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趙榛的來曆,其實在柳如煙和上官令盤問他時,亥言就在院外聽了個八九不離十。
雖然,一個突然從天而降的皇子也令亥言有些始料未及,他甚至按耐不住好奇心,有立即衝出去一問究竟的念頭。但他還是忍住了。
因為,他知道,這個人的出現和身份的真假究竟有多重要。
而他越聽越覺得,這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如此,才讓這個皇子能逃出金營,還最終被武鬆等人救下。
所以,從得知此人可能是皇子那一刻開始,亥言就一直在琢磨著。直到確認他是信王趙榛無疑,亥言心中的計劃也差不多想好了。
不過,在說出自己的計劃之前,還得把關於趙杦身世的離奇故事講給趙榛聽。
可故事越是離奇,趙榛就越難相信。
這也難怪,和自己從小一起在宮中長大的兄弟,突然之間就變成外人,而且還是蠻夷之後,這實在令趙榛難以接受。
可是,見亥言言之鑿鑿的樣子,也不像是在憑空杜撰。況且,這是禍及九族的大逆之罪,誰又敢無事生非,拿堂堂皇子的身世作編排。
康王趙杦,也就是如今的建炎皇帝,趙榛自然不陌生。而且因為二人隻相差了三歲,往日在宮中也多有往來。
不過,在趙榛的記憶裏,這康王的確和其他皇子不大一樣。
一則,他是韋妃所生,而且韋妃就此也再無生育,故而,在後宮七八十個皇子帝姬中,趙杦是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加之他生性有些孤僻,所以更加顯得不合群。
二則,在諸皇子之中,趙杦是最為勤奮的一個。其他皇子在玩耍時,他不是在看書習字,就是在操練弓馬,幾乎不見懈怠。
趙榛因為從小喜歡武藝,也時常和趙杦一起習練弓箭和槍棒。練箭時,趙杦每次皆要射中靶心一百箭方肯罷休,不然絕不停手。而練習槍棒時,若不慎被誤傷,趙杦也不會像其他皇子那般趁機哭爹喊娘,就此作罷,而是當作無事發生,繼續操練。
也是因為同好武藝的緣故,趙榛也常與趙杦在一起。不過,每當趙榛玩性大發,或跳入禦花園池中戲水,或縱馬在宮中甬道馳騁時,趙杦卻從不參與。
按趙杦之言,此乃逾矩之事,不可為。
不過,趙杦的勤奮和規矩,卻改變不了他在宮中倍受冷落的地位。盡管他堪稱文武雙全,其書法甚至受到過父皇的稱讚,其弓馬技藝在諸皇子中也無人能及。
不過,這位九哥的膽識卻是令趙榛佩服不已。
趙榛清楚地記得,靖康元年初冬。金兵大軍壓境,汴京告急。為了向金人求和,官家隻得答應金人的要求,要派出一位皇子做為議和的使臣前往金營。
當時,官家將諸位兄弟召集於紫宸殿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眾兄弟之中有人能主動請纓為使,為君分憂。
然而,大家心裏皆明白,此去金營名為議和,實為人質,可謂羊入虎穴,九死一生。
所以官家也已事先準備好了一隻簽筒,筒內則裝好數量與皇子相等的金漆竹簽。若最後無人主動請命,就隻能抽簽決定。
當時,年滿十五歲以上的十四位皇子皆在殿中,包括趙榛和他二位同母所生的哥哥,八哥趙棫和十一哥趙模。
一聽要去金營為使,眾皇子頓時噤若寒蟬,紛紛低頭不語,氣氛甚為壓抑。就算是太上皇也在當場坐鎮,也一時無人應聲。
可沒想到,康王趙杦此時卻主動上前,請命出使。這才讓眾皇子鬆了一口氣,也讓太上皇和官家愁眉漸展。
太上皇一高興,立即下詔加封趙杦之母韋氏為龍德宮賢妃
,以嘉獎九哥之忠勇。
這也是趙榛最後一次見到趙杦。
沒想到,一晃半年已過,當初凜然出使的康王已經得登大寶,而自己卻已是喪家之犬,還差點就此永別故土。
一想到此,趙榛不免心中五味雜陳。
“大王,恕小僧鬥膽再問一句,你可知如果今身上所係,肩上所承?”見趙榛望著窗外發呆,亥言道。
“我?”趙榛似乎還未從思緒中解脫出來,有些茫然地看著亥言。
“不是大王你,又還有何人呢!”亥言加重了語氣,“莫非你要眼睜看著大宋江山落入異族人之手,看著一個韃子之後坐在龍椅之上,讓你的父兄姐妹妻兒所受之恥永無昭雪之日嗎?”
