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毛”的戰術是神使王軍團的慣用的土工作業,避開毀滅者設防堅固的正麵出入口,從地表額外打通了12條通道,直接貫通了巢穴地下不同深度的位置。
隨後,數以千計的根據地戰士湧入,繞到了毀滅者身後發起攻擊,和負隅頑抗的毀滅者逐個巢室逐條通道地激烈爭奪著每一寸土地。
雖然有著土工作業奇襲和數量上的雙重優勢,根據地部隊依然傷亡頗大,先後有三個軍團或是因為傷亡過大、或是指揮官陣亡、或是戰士潰散而退出戰鬥,又由生力軍填補上去。
“東毛”看都不看那些潰亂膽寒、傷痕累累的撤下來的部隊一眼,隻是不算聽取著從地下傳回的戰報,斟酌著再最合適的時刻投入最新的生力軍!
戰鬥持續到下午時分,在派出了兩個養精蓄銳許久的一線軍團加入總攻後,[丫字城]內已經日薄西山的抵抗才被最終撲滅,根據地部隊付出了兩千多的傷亡,全殲了這四百多頑抗的毀滅者。
雖然傷亡比例上不太好看,不過奪取了[丫字城]帶來的巨大戰略優勢,依然可以讓這場規模不大卻異常激烈的戰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戰後,“紅地”親自率領部分軍隊留守[丫字城],而“東毛”在匆忙重整部隊後,帶著大約2.5萬精銳戰士在第二天出發,向北方趕去。
原來,在[丫字城]之戰爆發當天,一支由雷達毀滅者指揮的數量上萬的毀滅者部隊試圖從[丫字城]以北的山穀趕來支援。北部根據地的留守部隊事先用砂石樹枝在山穀最狹窄的一段地段建立起土牆堵塞了道路,然後依托障礙物和後備防線固守。
毀滅者的攻擊非常凶猛,短短一天一夜時間,根據地的4萬兵力的阻擊部隊已經傷亡近半,土牆也一度被突破,眼見支撐不了太久。
與此同時在其他兩條山穀,也有毀滅者的部隊發起了零星攻勢,但毀滅者目前的主攻方向顯然是北穀。而在北穀之外,已經集結的毀滅者大隊兵力多達十萬之眾,這也是集結程度最高的一支敵軍,似乎隨時可以投入北穀的爭奪戰。
原先“東毛”以為攻克[丫字城]後,這支毀滅者的先頭部隊就會撤軍,這樣已經連貫起來的三大根據地就可以從容調動兵力,依托內線優勢,以少量部隊牽製其他方向的毀滅者,集中優勢兵力先抵禦來自北邊的壓力。
但現在情勢不妙,“東毛”來不及等待根據地後續兵力的支援,他必須盡快率領之前已經集結起來的首批部隊趕往搖搖欲墜的防線,穩固住防禦,阻止敵軍的深入。不然剛剛才經曆一番苦戰,已成廢墟一般的[丫字城]無法固守,將會再度丟失,然後三大根據地又將被割裂開來!
————
經過一天的急行軍,“東毛”所部在下午接近黃昏的時候抵達了戰場,他們經過一番迂回,出現在了毀滅者攻擊部隊側後方的有利位置。
雷達毀滅者顯然發現了他們,調來一批千餘毀滅者在這個方向布防,不過其主力依然在正麵戰鬥,顯然是打算先擊潰麵前的這股根據地守軍,再來料理“東毛”所部。
此時夕陽那特有的昏紅色的光芒籠罩著大地,讓整個世界沾染上一層血色。而在戰場上,真正的淋漓鮮血和遍地殘骸,才展現著真正的殘酷——專屬於戰場殺戮的殘酷!
根據地的這支守備部隊以二三線部隊為主,在一名蟻聯國大頭蟻雄蟻“土彪”的指揮下,已經死死頂住上萬毀滅者狂打濫攻整整兩天兩夜,自身也已接近油盡燈枯…
一開始,根據地守軍還能依靠倉促堵塞穀口的障礙物土牆,居高臨下的展開防禦,在地形上有一定優勢。
毀滅者攀爬著那些有鬆散的砂石和枯枝落葉堆砌的土牆時,總是一步三滑,很難著力。不過很快,在雷達毀滅者的調度下,毀滅者開始瘋狂的挖掘牆基,打算直接以力破巧,先把牆體破開一道口子。
“土彪”不得不組織部隊發起衝擊,試圖驅散毀滅者的挖掘力量,但幾番反擊都被輕易擊退。
不得已,根據地部隊開始在土牆後方不斷加厚工事,試圖延緩牆體被破壞的時間,而毀滅者在土牆前方一邊仰攻一邊挖掘。建設肯定不如破壞來的快,到了第一天夜裏,日以繼夜施工的毀滅者終於掘開一段牆體!
