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筠一上廳,就見右首坐著個男人,身量不矮,年齡大概不上四十歲,臉盤方正,眉宇間有一股軒然正氣,看似沉穩敦厚。


    洪禦史看見秋筠,就站起身,道:“這位想必是夏姑娘?”


    夏夫人微笑著,柔聲道:“正是小女”。


    洪禦史立刻走上前來,整束衣冠,施大禮,口中言道:“在下謝姑娘救小女,大恩無以回報,受在下三拜”。


    說著,行下禮去。


    慌得秋筠忙屈身還禮,謙遜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夏夫人也慌忙道:“大人莫折殺小女,大人乃朝廷命官,焉能拜庶民”。


    洪禦史還是堅持拜了幾拜。


    大聲道:“拙荊隻遺下這一女,如有閃失,我對不起九泉之下亡人”。


    秋筠對這洪禦史有了三分好感,重情義的人總是讓人尊重。


    禮畢,賓主歸座。


    夏夫人坐上首,夏夫人乃當朝一品誥命,洪禦史與秋筠一左一右下首對坐。


    洪禦史看著秋筠道:“小女一直吵著要來,是我攔下了,小女對姑娘一直很掛念,得知姑娘平安歸來,小女空懸了一年的心也放下了”。


    秋筠聽他說得真誠,感動道:“靈兒這孩子我很喜歡,重情懂事”。


    洪禦史朝上對夏夫人道:“夫人才教養了個好女兒,著實令下官感佩”。


    夏夫人聽他誇讚,很受用,謙遜道:“筠娘小時候讓我空擔了不少的心,往往做出的事出人意料,這次去金國找她父親,瞞著我,也不說與我知道,這孩子人大主意更大,那像靈兒那孩子乖巧懂事”。


    夏夫人說到這,又身有感觸道:“這父女倆,一世有操不完的心”。


    秋筠低喚道:“娘”,暗怪她娘當著客人什麽都說。


    夏夫人醒過神來,不好意思道:“你看我一高興竟忘了你是客人,洪禦史未見怪,當娘心都一樣”。


    洪禦史含笑道:“夏夫人乃慈母、良母,夏姑娘乃性情中人”。


    夏夫人才要說話,這時,青語卻慌慌張張跑來,不顧客人在堂上,開口便道:“姑娘,不好了,宛如姑娘要被夫家沉溏了,是她的丫鬟偷偷跑來告訴的”。


    秋筠驚得臉刹那就白了。


    二話不及說,抬腿就要往外走。


    夏夫人卻在後急喚道:“筠娘,你一弱女子,去了又有何用?”


    秋筠腳步一滯,心想:母親說得對,但宛如有事怎能看著不管,回身對母親道:“不管怎麽,兒都要去看看”。


    夏夫人也著急,道:“宛如同你自小一起長大,看是應該,可也得想個法子,不然我派人叫你父親回來”。


    青語在旁顧不得上下尊卑,著急插言道:“夫人在晚去片刻,人怕就……”。


    這時,洪禦史在旁說話了,“我陪姑娘去”。


    夏夫人想這洪禦史官職在身,去了能頂事,也就顧不得客氣,忙就說:“如此甚好”。


    二人就急急出去,靈兒在後麵玩,也沒顧上知會她。


    不肖片刻,一乘藍呢銷金大轎和一乘素布灑花小轎就啟程趕奔屈府。


    洪禦史官服在身,屈家下人見了,不敢攔阻,跑去告訴主子,二人直上到廳堂。


    秋筠上堂一眼就見捆在地上的宛如,宛如烏發散亂,衣衫不整,羸弱身軀幾乎撐不住,搖搖欲倒。


    在看離她不遠跪著一人,那人頭垂得極低,穿著似下人打扮,秋筠覺著有點麵熟,略思,猛地想起,這人好像是屈府庶出的三爺。


    雖這庶子屈家老太太不承認,可也的的確確是屈老爺生前同一丫鬟生的。


    屈老爺在世時,就想給這庶子上族譜,可屈老太太橫檔豎攔,理由是屈家老爺年過六十,早已生不成兒子,定是這丫鬟人大心大,同外人做下這沒臉的事,賴在屈老爺身上。


    屈老爺出身低,這些年生意上都靠著屈老太太娘家幫襯,因此,說話也沒底氣,不敢太過爭競,人一賭氣就沒了。


    遺下這丫鬟母子,失了依傍,一天,屈老太太又想起從前糟心事,就找人牙子把這丫鬟賣了,剩下這庶子在屈家就當下人奴才一般。[.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這些秋筠聽宛如說過。


    此刻,宛如見秋筠來了,眼中閃出希望的光,身子往上挺了挺。


    秋筠奔到宛如身旁,上下打量她,看她那裏可有受傷。


    這時,就聽一威嚴的聲道:“誰是屈府管事的?”


    屈家老爺早喪,屈家二爺新喪,屈家掌事的是屈家大爺。


    屈大爺見洪禦史官服就知來頭不小,忙殷勤上前,作揖道:“敢問大人來草民家中,有何吩咐?”


    說著,忙讓人設了上座,洪禦史也沒客氣,坐上,方道:“聽說,你這裏要私設公堂”。


    屈大爺忙躬身陪笑道:“此小民家事”。


    洪禦史臉一肅,道:“家事,難道就置國法與不顧,草菅人命,好大膽”。


    那屈家大爺嚇得腿一軟,就跪下,結結巴巴道:“這是我兄弟與死去兄弟媳婦勾搭成奸,小民正要家法處置”。


    洪禦史冷笑道:“要了二人的命,是嗎?”