“那本王......能做什麽?”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或者說是突然降臨的使命,趙榛多少還是有些準備不足。
若說趙榛完全沒動過這份心思,這也是自欺欺人。但凡是一個正常的皇子,在他的意識裏,或多或少對皇位都有過覬覦。
隻不過,對於大多數皇子而言,這樣的念頭可能隻是一閃而過,也隻能一閃而過。然後,認命。
但其實,這樣的念頭很難徹底消失,它隻是深埋在內心的深處,被歲月的塵土掩蓋。一旦天緣巧合,或者人心所動,它就會破土而出。
越是亂世,越是如此。正如趙榛眼前之局。
“莫非你想讓本王取而代之?”趙榛試探地問道。
“大王,這不是取而代之,更非謀逆篡位,而是正本清源,讓大宋江山回歸正朔。”亥言道,“你若不取,他日九泉之下,你如何麵對太祖太宗?”
“可本王如今隻有一人,而九哥已登大寶,受群臣擁戴。我憑什麽去和他一爭高下?”趙榛道。
“大王你錯了,群臣擁戴的不是康王,而是他皇子的身份,如今他已非皇室血脈,又會有何人敢奉他為君?”亥言道,“大王你也並非一人,你乃皇室正統,隻要振臂一呼,立時就會天下響應。”
“你的意思是,讓本王起兵去征討康王?”趙榛又問道。
“非也。如今談起兵之事為時尚早,何況眼下也無兵可起。”亥言道。
“那該當如何?”
“古語有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亥言道,“既然大王眼下無兵,那就不妨直接攻心?”
“攻心?如何攻法?”
“敢問大王,你與康王可算親近?”亥言話鋒一轉又問道。
“還算親近,住在宮中時常有往來。”趙榛道。
“那你的筆跡康王應當認得嘍?”
“認得。九哥還時常說我的字,蒼勁有餘,韻味不足。”趙榛道,“哦,說是如無林之山,無魚之水。”
“那就好辦了。”亥言一樂,“你可修書一封送於康王。”
“修書一封?”
“對,這叫先禮後兵。”亥言道,“若他知難而退,也就不用大動幹戈了。”
“那信中寫些什麽?”
“我說你寫便是。”
說著,亥言將事先已準備好的紙筆拿出,放在了桌案上。
柳如煙則磨好了墨,將毛筆遞給了趙榛。
趙榛擎筆在手,看著展開的白紙又沉思了片刻,才抬頭對亥言道:“你說吧。”
“九哥安好。之所以仍稱汝為九哥,蓋因念昔日手足之情,然此情非骨肉之血,汝應自知。今乾坤倒懸,江山待複,汝以異族之身竊取大寶,假皇子之名欺世盜名,實乃彌天大錯。
吾念在兄弟舊誼,奉勸汝懸崖勒馬,迷途知返。否則,
汝與母之舊事即會大白於天下,屆時身敗名裂,為天下萬民唾棄,汝恐悔之晚矣。”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寫到此,亥言停了下來,又思量了片刻,接著道:“汝與吾之事,乃國事,亦為家事,可不動聲色於內,亦可大動幹戈於外,故如今之計,汝可效父皇禪位以退,還大統於正朔。如此舊事可匿,江山可安,汝仍可得享皇室之貴,續存手足之情。此為吾之心意,亦是兩全之策。望汝三思。”
寫到此,亥言又停了下來,朝武鬆等人問道:“距此最近的州府在何處?”
“南有憲州,北有代州。”柳如煙回道,“不過,應該皆在金兵手中了。”
“那縣城呢?”亥言又問道。
“最近的縣城就是五台縣了,距此也有百餘裏。”此時,木月大師應道,“不過,也已有金兵把守了。”
“哦。那倒也正好。”亥言低頭思索了片刻,又問道,“那請問大師,這五台縣城外可有什麽容易尋到,卻又隱秘的所在?”
