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這座孤懸在河北的城池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熱鬧了。
雖然如何安置這五六千百姓和工匠,頗讓趙不封有些頭疼,但能救下如此多大宋子民,其中還有二千餘名各色工匠,趙不封甚感欣慰。
作為宗室子弟,趙不封雖然身為太祖的六世孫,卻早已遠離權力中心,終其一生也隻能如眼下這般成為一州的主官,永遠無法在皇權的核心地帶施展自己的抱負。
但他自小心懷天下,以黎民蒼生為念,如今看著百姓能逃脫金兵的魔掌,安全歸來,趙不封也深深體會到了做父母官的快樂。
為了安頓好這些歸來的百姓,他下令開倉放糧,專門為這數千百姓發放了五日的口糧。盡管,相州城中的存糧其實已快告罄,尤其是數千軍士的糧草隻能維持月餘而已了。
但無論如何,趙不封決定要堅守下去。他相信隨著天氣轉暖,宋金之間的戰局定會有變,河北之地並非沒有徹底光複的可能。
趙不封也深知這二千餘名工匠的重要性,所以,他一麵令人給入城的百姓安排食宿,一麵派出信使前往南京應天府,將工匠被解救一事報與康王知曉。
其實,他心裏明白,這個康王心胸狹窄,難堪大任,其行其言甚至有辱大宋先祖。但眼下,他卻是唯一被正統認可的繼承人。而且,如今他身在的應天府已經是大宋實際上的權力中樞,這些大宋工匠的精英們理應去往那裏。
趙不封剛剛派出了信使,武鬆、柳如煙和亥言就來了,同來的還有一位趙不封不認識的儒雅中年人,自然是喬三水。
武鬆道明了來意,趙不封二話不說,就親自將眾人領到存放書籍的府庫,並令守衛打了房門,讓眾人自便。
趙不封剛欲轉身離去,突然想起來什麽,回頭道:“哦,對了,五日之前,康王的一名內侍來過,取走禦府的書籍。”
“啊!”亥言不由地叫了一聲,“全取走了?”
“那倒沒有,隻是取走了大內的皇室譜牒和翰林醫官院的診錄。”趙不封道,“其餘的書籍,一概未動。”
“康王放著諸多典籍不拿,卻獨取這兩件,趙大人可知是何緣故?”柳如煙問道。
“據那內侍說,康王是想確認一下宗室子弟中是否還有成功逃脫者,也好尋找搭救。”趙不封道,“至於診錄,說是康王兒時的舊疾發作,身邊又無禦醫,想從之前的診錄中查找藥方。”
“那他可曾說,這些典籍書畫何時來取?”亥言也問道。
“說是待大事安定之後,自會遣人來取,讓我好生看管,不得有誤。”趙不封笑了笑,“隻是不知康王所言的大事究意是何事?”
