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揚的晚風吹動著天邊的晚霞,掠過小山坡上飄起的一縷炊煙。
依附於大青山下`的小山坡,三間簡陋的石屋加一圈籬笆圍成的院牆,便組成了一戶極為普通的農家院。院內炊煙嫋嫋,潔白的煙圈伴著晚霞升騰而起,一直沒入雲端。
“吱呀”一聲,柴門被輕輕打開,一位身著素衣,麵色略顯蒼老的中年婦人走了出來,向著外麵喊道:“小三子,進屋吃飯了。”
“哎,來了。”院門前一塊半人高的大青石上,側躺著的一個小孩一邊起身,一邊答道。
男孩大約十一二歲有餘,個頭不高,身材略顯單薄,長得倒還算是清秀,隻是可能由於長期營養不夠,麵容有些泛黃。
少年走進屋子裏,擺在房間正中的飯桌上擺了幾盤青菜和一盤風幹的臘肉,桌子周圍已經圍坐了四個人,一位精壯的中年漢子和剛剛的婦人,以及兩個年齡大些的少年,正是小三子的父母以及兩個哥哥。
婦人指著一張已經拉開的凳子,道:“快坐下,飯已經幫你盛好了。”
並隨手將那盤臘肉推至小三子的飯碗麵前,又道:“三子,你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臘肉,你爹跟你兩個哥哥他們今天又打了兩隻兔子回來,咱們家留下一隻,待會你給先生家送一隻過去。”
“好的。娘,我吃的夠多的了,你讓爹和哥哥他們也吃。”小三子一邊吃飯,一邊嘟囔道。
中年漢子隻是在一旁憨笑,靜靜地看著一家子人,默默地吃著飯。
小三子一家姓齊,父親叫齊大壯,土生土長的山裏人,一直以砍柴和打獵為生,由於依附於這大青山脈,倒也能滿足一家人的溫飽。小三子的兩個哥哥分別叫齊山和齊海,目前跟著村裏的木匠學手藝。
吃罷晚飯,小三子提著母親已經收拾好的兔子出門,向村子深處的先生家走去。
據村裏的老人說,先生是十幾年前左右來到村子裏的,一直孤身一人,住在村裏的最深處。
先生讀過書,靠教村裏的孩子念書認字為生,所以村裏人都喊他叫做先生。後來先生年紀大了,教的學生越來越少了,到現在便隻教小三子一個人了。
小三子來到先生家的院門口時,先生正坐在院中的躺椅上喝茶。一襲粗布長衫,手捧茶杯,眯著眼睛正在慢慢品茶。
看到小三子來了,隨手招他坐在邊上。
把手中提的兔子放下,小三子恭恭敬敬地坐在先生一旁,開口道:“先生,我爹今天又在山上打了兩隻兔子,我娘讓我送一隻給你。”
先生轉過頭來看著小三子,和藹地笑道:“你娘倒是有心了,回去之後替我謝謝她。”
“好的。”
先生又道:“之前教你的功課你學的怎麽樣了?”