“這......”木月獨自沉思了片刻,“你別說,還真有這麽個地方。城北十裏有座不知名的土山,山上有座石塔,名叫風雷塔,相傳為舊時祈雨所用。如今,每遇久旱不雨時,周圍的百姓還會到塔前焚香獻祭,附近州縣的百姓皆知此塔之名。”
“好。甚好。”亥言笑著道,“那大王接著就寫吧。”
“汝若有意,七月初一,正午時分,吾在五台縣城北十裏風雷塔靜候尊駕,屆時再共議前程。”亥言說完了最後一段。
見趙榛在信末具名之後,亥言笑著道:“好了,信已寫好,剩下之事就交與我等來辦即可。大王隻需靜候佳音。”
“如此便可成事了?”趙榛將信將疑道。
“此事事關重大,又豈能如此簡單。”亥言道,“而且以你那九哥的心機,也不可能輕易就範。”
“那此信是何用意?”
“投石問路。”亥言道,“在圍棋中,也稱為試應手。”
“試應手?”
“正是。隻要康王見到你的親筆書信,必知你已逃離金營。他若心裏有鬼,對你自然有所忌憚,到時候我等再見機行事。”
“既然如此,你為何還在信中約他在此地相見?難道不怕他派兵前來嗎?”趙榛接著問道。
“我等怕什麽,此地州縣皆有金兵駐守,怕的應該是他才是。”亥言笑了笑,“大王放心好了,康王斷不敢派兵越界,要來也隻會暗中前來。”
“那小師父以為,他會赴約嗎?”趙榛終於明白亥言為何就近選了地點。可是,他對這個邀約康王的計劃依然心裏沒底。
“這個小僧也很難斷言。”亥言道,“你那九哥心機頗深,又行事詭詐。但至少他不敢對此事坐視不理,也必然會有所行動。隻要他一動,或許就會露著破綻。”
“那本王除了在此等待,就不用做什麽了嗎?”趙榛道。
“大王就權且在此休養些日子,稍安勿躁。”亥言一下就聽明白了趙榛話中的弦外之音,“你盡放心,以我這幾位朋友的身手,就算有一營的金兵來犯,也可保你周全。況且我等眼下還是在這深山之中,金兵駐守各處城池已是左支右絀,怕是無力到這山中來了。”
聽亥言如此一說,趙榛也暫時放下心來。隨即便起身告辭。
臨走之際,亥言也再三叮囑他,暫時莫向寺中僧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包括空見大師,以免招來麻煩。
直到趙榛走後,亥言這才將眾人又聚在一起,說道:“如今隻剩下一件事了。”
“何事?”
“如何將這封書信送給康王。”
雖然,一個突然從天而降的皇子也令亥言有些始料未及,他甚至按耐不住好奇心,有立即衝出去一問究竟的念頭。但他還是忍住了。
因為,他知道,這個人的出現和身份的真假究竟有多重要。
而他越聽越覺得,這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如此,才讓這個皇子能逃出金營,還最終被武鬆等人救下。
所以,從得知此人可能是皇子那一刻開始,亥言就一直在琢磨著。直到確認他是信王趙榛無疑,亥言心中的計劃也差不多想好了。
不過,在說出自己的計劃之前,還得把關於趙杦身世的離奇故事講給趙榛聽。
可故事越是離奇,趙榛就越難相信。
這也難怪,和自己從小一起在宮中長大的兄弟,突然之間就變成外人,而且還是蠻夷之後,這實在令趙榛難以接受。
可是,見亥言言之鑿鑿的樣子,也不像是在憑空杜撰。況且,這是禍及九族的大逆之罪,誰又敢無事生非,拿堂堂皇子的身世作編排。
康王趙杦,也就是如今的建炎皇帝,趙榛自然不陌生。而且因為二人隻相差了三歲,往日在宮中也多有往來。
不過,在趙榛的記憶裏,這康王的確和其他皇子不大一樣。
一則,他是韋妃所生,而且韋妃就此也再無生育,故而,在後宮七八十個皇子帝姬中,趙杦是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加之他生性有些孤僻,所以更加顯得不合群。
二則,在諸皇子之中,趙杦是最為勤奮的一個。其他皇子在玩耍時,他不是在看書習字,就是在操練弓馬,幾乎不見懈怠。
趙榛因為從小喜歡武藝,也時常和趙杦一起習練弓箭和槍棒。練箭時,趙杦每次皆要射中靶心一百箭方肯罷休,不然絕不停手。而練習槍棒時,若不慎被誤傷,趙杦也不會像其他皇子那般趁機哭爹喊娘,就此作罷,而是當作無事發生,繼續操練。