亥言暗自鬆了一口氣,表麵上卻裝作若無其事,“那沒事了,趙大人公務繁忙,就不勞你費心了。我等自便就是。”
待趙不封走遠以後,亥言才朝柳如煙道:“看來娘子的猜測果然有道理,這康王已經露出尾巴了。”
柳如煙點了點頭。
眾人不再多言,旋即進入店庫,開始分頭翻閱禦府的書冊。
這府庫內所存放書錄足有上萬冊之多,不過,當初金兵押送已按類
分好,分裝在了馬車之上,且每個書箱上也皆有標注目錄。所以眾人找起來也不算費勁,尤其是記錄大內諸事的起居注並不難找。
柳如煙翻到一冊起居注,看了一會兒,臉不禁紅了。她趕忙將這一冊遞給了亥言,“這後宮之事還是你來看吧。”
原來,這冊起居注上記錄的多是後宮諸事,其中有不少官家臨幸嬪妃、侍女的記錄,難怪柳如煙看了會臉紅。
亥言接過冊子,粗看了幾眼就忍不住心裏暗罵,這老官家當真是日耕不輟,夜夜歡愉,如此淫賊,又喜好舞文弄墨,還如何有精力治國理政。
不過,在這冊堪稱老官家的風流史中,亥言也有了發現。
原來,康王趙杦的生母韋氏入宮後隻是一名侍女,隻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才被老官家臨幸,得以進位。
對於這次偶發之事,起居注上的記錄也隻有寥寥數筆:崇寧五年,八月,庚戌,宿喬婉容處,醉幸侍女韋氏。
亥言又往後翻看,但此後再無官家臨幸韋氏的記錄,隻是在崇寧五年末,封韋氏為平昌郡君,次年二月又進為才人。直至大觀元年五月,乙巳,韋氏生下皇子趙杦。
亥言屈指一算,從被官家臨幸到生下趙杦,正好是不到十月。真是準到不可思議,也難免令人生疑。
不過,在老官家的後宮,幾乎每日都有臨幸妃嬪,甚至侍女,所幸之人數以百計,官家又如何會在意此等細節。他隻會在意有皇子誕生,至於是何時種下的龍種,自然不會全記得。
亥言在記錄中還發現,這喬氏可謂深得老官家寵幸,從崇寧五年到大觀三年,她一路從婉容進升至正一品貴妃,成為四妃之首,僅次於皇後之位。
而這喬貴妃和韋氏關係看起來也非同一般。當初進宮時,二人同為鄭皇後的侍女。此後韋氏偶得官家臨幸,也是在已經貴為婉容的喬氏宮中,而且,起居注中的記錄裏,還有一個“醉”字,足見官家當時已非清醒狀態。
最關鍵的是,喬貴妃也姓喬,和喬三水同姓。
這莫非又隻是巧合?
亥言越看疑惑越多,也越看越興奮。
此時,喬三水和柳如煙那邊也有了進展。
根據起居注記錄,二十年前,也就是大觀初年,擔任殿前司都指揮使即殿帥的,正是奸賊高俅。
不過,作為武官之首,殿帥是統領整個禁軍乃至全國軍隊,而實際掌管大內禁軍的則是殿前司都虞侯,官居五品,是僅次於殿帥正副指揮使的人物,也是統領大內禁軍諸班值的指揮官。
而在殿前司都虞侯這個位置上,柳如煙和喬三水也發現了一些不尋常之處。
根據記錄,在大觀元年擔任殿前司都虞侯的是一名叫沈放的武官。但大觀元年六月,沈放突然告病還鄉。
緊接著,一個月之後,金槍班指揮使高煉和招箭班指揮使王嶺雙雙暴斃,死因不明。
為此,官家還一度責問高俅,斥他禦下不力。
這莫非又是巧合?
就在亥言埋頭琢磨時,喬三水則將相關的記錄都抄錄了一遍,收入懷中。
在這些看似不相幹,卻又
不尋常的記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樣的秘密,他一時也想不明白,隻能留存好這些資料,慢慢琢磨。
翻看了差不多半日,眾人見暫無其他發現,也權且作罷。
回到通判府之後,四人又齊聚於武鬆房內,開始逐一分析其中的關節,希望能在千頭萬緒中尋出些蛛絲馬跡。
亥言最關心的還是那位喬貴妃。因為,他實在不相信,喬貴妃和喬莫峰之間沒有幹係。
不過,喬三水的回答卻讓亥言有些失望。據喬三水所言,喬家一族七十三口當年盡命喪於西夏之手,這亦是喬莫峰怒入敵營,二年內殺得西夏人聞風喪膽的重要原因。