“基本都記住了,剩下的一點我回去再溫習溫習。”小三子偷瞄了一下先生。
先生平時很和藹,但是在功課上對弟子要求卻極為嚴厲,這也是小三子在他麵前畢恭畢敬的原因,畢竟先生的戒尺打在手心還是很疼的,而且告到家裏去,說不定還得挨頓揍。
先生從躺椅上站起身來,目光遙遙地注視著遠方,臉上流露出思索的神情。
有那麽一瞬間,小三子仿佛覺得這一襲長衫的身影,有種逼人的氣勢、以及一種莫名的滄桑感。
這種感覺稍縱即逝,與此同時,未見先生有何動作,手上便多了一本泛黃的書籍,並隨之遞給了小三子。
小三子將書接到手中,書本略微有些泛黃,不知是什麽材質的紙張,摸上去有些硬硬的,很結實的樣子。用牛皮包裹著,封麵上則是什麽都沒有,是一本無名經書。
先生俯下身子,摸著小三子的頭說道:“既然你之前的功課學完了,那你把這本書拿回去看,不用你理解,能夠背下來就行。”頓了頓,又道:“這本書你不要讓其他人看到,最好連你爹娘也別讓他們看到。”
小三子點頭答應,但心裏卻有些不以為意,爹娘根本不識字,大哥二哥認的字也不多,就算把這本無名經書放在他們麵前也看不懂。
但在先生麵前這種話可是萬萬不能說的,表麵文章還是要做好。
見小三子點頭答應,先生很滿意地點頭笑了笑,重新在躺椅上坐了下來,端起了茶杯,擺了擺手說道:“天色不早了,小三子你也早點回去吧。”
“好的。”小三子答應了一聲,然後起身行了個禮,便回家了。
回家以後跟爹娘說了一聲,小三子便躺床上了,拿出了先生給的那本無名經書。輕輕摸上去,感覺這是一種類似皮革的材質。
應該不會招老鼠啃吧,小三子這般想道。
要是因為書被老鼠啃掉而導致沒背下來,功課沒做好,說不得又得挨先生戒尺打了。
翻開第一頁,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內容,有的隻是一行一行的文字,看上去比較晦澀難懂,並不能理解是什麽意思,好在先生也並沒有要求理解,隻要背下來就好了,小三子默默地背誦著裏麵的內容,漸漸地睡著了……
次日,小三子早早地便被他娘喊了起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作為山裏的孩子,雖然小三子隻有十一二歲,但也是要幫家裏幹活的。
通常上午都是幫他爹齊大壯上山砍柴,下午有時自己玩耍或者幫兩個哥哥做些木工活。
但今天不同,今天是鎮上趕集的日子,必須去鎮上將這一段時間家裏屯的柴和上山打來的獵物賣掉,再換取一些糧食、油鹽等生活必需品。
這也小三子最喜歡的日子,不僅可以去繁華的鎮上看熱鬧,而且他爹爹心情好的時候說不定還有糖葫蘆吃。
把這一段時間砍來的柴和打來的獵物裝上平板車,又聽完娘親的囑咐,記住要買的東西之後,小三子和爹爹齊大壯便推著車向鎮上出發了。
大青鎮,依附於大青山下麵,名字便也隨了大青山。
人口不算太多,卻也是方圓上百裏範圍內最繁華的地方了。
山路崎嶇難行,即便小三子父子倆一早就出發了,但也是接近晌午才到鎮上。
依附於大青山下`的小山坡,三間簡陋的石屋加一圈籬笆圍成的院牆,便組成了一戶極為普通的農家院。院內炊煙嫋嫋,潔白的煙圈伴著晚霞升騰而起,一直沒入雲端。
“吱呀”一聲,柴門被輕輕打開,一位身著素衣,麵色略顯蒼老的中年婦人走了出來,向著外麵喊道:“小三子,進屋吃飯了。”
“哎,來了。”院門前一塊半人高的大青石上,側躺著的一個小孩一邊起身,一邊答道。
男孩大約十一二歲有餘,個頭不高,身材略顯單薄,長得倒還算是清秀,隻是可能由於長期營養不夠,麵容有些泛黃。
少年走進屋子裏,擺在房間正中的飯桌上擺了幾盤青菜和一盤風幹的臘肉,桌子周圍已經圍坐了四個人,一位精壯的中年漢子和剛剛的婦人,以及兩個年齡大些的少年,正是小三子的父母以及兩個哥哥。
婦人指著一張已經拉開的凳子,道:“快坐下,飯已經幫你盛好了。”
並隨手將那盤臘肉推至小三子的飯碗麵前,又道:“三子,你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臘肉,你爹跟你兩個哥哥他們今天又打了兩隻兔子回來,咱們家留下一隻,待會你給先生家送一隻過去。”
“好的。娘,我吃的夠多的了,你讓爹和哥哥他們也吃。”小三子一邊吃飯,一邊嘟囔道。
中年漢子隻是在一旁憨笑,靜靜地看著一家子人,默默地吃著飯。
小三子一家姓齊,父親叫齊大壯,土生土長的山裏人,一直以砍柴和打獵為生,由於依附於這大青山脈,倒也能滿足一家人的溫飽。小三子的兩個哥哥分別叫齊山和齊海,目前跟著村裏的木匠學手藝。
吃罷晚飯,小三子提著母親已經收拾好的兔子出門,向村子深處的先生家走去。
據村裏的老人說,先生是十幾年前左右來到村子裏的,一直孤身一人,住在村裏的最深處。
先生讀過書,靠教村裏的孩子念書認字為生,所以村裏人都喊他叫做先生。後來先生年紀大了,教的學生越來越少了,到現在便隻教小三子一個人了。
小三子來到先生家的院門口時,先生正坐在院中的躺椅上喝茶。一襲粗布長衫,手捧茶杯,眯著眼睛正在慢慢品茶。
看到小三子來了,隨手招他坐在邊上。
把手中提的兔子放下,小三子恭恭敬敬地坐在先生一旁,開口道:“先生,我爹今天又在山上打了兩隻兔子,我娘讓我送一隻給你。”
先生轉過頭來看著小三子,和藹地笑道:“你娘倒是有心了,回去之後替我謝謝她。”
“好的。”
先生又道:“之前教你的功課你學的怎麽樣了?”
