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一個相熟的客商,從波斯帶回幾匹織錦,送莫秋生兩匹,莫秋生推辭不受,奈那客商執意要送,說給家宅女眷們做衣裳,雖府內綾羅綢緞不缺,然總是遠道帶回的稀罕物。(.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莫秋生就命人拿了回府,原想拿回房中交給妻子,走到上房一想,秋筠從南來,沿途隔山隔水的衣物想必沒幾件,就命下人直接拿去給秋筠。
自己徑自回房去了。
秋筠正在窗子底下看書,見一個年輕的小廝抱了兩匹布料子,進門放在桌子上,道:“秋姑娘,我家老爺命奴才給秋姑娘送來,這是別人送的上好的衣料子”。
秋筠道:“我做衣裳用不了這許多,拿去給夫人和少夫人用吧”。
那小廝哪敢不聽老爺吩咐,忙擺手道:“我家老爺說了,姑娘從南來,沒帶多少衣裳,好歹添置了,也好出門”。
秋筠覺得莫秋生一番好意,不好推辭,就收下了。
莫秋生回房,見妻子靠在板壁上發呆,聽見門簾子聲,方朝他看了一眼,道:“白日怎麽就回來了?”
莫秋生道:“換件衣裳,這棉袍子有點熱,待晚上吃酒,越發的心悶”。
莫大奶奶道:“今個不回來吃晚飯了?”
莫秋生讓小丫鬟取來衣裳,那丫鬟侍候著換上,說:“牟仁兄知道我來廬州,定要請客吃酒”。
莫大奶奶問:“那個姓牟的,是不是那個常走海路販絲綢的富商”。
莫秋生道:“正是,與我莫家還有點牽連,據說,是遠房本宗,後過繼了牟家”。
莫秋生換了衣裳出去了。
這時,丫鬟杏兒進來,道:“奴婢聽二門上的王三說,爺往家裏拿了好些精美的布料子,說是從波斯捎回來的,聽說那紗薄的像霧,輕的像雲”。
說著,四下裏瞧,問:“奴婢看堂屋裏沒有,是奶奶讓小容兒收起來了吧,也給奴婢看看,過過眼”。
原來這杏兒去二門找小廝代買胭脂水粉,聽門上的人說的,回來才找那紗料子。
莫大奶奶本是個精細之人,聽她說完,就有點狐疑,才丈夫進門,手裏空空的,也沒跟人,那來的什麽波斯的雲霧紗料子。
這正說著,小容兒掀起簾子接了話茬道:“是有這麽宗事,可是那上好的紗料子讓老爺給了秋姑娘了”。
莫大奶奶一時激憤,鼻子裏哼了幾聲,杏兒看出奶奶生氣,吐吐舌頭,朝小容兒使了個眼色,二人悄悄溜邊出去。
莫大奶奶這一氣,非同小可,身子本來就虛,著了氣惱。
自此,出了小月,經血就淋漓不斷。
青語端著飯菜進門,往桌子上一撂,氣咻咻地道:“姑娘,看能吃嗎?”
秋筠眼睛一瞭,夥食越發差了,兩碗稀粥,並兩個幹癟癟的黃饅頭,一碗寡淡少油的炒青菜幫子,於是對青語道:“你一會悄悄出去街上買點心來吃,小心別讓人看見”。
青語答應聲,喜鵲眉飛色舞地道:“青語姐我同你去,我知道街角有一家賣糕餅的,特別好吃”。
說著,就要同青語一塊去,被秋筠喊了回來,道:“你別去了,去一趟吵吵的人人盡知”。
喜鵲垂著頭,走回來。
出了二月,天氣轉暖,屋子裏稍許有點涼,不似冬天那麽冷了。
莫大奶奶見了秋筠總是臉板著,秋筠也不與之計較,想過了三月三就回京城去。
偏這日,青語出去買吃食,往回走,莫秋生剛進大門裏瞧見,看青語快到府門時,把東西藏在衣裳裏。
暗自納悶,自己家用每月不少,要吃什麽大廚房好幾個廚子,怎麽還去外麵偷偷買來。
青語也沒看見他,徑自進二門,朝上房東間去了。
莫秋生隨後跟了去,青語進門從懷裏掏出東西來,道:“姑娘快吃吧,包子還熱乎著呢,還是肉餡的”。
不妨,簾子‘啪嗒’一響,莫秋生邁進門了。
也不說話,幾步走至方桌前,莫府下人送來的飯菜還擺在桌子上,莫秋生隻看一眼,怒火中燒,厲聲問:“你們每天就吃這個?”
