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鸞,紅鸞,野那裏去了?”鳴鳳急著臉喚道,紅鸞慢騰騰進屋。
“你這半天跑哪去了”。
紅鸞不忿,連這麽個小丫頭也擠兌自己,還沒抬通房,就這樣子氣勢,若當了姨娘還不把自個吃了。
遂語氣生硬地說:“不舒服,歇著”。
“以為你是誰,大小姐,整日歇著”,鳴鳳昨個聽老張婆子說了紅鸞的事,狐媚惑主,整個就是個妖精,又聽老張婆子說她是從小侍候爺的心腹丫鬟,心底還有絲妒忌。
紅鸞氣不過,道:“我身子不舒服,不能侍候姑娘”,說著,轉身就出去了。
氣得鳴鳳站在那直翻白眼。
“鳴鳳,什麽事吵鬧”,裏間楊姑娘楊聲兒問道。
鳴鳳氣得掀了簾子進去,楊貞娘與傅容錦一夜纏綿,待天亮傅容錦才走,才正懶懶的想補覺,就聽外間兩丫鬟吵鬧,皺著眉頭,換了鳴鳳進來,看鳴鳳臉都氣青了,怪道:“你今兒怎麽了,一臉的不高興,給誰看”。
鳴鳳就把老張婆子說的那番話,添油加醋地說了,臨了說:“我就說著紅鸞丫頭有大小姐脾氣,原來卻是爺心尖上的,從小侍候爺,這情分不比尋常”。
楊姑娘聽了,心裏本不好受,又聽了這般話,酸溜溜的,正這時,一個和緩聲兒道:“姑娘在屋嗎?”
二人收住話,朝門口看去,見進來的是青語,這楊姑娘在傅府上住了幾月也知道青語是奶奶的陪嫁丫頭,三奶奶跟前當紅的人,也不敢太過無禮,麵上敷衍道:“青語姑娘來了”,也沒讓坐。
青語也沒在意,上前行了禮,道:“奴婢奉了奶奶命,過來問楊姑娘在府上住著可習慣,缺什麽短什麽盡管和奶奶要去”。
楊姑娘有點得意,心想,三爺寵我,就是三奶奶也不敢拿我怎樣,將來生個一男半女的,扶了姨娘,籌謀好了,主母的位置坐上也說不定,這樣想著,臉上就帶出了嬌吟之色,青語心底不屑。
楊貞娘拿腔作調道:“青語姑娘替我回去謝你奶奶,我這幾日身子不舒坦,改日過去給奶奶請安”。
青語道:“奶奶說讓姑娘安心住著,有什麽事讓紅鸞去說聲就行”。
“好”,楊貞娘趿拉著眼皮,懶懶地道。
青語好涵養的人,看著她這做派,不禁為奶奶不平,壓下不快,和氣聲兒道:“那奴婢就告辭了”。
說著,朝外走,走到門口,想起什麽又折回,陪著笑道:“可是還有一事,忘了說了,這裏侍候的紅鸞姑娘奶奶吩咐了,別狠使了她,看爺不高興,有些話姑娘知道就行,不好明說,待來日姑娘自然知道”。
說著,腳步輕快就走了,背過身,青語緊抿著嘴,直到出了小跨院,才無聲地笑了。
留下這裏心裏不是滋味的主仆,鳴鳳火大加柴,“姑娘我說是吧,這紅鸞有來頭的,聽青語的話,還有收房的意思”。
“哼”,楊姑娘冷笑一聲,陰□:“好個紅姨娘”。
自此後,也不用鳴鳳侍候了,夜裏竟讓紅鸞守著,端茶倒水,夜夜折騰紅鸞,紅鸞日夜不得歇,白日就沒精神,那楊貞娘雖不能打,常指桑罵槐,紅鸞也不敢出聲,暗咽下氣,每日小心侍候。
這日晌午頭,傅容錦因天熱,過來,與楊貞娘調了陣子情,又雲雨一番,乏了,就合著眼,在炕上躺著,楊貞娘穿了小衣,口渴,招呼道:“紅鸞給我倒杯熱茶來”。
紅鸞過了好一會慢騰騰進來,進門靈敏地嗅到房內流動著男女歡愛後暗昧氣息,二人顯見才親熱過,看光景好一番纏綿,楊貞娘穿得極少,露骨露肉的,紅鸞看了心裏就不舒服,天熱又見她指使自己,十分不願,勉強遞過茶去,楊貞娘看出她不滿,隻怕還帶著醋意,看她單手遞茶,就來了氣,紅鸞遞過茶杯以為她接著,就收了手,不想楊貞娘有意沒拿穩,茶水濺出,燙了手,隻聽:“哎呦”,接著清脆一聲:“啪嗒”茶杯落地,傅容錦嚇了一跳,把眼睜開,見楊氏捂住手,“哎呦”地叫,撲棱翻身起來,緊張湊過去問:“怎麽了?”
