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朝議
大晉: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作者:丁丁貓想吃櫻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以為此時我建康一無多餘之兵馬可用,二無能征善戰之將統率,斷不可再言增兵吳郡!”
“且目下先帝屍骨未寒,正值國喪,陛下方才登基,時日未久,朝野人心未穩,擅動刀兵已為不詳,增兵吳郡斷不可行,臣以為當行招安之策安撫天師道信眾,召孫恩入朝,給予封賞,以斷刀兵之災,以避燹亂之禍。”
徐宗文提出的增兵奏議被王雅否決,很顯然王雅並不認為孫恩之亂有多嚴重,畢竟經曆了淝水之戰,百萬秦軍都無法撼動晉朝在江東的統治,一個孫恩而已,難不難竟想蚍蜉撼大樹?
“王散騎何出此言?”出聲反駁王雅的不是別人正是提出增兵之議的徐宗文,“孫恩其人狡詐無常,反複多端,擁兵十萬,攻占三吳,你以為他會同意朝廷的招安,主動放棄兵馬,做一個待宰羔羊?可笑,可笑至極!”
王雅被徐宗文辯駁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卻又找不出什麽站得住腳的理論與徐宗文爭執,隻能黯然返回朝班,悄悄跪坐下來。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徐宗文從軟墊上起身,走出朝班,朝著太極殿上的晉帝和太後陳氏行了一禮,苦口婆心勸道:“陛下,太後!孫恩之亂隻可掃平,孫恩其人不可招安,也不能招安,反賊在三吳無端對士族高門滅門破家,燒殺搶掠是無惡不作,斷不可寬恕!”
“陛下,太後,臣附議。征北大將軍所言極是,孫恩之禍蔓延至內地,多少士族被反賊抄家滅族尚不可得知,反賊在孫恩的指揮下攻城略地也就算了,竟然還屠城,無端造就殺孽,致使天怒人怨,朝廷若不發大兵征討,豈不是漲了反賊的氣焰,滅了我大晉國威士氣?”出聲附和的竟然是尚書令王珣,堂堂琅琊王氏的家主。
徐宗文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原來那日王獻之不僅找了自己,還去尋了王珣!
也是,王凝之再不濟也是琅琊王氏的人,末了死在孫恩手裏,這筆血賬琅琊王氏是該清算清算。
“孫恩不可招安!”
“發兵討賊!”
“發兵吳郡,誅滅孫恩。”
“增兵吳郡,征剿反賊。”
“臣等附議,增兵吳郡,討滅孫賊!”
……
尚書令王珣不愧是輔政大臣中排名第一的,既有琅琊王氏家主的身份在,又有諸多官員的支持。王珣一開口,先前那些作壁上觀的官員全都起身附和,生怕落人後,都異口同聲進諫,附議徐宗文的增兵之議。
禦史咳嗽幾聲後,百官各回位置安坐,太後陳氏此時隔著珠簾望了一眼殿陛之下的徐宗文,輕起朱唇:“征北大將軍,既然增兵之議由你提出,那麽你來說一說這具體章程,如何增兵,派哪一支兵馬,誰人出戰?”
“諾!”徐宗文再次起身來到大殿正中,他先是朝著晉帝、太後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後轉身麵朝百官道:“先帝晏駕時,為了保證建康城的安危,我等四位輔政大臣一致決定調遣駐守洛陽的驍騎軍南下,如今兵馬已到,領兵之人是鷹揚將軍諸葛侃,副將靖遠將軍鄭略,此時王令君、中書監、左仆射皆可為證。”
見徐宗文把頭調轉過來,尚書令王珣立刻出聲回應道:“調兵一事確實是臣等為了朝野安穩共同商議決定的。”
“不錯,此事臣也一同參與了。”中書監王恭大方磊落的承認了。
不僅知悉內情,連詔書他們三人都一同擬好,並加蓋了皇帝玉璽!
王國寶壓根不知道這事,但他知道四大輔政大臣必須保持一致,隻得支支吾吾道:“臣,臣也同意了。”
王珣的右手忽然緊握了起來,方才徐宗文把輔政大臣合議調兵南下的事給當眾挑了出來,又說奉調南下的驍騎軍已經到了建康,這下一步不會是要說讓驍騎軍去增兵謝琰,一同平孫恩之亂吧?
