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將陸震的身份簡單給小姨夫滕洪軍介紹了一下。


    滕洪軍就更激動了。


    他兒子這是傍上大樹了啊,前途無憂了。


    說不定,以後他兒子滕飛還能撈個長官當當呢。


    當然了,前提是不能惹事。


    滕洪軍已經準備,暑假這段時間啥事不幹,就在家裏好好給兒子上上思想教育課。


    滕飛的事,自有小姨夫去操心,李東就不再多管,繼續忙他自己的事。


    他現在境外的賬戶裏,還有兩千五六百億美刀在那閑著。


    隻是今年的黃金、期貨、外匯,都沒有太大的行情,算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期。


    等到明年,才會爆發一波大的行情。


    但李東這麽大一筆資金也不可能放在那裏閑置著。


    就準備先進點股票拿著。


    美利國的那幾隻科技股,還有國內的幾隻科技股,表現的都不錯。


    甚至可以說,整個的一三年,就是科技企業唱主角。


    尤其是互聯網科技。


    就好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似的。


    在市場整體萎靡不振的前提下,這些互聯網科技股票,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噌噌的漲。


    一年翻個一兩倍的,隻能算是表現一般,好點的那幾個,都翻了四五倍。


    隻不過,這些科技股的盤子都太小了,國外那幾個巨頭還好點,像國內的這些,大多都是幾個億、幾十個億的盤子。


    上百億的都是屬於鳳毛麟角的。


    這點小盤子,李東也進不去太多。


    所以,雖然明知道今年科技股會大漲一波,李東上半年的時候也懶得進,而是一直忙著倒騰外匯跟華邦。


    這會兒騰出手來了,便準備進點。


    從現在到年底,半拉年的時間,多少也能掙點。


    總比資金閑著的好。


    李東往國內轉進來一百億美刀。


    開始吃進那些科技股。


    同時吃進一二十隻。


    每隻股票也進不了太多,多的幾個億,少的也就幾千萬。


    一百億美刀根本用不了。


    甚至一百億華幣都用不了。


    多餘的資金,就給胡玥那邊預備著。


    國外市場上也開始吃進。


    國外的那幾家科技巨頭,盤子相對能大一點。


    不過短期內的漲幅也不是太大。


    李東是準備將手裏的兩千多億資金全都投進去,長期持有。


    等到其他市場有機會的時候,再隨時轉出來就是了。


    李東也挑選了十幾隻,有軟微、水果、亞馬迅等前世漲幅巨大的幾家。


    當然也有特拉斯,不過特拉斯他已經進的差不多了,現在東來都成了特拉斯第二大股東了。


    隻是這會兒特拉斯的市值還太小,第二大股東也不過才持有幾十億美刀市值的股票。


    哪怕國外的這些科技公司盤子大了不少,李東這兩千多億美刀的資金,也不是說進去就能進去的。


    關鍵是李東現在沒有時間一直在那盯著盤,頂多是在合適的價位擺上倆單子,能進多少就進多少。


    李東也越發的迫切需要操盤手來替他操作了。


    隨著資金量的增大,一個人是真操作不過來了。


    …………


    李東也跟陸震他們幾個說了,可以進點科技股。


    昨晚送行宴上說的。


    當時李東說起這個的時候,胡玥還抱怨了他幾句。


    就是因為視樂。


    視樂今年的表現很是搶眼。


    從去年底的十四五塊錢,漲到了四十多,出了一次派送,又從除權後的二十多塊錢,漲到了現在的三十多塊錢。


    整體漲幅達到了四五倍。


    而且,因為視樂成功的拿下了明年世界杯的轉播權,在這個重大利好的刺激下,股價肯定還會繼續上漲。


    當初,胡玥跟餘菲菲都非常的看好視樂。


    都已經決定投資視樂了。


    卻被李東給製止了。


    當時兩人就很不解。


    隻是出於對李東的信任,這才放棄了投資視樂。


    可是,視樂這兩年的發展,簡直可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


    如果他們當初投資視樂,現在肯定能大賺一筆。


    雖然,李東通過其他的投資,賺取的利潤絲毫不比投資視樂少,甚至可以說是多得多。


    但不管怎麽說,李東當初信誓旦旦的說不看好視樂,這就有點打臉了。


    胡玥就說李東,堂堂股神,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人家視樂發展的多好,他當初非不讓投資視樂。