那楊貞娘撅著小嘴,淚光盈盈,嬌嬌怯怯叫了聲:“爺,這丫鬟成心的”。
傅容錦看她委屈模樣,十分堪憐,一股怒火中燒,這時,紅鸞冷冷隻站在離炕不遠處,傅容錦更加光火,怒喝道:“過來”。
紅鸞看他眼神極冷,有點害怕,小聲辯道:“是姑娘沒拿穩”。蹭上前兩步,傅容錦猛地抓起炕上放著的一把笤帚,劈頭蓋臉地打去,紅鸞尖叫著抱著頭躲,傅容錦又飛起一腳,踢倒她,憤然道;“滾,在不走,爺著人賣了你”。
紅鸞忍住身上的疼,硬撐著爬起來,弓著腰,扶著牆,一步一挪出去。
這裏,楊貞娘心裏快意,撒嬌撒癡地往傅容錦懷裏鑽,說:“這紅鸞一定是奶奶派來折磨我的,爺給我做主”。
傅容錦摟著她哄道:“你奶奶人和善,怎麽會呢?一定是這紅鸞丫頭看著咱們親熱,心裏不舒服”。
“為什麽她心裏不舒服”,楊貞娘掙脫開傅容錦坐直身子,瞪著一雙媚眼問道。
“心肝,你多想了”,傅容錦看說漏了嘴,訕笑著解釋。
“她那麽好,為何爺還來招惹我,不若爺把我送回家去,省得留在這礙眼”。楊貞娘賭氣道。
傅容錦那受得了楊氏嬌嗔,恨不得多長兩張嘴,急辯道:“心肝,她那裏如你呀,她端茶遞水都不配,你是爺心尖,爺怎麽舍得讓你受委屈”。
說著,心肝寶貝一頓亂叫,裏間又一振窸窸窣窣的。
紅鸞扶著牆,捂著小腹,一步步挪,才走到外間,夏天熱,外間和裏間隻掛了個軟簾,裏間二人對話清晰傳出來。
紅鸞心底慢慢升騰起一股強烈的怨恨,怨傅容錦,恨楊貞娘。
秋天黃葉飄落時,吳表姑娘娘三搬了出去。
早起,秋筠對方媽道:“我去襄王府看槿熙,順便說說宛如的事”。
方媽道:“很該的,槿熙姑娘素來熱心腸”。
秋筠道:“我這就收拾了去回太太”。
傅太太聽說她要去襄王府,露出鮮有笑容道:“是該多走動,你們自小一塊長大的”。
秋筠就喚了青語一同出門。
另雇了輛小轎,轎夫聽去襄王府,沒有不知的,撒開腿飛奔,半個時辰就到了。
襄王府氣勢恢宏,門麵比傅府氣派,聽下人報說傅三奶奶來了,槿熙喜上眉梢,迭聲道:“快請”。
下人把秋筠帶入內房,槿熙已迎出,二人攜手入內。
槿熙拉她坐在清涼的冰玉床上,道:“我正要找你,你今兒正好來了,買房手續齊全了,隻差官府備案”。
秋筠道:“多虧你幫襯著”。
槿熙道:“差點出了紕漏”
秋筠詫異道:“怎麽?”
槿熙拍拍她的手道:“沒事了”。
又道:“你知道禮親王吧,是普小王爺來問我買房的女子是誰?”
秋筠緊張盯著槿熙道:“你說了?”
