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鋪道蟻帝大軍的正式開拔,百萬大軍分頭忙碌起來。
這大兵團作戰可不像小部隊那樣方便,光是組織調度,就已經足夠那些沒有經驗的指揮官崩潰。
但鋪道蟻帝顯得很有章法,他們的部隊井然有序的調動起來,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第一批南下的部隊,是紅火蟻一族的複,他們作為光複舊土的直接受益者,也是那片戰區的土著,地形熟悉,理所當然的擔起了先鋒重任。
緊隨紅火蟻軍先鋒前進的,並不是主力作戰部隊,而是以大量輔兵為主的次陣部隊。
次陣部隊一方麵要保障提供前鋒部隊的後勤運輸,另一個重要任務,則是在荒涼得不到補給的沙礫地上,建立若幹處後勤轉運點,建立起大軍的後勤保障線。
要沒有這麽一條可以源源不斷將帝國本土的物資運送到戰區的生命線,鋪道蟻帝的百萬大軍,幾乎是寸步難行的。
這條生命線由運輸節點和運輸隊組成,每個運輸節點,即轉運中心都有部隊守護,每個運輸隊也都要配備護衛,這是鋪道蟻帝成熟的軍製早有要求的。
按照這次南征的計劃,鋪道蟻帝的安排是
先以紅火蟻軍前鋒南下,越過沙礫地,通過前哨戰鬥摸清楚敵軍的布置,如果不能直接突破敵軍的防禦,則建立前進基地,等待大部隊支援。
次陣部隊建立起後勤運輸線和補給轉運點,完善後勤保障網絡,提前運輸糧秣。
隨後主力部隊才開拔,快速通過沙地,擊破敵軍的邊境防禦力量,迅速深入紅火蟻國故土。
最後,在敵方境內合適地點,逼迫敵軍主力決戰,取勝後立刻以主力部隊追擊,奪取敵方所有重要巢穴,而以附庸國和輔兵部隊占領其他巢穴,一舉奠定勝局。
而作為他們的對手,切葉蟻軍也已經開始備戰,但僅從賬麵實力來看,他們不是鋪道蟻帝的對手。
去年占領紅火蟻國故土的北部後,絕大部分切葉蟻戰士已經班師回巢,隻留下少量部隊在當地駐防和開發。
也不能怪切葉蟻國不重視邊防,實在是他們的國力已經在去年的戰爭中耗盡,很難繼續以本土的力量長期供應遠方的數十萬螞蟻消耗。
切葉蟻國新占領的這片土地,森林很少,支撐不起大規模的真菌種植產業,這個產業也需要從頭建設,一開始所有糧食物資都依賴等本土地供給。
切葉蟻國當初動員的幾十萬螞蟻,到後來隨著戰鬥地點距離本土越來越遠,八成兵力都被抽調去負責後勤供應了,本土連大量聖獸星天牛都賣給了蟻聯國換取糧食,國力已經被壓榨到了極致。
今年雖然北部地區的開發初見成效,若幹座新的副巢已經有了比較穩定的真菌種植產業,可以就地提供一些糧草,但也隻能長期支撐十萬左右的蟻口。
此時雖然切葉蟻國前線部隊已經開始備戰,切葉蟻國也在從本土長距離向前線運輸物資囤積,但他們目前也隻是在第一線集結了十萬部隊,連同當地的非戰士蟻口,邊防線附近已經有了十五萬切葉蟻,超出了當地供應能力一半多。
要是駐軍再多的話,後勤補給就吃不消了,切葉蟻軍在邊境部署十萬大軍,已經是切葉蟻國目前的極限動員能力。
對於切葉蟻國來說,長途後勤供應不是長久之計,一支遠途運輸隊,從切葉蟻國本土到前線,路上順利也得走上5天,光靠螞蟻自己來搬運物資,路途中就得吃掉近半食物,隻有一半能運到前線。後勤保障能力,嚴嚴實實的限製了切葉蟻軍的部署。
而鋪道蟻帝國相比之下就成熟的多,通過設置轉運點和安排專門的運輸隊,可以接力的快速將糧秣運到大部隊身邊,損耗也小的多。
而蟻聯國的後勤運輸能力,相比之下又更上了一個台階。