也是因為同好武藝的緣故,趙榛也常與趙杦在一起。不過,每當趙榛玩性大發,或跳入禦花園池中戲水,或縱馬在宮中甬道馳騁時,趙杦卻從不參與。
按趙杦之言,此乃逾矩之事,不可為。
不過,趙杦的勤奮和規矩,卻改變不了他在宮中倍受冷落的地位。盡管他堪稱文武雙全,其書法甚至受到過父皇的稱讚,其弓馬技藝在諸皇子中也無人能及。
不過,這位九哥的膽識卻是令趙榛佩服不已。
趙榛清楚地記得,靖康元年初冬。金兵大軍壓境,汴京告急。為了向金人求和,官家隻得答應金人的要求,要派出一位皇子做為議和的使臣前往金營。
當時,官家將諸位兄弟召集於紫宸殿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眾兄弟之中有人能主動請纓為使,為君分憂。
然而,大家心裏皆明白,此去金營名為議和,實為人質,可謂羊入虎穴,九死一生。
所以官家也已事先準備好了一隻簽筒,筒內則裝好數量與皇子相等的金漆竹簽。若最後無人主動請命,就隻能抽簽決定。
當時,年滿十五歲以上的十四位皇子皆在殿中,包括趙榛和他二位同母所生的哥哥,八哥趙棫和十一哥趙模。
一聽要去金營為使,眾皇子頓時噤若寒蟬,紛紛低頭不語,氣氛甚為壓抑。就算是太上皇也在當場坐鎮,也一時無人應聲。
可沒想到,康王趙杦此時卻主動上前,請命出使。這才讓眾皇子鬆了一口氣,也讓太上皇和官家愁眉漸展。
太上皇一高興,立即下詔加封趙杦之母韋氏為龍德宮賢妃
,以嘉獎九哥之忠勇。
這也是趙榛最後一次見到趙杦。
沒想到,一晃半年已過,當初凜然出使的康王已經得登大寶,而自己卻已是喪家之犬,還差點就此永別故土。
一想到此,趙榛不免心中五味雜陳。
“大王,恕小僧鬥膽再問一句,你可知如果今身上所係,肩上所承?”見趙榛望著窗外發呆,亥言道。
“我?”趙榛似乎還未從思緒中解脫出來,有些茫然地看著亥言。
“不是大王你,又還有何人呢!”亥言加重了語氣,“莫非你要眼睜看著大宋江山落入異族人之手,看著一個韃子之後坐在龍椅之上,讓你的父兄姐妹妻兒所受之恥永無昭雪之日嗎?”
“那本王......能做什麽?”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或者說是突然降臨的使命,趙榛多少還是有些準備不足。
若說趙榛完全沒動過這份心思,這也是自欺欺人。但凡是一個正常的皇子,在他的意識裏,或多或少對皇位都有過覬覦。
隻不過,對於大多數皇子而言,這樣的念頭可能隻是一閃而過,也隻能一閃而過。然後,認命。
但其實,這樣的念頭很難徹底消失,它隻是深埋在內心的深處,被歲月的塵土掩蓋。一旦天緣巧合,或者人心所動,它就會破土而出。
越是亂世,越是如此。正如趙榛眼前之局。
“莫非你想讓本王取而代之?”趙榛試探地問道。
“大王,這不是取而代之,更非謀逆篡位,而是正本清源,讓大宋江山回歸正朔。”亥言道,“你若不取,他日九泉之下,你如何麵對太祖太宗?”
“可本王如今隻有一人,而九哥已登大寶,受群臣擁戴。我憑什麽去和他一爭高下?”趙榛道。
“大王你錯了,群臣擁戴的不是康王,而是他皇子的身份,如今他已非皇室血脈,又會有何人敢奉他為君?”亥言道,“大王你也並非一人,你乃皇室正統,隻要振臂一呼,立時就會天下響應。”
“你的意思是,讓本王起兵去征討康王?”趙榛又問道。
“非也。如今談起兵之事為時尚早,何況眼下也無兵可起。”亥言道。
“那該當如何?”
“古語有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亥言道,“既然大王眼下無兵,那就不妨直接攻心?”
“攻心?如何攻法?”
“敢問大王,你與康王可算親近?”亥言話鋒一轉又問道。
“還算親近,住在宮中時常有往來。”趙榛道。
“那你的筆跡康王應當認得嘍?”
“認得。九哥還時常說我的字,蒼勁有餘,韻味不足。”趙榛道,“哦,說是如無林之山,無魚之水。”
“那就好辦了。”亥言一樂,“你可修書一封送於康王。”
“修書一封?”