秋筠笑著忙要收,道:“不是,我這幾日胃口不好,別的也吃不下”。
莫秋生看眼打開的草紋紙上躺著的幾個白胖的包子,一振心酸,筠妹自小出身富貴,幾時吃過這個。
在看青語和喜鵲垂著頭,莫秋生黑著臉,問喜鵲道:“是大奶奶對嗎?”
喜鵲瞟了眼他,嚇得低低地道:“姑娘不讓說”。
秋筠瞪了她一眼,笑著道:“莫大哥嚴重,是妹妹自個要吃的”。
莫秋生牙齒咬的咯吱直響,撩起袍子,轉身出了東間的門,這裏一聲門響,秋筠暗道:這場吵鬧是免不了了。
莫秋生提腳健步如飛奔去後院,莫大奶奶才擺了飯,正要動筷,不曾想,門被‘咣當’一腳踢開,莫大奶奶光火,定睛一看,是丈夫,才要站起身。
丈夫兩大步來到桌前,朝桌上掃了一眼,二話沒說,照著桌子,抬腿就是一腳,就聽‘嘩啦啦’桌子被踹翻,杯盤盡數落地,莫大奶奶嚇得驚跳起來。
愣愣地看著丈夫,莫秋生不容分說,甩手就是一巴掌,直打得莫大奶奶身子後仰,倒退幾步,站立不住,跌倒地上。
莫秋生怒目而視,莫大奶奶看丈夫臉陰沉得可怕,趴在地上忘了哭,莫秋生恨恨指著地上羅列的破碎一地的杯盤道:“你山珍海味的,筠妹吃的什麽,你好黑心”。
莫大奶奶此刻方知丈夫打她是為了夏秋筠,傷心難過一時亂了心智,支起身,怒目狠狠地道:“你為了那賤人打我,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那賤人貫會勾引男人,我看你是鬼迷了心竅”,最後一句,聲兒兀地拔高,變得有點淒厲。
莫秋生冷冷地看她一眼,甩下一句:“惡婦,收拾了回娘家,休書我會送去”,回身就出去了。
這裏,莫大奶奶的貼身丫鬟杏兒看老爺走了,上前扶起奶奶,坐在妝台的矮杌子上,莫大奶奶抬頭看鏡子裏,一張雪白臉,嘴角滲出一絲鮮紅的血。
杏兒驚得叫了聲:“血,奶奶,流血了”。
莫大奶奶用手狠狠抹去唇邊的血跡,蒼白幹枯的手背上一抹刺眼的紅。
莫秋生餘怒未消去母親上房,莫夫人才撂了筷子,見兒子,有點驚訝,道:“你怎麽回來了,吃了沒有?”
莫秋生也不答話,一下坐到椅子裏,莫夫人不知兒子今兒怎麽了,氣成這樣,奇道:“你這是同誰生氣?”
莫秋生氣哼哼地道:“我要休了那不賢婦”。
莫夫人一怔,這話說得沒頭沒腦,道:“這從何說起,好好要休妻,我莫家可沒有休妻的男人”。
莫秋生賭氣地說:“那不賢的婦人給筠妹每日的飯菜咱們家連豬狗都不吃”。
莫夫人大吃一驚,不敢相信,道:“這話當真”。
莫秋生道:“我才親眼見的”。
許久,莫夫人長歎一聲,道:“也怪我,年歲大了,這兩年精神頭不濟,總以為你娶了媳婦,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頓了一下,又有點疑惑,道:“這素馨看著不像是……”,說著,又籲了口氣,無聲歎息。
莫秋生執意道:“兒子要休妻,請母親答應”。
稍停,莫夫人勸道:“這事論理是你媳婦做錯了,可這等錯也不至休妻,休妻那是大事,不是隨便說出口的,在說,尹家的人能答應嗎?依我看,你還是消消氣,為娘說說你媳婦,給筠娘陪個不是,筠娘那孩子大氣,不會記恨的”。
莫秋生還是不甘,望著母親的臉,懇求道:“娘,兒子實在無法與她生活”。
莫夫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搖搖頭,輕聲道:“我知道你心思,不過這萬萬不行的,休妻的事就此打住,以後不用在提了”。
莫秋生痛苦地雙手抱住頭,指尖深深插入發中。
莫夫人哀傷地看著他,又道:“素馨做的不對,然那個女人能容自個丈夫心裏有別人”。
莫秋生從母親房中出來,就出了大門,一徑走了,他實在不想麵對尹素馨,也沒臉麵對秋筠。
秋筠自莫秋生出了房門,就命青語和喜鵲收拾東西,既然事情說開了,免費口舌,正好離開這裏。
一宿無話。
翌日,天一放亮,秋筠就留下一封書信,帶著青語和喜鵲走了。
喜鵲這段日子住在莫府,與莫家下人都熟識,走到大門上,看門的年輕後生叫魏六的看秋筠徑自前麵走,青語和喜鵲緊跟其後,手裏還提著包裹,像是要出遠門,忙把喜鵲喚到一旁,問:“喜鵲姐,大清早的,這是要去那呀?”
