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後,書硯照舊出來散步。路過王家門口的時候,見王阿花提著個小竹籃也出來了。
“狗蛋哥,好巧啊。”
書硯笑著應了,二人也再沒多說什麽,沿著昨天的路程,沒一會走到了小河邊。
這時,王阿花掀開了小竹籃上的帕子,將給書硯帶的桃花釀和幾個小下酒菜一一拿了出來。書硯這才發現,原來在下麵還有個小油布包。書硯有些好奇,王阿花也沒多做遮掩,直接拆了開來,是根小蠟燭和半完成品的河燈,孔明燈。
“阿花,你拿這個做什麽?”
“今年元宵節剩下的,今天拿出來想把它們都放了。家裏糧食還沒曬呢,希望老天爺能多給幾天好日頭。”
“是啊,我們來一起弄,希望能多些大晴天。”
兩個人說做就做,沒一會就把河燈組裝好了,幾盞小河燈沒法跟城裏買的比,不夠精致也不夠大,兩相對比下他們的小河燈,就又如哄小孩子玩的罷了。不過眼下兩個人倒是挺開心的,畢竟算是自己做的,那份心情是不一樣的。
放飛孔明燈後,二人又將幾盞小河燈一一放了。書硯沒有注意到,每次放燈時王阿花許不一樣的願望,其中有一個提到了他。
書硯看著飛高的飛高,飄遠的飄遠的燈,心情愉悅的坐了下來,自然的喝起桃花釀,吃著小菜。
老實講,盡管書硯不知道要跟王阿花聊什麽,讓他挺頭疼的,但他還是挺喜歡跟王阿花待在一起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在明知道,謝桓修不喜歡他們兩相互來往時,還仍憑借撞運氣的心裏,維持老時間出門散步。
王阿花每次叫他“狗蛋哥”的時候,書硯總覺得他還是生活在東村的那個狗蛋。鄉下雞飛狗跳的日子,遠比城裏在城裏守著那個四四方方的院子,每天等時間去接謝桓修上學,下學,隔三差五的出去買個菜,要回來的有意思的多。
晚飯的時候,謝久溫的桃花釀,書硯一口沒動。不是他不想喝,謝桓修在那陰陽怪氣的瞅著他呢。跟喝桃花酒解饞相比,他覺得還是不讓謝桓修找他茬來的要緊,索性忍著。
這會兒喝著小酒,就著小菜,舉頭望望一望無際的星河,別提有多愜意了。
暗搓搓跟著書硯後麵出門的謝桓修,當看到冉冉升起的孔明燈時,就覺得不妙,加快了腳步追了上來。剛一上高地能看清楚書硯他們時,謝桓修看到的是書硯露出了久違了的放鬆、愉快的表情,他躺在河沿上,手裏拿著小酒壇子,仰望天空,時不時的喝上兩口小酒。而一旁的王阿花就那麽靜靜的在一旁瞅著他,滿心歡喜。
謝桓修真不知道自己心裏是個什麽滋味,憤怒的踢了兩腳腳邊的石子,走掉了。
而這些,書硯毫不知情。
第二天一大早,謝桓修就嚷嚷著回書院。麵對他這毫無征兆的舉動,書硯難免要問上一句的。
“怎麽著,你是不想我回書院讀書,還是說我做什麽需要你同意才行。”
謝桓修這一句話把書硯嗆沒聲了。書硯雖然不知道謝桓修這次又因為什麽心情不好,但他選擇閉嘴是不會錯的。
謝桓修看著默默收拾東西的書硯,心道,“哼,小爺我天天在這抓心撓肺的不知道要怎麽哄夫子才行,憑什麽你跟王阿花有說有笑的過日子,不呆了,回書院!”