<a href="http://m.yqxsw.org" id="wzsy">yqxsw.org</a>
“當真是無一生還嗎?”亥言猶未死心。
“據家父所言,等他聞訊趕回米脂老家時,族人已盡遭毒手,沒未發現生還者。”喬三水道,“家父還親手掩埋了族人,共計七十三口。”
“那有沒有可能有人當時正好不在家中,僥幸逃脫呢?”亥言又問道。
“這......在下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族中有多少人口,家父應該不會記錯。”
“敢問喬大哥,令尊當年在譚大師門下學藝七年,當中可曾回過老家?”柳如煙此時突然問道。
“在下聽家父說起過,當年他一心學藝,從入門到師公仙逝,他都未曾下過山。”喬三水道,“未曾想,卻再無機會為雙親盡孝,殊為憾事。”
“如此說來,若是族中這七年再有新添人口,令尊也未必知曉?”柳如煙道。
“這......應是如此。”
“娘子果然是心細,我如何就沒想到此中關節。”亥言覺得眼前又浮現出一道光亮。
“奴家隻是覺得,若那七年中喬家再有新添人口,按年紀算,此時大約該是四十歲上下,正好和喬貴妃相仿。”柳如煙道,“這又是一個巧合。”
柳如煙接著道:“此外,奴家素聞米脂盛產美女,當年聞名天下的美人貂蟬據說就是米脂人氏。喬貴妃能從一名侍女進至貴妃之位,深得官家寵幸,必也是天下少有的絕色,是米脂人也未可知。”
“而且......”柳如煙不由地看了喬三水一眼,又道,“以喬大哥的容貌也不難看出,喬家人天姿俊秀,當是一脈相承。喬前輩當年在江湖上不也是人稱“玉麵雙槍”嗎?”
“有道理,有道理。”亥言道,“娘子之言雖隻是揣測之說,卻也並非牽強附會,喬兄弟之喬和喬貴妃之喬或許真是一家。”
“小和尚先莫誇我,說了這麽多,可我等所言也皆是猜測,眼下並無實證。”柳如煙道,“無實證也就很難破解其中謎團。”
“既然此路不通,我等不妨換條路試試看。”武鬆一直沒說話,此時卻突然道。
“師兄的意思是?”亥言知道,在這種場合,武鬆一般不太說話,但他一旦出言,必是有十足把握。
“喬貴妃這路暫時無解,我等可以順著大內禁軍這條路追查,實在不行,還有最後一條路。”武鬆眼光一動,“此路雖然有些風險,但或可一擊必殺。”
“何路?”
“直接去找那康王。”
雖然如何安置這五六千百姓和工匠,頗讓趙不封有些頭疼,但能救下如此多大宋子民,其中還有二千餘名各色工匠,趙不封甚感欣慰。
作為宗室子弟,趙不封雖然身為太祖的六世孫,卻早已遠離權力中心,終其一生也隻能如眼下這般成為一州的主官,永遠無法在皇權的核心地帶施展自己的抱負。
但他自小心懷天下,以黎民蒼生為念,如今看著百姓能逃脫金兵的魔掌,安全歸來,趙不封也深深體會到了做父母官的快樂。
為了安頓好這些歸來的百姓,他下令開倉放糧,專門為這數千百姓發放了五日的口糧。盡管,相州城中的存糧其實已快告罄,尤其是數千軍士的糧草隻能維持月餘而已了。
但無論如何,趙不封決定要堅守下去。他相信隨著天氣轉暖,宋金之間的戰局定會有變,河北之地並非沒有徹底光複的可能。
趙不封也深知這二千餘名工匠的重要性,所以,他一麵令人給入城的百姓安排食宿,一麵派出信使前往南京應天府,將工匠被解救一事報與康王知曉。
其實,他心裏明白,這個康王心胸狹窄,難堪大任,其行其言甚至有辱大宋先祖。但眼下,他卻是唯一被正統認可的繼承人。而且,如今他身在的應天府已經是大宋實際上的權力中樞,這些大宋工匠的精英們理應去往那裏。
趙不封剛剛派出了信使,武鬆、柳如煙和亥言就來了,同來的還有一位趙不封不認識的儒雅中年人,自然是喬三水。
武鬆道明了來意,趙不封二話不說,就親自將眾人領到存放書籍的府庫,並令守衛打了房門,讓眾人自便。
趙不封剛欲轉身離去,突然想起來什麽,回頭道:“哦,對了,五日之前,康王的一名內侍來過,取走禦府的書籍。”
“啊!”亥言不由地叫了一聲,“全取走了?”
