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變換的三清就那樣走進了正牌三清的體內,和他融為了一體般。
昏迷的三清陷入了夢境,夢裏,有許多遠去的背影,三清拚命的追趕著,卻怎麽也追不上,他終於停下了腳步。遠處的那些背影裏也有人停下了腳步。那人回過頭來,說了一句:“別了,三清!”仔細一看竟是李老三。
“爸爸!”三清一見是自己的父親,心頭一緊就想要衝上去,而那李老三卻突然搖身一變,又變換成了三清的模樣。
“我就是你!”
“不,你不是我,你不是我……”三清高聲喊著,帶著哭腔。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三清閉上眼睛不敢去看對方,可那聲音卻在他的耳邊回蕩著。他用甩手捂上了耳朵,但卻毫無作用,那聲音就像帶有穿透性一般,穿過了他的皮肉,衝擊著他的耳膜。
“不!”三清高呼一聲,在夢中昏迷了過去。
而在小廟裏,三清睜開了雙眼,緩緩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環顧著四周的黑暗。
小廟的門突然被風吹開,三清靜靜注視著門口,過了一會兒,便有隻四腳行走的東西走了進來,直接走到了三清的身旁,匍匐在他的腳下。
“你這又是何苦呢?”三清低下頭輕聲說道,語氣裏多了幾分老道,不再像個孩童。
腳下那不明物體,抬起頭輕聲叫喚了兩句,原來是條老黃狗,脖子上還掛著個酒葫蘆。
三清蹲下身子,輕輕撫摸著它的腦袋,眼神裏充滿了說不清的意味。
“韓生呀韓生,是師父對不住你,什麽都沒教給你,卻留給了你難以承受的擔子。但師父也是有苦衷的呀!”三清停手,不再撫摸那老黃狗的腦袋。
那老黃狗搖了搖頭,似乎在告訴三清,它並不怪他。
“我知道你不怪師父,隻是我替你覺得不值,你走吧,這擔子我自己背回來,你不必再跟著我受苦受累了!”三清沉聲說道。
老黃狗聽了三清的話,立刻全身汗毛倒立,齜牙咧嘴朝著三清怒吼了起來,顯得無比暴怒。
“好好好,你不願走,那就,留下了,師父欠你的這輩子是還不清了,下輩子,你我恐怕都不會再有來生了吧……”說到這兒,三清突然停頓,太眼望向了屋外漆黑的夜幕,片刻之後,繼續說道:“韓生,你愛聽戲,師父唱戲給你聽吧!”說著便轉過身,向牆角走去。
老黃狗聞言,立刻收斂了怒意,在小廟裏上躥下跳。三清走到了牆角處,一屁股坐下,看到老黃狗雀躍的樣子,沒來由的心生感慨,眼眶濕潤。
“昨兒你說那戲子唱的不夠火候,那師父就給你唱一出那穆桂英掛帥,你看看為師的火候如何……”三清說著,便唱了起來,無比純正的刀馬旦唱腔,鏗鏘有力。
老黃狗不再跳躍,趴在地上靜靜的聽著,卻不料,三清唱著唱著,卻突然如鯁在喉,停了下來。
老黃狗走上前,抖落掛在脖子上的酒葫蘆。三清撿起酒葫蘆,看了看,然後仰頭猛灌了一口。烈酒入喉如刀割,那掛在眼眶上的淚水便再也無法控製。
“從前,為師總讓你少喝酒,少喝酒,如今看來,這酒還真是個好東西,誰說不是呢?哈哈……”三清再飲一口酒,狂笑一陣之後,竟突然躺在地上,淚流滿麵。
老黃狗,鑽進三清懷中,輕輕****著三清流下的淚水,似乎是不願讓那些淚水滴落在地。
很就以前,有個叫陳韓生的少年,他的父親死在了八國聯軍的刺刀下,他用自己瘦弱的身體背著父親的屍體一路南下,那一年他其實早已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直到他遇到了那個後來成為了他師父的牽狗道士。
那一年,有個牽狗的道士,進了一趟皇宮,一無所獲,卻在路上遇到那名叫陳韓生的背屍少年。本來隻是一時不忍,才接過了那少年背上的屍體,不曾料想,少年卻成為了自己的徒弟。
孰能知曉,他陳韓生跟著他了塵訪了半世荒山野店,又做了半世沒有名字的老劉頭,到了,走過了黃泉路,不過奈何橋,硬是變成了條老黃狗又回到了了塵的身旁,這僅僅是為了報恩?