槿熙笑道:“看你緊張的,我能說嗎?還好,被我混過去了”。
秋筠鬆了口氣,嗔道:“嚇了我一跳”。
槿熙道:“房子雖在郊外,離京城近,熟頭熟腦的,你少過去,有事找個妥當的人去”。
秋筠點頭。
槿熙突然轉了話題,道;“你該好好勸勸令尊,聽我們王爺說令尊幾次觸怒皇上”。
秋筠心一緊,禍事的腳步越來越近,搖頭道:“我也正為這事發愁”。
槿熙道:“伯母時常勸著或許能聽”。
秋筠歎氣道:“勸不了的,我父親那忠直脾氣,有話不說會憋死的”
槿熙看她煩惱,岔開話頭道:“一直憋在心裏想問你,你買房子是有心和傅家斷了”。
秋筠鄭重點點頭,不隱瞞道:“是,一有機會我就離開傅家”。
槿熙看著她無奈道:“你和宛如都夠讓人擔心的了,你離了傅家,孤身一人,日後可怎麽好”。
秋筠低低的聲卻透著堅定:“這種日子,生不如死”。
槿熙勸道:“傅三爺雖好女色,但對你不算薄待,男人都一樣,有個把女人又算什麽,不用認真就是”。
說著,指尖點點秋筠額頭道:“你呀,感情上的事太過計較,睜一眼閉一眼就能安穩過一輩子”。
秋筠唇咬得發白,前世種種若說了,會把槿熙嚇到。
二人又說了會宛如,秋筠就告辭出來。
雇的那乘小轎等在門口,轎夫蹲在道邊,看雇主出來,站起身,青語挑了轎簾,秋筠才要上轎子,就見官道來了乘金頂華蓋八抬大轎,停在襄王府門前,一錦衣男子從轎子裏出來,一道刺眼的陽光照到他挺拔的身上,光華璀璨,貴氣逼人,周圍都跟著明亮起來。
男子目光朝這廂看,咋見秋筠,刹那男子閃耀的眸光深處一片驚喜。
秋筠心中一凜,忽地想起那日西山看房路上擦肩而過的那乘轎子裏的人。
不及多想,抬腿匆忙就上了轎子,青語上來,忙命轎夫起轎。
“你這半天跑哪去了”。
紅鸞不忿,連這麽個小丫頭也擠兌自己,還沒抬通房,就這樣子氣勢,若當了姨娘還不把自個吃了。
遂語氣生硬地說:“不舒服,歇著”。
“以為你是誰,大小姐,整日歇著”,鳴鳳昨個聽老張婆子說了紅鸞的事,狐媚惑主,整個就是個妖精,又聽老張婆子說她是從小侍候爺的心腹丫鬟,心底還有絲妒忌。
紅鸞氣不過,道:“我身子不舒服,不能侍候姑娘”,說著,轉身就出去了。
氣得鳴鳳站在那直翻白眼。
“鳴鳳,什麽事吵鬧”,裏間楊姑娘楊聲兒問道。
鳴鳳氣得掀了簾子進去,楊貞娘與傅容錦一夜纏綿,待天亮傅容錦才走,才正懶懶的想補覺,就聽外間兩丫鬟吵鬧,皺著眉頭,換了鳴鳳進來,看鳴鳳臉都氣青了,怪道:“你今兒怎麽了,一臉的不高興,給誰看”。
鳴鳳就把老張婆子說的那番話,添油加醋地說了,臨了說:“我就說著紅鸞丫頭有大小姐脾氣,原來卻是爺心尖上的,從小侍候爺,這情分不比尋常”。
楊姑娘聽了,心裏本不好受,又聽了這般話,酸溜溜的,正這時,一個和緩聲兒道:“姑娘在屋嗎?”