盡管謝桓修不情願,到底還是裝了兩小壇桃花釀,惴惴不安的往季夫子家去了。隻希望季夫子能看在這兩壇桃花釀的份上,讓他進門。
到季轅家時,他家的門還鎖著,謝桓修也不確定季轅起來沒。守在門外,注意探聽裏麵的動靜。
半個時辰之後,謝桓修終於聽到了季轅推門的聲音,他試探著喊,“夫子,夫子是我,天官呀,我來給你送桃花釀來了。”
說完,他緊張的聽門內的動靜,想知道季轅會不會過來開門。隻聽見嘭的一聲,季轅把自己房門關上了。
這一聲,聽的謝桓修心都顫了,自己喪國辱權的換來的“美酒計”,壓根沒用。
他心裏也清楚,這次恐怕自己不去參加鄉試,並拿個好名次回來,季轅是不會見他了。
謝桓修無力的在季轅家門口坐了下來,他倚著門,懷裏捧著兩壇桃花釀,說不出的寂寥,落寞。
謝桓修想,自己在這堅持什麽呢?有些人不喜歡你,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的。輕嫋的事,更是讓他與李饒他們撕破臉皮,自己去不去參加鄉試,的確不能改變什麽。
但他還是不想去考試,他怕考上後的日子。他不想去國子監,他怕他在過一次在麓山書院日子。
又有誰願意被孤立呢。
謝桓修等了一上午,也沒等到季轅,也沒想通自己要不要去參加會試。隻是在臨走的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不論自己去不去參加會試,能否與李饒他們緩和關係,這些都沒有季轅來的重要。他當初去找李饒他們,想和他們做朋友還不是因為季夫子說的,他需要交朋友呢。不然誰稀罕一定要和他們交朋友。
想清楚了這一點,謝桓修茅塞頓開,他也不再糾結要不要去考試了。這鄉試早晚他是要參加的,總不能一輩子就這樣了。
“夫子,我要回書院了,這桃花釀我就放在門口了,您一會記得出來取。我會去參加今年的鄉試的,您放心,我會好好考的!”
謝桓修沒聽見大門內有任何聲響,情緒低落。“夫子,我真的走了,你好好保重。”
“我知道了。謝桓修倘若這次沒能中舉,那麽你我便終生不見,這一場師徒情分到此為止。”
聽到季轅理他,謝桓修本來特別開心,但在聽清季夫子那一句句話的時候,心情沉重。他信季轅說到做到。
謝桓修垂頭喪氣的回到了謝家,謝久聽書硯說他們要回城,這沒頭沒尾的突然說這個,二人也顧不上地裏了,忙著跑回家,等謝桓修回來。
謝桓修人回來了,魂跟丟了似的,問什麽也不說,他們是跟著幹著急。謝桓修躺在床-上望著棚頂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謝久幹脆讓書硯也去休息,今天都這個時候了,肯定是走不成了,不然到城裏太晚了,不好進城。
第二天一大早,恢複元氣的謝桓修帶著書硯拜別父母,返程回書院。
季轅聽說謝桓修回書院了,心裏暫時鬆了一口氣。
他這麽多年,也就隻有談夫子這麽一個至交好友。他不知道要怎麽指引謝桓修才是對的,送謝桓修去麓山書院讀書,讓他去交朋友,是為了謝桓修不走他的老路,所以哪怕謝桓修選擇去跟那些紈絝子弟交友,季轅都不擔心。畢竟麓山書院,不會放任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進書院而不管的。
即便季轅對那些紈絝子弟沒什麽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認,在為人處世上,這些紈絝子弟遠比他強的多得多。哪怕是謝桓修跟在他們後頭吃了虧也不要緊,走點彎路也不見得就不好。
直到在謝桓修來拜訪他之前,收到了來自談夫子的修書。
季轅隻記得謝桓修的聰明,卻忽視了他是個孩子,很多事情不是他所能完全掌控的。
當年季轅答應給謝桓修做啟蒙先生時,曾問過他,你為什麽要讀書。
謝桓修大大的眼睛撲閃撲閃的,很認真的回答他,“天官想騎大馬,做大官,好大官。”
童言童語罷了,還很可能是大人教的。
但那一刻,季轅像是看到了年幼時的自己,心一軟答應了。
本來教謝桓修不過是季轅的一時起意,打發時間,順便賺些束脩好改善自己的生活。幾天下來,季轅完全可以確定,謝桓修真的像是謝久所說的,“季夫子,我給我們曾經算過的,他是那個文曲星下凡,聰明著呢,將來肯定是有大出息的,會做大官的。”
季轅沒想到,搖鈴算卦的無稽之談也有說準的時候。季轅交謝桓修識的字,背的詩,隻需要一遍他就會記得清清楚楚,隔幾天再問也顯少出現差錯。
這時,季轅才真正開始培養謝桓修,對他嚴格要求,自己當年沒能走完的路,能讓謝桓修替他走下去。
謝桓修的天真正直,是他所看重的,可這並不適合官場。季轅開始在謝桓修麵前,有意的去扯一些不靠譜的謊話,讓他去分辨,借此希望能將它潛移默化。
隻不過到如今,謝桓修唯一沒讓季轅失望的就是,他那場對李饒的強行狡辯,終於有了那麽點意思。
“狗蛋哥,好巧啊。”
書硯笑著應了,二人也再沒多說什麽,沿著昨天的路程,沒一會走到了小河邊。
這時,王阿花掀開了小竹籃上的帕子,將給書硯帶的桃花釀和幾個小下酒菜一一拿了出來。書硯這才發現,原來在下麵還有個小油布包。書硯有些好奇,王阿花也沒多做遮掩,直接拆了開來,是根小蠟燭和半完成品的河燈,孔明燈。
“阿花,你拿這個做什麽?”