喜鵲道:“家去”。
魏六就有點懷疑,府裏沒個人相送,問:“老爺知道嗎?”
喜鵲咬住下唇,搖搖頭。
說話功夫,秋筠和青語走出好遠,青語回過頭喊:“快點,喜鵲”。
喜鵲應聲跑遠。
街上,雇了車子,議了價,三人上車,車夫就趕起馬車,馬兒歇了一夜,精神飽滿,車子如飛奔城外去了。
出了城,下土路,走不遠,就見身後塵土飛揚,一架馬車狂奔追趕上來,擦著車身過去,一下跑到前麵,打橫,迫秋筠等的馬車停了下來。
一人匆忙跳下車來,來至秋筠車前,大聲道:“筠妹,為何悄悄走了,不告訴為兄知道”。
秋筠在車裏聽聲知道是莫秋生,看走不了,隻好下車來。
青語和喜鵲也跟著下來。
秋筠福了福身,道:“妹妹怕當麵與伯母和大哥告別,傷心難過,是以留了書信”。
莫秋生慚愧地道:“我知道妹妹怪我,那不賢的婦人我遲早是要休了的,妹妹跟我回去,想她也知道錯了,不敢在為難妹妹,妹妹若這樣走了,為兄還有何臉麵見夏伯父伯母,家母在家裏等著,妹妹快跟我回去吧”。
秋筠堅定地搖搖頭,道:“不,我既已出來,就不在回去,我若離了這裏,莫大哥一家三口就能和和美美地過日子”。
莫秋生執意不放她走,堅持道:“筠妹一定同我回去,要走,等我入京親自送你”。
秋筠道:“大哥官職在身,行動不自由,放心吧,路途我會小心的”。
莫秋生攔在車前,苦口勸道:“京城山高路遠,筠妹若有個閃失,為兄悔之不及”。
青語在旁,早憋著一肚子話說,這時也顧不得什麽,出言道:“公子不要逼我家姑娘,莫府我家姑娘是呆不下去,問問你那舅子臉是怎麽傷的,耳朵是怎麽沒的,大半夜的……”後麵話羞於啟齒。
“我家姑娘一味隱忍,就是怕你為難。怕老夫人難過,才一直壓下了”。
喜鵲不滿非一日,雖不明白青語說什麽,也幫腔道:“在這裏衣食不周看人白眼,何苦來”。
莫秋生恍惚聽說,他大舅子耳朵被人拿刀齊根削沒了,做夢也想不到這事與筠妹妹有關,聽青語這番話,一下子懵了,遲疑著問:“你是說尹大爺的耳朵是筠妹妹傷的?”