“那倒沒有,隻是取走了大內的皇室譜牒和翰林醫官院的診錄。”趙不封道,“其餘的書籍,一概未動。”
“康王放著諸多典籍不拿,卻獨取這兩件,趙大人可知是何緣故?”柳如煙問道。
“據那內侍說,康王是想確認一下宗室子弟中是否還有成功逃脫者,也好尋找搭救。”趙不封道,“至於診錄,說是康王兒時的舊疾發作,身邊又無禦醫,想從之前的診錄中查找藥方。”
“那他可曾說,這些典籍書畫何時來取?”亥言也問道。
“說是待大事安定之後,自會遣人來取,讓我好生看管,不得有誤。”趙不封笑了笑,“隻是不知康王所言的大事究意是何事?”
亥言暗自鬆了一口氣,表麵上卻裝作若無其事,“那沒事了,趙大人公務繁忙,就不勞你費心了。我等自便就是。”
待趙不封走遠以後,亥言才朝柳如煙道:“看來娘子的猜測果然有道理,這康王已經露出尾巴了。”
柳如煙點了點頭。
眾人不再多言,旋即進入店庫,開始分頭翻閱禦府的書冊。
這府庫內所存放書錄足有上萬冊之多,不過,當初金兵押送已按類
分好,分裝在了馬車之上,且每個書箱上也皆有標注目錄。所以眾人找起來也不算費勁,尤其是記錄大內諸事的起居注並不難找。
柳如煙翻到一冊起居注,看了一會兒,臉不禁紅了。她趕忙將這一冊遞給了亥言,“這後宮之事還是你來看吧。”
原來,這冊起居注上記錄的多是後宮諸事,其中有不少官家臨幸嬪妃、侍女的記錄,難怪柳如煙看了會臉紅。
亥言接過冊子,粗看了幾眼就忍不住心裏暗罵,這老官家當真是日耕不輟,夜夜歡愉,如此淫賊,又喜好舞文弄墨,還如何有精力治國理政。
不過,在這冊堪稱老官家的風流史中,亥言也有了發現。
原來,康王趙杦的生母韋氏入宮後隻是一名侍女,隻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才被老官家臨幸,得以進位。
對於這次偶發之事,起居注上的記錄也隻有寥寥數筆:崇寧五年,八月,庚戌,宿喬婉容處,醉幸侍女韋氏。
亥言又往後翻看,但此後再無官家臨幸韋氏的記錄,隻是在崇寧五年末,封韋氏為平昌郡君,次年二月又進為才人。直至大觀元年五月,乙巳,韋氏生下皇子趙杦。
亥言屈指一算,從被官家臨幸到生下趙杦,正好是不到十月。真是準到不可思議,也難免令人生疑。
不過,在老官家的後宮,幾乎每日都有臨幸妃嬪,甚至侍女,所幸之人數以百計,官家又如何會在意此等細節。他隻會在意有皇子誕生,至於是何時種下的龍種,自然不會全記得。
亥言在記錄中還發現,這喬氏可謂深得老官家寵幸,從崇寧五年到大觀三年,她一路從婉容進升至正一品貴妃,成為四妃之首,僅次於皇後之位。
而這喬貴妃和韋氏關係看起來也非同一般。當初進宮時,二人同為鄭皇後的侍女。此後韋氏偶得官家臨幸,也是在已經貴為婉容的喬氏宮中,而且,起居注中的記錄裏,還有一個“醉”字,足見官家當時已非清醒狀態。
最關鍵的是,喬貴妃也姓喬,和喬三水同姓。
這莫非又隻是巧合?