“今年元宵節剩下的,今天拿出來想把它們都放了。家裏糧食還沒曬呢,希望老天爺能多給幾天好日頭。”
“是啊,我們來一起弄,希望能多些大晴天。”
兩個人說做就做,沒一會就把河燈組裝好了,幾盞小河燈沒法跟城裏買的比,不夠精致也不夠大,兩相對比下他們的小河燈,就又如哄小孩子玩的罷了。不過眼下兩個人倒是挺開心的,畢竟算是自己做的,那份心情是不一樣的。
放飛孔明燈後,二人又將幾盞小河燈一一放了。書硯沒有注意到,每次放燈時王阿花許不一樣的願望,其中有一個提到了他。
書硯看著飛高的飛高,飄遠的飄遠的燈,心情愉悅的坐了下來,自然的喝起桃花釀,吃著小菜。
老實講,盡管書硯不知道要跟王阿花聊什麽,讓他挺頭疼的,但他還是挺喜歡跟王阿花待在一起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在明知道,謝桓修不喜歡他們兩相互來往時,還仍憑借撞運氣的心裏,維持老時間出門散步。
王阿花每次叫他“狗蛋哥”的時候,書硯總覺得他還是生活在東村的那個狗蛋。鄉下雞飛狗跳的日子,遠比城裏在城裏守著那個四四方方的院子,每天等時間去接謝桓修上學,下學,隔三差五的出去買個菜,要回來的有意思的多。
晚飯的時候,謝久溫的桃花釀,書硯一口沒動。不是他不想喝,謝桓修在那陰陽怪氣的瞅著他呢。跟喝桃花酒解饞相比,他覺得還是不讓謝桓修找他茬來的要緊,索性忍著。
這會兒喝著小酒,就著小菜,舉頭望望一望無際的星河,別提有多愜意了。
暗搓搓跟著書硯後麵出門的謝桓修,當看到冉冉升起的孔明燈時,就覺得不妙,加快了腳步追了上來。剛一上高地能看清楚書硯他們時,謝桓修看到的是書硯露出了久違了的放鬆、愉快的表情,他躺在河沿上,手裏拿著小酒壇子,仰望天空,時不時的喝上兩口小酒。而一旁的王阿花就那麽靜靜的在一旁瞅著他,滿心歡喜。
謝桓修真不知道自己心裏是個什麽滋味,憤怒的踢了兩腳腳邊的石子,走掉了。
而這些,書硯毫不知情。
第二天一大早,謝桓修就嚷嚷著回書院。麵對他這毫無征兆的舉動,書硯難免要問上一句的。
“怎麽著,你是不想我回書院讀書,還是說我做什麽需要你同意才行。”
謝桓修這一句話把書硯嗆沒聲了。書硯雖然不知道謝桓修這次又因為什麽心情不好,但他選擇閉嘴是不會錯的。
謝桓修看著默默收拾東西的書硯,心道,“哼,小爺我天天在這抓心撓肺的不知道要怎麽哄夫子才行,憑什麽你跟王阿花有說有笑的過日子,不呆了,回書院!”
