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時期的封家算不上風光正盛,確也是權力在手,身居大明朝一品官員,又有洪武皇帝親賜丹書鐵券,身份自然貴胄。
但這平時除了修建皇陵,看風水看地外,偶爾做些地下買賣,這當然不是為了錢財,純屬是觀山盜門一門立足於江湖的手段。
封正道生在明神宗年間,萬曆四十年,葭州一地出了樁秘聞異事,一夥盜墓者在葭州附近盜土時,在墓中得了段神木,為何稱為神木?因此墓生長在墓中,外形似人,通體幽綠,草香彌漫。
這夥盜墓者共有三人,兩人進了墓內,發現這東西長在墓裏,像是一根木頭,走近一看,卻發現這長在地下的木頭宛如一個女人,還是不穿衣服的那種,隻見那神似女人的木頭麵容姣好,全身沒有衣服遮蓋,裸露著身體,直立立的長在木中,除了身體發綠外,幾乎同活人沒什麽區別。
下入墓中的兩個盜墓者是個光棍漢,見此裸身女人哪能經受的住誘惑,二人當即起了色心,管它娘的是什麽木頭還是女屍的,隻要能熱乎的辦了事,還管後麵那麽多作甚。
那長在木裏的女子說來奇怪,見二人脫衣要行苟且之事,通身發綠的女子竟然嘴角上揚笑了起來,著實讓二人嚇得夠嗆。
其中一人仗著膽大便上手去摸那女子到底是不是活的,卻發現女子笑的越發滲人,並且幽綠的身體冰涼,像是有種冰肌玉骨的感覺。
正所謂是見之不動,撫之則笑,給誰都不會再有其他想法,這樣的東西當真稱神,二人覺得此物必是神木,便由色心轉成了貪心,欲將此物帶走。
接著奇異的事情就發生了,那木中女子在搬動時,忽的被斷了身肢,身體裏竟然流出了清綠色的汁液,汁液散發著清香,沁人心脾。
那味道叫人不住嘴饞,兩名在底下的盜墓賊賊心四起,覺著神木裏流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於是二人就把女子掰下來幾塊,放到嘴裏一吃,堪比那人間珍饈,便悉數將其吃了個精光。
封家人便是聽聞了這樣消息後,聞訊趕來,天底下盜門本應是一家,如今有人出了道德敗壞之事,封家當時一家獨大,他不出麵,誰人還能出麵?
事情發生在葭州柳子溝附近,柳子溝左右夾山,地處偏遠,平時這地方連個鬼都不會進來,也是因此,進柳子溝根本無路可走。
封正道帶著兩位封家人費盡力氣,入了柳子溝內。
柳子溝村民幾乎與世隔絕,自給自足,封正道三人進入柳子溝沒兩天時間,就發現了柳子溝村民的秘密,這裏的人崇拜一種樹仙,是一種樹上長出來的東西。
封正道為了不引人耳目,並沒有進入村子,而是在外圍觀察,本來他也沒必要去打擾人家。
可幾天下來,封正道發現了問題,且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柳子溝地勢東西各有兩山相夾,東高西低,常年不見日出,整個柳子溝成一長條,像條山蟲爬在地下,在兩山所壓下,動彈不得。
常人看來沒有什麽,但在封正道眼中,此地沒有墓葬還好,要是有的話,怕是得要永世不得翻身,不知那三位盜墓者下落如何,他們進的墓位置在什麽地方,要是真在這長溝中,問題怕是有些棘手。
封正道觀察了幾天後,發現柳子溝村民保持有淳厚的民風,生活的簡單無比,每日除了農耕睡覺外,基本全村二十口人的其餘時間都在跪拜一種樹仙。
封正道在夜深人靜時,偷潛入查看了那所謂的樹仙究竟是個什麽東西,但結果讓他一驚。
柳子溝村民跪拜的樹仙實則是一種肉靈芝,便是太歲。
要說是生活在偏遠處的人民無知,可它們信奉的東西叫人生疑,跪拜一塊太歲又有何用?
封正道還發現那塊太歲竟還能生更發芽,長出了奇怪的肢狀物體,看的人十分惡心。
封正道為了不浪費時間,封家三人日夜在柳子溝內搜尋那處盜墓者進入的古墓,他必須給出個說法,出現如此奇事,卻是叫外界猜測紛紛,不論是危言聳聽,還是墓中真長出了個怪異女子,這事對封正道來說,都必須嚴明偵查。
又是兩天時間,封正道一無所獲,柳子溝內根本沒有半個古墓影子,封正道心言,莫非是上了當?