似乎問得有點傻,青語憤然,也不看秋筠眼色,道:“你那好舅爺深更半夜跑去姑娘房中,強要輕薄姑娘,被我家姑娘傷了”。
莫秋生愣愣地,猶自有點不敢相信這事發生在自己府裏,青語冷笑道:“我就納悶那晚大奶奶會好心送來湯圓給姑娘吃,幸好姑娘沒吃,原來是下了迷藥的”。
莫秋生驚得目瞪口呆,這簡直就無法想象,妻子竟然幹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原以為她不滿隻是說說,自己也常抱著歉疚心裏,試著夫妻相處,不想竟發生這種事。
青語看他不說話,以為他護短,想為妻子開脫,不平道:“二門晚間上鎖,你那舅子怎麽進來的,還不是那賢良的大奶奶做了手腳”。
話音未落,莫秋生返身一下子跳上馬車頭,自個抓起韁繩,揚鞭照著馬身上狠抽去。
那匹馬驟然被人猛打,前蹄騰空躍起,直直前掌朝天,撒開四條腿,一路狂奔,秋筠望見奔城門方向卷起漫天黃塵。
莫秋生就命人拿了回府,原想拿回房中交給妻子,走到上房一想,秋筠從南來,沿途隔山隔水的衣物想必沒幾件,就命下人直接拿去給秋筠。
自己徑自回房去了。
秋筠正在窗子底下看書,見一個年輕的小廝抱了兩匹布料子,進門放在桌子上,道:“秋姑娘,我家老爺命奴才給秋姑娘送來,這是別人送的上好的衣料子”。
秋筠道:“我做衣裳用不了這許多,拿去給夫人和少夫人用吧”。
那小廝哪敢不聽老爺吩咐,忙擺手道:“我家老爺說了,姑娘從南來,沒帶多少衣裳,好歹添置了,也好出門”。
秋筠覺得莫秋生一番好意,不好推辭,就收下了。
莫秋生回房,見妻子靠在板壁上發呆,聽見門簾子聲,方朝他看了一眼,道:“白日怎麽就回來了?”
莫秋生道:“換件衣裳,這棉袍子有點熱,待晚上吃酒,越發的心悶”。
莫大奶奶道:“今個不回來吃晚飯了?”
莫秋生讓小丫鬟取來衣裳,那丫鬟侍候著換上,說:“牟仁兄知道我來廬州,定要請客吃酒”。
莫大奶奶問:“那個姓牟的,是不是那個常走海路販絲綢的富商”。
莫秋生道:“正是,與我莫家還有點牽連,據說,是遠房本宗,後過繼了牟家”。
莫秋生換了衣裳出去了。
這時,丫鬟杏兒進來,道:“奴婢聽二門上的王三說,爺往家裏拿了好些精美的布料子,說是從波斯捎回來的,聽說那紗薄的像霧,輕的像雲”。
說著,四下裏瞧,問:“奴婢看堂屋裏沒有,是奶奶讓小容兒收起來了吧,也給奴婢看看,過過眼”。
原來這杏兒去二門找小廝代買胭脂水粉,聽門上的人說的,回來才找那紗料子。
莫大奶奶本是個精細之人,聽她說完,就有點狐疑,才丈夫進門,手裏空空的,也沒跟人,那來的什麽波斯的雲霧紗料子。
這正說著,小容兒掀起簾子接了話茬道:“是有這麽宗事,可是那上好的紗料子讓老爺給了秋姑娘了”。
莫大奶奶一時激憤,鼻子裏哼了幾聲,杏兒看出奶奶生氣,吐吐舌頭,朝小容兒使了個眼色,二人悄悄溜邊出去。
莫大奶奶這一氣,非同小可,身子本來就虛,著了氣惱。
自此,出了小月,經血就淋漓不斷。
青語端著飯菜進門,往桌子上一撂,氣咻咻地道:“姑娘,看能吃嗎?”
秋筠眼睛一瞭,夥食越發差了,兩碗稀粥,並兩個幹癟癟的黃饅頭,一碗寡淡少油的炒青菜幫子,於是對青語道:“你一會悄悄出去街上買點心來吃,小心別讓人看見”。
青語答應聲,喜鵲眉飛色舞地道:“青語姐我同你去,我知道街角有一家賣糕餅的,特別好吃”。
說著,就要同青語一塊去,被秋筠喊了回來,道:“你別去了,去一趟吵吵的人人盡知”。
喜鵲垂著頭,走回來。
出了二月,天氣轉暖,屋子裏稍許有點涼,不似冬天那麽冷了。
莫大奶奶見了秋筠總是臉板著,秋筠也不與之計較,想過了三月三就回京城去。
偏這日,青語出去買吃食,往回走,莫秋生剛進大門裏瞧見,看青語快到府門時,把東西藏在衣裳裏。
暗自納悶,自己家用每月不少,要吃什麽大廚房好幾個廚子,怎麽還去外麵偷偷買來。
青語也沒看見他,徑自進二門,朝上房東間去了。
莫秋生隨後跟了去,青語進門從懷裏掏出東西來,道:“姑娘快吃吧,包子還熱乎著呢,還是肉餡的”。
不妨,簾子‘啪嗒’一響,莫秋生邁進門了。
也不說話,幾步走至方桌前,莫府下人送來的飯菜還擺在桌子上,莫秋生隻看一眼,怒火中燒,厲聲問:“你們每天就吃這個?”