    杜紹坤他們幾個也都跟著說,這兩年視樂的確是發展的不錯,那位賈總也確實很有能耐。


    言談間充滿著對賈總的推崇。


    李東也不跟他們爭執。


    是好是壞,等過幾年就知道了。


    不過昨天杜紹坤他們問他,現在可不可以進點視樂的股票,李東依舊是持反對態度。


    但反對的不是太堅決,隻是說,進點可以,但別進太多,而且,見好就收,千萬別被套在裏邊。


    視樂那就是個天坑。


    隻是他這番話,在胡玥等人聽來,就有點死鴨子嘴硬的意思了。


    胡玥趁機又貶損他幾句,說他這人就是不願承認自己看錯了。


    李東仍是微微一笑,也不解釋。


    反正他自己是堅決不會進視樂的,視樂就是漲到天上去,他也不會進。


    至於杜紹坤他們,願意進就進,萬一要是沒來得及跑出來,被套死在裏邊,那也別怪他沒提醒。


    …………


    李東這一波大舉進軍科技板塊,王中信、鄧川他們自然是都注意到了。


    隻是怎麽說呢,這一次在他們看來,李東這位股神,有點神奇不在了。


    去年年底,建信證券又舉行了一次投資報告會。


    在那次報告會上,王中信跟幾位知名投資專家,就已經做出了分析預測,說一三年,互聯網科技,將會有一波爆發式的增長。


    李東沒有參加那次報告會。


    但是建信早就將一些相關的分析報告發給李東了。


    可從年初到現在,李東卻一直都沒有進場互聯網科技板塊。


    而這半年以來,互聯網科技板塊漲幅巨大。


    翻一兩倍、兩三倍的比比皆是。


    王中信、鄧川他們也都知道,李東現在已經將投資重心逐漸的轉移到國際市場了。


    還知道李東做空華邦的事。


    李東年初的時候沒有進互聯網科技板塊,他們還不覺得奇怪。


    分身乏術嘛。


    可是,李東年初的時候不進,這會兒那些科技股紛紛漲到高點了,他又開始進場。


    還是大舉進場。


    沒錯,李東動用了數十上百億的資金進場,在他們看來就是大舉進場。


    他們根本就不清楚李東現在到底有多少資金。


    李東跟華邦的那場多空爭奪戰,也隻有李晗他們那幾位真正的參與者,才清楚李東到底動用了多少資金。


    而其他人,都跟霧裏看花一樣,根本就不清楚雙方的拚殺到了何等慘烈的地步。


    甚至都不清楚,多空雙方的參與者,到底都有哪些。


    對於很多不相幹的人來說,他們也不會去耗費巨大的精力、財力,去調查多空雙方的真實身份。


    頂多是通過一些傳言,加上自己的分析猜測,了解個大概而已。


    王中信、鄧川他們其實一直都在關注著那場多空爭奪戰。


    但是,他們想當然的以為,空頭應該不止李東一個。


    李東可能也就是眾多空頭中的一個而已。


    他們大概推測了一下,華邦這次空頭動用的資金,起碼得有數千億。


    隻是這數千億的資金中,屬於李東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吧?


    李東能有個幾百億上千億的資金,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剛結束了跟華邦的爭鬥,李東立馬又轉移進來上百億的資金,買入互聯網科技板塊。


    這不是大舉進場是什麽?


    而且還是大舉追高進場。


    他們也能理解李東的心情。


    因為忙著跟華邦爭鬥,以至於錯過了上半年的互聯網科技板塊行情,所以心有不甘。


    所以一抽出空來,就趕緊大舉進場,想要抓一波行情的尾巴。


    誠然,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互聯網科技板塊,下半年應該還能有一波衝高漲勢。


    但這種衝高漲勢,少進一點還可以,大舉進場的話,真的有點盲目衝動了。


    李東堂堂股神,竟然也會如此心急,看來,終究還是年輕了啊。


    王中信、鄧川他們壓根兒就沒想到,這上百億的資金,對李東來說,根本算不上大舉進場,頂多算是少進一點,賺個零花錢而已……


    王中信還好心的給李東打了個電話,提醒他不要太衝動,不要一下子進這麽多,行情走到現在,股價已經挺高的了,少進點就可以。


    李東不以為意的說,他也沒進太多。


    王中信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一下子進了上百億的,這還叫沒進太多?