“基本都記住了,剩下的一點我回去再溫習溫習。”小三子偷瞄了一下先生。
先生平時很和藹,但是在功課上對弟子要求卻極為嚴厲,這也是小三子在他麵前畢恭畢敬的原因,畢竟先生的戒尺打在手心還是很疼的,而且告到家裏去,說不定還得挨頓揍。
先生從躺椅上站起身來,目光遙遙地注視著遠方,臉上流露出思索的神情。
有那麽一瞬間,小三子仿佛覺得這一襲長衫的身影,有種逼人的氣勢、以及一種莫名的滄桑感。
這種感覺稍縱即逝,與此同時,未見先生有何動作,手上便多了一本泛黃的書籍,並隨之遞給了小三子。
小三子將書接到手中,書本略微有些泛黃,不知是什麽材質的紙張,摸上去有些硬硬的,很結實的樣子。用牛皮包裹著,封麵上則是什麽都沒有,是一本無名經書。
先生俯下身子,摸著小三子的頭說道:“既然你之前的功課學完了,那你把這本書拿回去看,不用你理解,能夠背下來就行。”頓了頓,又道:“這本書你不要讓其他人看到,最好連你爹娘也別讓他們看到。”
小三子點頭答應,但心裏卻有些不以為意,爹娘根本不識字,大哥二哥認的字也不多,就算把這本無名經書放在他們麵前也看不懂。
但在先生麵前這種話可是萬萬不能說的,表麵文章還是要做好。
見小三子點頭答應,先生很滿意地點頭笑了笑,重新在躺椅上坐了下來,端起了茶杯,擺了擺手說道:“天色不早了,小三子你也早點回去吧。”
“好的。”小三子答應了一聲,然後起身行了個禮,便回家了。
回家以後跟爹娘說了一聲,小三子便躺床上了,拿出了先生給的那本無名經書。輕輕摸上去,感覺這是一種類似皮革的材質。
應該不會招老鼠啃吧,小三子這般想道。
要是因為書被老鼠啃掉而導致沒背下來,功課沒做好,說不得又得挨先生戒尺打了。
翻開第一頁,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內容,有的隻是一行一行的文字,看上去比較晦澀難懂,並不能理解是什麽意思,好在先生也並沒有要求理解,隻要背下來就好了,小三子默默地背誦著裏麵的內容,漸漸地睡著了……
次日,小三子早早地便被他娘喊了起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作為山裏的孩子,雖然小三子隻有十一二歲,但也是要幫家裏幹活的。
通常上午都是幫他爹齊大壯上山砍柴,下午有時自己玩耍或者幫兩個哥哥做些木工活。
但今天不同,今天是鎮上趕集的日子,必須去鎮上將這一段時間家裏屯的柴和上山打來的獵物賣掉,再換取一些糧食、油鹽等生活必需品。
這也小三子最喜歡的日子,不僅可以去繁華的鎮上看熱鬧,而且他爹爹心情好的時候說不定還有糖葫蘆吃。
把這一段時間砍來的柴和打來的獵物裝上平板車,又聽完娘親的囑咐,記住要買的東西之後,小三子和爹爹齊大壯便推著車向鎮上出發了。
大青鎮,依附於大青山下麵,名字便也隨了大青山。
人口不算太多,卻也是方圓上百裏範圍內最繁華的地方了。
山路崎嶇難行,即便小三子父子倆一早就出發了,但也是接近晌午才到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