欲要離開之時,封正道在暗中瞧見了駭人的一幕,柳子溝村民在祭台上用自身鮮血去滋養那塊神木,神木吸收了血液後,加速生長。
封正道愈發覺得此事大有蹊蹺,那太歲本是個稀有物種,因世間罕見,人們對其並不深知,這究竟是個什麽東西,很難定義,可柳子溝人的做法,難不成是在進行著某種邪術?
這是天下人所共憤的,封正道決心要看下去,看看這所謂的神木中會長出什麽來。
封正道此行並沒有打算停留太久,食物帶的不夠便差一人去取,路上一來一回的時間怎麽也得兩到三天,柳子溝的路難行,可以說根本無路。
封正道同剩下的封家人守在柳子溝村外三天後,彈盡糧絕,遲遲不見那取糧之人回來,又過了兩天後,五天未進食的二人,達到了極限,於是,封正道決定返回。
正準備起身離去之時,二人的周圍出現了柳子溝村民,原不是他二人在監視村子,而是整個柳子溝人都早在注視著二人,柳子溝村民個個麵色冰冷,充滿了敵意,上來就將二人擒住,帶到了神木前,要殺人祭木。
那年頭是大明萬曆四十年,算不上風華正茂,卻是中興之就,天下安得太平,但在此處沒有王法存在,要殺要刮,全憑當地人意思。
封正道饑餓至極,沒有多餘力氣反抗,他眼看著隨來的封家人遭人殺害,過程十分殘忍血腥,用大卸八塊來說不足形容,榨幹了此人身上的每一滴血,祭了神木。
封正道瞧見下一個便是自己,不由抬頭望了眼神木和柳子溝人,看到神木吸收了血後,快速生長出了嫩綠的枝體,那樣子就像是個人形般,邪的讓人說不出話來。
封正道見著長出的嫩綠肢體,饑餓難耐,橫豎是個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便用盡全身最後一絲氣力,撲上神木,大口吃下了剛長出的肢體。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頓時,封正道身體裏流入一股清涼的感覺,饑餓感消失不見,反在瞬間精神煥發,充滿了力氣,以封正道的身手,那些柳子溝人根本不是對手,封正道倉惶而逃,一路逃出了柳子溝中,隨行的兩個封家人無一生還。
回到封家後的封正道請了各種名醫就診,擔心自己吃下的東西有毒,幾乎所有醫師看過後都說封正道精力旺盛,比起同齡人都要強健十倍,時間一長,封正道未感有異常,就沒太當回事,更厲害的是,封正道晚年六十二歲時,甚至還喜得了貴子!
至於柳子溝內的事,封正道沒有多言,基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外說那盜墓者的經曆根本是無稽之談,好在的是那夥盜墓者再未出來過。
封正道也一直好奇,他比誰都明白,那夥盜墓者在古墓遇見的東西絕對是真實存在的,不知他們吃了那東西後,是否和自己一樣,總之此事後來再沒發生過,封正道後來也親自多次去葭州柳子溝尋找那處村子,但結果都是一樣,柳子溝同人間蒸發了般。
此事記載於《觀山賦》中,出自封正道親筆。
封正道年壽九十八,在當時已是絕對的高壽,不知是否和他的這次經曆有關。
...
封羽回過思緒來,覺著封正道的事和眼前之事一樣,怪異無比,若不是張滿月提醒,封羽還真想不起這事來,封家先人多了去了,他們的多數奇聞異事都記在入了《觀山賦》中,此賦足足有八卷,每卷上的內容都奇異複雜,後來又有封家先人總結了八卷,題了《斷山八句》,但在封羽看來,二者間似乎並沒有什麽特別聯係。
封家是個延綿已久的種族,古老且神秘,從棺材山起,到大明觀山太保,再到衰落,中間藏及的故事太多了,但凡是個封家人,就會在觀山賦上留些手跡,不管後人能不能看懂,至少證明了這號人物存在過。
封羽也曾想過,若幹年後,自己垂垂老朽之際,拿起《觀山賦》來,提筆會寫到些什麽呢?
總該不會是什麽老子到此一遊之類的話語,那後人們看來不定得覺著這位先人多麽荒唐。
張滿月在墓穴內燃了黃符紙後,觀察著黃符紙燃燒過的痕跡,及地上的灰燼,她若有所思,靜不出聲。
封羽十分想問張滿月有何發現,這墓穴中的回生門到底去了何處,還有那個封家的故事裏和此地有什麽聯係?