盡管謝桓修不情願,到底還是裝了兩小壇桃花釀,惴惴不安的往季夫子家去了。隻希望季夫子能看在這兩壇桃花釀的份上,讓他進門。
到季轅家時,他家的門還鎖著,謝桓修也不確定季轅起來沒。守在門外,注意探聽裏麵的動靜。
半個時辰之後,謝桓修終於聽到了季轅推門的聲音,他試探著喊,“夫子,夫子是我,天官呀,我來給你送桃花釀來了。”
說完,他緊張的聽門內的動靜,想知道季轅會不會過來開門。隻聽見嘭的一聲,季轅把自己房門關上了。
這一聲,聽的謝桓修心都顫了,自己喪國辱權的換來的“美酒計”,壓根沒用。
他心裏也清楚,這次恐怕自己不去參加鄉試,並拿個好名次回來,季轅是不會見他了。
謝桓修無力的在季轅家門口坐了下來,他倚著門,懷裏捧著兩壇桃花釀,說不出的寂寥,落寞。
謝桓修想,自己在這堅持什麽呢?有些人不喜歡你,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的。輕嫋的事,更是讓他與李饒他們撕破臉皮,自己去不去參加鄉試,的確不能改變什麽。
但他還是不想去考試,他怕考上後的日子。他不想去國子監,他怕他在過一次在麓山書院日子。
又有誰願意被孤立呢。
謝桓修等了一上午,也沒等到季轅,也沒想通自己要不要去參加會試。隻是在臨走的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不論自己去不去參加會試,能否與李饒他們緩和關係,這些都沒有季轅來的重要。他當初去找李饒他們,想和他們做朋友還不是因為季夫子說的,他需要交朋友呢。不然誰稀罕一定要和他們交朋友。
想清楚了這一點,謝桓修茅塞頓開,他也不再糾結要不要去考試了。這鄉試早晚他是要參加的,總不能一輩子就這樣了。
“夫子,我要回書院了,這桃花釀我就放在門口了,您一會記得出來取。我會去參加今年的鄉試的,您放心,我會好好考的!”
謝桓修沒聽見大門內有任何聲響,情緒低落。“夫子,我真的走了,你好好保重。”
“我知道了。謝桓修倘若這次沒能中舉,那麽你我便終生不見,這一場師徒情分到此為止。”
聽到季轅理他,謝桓修本來特別開心,但在聽清季夫子那一句句話的時候,心情沉重。他信季轅說到做到。
謝桓修垂頭喪氣的回到了謝家,謝久聽書硯說他們要回城,這沒頭沒尾的突然說這個,二人也顧不上地裏了,忙著跑回家,等謝桓修回來。
謝桓修人回來了,魂跟丟了似的,問什麽也不說,他們是跟著幹著急。謝桓修躺在床-上望著棚頂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謝久幹脆讓書硯也去休息,今天都這個時候了,肯定是走不成了,不然到城裏太晚了,不好進城。
第二天一大早,恢複元氣的謝桓修帶著書硯拜別父母,返程回書院。
季轅聽說謝桓修回書院了,心裏暫時鬆了一口氣。
他這麽多年,也就隻有談夫子這麽一個至交好友。他不知道要怎麽指引謝桓修才是對的,送謝桓修去麓山書院讀書,讓他去交朋友,是為了謝桓修不走他的老路,所以哪怕謝桓修選擇去跟那些紈絝子弟交友,季轅都不擔心。畢竟麓山書院,不會放任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進書院而不管的。
即便季轅對那些紈絝子弟沒什麽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認,在為人處世上,這些紈絝子弟遠比他強的多得多。哪怕是謝桓修跟在他們後頭吃了虧也不要緊,走點彎路也不見得就不好。
直到在謝桓修來拜訪他之前,收到了來自談夫子的修書。
季轅隻記得謝桓修的聰明,卻忽視了他是個孩子,很多事情不是他所能完全掌控的。
當年季轅答應給謝桓修做啟蒙先生時,曾問過他,你為什麽要讀書。
謝桓修大大的眼睛撲閃撲閃的,很認真的回答他,“天官想騎大馬,做大官,好大官。”
童言童語罷了,還很可能是大人教的。
但那一刻,季轅像是看到了年幼時的自己,心一軟答應了。
本來教謝桓修不過是季轅的一時起意,打發時間,順便賺些束脩好改善自己的生活。幾天下來,季轅完全可以確定,謝桓修真的像是謝久所說的,“季夫子,我給我們曾經算過的,他是那個文曲星下凡,聰明著呢,將來肯定是有大出息的,會做大官的。”
季轅沒想到,搖鈴算卦的無稽之談也有說準的時候。季轅交謝桓修識的字,背的詩,隻需要一遍他就會記得清清楚楚,隔幾天再問也顯少出現差錯。
這時,季轅才真正開始培養謝桓修,對他嚴格要求,自己當年沒能走完的路,能讓謝桓修替他走下去。
謝桓修的天真正直,是他所看重的,可這並不適合官場。季轅開始在謝桓修麵前,有意的去扯一些不靠譜的謊話,讓他去分辨,借此希望能將它潛移默化。
隻不過到如今,謝桓修唯一沒讓季轅失望的就是,他那場對李饒的強行狡辯,終於有了那麽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