亥言越看疑惑越多,也越看越興奮。
此時,喬三水和柳如煙那邊也有了進展。
根據起居注記錄,二十年前,也就是大觀初年,擔任殿前司都指揮使即殿帥的,正是奸賊高俅。
不過,作為武官之首,殿帥是統領整個禁軍乃至全國軍隊,而實際掌管大內禁軍的則是殿前司都虞侯,官居五品,是僅次於殿帥正副指揮使的人物,也是統領大內禁軍諸班值的指揮官。
而在殿前司都虞侯這個位置上,柳如煙和喬三水也發現了一些不尋常之處。
根據記錄,在大觀元年擔任殿前司都虞侯的是一名叫沈放的武官。但大觀元年六月,沈放突然告病還鄉。
緊接著,一個月之後,金槍班指揮使高煉和招箭班指揮使王嶺雙雙暴斃,死因不明。
為此,官家還一度責問高俅,斥他禦下不力。
這莫非又是巧合?
就在亥言埋頭琢磨時,喬三水則將相關的記錄都抄錄了一遍,收入懷中。
在這些看似不相幹,卻又
不尋常的記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樣的秘密,他一時也想不明白,隻能留存好這些資料,慢慢琢磨。
翻看了差不多半日,眾人見暫無其他發現,也權且作罷。
回到通判府之後,四人又齊聚於武鬆房內,開始逐一分析其中的關節,希望能在千頭萬緒中尋出些蛛絲馬跡。
亥言最關心的還是那位喬貴妃。因為,他實在不相信,喬貴妃和喬莫峰之間沒有幹係。
不過,喬三水的回答卻讓亥言有些失望。據喬三水所言,喬家一族七十三口當年盡命喪於西夏之手,這亦是喬莫峰怒入敵營,二年內殺得西夏人聞風喪膽的重要原因。
<a href="http://m.yqxsw.org" id="wzsy">yqxsw.org</a>
“當真是無一生還嗎?”亥言猶未死心。
“據家父所言,等他聞訊趕回米脂老家時,族人已盡遭毒手,沒未發現生還者。”喬三水道,“家父還親手掩埋了族人,共計七十三口。”
“那有沒有可能有人當時正好不在家中,僥幸逃脫呢?”亥言又問道。
“這......在下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族中有多少人口,家父應該不會記錯。”
“敢問喬大哥,令尊當年在譚大師門下學藝七年,當中可曾回過老家?”柳如煙此時突然問道。
“在下聽家父說起過,當年他一心學藝,從入門到師公仙逝,他都未曾下過山。”喬三水道,“未曾想,卻再無機會為雙親盡孝,殊為憾事。”
“如此說來,若是族中這七年再有新添人口,令尊也未必知曉?”柳如煙道。
“這......應是如此。”
“娘子果然是心細,我如何就沒想到此中關節。”亥言覺得眼前又浮現出一道光亮。
“奴家隻是覺得,若那七年中喬家再有新添人口,按年紀算,此時大約該是四十歲上下,正好和喬貴妃相仿。”柳如煙道,“這又是一個巧合。”
柳如煙接著道:“此外,奴家素聞米脂盛產美女,當年聞名天下的美人貂蟬據說就是米脂人氏。喬貴妃能從一名侍女進至貴妃之位,深得官家寵幸,必也是天下少有的絕色,是米脂人也未可知。”
“而且......”柳如煙不由地看了喬三水一眼,又道,“以喬大哥的容貌也不難看出,喬家人天姿俊秀,當是一脈相承。喬前輩當年在江湖上不也是人稱“玉麵雙槍”嗎?”
“有道理,有道理。”亥言道,“娘子之言雖隻是揣測之說,卻也並非牽強附會,喬兄弟之喬和喬貴妃之喬或許真是一家。”
“小和尚先莫誇我,說了這麽多,可我等所言也皆是猜測,眼下並無實證。”柳如煙道,“無實證也就很難破解其中謎團。”
“既然此路不通,我等不妨換條路試試看。”武鬆一直沒說話,此時卻突然道。
“師兄的意思是?”亥言知道,在這種場合,武鬆一般不太說話,但他一旦出言,必是有十足把握。
“喬貴妃這路暫時無解,我等可以順著大內禁軍這條路追查,實在不行,還有最後一條路。”武鬆眼光一動,“此路雖然有些風險,但或可一擊必殺。”
“何路?”
“直接去找那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