“臣請命讓驍騎軍出吳郡,王於興師,吊民伐罪,攻打反賊孫恩,南北夾擊,減輕謝琰壓力,讓朝廷早日平定天師道之亂……”果不其然,徐宗文接下來所說的話立刻就證實了王珣的擔憂。
“諸葛侃與鄭略可堪當大任?”陳太後並不知政事,更不懂得軍事,諸葛侃和鄭略她沒有聽過。
又是徐宗文出來解釋:“諸葛侃乃是臣的結義兄弟,出身琅琊諸葛氏,北伐時曾在收複徐州、青州之戰中立下功勳,昔日光複故都洛陽,諸葛侃也是居功甚偉,因其文武雙全,謀略過人,是以先帝時臣表他其為鷹揚將軍。”
陳太後微微點頭,徐宗文又繼續道:“鄭略亦是臣的結義兄弟,與臣一同長大,是臣的總角之交。淝水之戰時便追隨臣,北伐時亦多立有戰功,臨淄之戰時斬殺了秦國濟安太守苟榮,攻打兗州時,其與朱諶、沈玉合力攻取了廩丘城,並生擒了秦國鎮東將軍王休、兗州別駕許曆,是一員不可多得的虎將。”
最後徐宗文又補充道:“請太後與陛下安心,有此二人為將,與謝瑗度合力定能擊破反賊孫恩!”
“哦?”陳太後驚歎一聲,隨後有婢女輕輕拉開珠簾,陳太後緩緩走出,站到禦座一旁,徐宗文抬頭望去看到了滿身孝服的陳太後。
“徐征北的手下果然猛將如雲,既然諸葛侃與鄭略足以堪當重任,那便命此二人平亂,具體事項由徐征北負責,度支曹尚書負責大軍糧餉,務必保證大軍糧秣通暢,不得有誤!”陳太後立刻同意了徐宗文的奏議,徐宗文與度支曹尚書一同俯首領命。
增兵之議既已塵埃落定,百官也都沒有什麽異議了。
“什麽?要我去番禺就任廣州刺史?”殷仲堪滿臉的質疑,他當即從位置上騰起身子,怒目圓瞪的望著對麵的徐宗文。
增兵攻打孫恩的奏議順利通過後,接下來又是一件由徐宗文發起的奏議,議題是原門下侍中殷仲堪的調任。
“殷仲堪深得先帝重用,被視為腹心之臣,且出自陳郡殷氏,世族名門之後,早年間便有賢名,如今身居侍中一職並無不妥,不知征北大將軍緣何要貶黜?”
“殷侍中勤懇,忠於王事,未有大的過錯,不可貶黜啊!”
“請諸位輔政大臣三思而行,莫要讓忠臣誌士寒了心!”
“不可貶黜殷侍中。”
……
徐宗文也是沒有想到殷仲堪在朝裏還有些根基,不少朝臣站出來為他說話。
“且目下先帝屍骨未寒,正值國喪,陛下方才登基,時日未久,朝野人心未穩,擅動刀兵已為不詳,增兵吳郡斷不可行,臣以為當行招安之策安撫天師道信眾,召孫恩入朝,給予封賞,以斷刀兵之災,以避燹亂之禍。”
徐宗文提出的增兵奏議被王雅否決,很顯然王雅並不認為孫恩之亂有多嚴重,畢竟經曆了淝水之戰,百萬秦軍都無法撼動晉朝在江東的統治,一個孫恩而已,難不難竟想蚍蜉撼大樹?
“王散騎何出此言?”出聲反駁王雅的不是別人正是提出增兵之議的徐宗文,“孫恩其人狡詐無常,反複多端,擁兵十萬,攻占三吳,你以為他會同意朝廷的招安,主動放棄兵馬,做一個待宰羔羊?可笑,可笑至極!”
王雅被徐宗文辯駁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卻又找不出什麽站得住腳的理論與徐宗文爭執,隻能黯然返回朝班,悄悄跪坐下來。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徐宗文從軟墊上起身,走出朝班,朝著太極殿上的晉帝和太後陳氏行了一禮,苦口婆心勸道:“陛下,太後!孫恩之亂隻可掃平,孫恩其人不可招安,也不能招安,反賊在三吳無端對士族高門滅門破家,燒殺搶掠是無惡不作,斷不可寬恕!”
“陛下,太後,臣附議。征北大將軍所言極是,孫恩之禍蔓延至內地,多少士族被反賊抄家滅族尚不可得知,反賊在孫恩的指揮下攻城略地也就算了,竟然還屠城,無端造就殺孽,致使天怒人怨,朝廷若不發大兵征討,豈不是漲了反賊的氣焰,滅了我大晉國威士氣?”出聲附和的竟然是尚書令王珣,堂堂琅琊王氏的家主。
徐宗文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原來那日王獻之不僅找了自己,還去尋了王珣!
也是,王凝之再不濟也是琅琊王氏的人,末了死在孫恩手裏,這筆血賬琅琊王氏是該清算清算。
“孫恩不可招安!”
“發兵討賊!”
“發兵吳郡,誅滅孫恩。”
“增兵吳郡,征剿反賊。”
“臣等附議,增兵吳郡,討滅孫賊!”