經過了許多後,封羽知道就是問張滿月,她也未必會作答,與其傻子似的求人,不如自己多動腦子想想,這點也是封羽所擅長的,深思熟慮成了他的一種常態。
但這平時除了修建皇陵,看風水看地外,偶爾做些地下買賣,這當然不是為了錢財,純屬是觀山盜門一門立足於江湖的手段。
封正道生在明神宗年間,萬曆四十年,葭州一地出了樁秘聞異事,一夥盜墓者在葭州附近盜土時,在墓中得了段神木,為何稱為神木?因此墓生長在墓中,外形似人,通體幽綠,草香彌漫。
這夥盜墓者共有三人,兩人進了墓內,發現這東西長在墓裏,像是一根木頭,走近一看,卻發現這長在地下的木頭宛如一個女人,還是不穿衣服的那種,隻見那神似女人的木頭麵容姣好,全身沒有衣服遮蓋,裸露著身體,直立立的長在木中,除了身體發綠外,幾乎同活人沒什麽區別。
下入墓中的兩個盜墓者是個光棍漢,見此裸身女人哪能經受的住誘惑,二人當即起了色心,管它娘的是什麽木頭還是女屍的,隻要能熱乎的辦了事,還管後麵那麽多作甚。
那長在木裏的女子說來奇怪,見二人脫衣要行苟且之事,通身發綠的女子竟然嘴角上揚笑了起來,著實讓二人嚇得夠嗆。
其中一人仗著膽大便上手去摸那女子到底是不是活的,卻發現女子笑的越發滲人,並且幽綠的身體冰涼,像是有種冰肌玉骨的感覺。
正所謂是見之不動,撫之則笑,給誰都不會再有其他想法,這樣的東西當真稱神,二人覺得此物必是神木,便由色心轉成了貪心,欲將此物帶走。
接著奇異的事情就發生了,那木中女子在搬動時,忽的被斷了身肢,身體裏竟然流出了清綠色的汁液,汁液散發著清香,沁人心脾。
那味道叫人不住嘴饞,兩名在底下的盜墓賊賊心四起,覺著神木裏流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於是二人就把女子掰下來幾塊,放到嘴裏一吃,堪比那人間珍饈,便悉數將其吃了個精光。
封家人便是聽聞了這樣消息後,聞訊趕來,天底下盜門本應是一家,如今有人出了道德敗壞之事,封家當時一家獨大,他不出麵,誰人還能出麵?
事情發生在葭州柳子溝附近,柳子溝左右夾山,地處偏遠,平時這地方連個鬼都不會進來,也是因此,進柳子溝根本無路可走。
封正道帶著兩位封家人費盡力氣,入了柳子溝內。
柳子溝村民幾乎與世隔絕,自給自足,封正道三人進入柳子溝沒兩天時間,就發現了柳子溝村民的秘密,這裏的人崇拜一種樹仙,是一種樹上長出來的東西。
封正道為了不引人耳目,並沒有進入村子,而是在外圍觀察,本來他也沒必要去打擾人家。
可幾天下來,封正道發現了問題,且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柳子溝地勢東西各有兩山相夾,東高西低,常年不見日出,整個柳子溝成一長條,像條山蟲爬在地下,在兩山所壓下,動彈不得。
常人看來沒有什麽,但在封正道眼中,此地沒有墓葬還好,要是有的話,怕是得要永世不得翻身,不知那三位盜墓者下落如何,他們進的墓位置在什麽地方,要是真在這長溝中,問題怕是有些棘手。
封正道觀察了幾天後,發現柳子溝村民保持有淳厚的民風,生活的簡單無比,每日除了農耕睡覺外,基本全村二十口人的其餘時間都在跪拜一種樹仙。
封正道在夜深人靜時,偷潛入查看了那所謂的樹仙究竟是個什麽東西,但結果讓他一驚。
柳子溝村民跪拜的樹仙實則是一種肉靈芝,便是太歲。
要說是生活在偏遠處的人民無知,可它們信奉的東西叫人生疑,跪拜一塊太歲又有何用?
封正道還發現那塊太歲竟還能生更發芽,長出了奇怪的肢狀物體,看的人十分惡心。
封正道為了不浪費時間,封家三人日夜在柳子溝內搜尋那處盜墓者進入的古墓,他必須給出個說法,出現如此奇事,卻是叫外界猜測紛紛,不論是危言聳聽,還是墓中真長出了個怪異女子,這事對封正道來說,都必須嚴明偵查。
又是兩天時間,封正道一無所獲,柳子溝內根本沒有半個古墓影子,封正道心言,莫非是上了當?