隨後毀滅者從缺口蜂擁而入,已經輪換補牆一整天的根據地部隊非常疲憊,加上不擅長夜戰,投入封堵缺口的一個個軍團往往沒多久就被擊潰,隻能靠著兵力優勢不斷以戰士的血肉之軀去填補洪水管湧般的敵軍,同時在後方不斷收攏殘兵、重組部隊。
與此同時,牆體上的根據地部隊還試圖用居高臨下拋擲建材的方式堵口,但不久後配合攻擊的毀滅者趁亂從正麵爬上牆體,驅散了猝不及防的守軍。
至此,根據地部隊第一次丟失了防禦工事,形勢越發惡劣。
最終,“土彪”是靠著不斷輪換部隊的戰法,勉強擋住了毀滅者大半夜的攻勢,在毀滅者也精疲力盡撤退後,這才組織部隊重新收複了土牆,然後用一些雜物勉強從視覺上封堵了缺口。
次日日出後,毀滅者再度發起攻擊,這一次根據地部隊隻支撐到了中午時分就再度丟失陣地,潮水般湧入缺口和撲過土牆的毀滅者將根據地軍打得節節後退,“土彪”帶著部隊一路撤到第二道預設防線才穩住腳步。
這道防線依托一根橫倒的枯木構建,枯木內部已經朽爛了,之前有很多蠐螬等蛀出的洞,洞道四通八達,並不是特別適合防禦,但北穀也就僅剩這一處地利了。
愛閱書香
毀滅者一鼓作氣投入進攻,一麵攀爬朽木,一麵鑽入木洞,還有一批部隊從朽木與地麵的縫隙間發起攻擊。
守軍三麵受敵,要不是地形限製住了毀滅者的攻擊寬度,隻怕早已抵擋不住!正是在這時,“東毛”部迂回進入了戰場!
隨後,數以千計的根據地戰士湧入,繞到了毀滅者身後發起攻擊,和負隅頑抗的毀滅者逐個巢室逐條通道地激烈爭奪著每一寸土地。
雖然有著土工作業奇襲和數量上的雙重優勢,根據地部隊依然傷亡頗大,先後有三個軍團或是因為傷亡過大、或是指揮官陣亡、或是戰士潰散而退出戰鬥,又由生力軍填補上去。
“東毛”看都不看那些潰亂膽寒、傷痕累累的撤下來的部隊一眼,隻是不算聽取著從地下傳回的戰報,斟酌著再最合適的時刻投入最新的生力軍!
戰鬥持續到下午時分,在派出了兩個養精蓄銳許久的一線軍團加入總攻後,[丫字城]內已經日薄西山的抵抗才被最終撲滅,根據地部隊付出了兩千多的傷亡,全殲了這四百多頑抗的毀滅者。
雖然傷亡比例上不太好看,不過奪取了[丫字城]帶來的巨大戰略優勢,依然可以讓這場規模不大卻異常激烈的戰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戰後,“紅地”親自率領部分軍隊留守[丫字城],而“東毛”在匆忙重整部隊後,帶著大約2.5萬精銳戰士在第二天出發,向北方趕去。
原來,在[丫字城]之戰爆發當天,一支由雷達毀滅者指揮的數量上萬的毀滅者部隊試圖從[丫字城]以北的山穀趕來支援。北部根據地的留守部隊事先用砂石樹枝在山穀最狹窄的一段地段建立起土牆堵塞了道路,然後依托障礙物和後備防線固守。
毀滅者的攻擊非常凶猛,短短一天一夜時間,根據地的4萬兵力的阻擊部隊已經傷亡近半,土牆也一度被突破,眼見支撐不了太久。
與此同時在其他兩條山穀,也有毀滅者的部隊發起了零星攻勢,但毀滅者目前的主攻方向顯然是北穀。而在北穀之外,已經集結的毀滅者大隊兵力多達十萬之眾,這也是集結程度最高的一支敵軍,似乎隨時可以投入北穀的爭奪戰。
原先“東毛”以為攻克[丫字城]後,這支毀滅者的先頭部隊就會撤軍,這樣已經連貫起來的三大根據地就可以從容調動兵力,依托內線優勢,以少量部隊牽製其他方向的毀滅者,集中優勢兵力先抵禦來自北邊的壓力。
但現在情勢不妙,“東毛”來不及等待根據地後續兵力的支援,他必須盡快率領之前已經集結起來的首批部隊趕往搖搖欲墜的防線,穩固住防禦,阻止敵軍的深入。不然剛剛才經曆一番苦戰,已成廢墟一般的[丫字城]無法固守,將會再度丟失,然後三大根據地又將被割裂開來!