……
尚書令王珣不愧是輔政大臣中排名第一的,既有琅琊王氏家主的身份在,又有諸多官員的支持。王珣一開口,先前那些作壁上觀的官員全都起身附和,生怕落人後,都異口同聲進諫,附議徐宗文的增兵之議。
禦史咳嗽幾聲後,百官各回位置安坐,太後陳氏此時隔著珠簾望了一眼殿陛之下的徐宗文,輕起朱唇:“征北大將軍,既然增兵之議由你提出,那麽你來說一說這具體章程,如何增兵,派哪一支兵馬,誰人出戰?”
“諾!”徐宗文再次起身來到大殿正中,他先是朝著晉帝、太後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後轉身麵朝百官道:“先帝晏駕時,為了保證建康城的安危,我等四位輔政大臣一致決定調遣駐守洛陽的驍騎軍南下,如今兵馬已到,領兵之人是鷹揚將軍諸葛侃,副將靖遠將軍鄭略,此時王令君、中書監、左仆射皆可為證。”
見徐宗文把頭調轉過來,尚書令王珣立刻出聲回應道:“調兵一事確實是臣等為了朝野安穩共同商議決定的。”
“不錯,此事臣也一同參與了。”中書監王恭大方磊落的承認了。
不僅知悉內情,連詔書他們三人都一同擬好,並加蓋了皇帝玉璽!
王國寶壓根不知道這事,但他知道四大輔政大臣必須保持一致,隻得支支吾吾道:“臣,臣也同意了。”
王珣的右手忽然緊握了起來,方才徐宗文把輔政大臣合議調兵南下的事給當眾挑了出來,又說奉調南下的驍騎軍已經到了建康,這下一步不會是要說讓驍騎軍去增兵謝琰,一同平孫恩之亂吧?
“臣請命讓驍騎軍出吳郡,王於興師,吊民伐罪,攻打反賊孫恩,南北夾擊,減輕謝琰壓力,讓朝廷早日平定天師道之亂……”果不其然,徐宗文接下來所說的話立刻就證實了王珣的擔憂。
“諸葛侃與鄭略可堪當大任?”陳太後並不知政事,更不懂得軍事,諸葛侃和鄭略她沒有聽過。
又是徐宗文出來解釋:“諸葛侃乃是臣的結義兄弟,出身琅琊諸葛氏,北伐時曾在收複徐州、青州之戰中立下功勳,昔日光複故都洛陽,諸葛侃也是居功甚偉,因其文武雙全,謀略過人,是以先帝時臣表他其為鷹揚將軍。”
陳太後微微點頭,徐宗文又繼續道:“鄭略亦是臣的結義兄弟,與臣一同長大,是臣的總角之交。淝水之戰時便追隨臣,北伐時亦多立有戰功,臨淄之戰時斬殺了秦國濟安太守苟榮,攻打兗州時,其與朱諶、沈玉合力攻取了廩丘城,並生擒了秦國鎮東將軍王休、兗州別駕許曆,是一員不可多得的虎將。”
最後徐宗文又補充道:“請太後與陛下安心,有此二人為將,與謝瑗度合力定能擊破反賊孫恩!”
“哦?”陳太後驚歎一聲,隨後有婢女輕輕拉開珠簾,陳太後緩緩走出,站到禦座一旁,徐宗文抬頭望去看到了滿身孝服的陳太後。
“徐征北的手下果然猛將如雲,既然諸葛侃與鄭略足以堪當重任,那便命此二人平亂,具體事項由徐征北負責,度支曹尚書負責大軍糧餉,務必保證大軍糧秣通暢,不得有誤!”陳太後立刻同意了徐宗文的奏議,徐宗文與度支曹尚書一同俯首領命。
增兵之議既已塵埃落定,百官也都沒有什麽異議了。
“什麽?要我去番禺就任廣州刺史?”殷仲堪滿臉的質疑,他當即從位置上騰起身子,怒目圓瞪的望著對麵的徐宗文。
增兵攻打孫恩的奏議順利通過後,接下來又是一件由徐宗文發起的奏議,議題是原門下侍中殷仲堪的調任。
“殷仲堪深得先帝重用,被視為腹心之臣,且出自陳郡殷氏,世族名門之後,早年間便有賢名,如今身居侍中一職並無不妥,不知征北大將軍緣何要貶黜?”
“殷侍中勤懇,忠於王事,未有大的過錯,不可貶黜啊!”
“請諸位輔政大臣三思而行,莫要讓忠臣誌士寒了心!”
“不可貶黜殷侍中。”
……
徐宗文也是沒有想到殷仲堪在朝裏還有些根基,不少朝臣站出來為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