“對,這叫先禮後兵。”亥言道,“若他知難而退,也就不用大動幹戈了。”
“那信中寫些什麽?”
“我說你寫便是。”
說著,亥言將事先已準備好的紙筆拿出,放在了桌案上。
柳如煙則磨好了墨,將毛筆遞給了趙榛。
趙榛擎筆在手,看著展開的白紙又沉思了片刻,才抬頭對亥言道:“你說吧。”
“九哥安好。之所以仍稱汝為九哥,蓋因念昔日手足之情,然此情非骨肉之血,汝應自知。今乾坤倒懸,江山待複,汝以異族之身竊取大寶,假皇子之名欺世盜名,實乃彌天大錯。
吾念在兄弟舊誼,奉勸汝懸崖勒馬,迷途知返。否則,
汝與母之舊事即會大白於天下,屆時身敗名裂,為天下萬民唾棄,汝恐悔之晚矣。”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寫到此,亥言停了下來,又思量了片刻,接著道:“汝與吾之事,乃國事,亦為家事,可不動聲色於內,亦可大動幹戈於外,故如今之計,汝可效父皇禪位以退,還大統於正朔。如此舊事可匿,江山可安,汝仍可得享皇室之貴,續存手足之情。此為吾之心意,亦是兩全之策。望汝三思。”
寫到此,亥言又停了下來,朝武鬆等人問道:“距此最近的州府在何處?”
“南有憲州,北有代州。”柳如煙回道,“不過,應該皆在金兵手中了。”
“那縣城呢?”亥言又問道。
“最近的縣城就是五台縣了,距此也有百餘裏。”此時,木月大師應道,“不過,也已有金兵把守了。”
“哦。那倒也正好。”亥言低頭思索了片刻,又問道,“那請問大師,這五台縣城外可有什麽容易尋到,卻又隱秘的所在?”
“這......”木月獨自沉思了片刻,“你別說,還真有這麽個地方。城北十裏有座不知名的土山,山上有座石塔,名叫風雷塔,相傳為舊時祈雨所用。如今,每遇久旱不雨時,周圍的百姓還會到塔前焚香獻祭,附近州縣的百姓皆知此塔之名。”
“好。甚好。”亥言笑著道,“那大王接著就寫吧。”
“汝若有意,七月初一,正午時分,吾在五台縣城北十裏風雷塔靜候尊駕,屆時再共議前程。”亥言說完了最後一段。
見趙榛在信末具名之後,亥言笑著道:“好了,信已寫好,剩下之事就交與我等來辦即可。大王隻需靜候佳音。”
“如此便可成事了?”趙榛將信將疑道。
“此事事關重大,又豈能如此簡單。”亥言道,“而且以你那九哥的心機,也不可能輕易就範。”
“那此信是何用意?”
“投石問路。”亥言道,“在圍棋中,也稱為試應手。”
“試應手?”
“正是。隻要康王見到你的親筆書信,必知你已逃離金營。他若心裏有鬼,對你自然有所忌憚,到時候我等再見機行事。”
“既然如此,你為何還在信中約他在此地相見?難道不怕他派兵前來嗎?”趙榛接著問道。
“我等怕什麽,此地州縣皆有金兵駐守,怕的應該是他才是。”亥言笑了笑,“大王放心好了,康王斷不敢派兵越界,要來也隻會暗中前來。”
“那小師父以為,他會赴約嗎?”趙榛終於明白亥言為何就近選了地點。可是,他對這個邀約康王的計劃依然心裏沒底。
“這個小僧也很難斷言。”亥言道,“你那九哥心機頗深,又行事詭詐。但至少他不敢對此事坐視不理,也必然會有所行動。隻要他一動,或許就會露著破綻。”
“那本王除了在此等待,就不用做什麽了嗎?”趙榛道。
“大王就權且在此休養些日子,稍安勿躁。”亥言一下就聽明白了趙榛話中的弦外之音,“你盡放心,以我這幾位朋友的身手,就算有一營的金兵來犯,也可保你周全。況且我等眼下還是在這深山之中,金兵駐守各處城池已是左支右絀,怕是無力到這山中來了。”
聽亥言如此一說,趙榛也暫時放下心來。隨即便起身告辭。
臨走之際,亥言也再三叮囑他,暫時莫向寺中僧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包括空見大師,以免招來麻煩。
直到趙榛走後,亥言這才將眾人又聚在一起,說道:“如今隻剩下一件事了。”
“何事?”
“如何將這封書信送給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