二人收住話,朝門口看去,見進來的是青語,這楊姑娘在傅府上住了幾月也知道青語是奶奶的陪嫁丫頭,三奶奶跟前當紅的人,也不敢太過無禮,麵上敷衍道:“青語姑娘來了”,也沒讓坐。
青語也沒在意,上前行了禮,道:“奴婢奉了奶奶命,過來問楊姑娘在府上住著可習慣,缺什麽短什麽盡管和奶奶要去”。
楊姑娘有點得意,心想,三爺寵我,就是三奶奶也不敢拿我怎樣,將來生個一男半女的,扶了姨娘,籌謀好了,主母的位置坐上也說不定,這樣想著,臉上就帶出了嬌吟之色,青語心底不屑。
楊貞娘拿腔作調道:“青語姑娘替我回去謝你奶奶,我這幾日身子不舒坦,改日過去給奶奶請安”。
青語道:“奶奶說讓姑娘安心住著,有什麽事讓紅鸞去說聲就行”。
“好”,楊貞娘趿拉著眼皮,懶懶地道。
青語好涵養的人,看著她這做派,不禁為奶奶不平,壓下不快,和氣聲兒道:“那奴婢就告辭了”。
說著,朝外走,走到門口,想起什麽又折回,陪著笑道:“可是還有一事,忘了說了,這裏侍候的紅鸞姑娘奶奶吩咐了,別狠使了她,看爺不高興,有些話姑娘知道就行,不好明說,待來日姑娘自然知道”。
說著,腳步輕快就走了,背過身,青語緊抿著嘴,直到出了小跨院,才無聲地笑了。
留下這裏心裏不是滋味的主仆,鳴鳳火大加柴,“姑娘我說是吧,這紅鸞有來頭的,聽青語的話,還有收房的意思”。
“哼”,楊姑娘冷笑一聲,陰□:“好個紅姨娘”。
自此後,也不用鳴鳳侍候了,夜裏竟讓紅鸞守著,端茶倒水,夜夜折騰紅鸞,紅鸞日夜不得歇,白日就沒精神,那楊貞娘雖不能打,常指桑罵槐,紅鸞也不敢出聲,暗咽下氣,每日小心侍候。
這日晌午頭,傅容錦因天熱,過來,與楊貞娘調了陣子情,又雲雨一番,乏了,就合著眼,在炕上躺著,楊貞娘穿了小衣,口渴,招呼道:“紅鸞給我倒杯熱茶來”。
紅鸞過了好一會慢騰騰進來,進門靈敏地嗅到房內流動著男女歡愛後暗昧氣息,二人顯見才親熱過,看光景好一番纏綿,楊貞娘穿得極少,露骨露肉的,紅鸞看了心裏就不舒服,天熱又見她指使自己,十分不願,勉強遞過茶去,楊貞娘看出她不滿,隻怕還帶著醋意,看她單手遞茶,就來了氣,紅鸞遞過茶杯以為她接著,就收了手,不想楊貞娘有意沒拿穩,茶水濺出,燙了手,隻聽:“哎呦”,接著清脆一聲:“啪嗒”茶杯落地,傅容錦嚇了一跳,把眼睜開,見楊氏捂住手,“哎呦”地叫,撲棱翻身起來,緊張湊過去問:“怎麽了?”
那楊貞娘撅著小嘴,淚光盈盈,嬌嬌怯怯叫了聲:“爺,這丫鬟成心的”。
傅容錦看她委屈模樣,十分堪憐,一股怒火中燒,這時,紅鸞冷冷隻站在離炕不遠處,傅容錦更加光火,怒喝道:“過來”。
紅鸞看他眼神極冷,有點害怕,小聲辯道:“是姑娘沒拿穩”。蹭上前兩步,傅容錦猛地抓起炕上放著的一把笤帚,劈頭蓋臉地打去,紅鸞尖叫著抱著頭躲,傅容錦又飛起一腳,踢倒她,憤然道;“滾,在不走,爺著人賣了你”。
紅鸞忍住身上的疼,硬撐著爬起來,弓著腰,扶著牆,一步一挪出去。
這裏,楊貞娘心裏快意,撒嬌撒癡地往傅容錦懷裏鑽,說:“這紅鸞一定是奶奶派來折磨我的,爺給我做主”。
傅容錦摟著她哄道:“你奶奶人和善,怎麽會呢?一定是這紅鸞丫頭看著咱們親熱,心裏不舒服”。
“為什麽她心裏不舒服”,楊貞娘掙脫開傅容錦坐直身子,瞪著一雙媚眼問道。
“心肝,你多想了”,傅容錦看說漏了嘴,訕笑著解釋。