————
經過一天的急行軍,“東毛”所部在下午接近黃昏的時候抵達了戰場,他們經過一番迂回,出現在了毀滅者攻擊部隊側後方的有利位置。
雷達毀滅者顯然發現了他們,調來一批千餘毀滅者在這個方向布防,不過其主力依然在正麵戰鬥,顯然是打算先擊潰麵前的這股根據地守軍,再來料理“東毛”所部。
此時夕陽那特有的昏紅色的光芒籠罩著大地,讓整個世界沾染上一層血色。而在戰場上,真正的淋漓鮮血和遍地殘骸,才展現著真正的殘酷——專屬於戰場殺戮的殘酷!
根據地的這支守備部隊以二三線部隊為主,在一名蟻聯國大頭蟻雄蟻“土彪”的指揮下,已經死死頂住上萬毀滅者狂打濫攻整整兩天兩夜,自身也已接近油盡燈枯…
一開始,根據地守軍還能依靠倉促堵塞穀口的障礙物土牆,居高臨下的展開防禦,在地形上有一定優勢。
毀滅者攀爬著那些有鬆散的砂石和枯枝落葉堆砌的土牆時,總是一步三滑,很難著力。不過很快,在雷達毀滅者的調度下,毀滅者開始瘋狂的挖掘牆基,打算直接以力破巧,先把牆體破開一道口子。
“土彪”不得不組織部隊發起衝擊,試圖驅散毀滅者的挖掘力量,但幾番反擊都被輕易擊退。
不得已,根據地部隊開始在土牆後方不斷加厚工事,試圖延緩牆體被破壞的時間,而毀滅者在土牆前方一邊仰攻一邊挖掘。建設肯定不如破壞來的快,到了第一天夜裏,日以繼夜施工的毀滅者終於掘開一段牆體!
隨後毀滅者從缺口蜂擁而入,已經輪換補牆一整天的根據地部隊非常疲憊,加上不擅長夜戰,投入封堵缺口的一個個軍團往往沒多久就被擊潰,隻能靠著兵力優勢不斷以戰士的血肉之軀去填補洪水管湧般的敵軍,同時在後方不斷收攏殘兵、重組部隊。
與此同時,牆體上的根據地部隊還試圖用居高臨下拋擲建材的方式堵口,但不久後配合攻擊的毀滅者趁亂從正麵爬上牆體,驅散了猝不及防的守軍。
至此,根據地部隊第一次丟失了防禦工事,形勢越發惡劣。
最終,“土彪”是靠著不斷輪換部隊的戰法,勉強擋住了毀滅者大半夜的攻勢,在毀滅者也精疲力盡撤退後,這才組織部隊重新收複了土牆,然後用一些雜物勉強從視覺上封堵了缺口。
次日日出後,毀滅者再度發起攻擊,這一次根據地部隊隻支撐到了中午時分就再度丟失陣地,潮水般湧入缺口和撲過土牆的毀滅者將根據地軍打得節節後退,“土彪”帶著部隊一路撤到第二道預設防線才穩住腳步。
這道防線依托一根橫倒的枯木構建,枯木內部已經朽爛了,之前有很多蠐螬等蛀出的洞,洞道四通八達,並不是特別適合防禦,但北穀也就僅剩這一處地利了。
愛閱書香
毀滅者一鼓作氣投入進攻,一麵攀爬朽木,一麵鑽入木洞,還有一批部隊從朽木與地麵的縫隙間發起攻擊。
守軍三麵受敵,要不是地形限製住了毀滅者的攻擊寬度,隻怕早已抵擋不住!正是在這時,“東毛”部迂回進入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