欲要離開之時,封正道在暗中瞧見了駭人的一幕,柳子溝村民在祭台上用自身鮮血去滋養那塊神木,神木吸收了血液後,加速生長。
封正道愈發覺得此事大有蹊蹺,那太歲本是個稀有物種,因世間罕見,人們對其並不深知,這究竟是個什麽東西,很難定義,可柳子溝人的做法,難不成是在進行著某種邪術?
這是天下人所共憤的,封正道決心要看下去,看看這所謂的神木中會長出什麽來。
封正道此行並沒有打算停留太久,食物帶的不夠便差一人去取,路上一來一回的時間怎麽也得兩到三天,柳子溝的路難行,可以說根本無路。
封正道同剩下的封家人守在柳子溝村外三天後,彈盡糧絕,遲遲不見那取糧之人回來,又過了兩天後,五天未進食的二人,達到了極限,於是,封正道決定返回。
正準備起身離去之時,二人的周圍出現了柳子溝村民,原不是他二人在監視村子,而是整個柳子溝人都早在注視著二人,柳子溝村民個個麵色冰冷,充滿了敵意,上來就將二人擒住,帶到了神木前,要殺人祭木。
那年頭是大明萬曆四十年,算不上風華正茂,卻是中興之就,天下安得太平,但在此處沒有王法存在,要殺要刮,全憑當地人意思。
封正道饑餓至極,沒有多餘力氣反抗,他眼看著隨來的封家人遭人殺害,過程十分殘忍血腥,用大卸八塊來說不足形容,榨幹了此人身上的每一滴血,祭了神木。
封正道瞧見下一個便是自己,不由抬頭望了眼神木和柳子溝人,看到神木吸收了血後,快速生長出了嫩綠的枝體,那樣子就像是個人形般,邪的讓人說不出話來。
封正道見著長出的嫩綠肢體,饑餓難耐,橫豎是個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便用盡全身最後一絲氣力,撲上神木,大口吃下了剛長出的肢體。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頓時,封正道身體裏流入一股清涼的感覺,饑餓感消失不見,反在瞬間精神煥發,充滿了力氣,以封正道的身手,那些柳子溝人根本不是對手,封正道倉惶而逃,一路逃出了柳子溝中,隨行的兩個封家人無一生還。
回到封家後的封正道請了各種名醫就診,擔心自己吃下的東西有毒,幾乎所有醫師看過後都說封正道精力旺盛,比起同齡人都要強健十倍,時間一長,封正道未感有異常,就沒太當回事,更厲害的是,封正道晚年六十二歲時,甚至還喜得了貴子!
至於柳子溝內的事,封正道沒有多言,基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外說那盜墓者的經曆根本是無稽之談,好在的是那夥盜墓者再未出來過。
封正道也一直好奇,他比誰都明白,那夥盜墓者在古墓遇見的東西絕對是真實存在的,不知他們吃了那東西後,是否和自己一樣,總之此事後來再沒發生過,封正道後來也親自多次去葭州柳子溝尋找那處村子,但結果都是一樣,柳子溝同人間蒸發了般。
此事記載於《觀山賦》中,出自封正道親筆。
封正道年壽九十八,在當時已是絕對的高壽,不知是否和他的這次經曆有關。
...
封羽回過思緒來,覺著封正道的事和眼前之事一樣,怪異無比,若不是張滿月提醒,封羽還真想不起這事來,封家先人多了去了,他們的多數奇聞異事都記在入了《觀山賦》中,此賦足足有八卷,每卷上的內容都奇異複雜,後來又有封家先人總結了八卷,題了《斷山八句》,但在封羽看來,二者間似乎並沒有什麽特別聯係。
封家是個延綿已久的種族,古老且神秘,從棺材山起,到大明觀山太保,再到衰落,中間藏及的故事太多了,但凡是個封家人,就會在觀山賦上留些手跡,不管後人能不能看懂,至少證明了這號人物存在過。
封羽也曾想過,若幹年後,自己垂垂老朽之際,拿起《觀山賦》來,提筆會寫到些什麽呢?
總該不會是什麽老子到此一遊之類的話語,那後人們看來不定得覺著這位先人多麽荒唐。
張滿月在墓穴內燃了黃符紙後,觀察著黃符紙燃燒過的痕跡,及地上的灰燼,她若有所思,靜不出聲。
封羽十分想問張滿月有何發現,這墓穴中的回生門到底去了何處,還有那個封家的故事裏和此地有什麽聯係?
經過了許多後,封羽知道就是問張滿月,她也未必會作答,與其傻子似的求人,不如自己多動腦子想想,這點也是封羽所擅長的,深思熟慮成了他的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