一方麵,蟻聯國走的是精兵路線,不像其他蟻族大多是全民皆兵,在保障同等戰鬥力的前提下,需要動員的兵力可以更少,後勤壓力自然也更小。
此外,蟻聯國有更加成熟的後勤體係,這點上甚至強於鋪道蟻帝國。
在蟻聯事部下麵,就有後勤處的編製,而交通運輸部也要在戰時為軍事行動提供支持,組織結構上就已經高度重視後勤。
如果是在蟻聯國境內戰鬥,靠著已經初具規模的運河網,神使王軍團就可以方便快捷又低損耗的獲得補給。
就算是遠離運河,神使王軍團也能夠得到運輸隊的支援,這些運輸隊有蟻力運輸隊,也有甲蟲的畜力運輸隊,甚至還有飛行商隊臨時可以提供快速補給,後勤補給能力很強。
當鋪道蟻帝南下時,神使王軍團已經集結了16個整編軍團在北境集結,還有1個坦克軍團和3個飛騎士小隊配合,共計約45000餘名戰士、70隻大中型甲蟲和150隻飛蠅。
這場戰爭的對陣雙方都已經做好了戰備,戰火即將重燃。
而這場戰爭的勝負手,除了雙方的正麵作戰的走勢外,就屬後勤保障這條生命線最為緊要。
哪一方能夠更好的保障生命線,哪一方將更占優勢。
————
4月19日,鋪道蟻帝南下的第3天。
前鋒的紅火蟻軍已經越過沙礫地,進入自己曾經的故土,並且紮下營來,開始進攻一座切葉蟻軍的樹巢。
切葉蟻國10萬邊防軍也已經集結起來,和8萬鋪道蟻軍對峙。
這時候,已經能夠體現切葉蟻軍邊防力量上的嚴重不足,她們目前的軍力,也就是和紅火蟻軍勉強抗衡,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擋住即將到來的鋪道蟻帝主力部隊的攻擊。
但鋪道蟻帝主力這時候還沒有動身,他們沿途的後勤補給線正在建設中,而且遇到了一些麻煩。
沙礫地上的土著螞蟻,雖然通過貿易從鋪道蟻帝國那裏得到了不少糧食,這卻並不意味著當她們看見更多糧食就在眼前時不會動心!
。
這大兵團作戰可不像小部隊那樣方便,光是組織調度,就已經足夠那些沒有經驗的指揮官崩潰。
但鋪道蟻帝顯得很有章法,他們的部隊井然有序的調動起來,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第一批南下的部隊,是紅火蟻一族的複,他們作為光複舊土的直接受益者,也是那片戰區的土著,地形熟悉,理所當然的擔起了先鋒重任。
緊隨紅火蟻軍先鋒前進的,並不是主力作戰部隊,而是以大量輔兵為主的次陣部隊。
次陣部隊一方麵要保障提供前鋒部隊的後勤運輸,另一個重要任務,則是在荒涼得不到補給的沙礫地上,建立若幹處後勤轉運點,建立起大軍的後勤保障線。
要沒有這麽一條可以源源不斷將帝國本土的物資運送到戰區的生命線,鋪道蟻帝的百萬大軍,幾乎是寸步難行的。
這條生命線由運輸節點和運輸隊組成,每個運輸節點,即轉運中心都有部隊守護,每個運輸隊也都要配備護衛,這是鋪道蟻帝成熟的軍製早有要求的。
按照這次南征的計劃,鋪道蟻帝的安排是
先以紅火蟻軍前鋒南下,越過沙礫地,通過前哨戰鬥摸清楚敵軍的布置,如果不能直接突破敵軍的防禦,則建立前進基地,等待大部隊支援。
次陣部隊建立起後勤運輸線和補給轉運點,完善後勤保障網絡,提前運輸糧秣。
隨後主力部隊才開拔,快速通過沙地,擊破敵軍的邊境防禦力量,迅速深入紅火蟻國故土。
最後,在敵方境內合適地點,逼迫敵軍主力決戰,取勝後立刻以主力部隊追擊,奪取敵方所有重要巢穴,而以附庸國和輔兵部隊占領其他巢穴,一舉奠定勝局。
而作為他們的對手,切葉蟻軍也已經開始備戰,但僅從賬麵實力來看,他們不是鋪道蟻帝的對手。
去年占領紅火蟻國故土的北部後,絕大部分切葉蟻戰士已經班師回巢,隻留下少量部隊在當地駐防和開發。
