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站在距離「四通城」不遠的高處,看著底下的指揮官們按照軍團為單位,因為自己剛才發布的那條頗有爭議的命令而聚集在一起互相觸角相交的進行溝通時,整個神使王軍團已經沒有了往日裏主角一聲令下、三軍景從的景象,主角卻早有預料。
畢竟,這是主角第一次命令他們攻擊原本的同族,哪怕是主角之前進行過思想教育,也無法保障每名指揮官都服從自己。
而且,主巢「青丘城」的風聲多多少少也會傳播到「東楊城」,主角並不是不知道那些來往於兩地的信使,除了找自己外,還與很多雄蟻有過接觸。
看著亂糟糟的場麵短時間內無法平息,隨後,主角又讓傳令兵將一道最新的指令傳達給了所有指揮官:對神使王命令不認可的指揮官,可以推舉一位代表向神使王表達意見。
這條命令很快收到了成效,一名資曆較老的小隊指揮官被推舉了出來,來到主角麵前。
讓主角比較欣慰的是,他麾下的幾位重臣,像滾、蘭博飛等都沒有接受有疑義的雄蟻們的推舉,拒絕作為代表前來與神使王對質。
眼前的這隻雄蟻,主角有印象,是來自主巢「青丘城」的雄蟻,在主角第一次獲得神使王的身份時,他就作為補充部隊的指揮官加入了主角麾下,也是隨主角在收複戰爭、對寄生螞蟻戰爭和大河北岸等地南征北戰的老將了。
主角並不是個不念舊的人,可是來自主巢的那批指揮官的確和自己、和其它神使王軍團指揮官之間存在理念和利益上的衝突。
這種衝突以前並不致命,現在卻很致命。
主角看著麵前的雄蟻,就像在看一個死人。此刻,他腦子中浮現了一個曆史人物的名字,這個人物並沒有留下關於他外貌的任何記載,但卻教會了世人一個成語——殺雞儆猴。
這個人是冒頓單於。
冒頓,匈奴首領,攣鞮氏。他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在位期間,冒頓單於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帥,也是秦、漢兩朝,乃至今後上千年漢人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恐懼的開端。
冒頓單於即位不久,東胡王就乘其立足不穩,遣使索要單於千裏馬。冒頓為麻痹東胡,不顧群臣反對,將千裏馬送給東胡王。東胡王得寸進尺,又提出索要單於閼氏,冒頓左右皆非常忿怒,請求出兵攻東胡,但冒頓仍滿足了東胡王的要求。東胡王認為冒頓軟弱可欺,不再將其放在眼裏。冒頓則乘機穩固統治,擴充軍備,發兵突襲東胡,東胡猝不及防,東胡王被殺,其民眾及畜產盡為匈奴所得,東胡遂滅。冒頓單於又乘勝西攻河西走廊雍州的月氏,迫其西徙。從而解除了兩麵威脅。隨後,他帶領匈奴征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20餘國,控製了西域大部分地區。向北則征服了渾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兼並了樓煩及白羊河南王之轄地,重新占領了河套以南地。匈奴居有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號稱將諸引弓之民並為一家,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
但留給世人印象最深的,卻是冒頓單於早年“鳴鏑弑父”的故事。
冒頓單於原為其父頭曼單於的兒子,理應繼承汗位。但後來頭曼單於所愛的閼氏生了個小兒子,頭曼單於就想殺冒頓而立小兒子為太子,於是便派冒頓到月氏去當人質。
冒頓剛到月氏,頭曼單於馬上攻打月氏,月氏欲殺冒頓,冒頓偷了月氏的良馬,騎著它逃回匈奴。頭曼單於認為他勇猛,就命令他統領一萬騎兵。
你不仁我便不義,冒頓此時已經有了弑父奪位之心,他製造了一種響箭,稱為鳴鏑。在訓練他的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時,他下令說:“凡是我的鳴鏑所射的目標,如果誰不跟著我全力去射擊它,就斬首。”
冒頓首先射獵鳥獸,有人不射響箭所射的目標,冒頓就把他們殺了。不久,冒頓以響箭射擊自己的愛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擊的,冒頓立即殺了他們。過了些日子,冒頓又用響箭射擊自己的心愛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懼的,不敢射擊,冒頓又把他們殺了。
過些日子,冒頓出去打獵,用響箭射擊頭曼單於的馬,左右之人都跟著射。於是冒頓知道他左右的人都是可用之人了。
然後他跟隨父親頭曼單於去打獵,用響箭射擊頭曼單於,他左右的人也都跟著把箭射向頭曼單於,頭曼單於當場身亡。之後冒頓又把他的後母及弟弟還有不服從他的人全部殺死,才自立為單於,奪取了大權。
冒頓建立起無上威望的辦法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利用人對死亡的恐懼,來讓他們形成一個思維定勢——不服從,就要被殺。
所有生物都對死亡這條注定的歸途有天生的恐懼,人類有,鳥獸有,螞蟻也同樣有。
所有的生物都知道應該躲開火,在寒冷的天氣裏冬眠、或者多吃東西、或者找個地方取暖,這都是對死的恐懼和對生的依戀。
蟻巢裏,就算是單隻工蟻或兵蟻,他們這些個體對於一整個蟻巢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遇到危險時,這些螞蟻依舊會瘋狂逃命,並不因為自己對蟻巢而言可有可無就隨意舍棄性命。
而越是聰明的物種,趨利避害的本能就越強。蚯蚓知道太陽暴曬會要了自己的命,但每天依舊有無數蚯蚓趁著天黑或下雨時鑽出地麵,然後不小心誤入堅硬的土地而來不及回到地下,終於被陽光曬幹。但猴子們就絕對不會跑到他們能夠觀察到的存在隱藏的危險的地方胡作非為。
雄蟻們顯然是聰明的,他們也是怕死的。所以,主角有了在短時間內就讓他們服從的辦法!