三清抹去淚水,走出了小廟,走進了那陰森黃泉路,他的身後跟著一條老黃狗,一條同樣殘缺的老黃狗,前一條瞎了雙眼,這一條瘸了條腿。
老黃狗脖子上掛著個酒葫蘆,歡快的叫著,三清走在前麵又唱起了戲。
“歐長歌,這下了有你好受了!”忘川河上,奈何橋頭,孟婆手持湯碗,對著身旁的白衣男孩笑嘻嘻的說道。
“我說,婆婆,您就讓我安靜一會兒吧!”男孩聳了聳肩,略顯無奈。
“好好好,我就不煩你了,哎,來來來,喝了我的孟婆湯,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孟婆說著便走向了前方,不遠處,兩名夜叉領著一個麵色蒼白衣衫襤褸的年輕人緩緩走來。
“陳韓生,你就能為了做一條狗擺我一道?”白衣男孩歐長歌幹脆丟掉了手中的燈籠,坐在了奈何橋頭。望著灰蒙蒙的天空,怔怔出神。
須臾之後,突然站起來,笑了笑說道:“好了,陳韓生,你欠我的,不過我不跟一個沒有來生的人計較,那樣會顯得沒氣度,走好!”
男孩兒重新撿起了燈籠,向奈何橋的盡頭,那個開滿了五彩彼岸花的地方走去。一邊走著,一邊還哼唱著悠揚的曲調。手中燈籠散發的瑩瑩光芒,為身後衣衫襤褸的年輕人照亮了去路。
孟婆望著男孩遠去的背影,會心一笑。
前方,又有夜叉帶著一個小女孩走來。
“哎!生死無常啊……”孟婆感慨一聲,向前走去。
神仙山頂,一個瘦小的身影站立於大石頭之上,向下俯瞰著黑暗。
“這就對了,拖拖拉拉,何時是個盡頭?接下來你們演戲我看戲,不亦樂乎,不亦樂乎,哈哈……”笑聲回蕩山間,身影消失不見。
城隍廟外,三清望著夜空,輕聲說道:“局外之人,何故翻書呢?”
昏迷的三清陷入了夢境,夢裏,有許多遠去的背影,三清拚命的追趕著,卻怎麽也追不上,他終於停下了腳步。遠處的那些背影裏也有人停下了腳步。那人回過頭來,說了一句:“別了,三清!”仔細一看竟是李老三。
“爸爸!”三清一見是自己的父親,心頭一緊就想要衝上去,而那李老三卻突然搖身一變,又變換成了三清的模樣。
“我就是你!”
“不,你不是我,你不是我……”三清高聲喊著,帶著哭腔。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三清閉上眼睛不敢去看對方,可那聲音卻在他的耳邊回蕩著。他用甩手捂上了耳朵,但卻毫無作用,那聲音就像帶有穿透性一般,穿過了他的皮肉,衝擊著他的耳膜。
“不!”三清高呼一聲,在夢中昏迷了過去。
而在小廟裏,三清睜開了雙眼,緩緩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環顧著四周的黑暗。
小廟的門突然被風吹開,三清靜靜注視著門口,過了一會兒,便有隻四腳行走的東西走了進來,直接走到了三清的身旁,匍匐在他的腳下。
“你這又是何苦呢?”三清低下頭輕聲說道,語氣裏多了幾分老道,不再像個孩童。
腳下那不明物體,抬起頭輕聲叫喚了兩句,原來是條老黃狗,脖子上還掛著個酒葫蘆。
三清蹲下身子,輕輕撫摸著它的腦袋,眼神裏充滿了說不清的意味。
“韓生呀韓生,是師父對不住你,什麽都沒教給你,卻留給了你難以承受的擔子。但師父也是有苦衷的呀!”三清停手,不再撫摸那老黃狗的腦袋。
那老黃狗搖了搖頭,似乎在告訴三清,它並不怪他。
“我知道你不怪師父,隻是我替你覺得不值,你走吧,這擔子我自己背回來,你不必再跟著我受苦受累了!”三清沉聲說道。
老黃狗聽了三清的話,立刻全身汗毛倒立,齜牙咧嘴朝著三清怒吼了起來,顯得無比暴怒。