也不能怪切葉蟻國不重視邊防,實在是他們的國力已經在去年的戰爭中耗盡,很難繼續以本土的力量長期供應遠方的數十萬螞蟻消耗。
切葉蟻國新占領的這片土地,森林很少,支撐不起大規模的真菌種植產業,這個產業也需要從頭建設,一開始所有糧食物資都依賴等本土地供給。
切葉蟻國當初動員的幾十萬螞蟻,到後來隨著戰鬥地點距離本土越來越遠,八成兵力都被抽調去負責後勤供應了,本土連大量聖獸星天牛都賣給了蟻聯國換取糧食,國力已經被壓榨到了極致。
今年雖然北部地區的開發初見成效,若幹座新的副巢已經有了比較穩定的真菌種植產業,可以就地提供一些糧草,但也隻能長期支撐十萬左右的蟻口。
此時雖然切葉蟻國前線部隊已經開始備戰,切葉蟻國也在從本土長距離向前線運輸物資囤積,但他們目前也隻是在第一線集結了十萬部隊,連同當地的非戰士蟻口,邊防線附近已經有了十五萬切葉蟻,超出了當地供應能力一半多。
要是駐軍再多的話,後勤補給就吃不消了,切葉蟻軍在邊境部署十萬大軍,已經是切葉蟻國目前的極限動員能力。
對於切葉蟻國來說,長途後勤供應不是長久之計,一支遠途運輸隊,從切葉蟻國本土到前線,路上順利也得走上5天,光靠螞蟻自己來搬運物資,路途中就得吃掉近半食物,隻有一半能運到前線。後勤保障能力,嚴嚴實實的限製了切葉蟻軍的部署。
而鋪道蟻帝國相比之下就成熟的多,通過設置轉運點和安排專門的運輸隊,可以接力的快速將糧秣運到大部隊身邊,損耗也小的多。
而蟻聯國的後勤運輸能力,相比之下又更上了一個台階。
一方麵,蟻聯國走的是精兵路線,不像其他蟻族大多是全民皆兵,在保障同等戰鬥力的前提下,需要動員的兵力可以更少,後勤壓力自然也更小。
此外,蟻聯國有更加成熟的後勤體係,這點上甚至強於鋪道蟻帝國。
在蟻聯事部下麵,就有後勤處的編製,而交通運輸部也要在戰時為軍事行動提供支持,組織結構上就已經高度重視後勤。
如果是在蟻聯國境內戰鬥,靠著已經初具規模的運河網,神使王軍團就可以方便快捷又低損耗的獲得補給。
就算是遠離運河,神使王軍團也能夠得到運輸隊的支援,這些運輸隊有蟻力運輸隊,也有甲蟲的畜力運輸隊,甚至還有飛行商隊臨時可以提供快速補給,後勤補給能力很強。
當鋪道蟻帝南下時,神使王軍團已經集結了16個整編軍團在北境集結,還有1個坦克軍團和3個飛騎士小隊配合,共計約45000餘名戰士、70隻大中型甲蟲和150隻飛蠅。
這場戰爭的對陣雙方都已經做好了戰備,戰火即將重燃。
而這場戰爭的勝負手,除了雙方的正麵作戰的走勢外,就屬後勤保障這條生命線最為緊要。
哪一方能夠更好的保障生命線,哪一方將更占優勢。
————
4月19日,鋪道蟻帝南下的第3天。
前鋒的紅火蟻軍已經越過沙礫地,進入自己曾經的故土,並且紮下營來,開始進攻一座切葉蟻軍的樹巢。
切葉蟻國10萬邊防軍也已經集結起來,和8萬鋪道蟻軍對峙。
這時候,已經能夠體現切葉蟻軍邊防力量上的嚴重不足,她們目前的軍力,也就是和紅火蟻軍勉強抗衡,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擋住即將到來的鋪道蟻帝主力部隊的攻擊。
但鋪道蟻帝主力這時候還沒有動身,他們沿途的後勤補給線正在建設中,而且遇到了一些麻煩。
沙礫地上的土著螞蟻,雖然通過貿易從鋪道蟻帝國那裏得到了不少糧食,這卻並不意味著當她們看見更多糧食就在眼前時不會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