秋筠笑著忙要收,道:“不是,我這幾日胃口不好,別的也吃不下”。
莫秋生看眼打開的草紋紙上躺著的幾個白胖的包子,一振心酸,筠妹自小出身富貴,幾時吃過這個。
在看青語和喜鵲垂著頭,莫秋生黑著臉,問喜鵲道:“是大奶奶對嗎?”
喜鵲瞟了眼他,嚇得低低地道:“姑娘不讓說”。
秋筠瞪了她一眼,笑著道:“莫大哥嚴重,是妹妹自個要吃的”。
莫秋生牙齒咬的咯吱直響,撩起袍子,轉身出了東間的門,這裏一聲門響,秋筠暗道:這場吵鬧是免不了了。
莫秋生提腳健步如飛奔去後院,莫大奶奶才擺了飯,正要動筷,不曾想,門被‘咣當’一腳踢開,莫大奶奶光火,定睛一看,是丈夫,才要站起身。
丈夫兩大步來到桌前,朝桌上掃了一眼,二話沒說,照著桌子,抬腿就是一腳,就聽‘嘩啦啦’桌子被踹翻,杯盤盡數落地,莫大奶奶嚇得驚跳起來。
愣愣地看著丈夫,莫秋生不容分說,甩手就是一巴掌,直打得莫大奶奶身子後仰,倒退幾步,站立不住,跌倒地上。
莫秋生怒目而視,莫大奶奶看丈夫臉陰沉得可怕,趴在地上忘了哭,莫秋生恨恨指著地上羅列的破碎一地的杯盤道:“你山珍海味的,筠妹吃的什麽,你好黑心”。
莫大奶奶此刻方知丈夫打她是為了夏秋筠,傷心難過一時亂了心智,支起身,怒目狠狠地道:“你為了那賤人打我,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那賤人貫會勾引男人,我看你是鬼迷了心竅”,最後一句,聲兒兀地拔高,變得有點淒厲。
莫秋生冷冷地看她一眼,甩下一句:“惡婦,收拾了回娘家,休書我會送去”,回身就出去了。
這裏,莫大奶奶的貼身丫鬟杏兒看老爺走了,上前扶起奶奶,坐在妝台的矮杌子上,莫大奶奶抬頭看鏡子裏,一張雪白臉,嘴角滲出一絲鮮紅的血。
杏兒驚得叫了聲:“血,奶奶,流血了”。
莫大奶奶用手狠狠抹去唇邊的血跡,蒼白幹枯的手背上一抹刺眼的紅。
莫秋生餘怒未消去母親上房,莫夫人才撂了筷子,見兒子,有點驚訝,道:“你怎麽回來了,吃了沒有?”
莫秋生也不答話,一下坐到椅子裏,莫夫人不知兒子今兒怎麽了,氣成這樣,奇道:“你這是同誰生氣?”
莫秋生氣哼哼地道:“我要休了那不賢婦”。
莫夫人一怔,這話說得沒頭沒腦,道:“這從何說起,好好要休妻,我莫家可沒有休妻的男人”。
莫秋生賭氣地說:“那不賢的婦人給筠妹每日的飯菜咱們家連豬狗都不吃”。
莫夫人大吃一驚,不敢相信,道:“這話當真”。
莫秋生道:“我才親眼見的”。
許久,莫夫人長歎一聲,道:“也怪我,年歲大了,這兩年精神頭不濟,總以為你娶了媳婦,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頓了一下,又有點疑惑,道:“這素馨看著不像是……”,說著,又籲了口氣,無聲歎息。
莫秋生執意道:“兒子要休妻,請母親答應”。
稍停,莫夫人勸道:“這事論理是你媳婦做錯了,可這等錯也不至休妻,休妻那是大事,不是隨便說出口的,在說,尹家的人能答應嗎?依我看,你還是消消氣,為娘說說你媳婦,給筠娘陪個不是,筠娘那孩子大氣,不會記恨的”。
莫秋生還是不甘,望著母親的臉,懇求道:“娘,兒子實在無法與她生活”。
莫夫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搖搖頭,輕聲道:“我知道你心思,不過這萬萬不行的,休妻的事就此打住,以後不用在提了”。
莫秋生痛苦地雙手抱住頭,指尖深深插入發中。
莫夫人哀傷地看著他,又道:“素馨做的不對,然那個女人能容自個丈夫心裏有別人”。
莫秋生從母親房中出來,就出了大門,一徑走了,他實在不想麵對尹素馨,也沒臉麵對秋筠。
秋筠自莫秋生出了房門,就命青語和喜鵲收拾東西,既然事情說開了,免費口舌,正好離開這裏。
一宿無話。
翌日,天一放亮,秋筠就留下一封書信,帶著青語和喜鵲走了。
喜鵲這段日子住在莫府,與莫家下人都熟識,走到大門上,看門的年輕後生叫魏六的看秋筠徑自前麵走,青語和喜鵲緊跟其後,手裏還提著包裹,像是要出遠門,忙把喜鵲喚到一旁,問:“喜鵲姐,大清早的,這是要去那呀?”