“好好好,你不願走,那就,留下了,師父欠你的這輩子是還不清了,下輩子,你我恐怕都不會再有來生了吧……”說到這兒,三清突然停頓,太眼望向了屋外漆黑的夜幕,片刻之後,繼續說道:“韓生,你愛聽戲,師父唱戲給你聽吧!”說著便轉過身,向牆角走去。
老黃狗聞言,立刻收斂了怒意,在小廟裏上躥下跳。三清走到了牆角處,一屁股坐下,看到老黃狗雀躍的樣子,沒來由的心生感慨,眼眶濕潤。
“昨兒你說那戲子唱的不夠火候,那師父就給你唱一出那穆桂英掛帥,你看看為師的火候如何……”三清說著,便唱了起來,無比純正的刀馬旦唱腔,鏗鏘有力。
老黃狗不再跳躍,趴在地上靜靜的聽著,卻不料,三清唱著唱著,卻突然如鯁在喉,停了下來。
老黃狗走上前,抖落掛在脖子上的酒葫蘆。三清撿起酒葫蘆,看了看,然後仰頭猛灌了一口。烈酒入喉如刀割,那掛在眼眶上的淚水便再也無法控製。
“從前,為師總讓你少喝酒,少喝酒,如今看來,這酒還真是個好東西,誰說不是呢?哈哈……”三清再飲一口酒,狂笑一陣之後,竟突然躺在地上,淚流滿麵。
老黃狗,鑽進三清懷中,輕輕****著三清流下的淚水,似乎是不願讓那些淚水滴落在地。
很就以前,有個叫陳韓生的少年,他的父親死在了八國聯軍的刺刀下,他用自己瘦弱的身體背著父親的屍體一路南下,那一年他其實早已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直到他遇到了那個後來成為了他師父的牽狗道士。
那一年,有個牽狗的道士,進了一趟皇宮,一無所獲,卻在路上遇到那名叫陳韓生的背屍少年。本來隻是一時不忍,才接過了那少年背上的屍體,不曾料想,少年卻成為了自己的徒弟。
孰能知曉,他陳韓生跟著他了塵訪了半世荒山野店,又做了半世沒有名字的老劉頭,到了,走過了黃泉路,不過奈何橋,硬是變成了條老黃狗又回到了了塵的身旁,這僅僅是為了報恩?
三清抹去淚水,走出了小廟,走進了那陰森黃泉路,他的身後跟著一條老黃狗,一條同樣殘缺的老黃狗,前一條瞎了雙眼,這一條瘸了條腿。
老黃狗脖子上掛著個酒葫蘆,歡快的叫著,三清走在前麵又唱起了戲。
“歐長歌,這下了有你好受了!”忘川河上,奈何橋頭,孟婆手持湯碗,對著身旁的白衣男孩笑嘻嘻的說道。
“我說,婆婆,您就讓我安靜一會兒吧!”男孩聳了聳肩,略顯無奈。
“好好好,我就不煩你了,哎,來來來,喝了我的孟婆湯,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孟婆說著便走向了前方,不遠處,兩名夜叉領著一個麵色蒼白衣衫襤褸的年輕人緩緩走來。
“陳韓生,你就能為了做一條狗擺我一道?”白衣男孩歐長歌幹脆丟掉了手中的燈籠,坐在了奈何橋頭。望著灰蒙蒙的天空,怔怔出神。
須臾之後,突然站起來,笑了笑說道:“好了,陳韓生,你欠我的,不過我不跟一個沒有來生的人計較,那樣會顯得沒氣度,走好!”
男孩兒重新撿起了燈籠,向奈何橋的盡頭,那個開滿了五彩彼岸花的地方走去。一邊走著,一邊還哼唱著悠揚的曲調。手中燈籠散發的瑩瑩光芒,為身後衣衫襤褸的年輕人照亮了去路。
孟婆望著男孩遠去的背影,會心一笑。
前方,又有夜叉帶著一個小女孩走來。
“哎!生死無常啊……”孟婆感慨一聲,向前走去。
神仙山頂,一個瘦小的身影站立於大石頭之上,向下俯瞰著黑暗。
“這就對了,拖拖拉拉,何時是個盡頭?接下來你們演戲我看戲,不亦樂乎,不亦樂乎,哈哈……”笑聲回蕩山間,身影消失不見。
城隍廟外,三清望著夜空,輕聲說道:“局外之人,何故翻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