畢竟,這是主角第一次命令他們攻擊原本的同族,哪怕是主角之前進行過思想教育,也無法保障每名指揮官都服從自己。
而且,主巢「青丘城」的風聲多多少少也會傳播到「東楊城」,主角並不是不知道那些來往於兩地的信使,除了找自己外,還與很多雄蟻有過接觸。
看著亂糟糟的場麵短時間內無法平息,隨後,主角又讓傳令兵將一道最新的指令傳達給了所有指揮官:對神使王命令不認可的指揮官,可以推舉一位代表向神使王表達意見。
這條命令很快收到了成效,一名資曆較老的小隊指揮官被推舉了出來,來到主角麵前。
讓主角比較欣慰的是,他麾下的幾位重臣,像滾、蘭博飛等都沒有接受有疑義的雄蟻們的推舉,拒絕作為代表前來與神使王對質。
眼前的這隻雄蟻,主角有印象,是來自主巢「青丘城」的雄蟻,在主角第一次獲得神使王的身份時,他就作為補充部隊的指揮官加入了主角麾下,也是隨主角在收複戰爭、對寄生螞蟻戰爭和大河北岸等地南征北戰的老將了。
主角並不是個不念舊的人,可是來自主巢的那批指揮官的確和自己、和其它神使王軍團指揮官之間存在理念和利益上的衝突。
這種衝突以前並不致命,現在卻很致命。
主角看著麵前的雄蟻,就像在看一個死人。此刻,他腦子中浮現了一個曆史人物的名字,這個人物並沒有留下關於他外貌的任何記載,但卻教會了世人一個成語——殺雞儆猴。
這個人是冒頓單於。
冒頓,匈奴首領,攣鞮氏。他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在位期間,冒頓單於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帥,也是秦、漢兩朝,乃至今後上千年漢人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恐懼的開端。
冒頓單於即位不久,東胡王就乘其立足不穩,遣使索要單於千裏馬。冒頓為麻痹東胡,不顧群臣反對,將千裏馬送給東胡王。東胡王得寸進尺,又提出索要單於閼氏,冒頓左右皆非常忿怒,請求出兵攻東胡,但冒頓仍滿足了東胡王的要求。東胡王認為冒頓軟弱可欺,不再將其放在眼裏。冒頓則乘機穩固統治,擴充軍備,發兵突襲東胡,東胡猝不及防,東胡王被殺,其民眾及畜產盡為匈奴所得,東胡遂滅。冒頓單於又乘勝西攻河西走廊雍州的月氏,迫其西徙。從而解除了兩麵威脅。隨後,他帶領匈奴征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20餘國,控製了西域大部分地區。向北則征服了渾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兼並了樓煩及白羊河南王之轄地,重新占領了河套以南地。匈奴居有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號稱將諸引弓之民並為一家,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
但留給世人印象最深的,卻是冒頓單於早年“鳴鏑弑父”的故事。
冒頓單於原為其父頭曼單於的兒子,理應繼承汗位。但後來頭曼單於所愛的閼氏生了個小兒子,頭曼單於就想殺冒頓而立小兒子為太子,於是便派冒頓到月氏去當人質。
冒頓剛到月氏,頭曼單於馬上攻打月氏,月氏欲殺冒頓,冒頓偷了月氏的良馬,騎著它逃回匈奴。頭曼單於認為他勇猛,就命令他統領一萬騎兵。
你不仁我便不義,冒頓此時已經有了弑父奪位之心,他製造了一種響箭,稱為鳴鏑。在訓練他的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時,他下令說:“凡是我的鳴鏑所射的目標,如果誰不跟著我全力去射擊它,就斬首。”
冒頓首先射獵鳥獸,有人不射響箭所射的目標,冒頓就把他們殺了。不久,冒頓以響箭射擊自己的愛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擊的,冒頓立即殺了他們。過了些日子,冒頓又用響箭射擊自己的心愛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懼的,不敢射擊,冒頓又把他們殺了。
過些日子,冒頓出去打獵,用響箭射擊頭曼單於的馬,左右之人都跟著射。於是冒頓知道他左右的人都是可用之人了。
然後他跟隨父親頭曼單於去打獵,用響箭射擊頭曼單於,他左右的人也都跟著把箭射向頭曼單於,頭曼單於當場身亡。之後冒頓又把他的後母及弟弟還有不服從他的人全部殺死,才自立為單於,奪取了大權。
冒頓建立起無上威望的辦法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利用人對死亡的恐懼,來讓他們形成一個思維定勢——不服從,就要被殺。
所有生物都對死亡這條注定的歸途有天生的恐懼,人類有,鳥獸有,螞蟻也同樣有。
所有的生物都知道應該躲開火,在寒冷的天氣裏冬眠、或者多吃東西、或者找個地方取暖,這都是對死的恐懼和對生的依戀。
蟻巢裏,就算是單隻工蟻或兵蟻,他們這些個體對於一整個蟻巢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遇到危險時,這些螞蟻依舊會瘋狂逃命,並不因為自己對蟻巢而言可有可無就隨意舍棄性命。
而越是聰明的物種,趨利避害的本能就越強。蚯蚓知道太陽暴曬會要了自己的命,但每天依舊有無數蚯蚓趁著天黑或下雨時鑽出地麵,然後不小心誤入堅硬的土地而來不及回到地下,終於被陽光曬幹。但猴子們就絕對不會跑到他們能夠觀察到的存在隱藏的危險的地方胡作非為。
雄蟻們顯然是聰明的,他們也是怕死的。所以,主角有了在短時間內就讓他們服從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