“她那麽好,為何爺還來招惹我,不若爺把我送回家去,省得留在這礙眼”。楊貞娘賭氣道。
傅容錦那受得了楊氏嬌嗔,恨不得多長兩張嘴,急辯道:“心肝,她那裏如你呀,她端茶遞水都不配,你是爺心尖,爺怎麽舍得讓你受委屈”。
說著,心肝寶貝一頓亂叫,裏間又一振窸窸窣窣的。
紅鸞扶著牆,捂著小腹,一步步挪,才走到外間,夏天熱,外間和裏間隻掛了個軟簾,裏間二人對話清晰傳出來。
紅鸞心底慢慢升騰起一股強烈的怨恨,怨傅容錦,恨楊貞娘。
秋天黃葉飄落時,吳表姑娘娘三搬了出去。
早起,秋筠對方媽道:“我去襄王府看槿熙,順便說說宛如的事”。
方媽道:“很該的,槿熙姑娘素來熱心腸”。
秋筠道:“我這就收拾了去回太太”。
傅太太聽說她要去襄王府,露出鮮有笑容道:“是該多走動,你們自小一塊長大的”。
秋筠就喚了青語一同出門。
另雇了輛小轎,轎夫聽去襄王府,沒有不知的,撒開腿飛奔,半個時辰就到了。
襄王府氣勢恢宏,門麵比傅府氣派,聽下人報說傅三奶奶來了,槿熙喜上眉梢,迭聲道:“快請”。
下人把秋筠帶入內房,槿熙已迎出,二人攜手入內。
槿熙拉她坐在清涼的冰玉床上,道:“我正要找你,你今兒正好來了,買房手續齊全了,隻差官府備案”。
秋筠道:“多虧你幫襯著”。
槿熙道:“差點出了紕漏”
秋筠詫異道:“怎麽?”
槿熙拍拍她的手道:“沒事了”。
又道:“你知道禮親王吧,是普小王爺來問我買房的女子是誰?”
秋筠緊張盯著槿熙道:“你說了?”
槿熙笑道:“看你緊張的,我能說嗎?還好,被我混過去了”。
秋筠鬆了口氣,嗔道:“嚇了我一跳”。
槿熙道:“房子雖在郊外,離京城近,熟頭熟腦的,你少過去,有事找個妥當的人去”。
秋筠點頭。
槿熙突然轉了話題,道;“你該好好勸勸令尊,聽我們王爺說令尊幾次觸怒皇上”。
秋筠心一緊,禍事的腳步越來越近,搖頭道:“我也正為這事發愁”。
槿熙道:“伯母時常勸著或許能聽”。
秋筠歎氣道:“勸不了的,我父親那忠直脾氣,有話不說會憋死的”
槿熙看她煩惱,岔開話頭道:“一直憋在心裏想問你,你買房子是有心和傅家斷了”。
秋筠鄭重點點頭,不隱瞞道:“是,一有機會我就離開傅家”。
槿熙看著她無奈道:“你和宛如都夠讓人擔心的了,你離了傅家,孤身一人,日後可怎麽好”。
秋筠低低的聲卻透著堅定:“這種日子,生不如死”。
槿熙勸道:“傅三爺雖好女色,但對你不算薄待,男人都一樣,有個把女人又算什麽,不用認真就是”。
說著,指尖點點秋筠額頭道:“你呀,感情上的事太過計較,睜一眼閉一眼就能安穩過一輩子”。
秋筠唇咬得發白,前世種種若說了,會把槿熙嚇到。
二人又說了會宛如,秋筠就告辭出來。
雇的那乘小轎等在門口,轎夫蹲在道邊,看雇主出來,站起身,青語挑了轎簾,秋筠才要上轎子,就見官道來了乘金頂華蓋八抬大轎,停在襄王府門前,一錦衣男子從轎子裏出來,一道刺眼的陽光照到他挺拔的身上,光華璀璨,貴氣逼人,周圍都跟著明亮起來。
男子目光朝這廂看,咋見秋筠,刹那男子閃耀的眸光深處一片驚喜。
秋筠心中一凜,忽地想起那日西山看房路上擦肩而過的那乘轎子裏的人。
不及多想,抬腿匆忙就上了轎子,青語上來,忙命轎夫起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