    屈家大爺那敢說是,這是兩條人命,悄悄處置了,民不舉,官不究,可如今驚了官,私害人命,就犯了法,吞吐道;“不是”。


    秋筠清脆聲道:“不是就好,屈大爺可在這說了,回頭有事,我找屈大爺要人”。


    屈家大爺尚未答話,就聽一個蒼老低沉的聲音道:“我看看咱們家來了什麽高官,老婦人也出來拜見”。


    後堂中轉出來個老婦人,兩邊丫鬟攙扶,衣飾華麗,頗有氣勢,屈大爺忙起身趕過去扶住母親。


    上堂來拜了官,一旁椅子上坐了,不急不燥道:“敢問禦史大人,這通奸是個什麽罪?正好有大人做主,就不用上公堂,求大人給斷斷”。


    洪禦史聞言倒一愣,按大宋律條,通奸的罪可是不輕,在看堂上這對男女,也不喊冤,麵無愧色,眼神交匯,真似有奸情,這洪禦史多年為官,斷案無數,一眼就看得出來。


    他公正廉潔,從不肯趨炎附勢,草菅人命,但律法條條,也不能因私廢公,包庇縱容。


    秋筠一看,這老婦人出言厲害,洪禦史麵有難色,略一沉吟功夫,秋筠在旁忙道:“屈夫人,敢問通奸可有罪證”。


    方才宛如同她悄悄耳語,說了事情經過。


    屈老太太認識秋筠,看見她恨得牙根癢癢的,每次都是她絞局。


    畢竟薑還是老的辣,屈老太太不急不緩地道:“此乃老婦人家醜,不方便說”。


    秋筠微微一笑,道:“事關人命,已動官,官府問案總要講個人證物證”。


    屈老太太在心裏把她罵了個十幾個來回,臉上卻和顏悅色道:“家下好些人看見這孽子從她嫂子屋子裏出來,衣衫不整”。


    洪大人道:“如此說來,是小叔到了寡嫂的屋子”。


    不防,宛如突然大聲說:“他不是主子,隻是個下人,我吩咐他做事,才來我屋裏”。


    洪禦史朝屈老太太道:“是嗎?可是這麽回事?”


    屈老太太此刻不得不強辯道:“卻是犬子”。


    此中細節秋筠知道,接口道:“大人可看看族譜,上麵可有此人”。


    這到把屈老太太問住,沒想到這層,按理說,小叔子到寡嫂房中,卻有違常理,然要是個下人,聽主子吩咐,就很正常了。


    屈老太太知道今個這事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了。


    原想著草草結果了這二人性命,族中人私下裏打點,也就都默認了,通奸的事死無對證,何況這對賤人還真做下苟且之事,大逆不道,更加該死。


    屈家大爺一看形勢不好,難定這賤人的罪,還有那個孽子,隻能先退一步。


    看弟婦官府相助,自古民不與官鬥,就忙打圓場,息事寧人道:“今個這事,沒問清楚,自家人想是誤會了”


    招呼下人道:“來人,先把人放了”。


    屈老太太尚不甘心,怎奈也無法,隻好這口氣先忍了。


    下人們給二人解開鬆綁。


    屈老太太暗恨,心說:等官走了,看我怎麽整治這對狗男女。


    秋筠還不放心這事,對屈大爺道:“望屈大爺能善待弟婦,將心比心,她一個女人家,有什麽容不得的”。


    秋筠想說,她又礙不著你什麽,一個女子,多說吃你一口飯。


    屈大爺看秋筠說得直白,臉上一時下不來,陰著臉不悅道:“夏姑娘,話可不能亂說,傳揚出去,我屈府淩虐寡媳,名聲還要不要”。


    秋筠道:“有這話就好,今個這事怕已傳開,相信屈大爺是個明理之人,不會為區區小事,毀了名聲”,心道:你屈府還要名聲。


    屈大爺被她一番言語挾製,有點後悔今兒的事做得不智,聽了母親的,這孽子也就是個下人,如今當著眾人口口聲聲承認他是庶子,自己異母弟,實在欠妥,情急之下考慮不周,深為懊悔。


    屈府出來,秋筠福了兩福,道:“秋筠謝過洪大人”。


    洪禦史笑道:“同姑娘救命之恩比起來,實在不值一說”。


    執意送秋筠回府,說天道晚了,還要去接靈兒。


    秋筠卻之不恭,就任他送了。


    回府,門上人說夫人已派人送了靈兒姑娘回去,洪禦史站在大門上同秋筠告別,起轎回去。


    夏夫人在上房等信,一見秋筠就問:“宛如怎麽樣了?”


    秋筠道:“沒性命之憂了,多虧洪禦史過去,才震住了屈家,可這也就頂一時,看樣子以後這樣的事是免不了的”。


    夏夫人連聲歎氣,直惋惜宛如一朵鮮花白糟蹋了。


    秋筠有的話不好同母親講,就今兒的情景看,宛如和那屈家庶出的小爺是拎不清的,怕早已成其好事。


    於是更加擔心,俗話說:色膽包天,遲早是要出事的。


    夏夫人想的卻是另一宗事,這洪禦史儀表堂堂,為人看似不錯,配女兒也好合適,去年曾托劉媒婆去問,怎奈他夫人才死,無心思續娶,如今事情過去一年多,他不知怎麽想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以色侍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伊憔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伊憔悴並收藏以色侍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