    李東一共就往股票賬戶裏轉了一百億的資金,全都投進去了。


    這是滿倉追漲啊!


    居然還說沒進太多。


    當股神當久了,口氣都變大了。


    王中信真的很想說,你隻是股神,又不是首富。


    李東卻是沒功夫跟王中信討論這種沒有意義的問題,就問王中信,給他物色的分析師怎麽樣了。


    王中信說正在物色著,還得給他點時間。


    說起這事,王中信也挺無語的。


    京城的確是有不少的投資分析師。


    其中也不乏高水平的。


    但問題是,這些高水平的分析師,都被各大銀行、券商、基金給當寶貝似的看著呢。


    想挖角可沒那麽容易。


    更何況,這個級別的分析師,很少有願意離開京城,去雲城工作的。


    李東要是能多給點工資還行,比如一年三百萬五百萬的,肯定有人願意去。


    可李東這家夥,隻肯給每月八千的基本工資,獎金另算。


    這點錢,在京城這邊大概連個好一點的應屆生都招不到,更別說是招個高水平分析師了。


    王中信又不想隨便找個人去應付李東。


    李東畢竟是建信的貴賓客戶,跟他的關係也很不錯。


    李東都找到他門上了,讓他幫忙介紹個分析師,他怎麽也得介紹個水平過得去的吧?


    不然他自己都覺得對不起李東。


    可李東給的錢又實在是太低,哪怕是有獎金,還承諾獎金一年下來能有個幾十萬,但就算是有幾十萬的獎金,對真正的高水平分析師來說,吸引力也不夠啊。


    王中信就想著,看能不能幫李東物色一個有點水平的、還願意去雲城的年輕分析師。


    隻是這樣的人,一時間還真不太容易物色到。


    正好李東又問起這事,王中信就隱晦的跟李東說,他給的這個工資太低了,想要找高水平的分析師,這點錢是不夠的。


    怎麽也得再加個零。


    李東直翻白眼。


    他又不是真的需要分析師幫他分析國內外的經濟形勢。


    再高水平的分析師,有他這個掛比看的準嗎?


    他與其說是招分析師,不如說是招幾個信息收集員。


    他畢竟不可能記住前世發生的每一件事。


    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關注當下發生的每一件事。


    所以他就需要找幾個人來幫他搜集整理一些資訊信息。


    另外,像是追查對手交易方的身份、分析對手資金量等等這些事,也需要有專人來幫他做。


    說白了,分析師隻是個稱呼而已,從所從事的工作內容以及職責地位來看,操盤手、分析師、風控員,在他這裏都是差不多的。


    工作既然差不多,待遇自然也應該差不多。


    給操盤手一個月才三千的基本工資,加上獎金、提成,一年下來,頂多也就幾十萬、百八十萬的。


    分析師跟風控員,肯定不能超過這個水平。


    要是給分析師幾百萬的工資,那交易員們肯定有意見的。


    關鍵是,就是個信息搜集員而已,根本不值幾百萬年薪。


    給幾十萬都已經是他這個老板大方了。


    李東再次將他的要求跟王中信說了一遍。


    王中信這才清楚李東到底想要什麽樣的人。


    說會盡快幫李東物色的。


    雖然王中信這邊還沒結果,不過餘菲菲那邊,卻是幫他找了一個。


    女的,叫安心。


    華大金融碩士畢業。


    之前,是華邦的一名分析師。


    去年就從華邦離職了。


    那時華邦還沒有倒台,甚至在跟李東的爭鬥中,表麵上還是處於上風的。


    餘菲菲就問她為何從華邦離職。


    安心跟餘菲菲說,在華邦,她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所以才離開。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真不是股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皮爾比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皮爾比格並收藏重生之我真不是股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