拉著他要入太學,那時他年紀小,又是師命難違,這會他才不要去什麽勞什子的太學。
“為什麽?”
“書院很好,而且我從未想過離開。”
“書院的確很好,我也很喜歡書院,但這與入太學沒有衝突啊。我們一朝入學,此生都是麓山書院的學生,無論何時何地,並不是入了太學,就是背棄書院。
我聽說,太學有不少優秀的外邦學子,與他們交流我們會接觸更多不同的文化,難道不好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我們一生所求不過如此,即便你誌在仕途,也更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是嗎!
我在書院十年了,此間學到很多知識,我也在不斷成長,能在書院學習我也很開心。可這些令我更想去看看人人都羨慕、讚揚的繁華鼎盛的京都,到底是何模樣,那些外邦人又為何要不遠千裏來我大朝,難道你不想看看麽?”
謝桓修從未出過州郡以外的地方,他有些被林曦年說動了,他想去京城,也想去看看季夫子曾跟他描繪的萬裏山河,但不是現在。
“抱歉,曦年兄,我至少目前還不想離開書院。我留在書院也是一樣的,我們在下一屆科考,一較高下。”
謝桓修伸出右手,欲與林曦年擊掌為誓。
林曦年說不出的失望,整個人像是被什麽壓垮了似的,他長歎一聲,撥開了謝桓修的手,“不一樣,怎麽能一樣呢。”
在他心裏,他想要的是一場公平比試,他不想在會試、甚至是殿試再對上謝桓修的時候,因為一些意外,或是突發狀況而使得最終結果有所遺憾。
鄉試,謝桓修荒廢學業四年,這根本不能證明什麽。
若是他入太學,接收了更多新的知識,即便名次上高過謝桓修,他也不會開心的。
他想證明即便天資不如他,努力也足以勝過一切,所以他們所接受的必須要一樣。
“不一樣的,怎麽能一樣呢……”
謝桓修看在邊走邊呢喃的林曦年,心中也有些難過。不過他實在是難以理解林曦年口中的“不一樣。”
因為林曦年的關係,謝桓修對太學,京城也產生了那麽一絲好奇。吃過晚飯後,院中散步的謝桓修,問起身邊的書硯,“如果,將來我去了京城,你還會像現在一般跟著我去京城麽,還是回東鄉?”
書硯毫不遲疑,看著他回道,“你去哪我去哪,如果你嫌我煩了,我就會東鄉照顧叔嬸。”
謝桓修歡喜的攥緊交叉相握的手指,湊近書硯的臉啵的一口,“怎麽會厭煩,最最喜歡我的書硯了。”
好在是月初,一彎新月並不能映出書硯因過於親昵羞紅的臉色。
“你這是打算去京城了麽?”
謝桓修搖頭表示暫無打算,並把今天林曦年的提議與書硯說了。書硯聽後到頗為意動。
“我聽說外邦人跟我們不一樣,都是金發碧眼,是真的嗎?”
“這不是我跟你說的麽……”
書硯不好意思笑了兩聲,“是啊,也不知什麽時候我能親眼看看。”
“等以後我肯定會帶你去京城的,自然就能看到了。”
“為什麽以後,我覺得林公子說得很對,去京城多見識見識也好,夫子他不也是希望你能如此麽。”
謝桓修停下了腳步,盯著書硯問道,“為什麽林曦年的說的是對的,我的決定就不對?”
書硯意識到,謝桓修因為自己提到了林曦年,有些不高興了,他一時情急不知該如何解釋,靈光一閃,鬆開了牽著謝桓修的手,環手將他抱住,學著他的語氣,在他耳側輕聲說了句“我的天官,不論做什麽都是對的”這才鬆開。
這會兒換成謝桓修臉紅了,不再鬧別扭,猶猶豫豫的將心底話講了出來,“其實不想現在去京城,是因為總覺得剛剛才跟大家相處融洽,找到能相處得來的同窗好友。太學多是官宦人家的公子哥……”
謝桓修的話沒說完,書硯卻已明白他的心思,他這是對新環境感到不安吧,也怕再遇到李饒之流的公子哥,書硯沒想到那麽聰明的他竟然與自己有著一樣的心思。
書硯重新握住謝桓修的手,希望這樣能給他力量、勇氣。
“剛離開東村時,隻有我們兩個人,我一直都很擔心,我能不能照顧好你,如果突發什麽意外情況怎麽辦,叔叔嬸子離得又遠,不能像他們求助,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怕影響到你,什麽都不敢說,就這麽硬挺著,等到什麽都放下心,覺得自己可以照顧好你,都是兩年後的事了。
現在想想,那個時候也是傻。
雖然我們不知道京城是什麽樣,又會遇到什麽樣的人,應該不會比剛剛來書院那會更難,況且你那麽聰明肯定會化解的!”
謝桓修想想也是,現在回想起之前被孤立的日子,似乎也不過爾爾,去京城最壞也無非是再經曆一次罷了。如今他也有信心會比之前處理的更好。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哪裏回避的過來,不如坦然麵對。
雖說謝桓修想通了,不過他仍舊不打算今年進京,他想準備的更充分些,再去考慮入太學一事。
“嗯,你說的很對。所以我決定——”謝桓修語氣拉得很長,書硯大氣不敢喘,等著聽他的決定。
“以後再說。”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