喜鵲道:“家去”。
魏六就有點懷疑,府裏沒個人相送,問:“老爺知道嗎?”
喜鵲咬住下唇,搖搖頭。
說話功夫,秋筠和青語走出好遠,青語回過頭喊:“快點,喜鵲”。
喜鵲應聲跑遠。
街上,雇了車子,議了價,三人上車,車夫就趕起馬車,馬兒歇了一夜,精神飽滿,車子如飛奔城外去了。
出了城,下土路,走不遠,就見身後塵土飛揚,一架馬車狂奔追趕上來,擦著車身過去,一下跑到前麵,打橫,迫秋筠等的馬車停了下來。
一人匆忙跳下車來,來至秋筠車前,大聲道:“筠妹,為何悄悄走了,不告訴為兄知道”。
秋筠在車裏聽聲知道是莫秋生,看走不了,隻好下車來。
青語和喜鵲也跟著下來。
秋筠福了福身,道:“妹妹怕當麵與伯母和大哥告別,傷心難過,是以留了書信”。
莫秋生慚愧地道:“我知道妹妹怪我,那不賢的婦人我遲早是要休了的,妹妹跟我回去,想她也知道錯了,不敢在為難妹妹,妹妹若這樣走了,為兄還有何臉麵見夏伯父伯母,家母在家裏等著,妹妹快跟我回去吧”。
秋筠堅定地搖搖頭,道:“不,我既已出來,就不在回去,我若離了這裏,莫大哥一家三口就能和和美美地過日子”。
莫秋生執意不放她走,堅持道:“筠妹一定同我回去,要走,等我入京親自送你”。
秋筠道:“大哥官職在身,行動不自由,放心吧,路途我會小心的”。
莫秋生攔在車前,苦口勸道:“京城山高路遠,筠妹若有個閃失,為兄悔之不及”。
青語在旁,早憋著一肚子話說,這時也顧不得什麽,出言道:“公子不要逼我家姑娘,莫府我家姑娘是呆不下去,問問你那舅子臉是怎麽傷的,耳朵是怎麽沒的,大半夜的……”後麵話羞於啟齒。
“我家姑娘一味隱忍,就是怕你為難。怕老夫人難過,才一直壓下了”。
喜鵲不滿非一日,雖不明白青語說什麽,也幫腔道:“在這裏衣食不周看人白眼,何苦來”。
莫秋生恍惚聽說,他大舅子耳朵被人拿刀齊根削沒了,做夢也想不到這事與筠妹妹有關,聽青語這番話,一下子懵了,遲疑著問:“你是說尹大爺的耳朵是筠妹妹傷的?”
似乎問得有點傻,青語憤然,也不看秋筠眼色,道:“你那好舅爺深更半夜跑去姑娘房中,強要輕薄姑娘,被我家姑娘傷了”。
莫秋生愣愣地,猶自有點不敢相信這事發生在自己府裏,青語冷笑道:“我就納悶那晚大奶奶會好心送來湯圓給姑娘吃,幸好姑娘沒吃,原來是下了迷藥的”。
莫秋生驚得目瞪口呆,這簡直就無法想象,妻子竟然幹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原以為她不滿隻是說說,自己也常抱著歉疚心裏,試著夫妻相處,不想竟發生這種事。
青語看他不說話,以為他護短,想為妻子開脫,不平道:“二門晚間上鎖,你那舅子怎麽進來的,還不是那賢良的大奶奶做了手腳”。
話音未落,莫秋生返身一下子跳上馬車頭,自個抓起韁繩,揚鞭照著馬身上狠抽去。
那匹馬驟然被人猛打,前蹄騰空躍起,直直前掌朝天,撒開四條腿,一路狂奔,秋筠望見奔城門方向卷起漫天黃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