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次離家的時日有點長,下次我盡量早些回來!”車千秋賠笑道。
“什麽!?還有下次?”柳絲絲氣道。
“你怎麽還不明白,我出遠門也是為了能讓咱家過上好日子啊。”車千秋道。
“如今的日子有什麽不好,不缺吃,不缺穿。幹嘛想著要大富大貴。”柳絲絲尋思著,男人有了錢,自然就會三妻四妾,如今自己又不能生孩子,倒希望車千秋貧窮一點,到時她在托人領養個孩子,幸福美滿的過日子。
“好好好!聽你的。”車千秋附和道,“在家裏,我都聽你的。你說什麽就是什麽。”
“對!你一出門就不聽了!”柳絲絲不禁被他氣笑了。
“來看看,我給你帶的什麽東西。”車千秋把她拉了過來。
柳絲絲剛剛笑了場,不好再裝出臭臉來,隻能與他和好,“都是些什麽呀?”
“都是你喜歡的東西。”車千秋笑道。
柳絲絲見袋子裏都是些女人的妝飾品,心裏美滋滋的,這足以表達車千秋對她的心意。
柳絲絲放手下中的飾品,給車千秋倒了杯茶水,又招呼花百合去灶間做些吃的。
車千秋這才想到花百合來,便問柳絲絲,花百合如何會來家裏做幫傭?
柳絲絲道,“她老家在海口縣,那裏犯了洪災,家裏沒有糧食吃,跑到這裏來投奔親戚,途中遇到山賊,被劫了去,還好遇到個好心人救了她。”
車千秋聽到這裏不禁笑了笑,問道,“她親戚家在我們這裏?”
“她說在這裏,可沒有找到,聽人說,那家人早搬走了,也不知道搬去了哪裏。”柳絲絲道,“後來她為養活老母,就買身到一富戶家做仆人,那富戶見她相貌好,就要了她做小妾,誰料好事沒成幾天,便被那富戶的妻子趕出了門。”
“之後呢?”車千秋聽著心裏有些不舒服。
“之後,她就與老母流落街頭。誰知禍不單行,她老母竟害病死了,我路過見她可憐,就給她些銀子,幫忙葬了她老母。”柳絲絲道,“她一個人無依無靠,老母也葬在此地,就想來家裏做幫傭,抵消我借給她的銀子。”
花百合母子的可憐身世,不禁勾起了柳絲絲的往事,她知道母女相依的難處。
“原來是這樣。”車千秋若有所思的說道。
車千秋當晚大睡了一覺,次日卯時才醒。
柳絲絲過來看他,“你都睡了一天一夜了。晚飯已經好了,就等你醒來一塊吃呢。”
花百合將飯菜上了桌,便回灶間去了。
柳絲絲叫她同桌吃飯,她不願意。車千秋便趕來請她,“百合,吃飯了,怎麽躲在這裏。”
“我是傭人,怎能與主人家同桌吃飯。”花百合道。
車千秋笑道,“家裏就我跟絲絲兩人,加上你倒熱鬧些,快來吃飯。”
“不了,你們先吃吧,等你們吃完了,我再吃。”花百合道。
“你不來,我可要拉你了。”車千秋說著,就動手去拉她。
花百合見狀,紅著臉,忸怩道,“我去就是,你別拉我。”
飯後,花百合把碗盤收拾了去灶間清洗。柳絲絲在堂屋裏擺弄著針線活,車千秋見了說,“衣服給誰做的?”
“老王家在街市開了間成衣店,生意好,人手不夠用,就送來些衣服讓我幫忙做,反正我也沒什麽事,領著百合一起做了,不僅打發了時間,還能掙些閑錢使用。”
“嗬嗬,你倒會持家!”車千秋笑道。
柳絲絲道,“上午有人找你呢!”
“誰啊?”
“張誌大哥來過,還有你那三個賭友張瑞張磊張劍,小偉也來過,我說你睡了,還沒醒,便都走了。”柳絲絲道。
“噢,我去找他們聊聊。”
車千秋出了房門,轉身步入灶間,見到花百合後,笑道,“百合,車大哥有東西送你。”
“什麽東西?”花百合不敢直眼看他。
“一個玉鐲子。”車千秋道。
“我不能收。”花百合道。
“為什麽不收,車大哥送你的。”車千秋道,“你一個女人全身上下冷冷清清的多不好看。”
花百合難以辭謝,隻好小心收了起來,道,“若是讓絲絲姐知道,怕是不好。”
“沒事。”車千秋笑道。
車千秋出了大門,便去尋“三張”賭錢。幾人賭了一番,便去一家酒館喝酒。
張劍道,“我們可聽說了,車大哥在縣城掙了不少錢!”
“掙了一點而已。”車千秋笑道。
“我聽說,u看書 .uukansh 你送了十兩金子給張誌!”張磊道。
“張誌大哥幫我出過主意,掙了錢,當然要分點給他。”車千秋。
“那狗不理的於小偉,倒是跟對了人。”張瑞笑道。
“張老弟,你這樣說話豈不是在罵我嗎!?”車千秋道。
“哪裏!我隻是羨慕忌妒而已。”張瑞笑道。
“車大哥何時也能提攜提攜我們。”張劍道。
“你們別笑話我了,我自己都沒發財,哪裏能提攜你們。”車千秋道,“這次去城裏一趟,我倒是有些掙錢的路子,隻是風險太大,怕是成不了事。”
“什麽路子?”三張問道。
“我聽說,海口縣今年遭遇洪澇災害,極度缺糧,我倒有去那裏販糧的想法。”車千秋道。
“海口縣距此路途遙遠,一來一回,經費開銷頗大,隻怕掙不了幾個錢!”張磊道,“俗話說,百裏不販樵,千裏不販糴。”
“張磊說的是!”張劍道,“還有那一路上不知有多少山賊強盜呢!?他們殺人越貨,隻怕有去無還。”
“你們說的這些,我都知道。”車千秋道,“我想用船運往哪裏,聽說水路比較近,經費相對也少。”
“水路難道就沒有強盜了?”張劍道,“他們不僅殺人越貨,連船也一並搶了去。”
“車大哥,你還不知道現今的形勢。”張瑞道,“如今天下盜賊蜂起,唯利是圖。朝廷下令說,哪個地方上報有盜賊,若是逮不到,便將當地官員與盜賊同罪論處;地方官因此發現了盜賊也不上報,盜賊才會越來越多的。”
“什麽!?還有下次?”柳絲絲氣道。
“你怎麽還不明白,我出遠門也是為了能讓咱家過上好日子啊。”車千秋道。
“如今的日子有什麽不好,不缺吃,不缺穿。幹嘛想著要大富大貴。”柳絲絲尋思著,男人有了錢,自然就會三妻四妾,如今自己又不能生孩子,倒希望車千秋貧窮一點,到時她在托人領養個孩子,幸福美滿的過日子。
“好好好!聽你的。”車千秋附和道,“在家裏,我都聽你的。你說什麽就是什麽。”
“對!你一出門就不聽了!”柳絲絲不禁被他氣笑了。
“來看看,我給你帶的什麽東西。”車千秋把她拉了過來。
柳絲絲剛剛笑了場,不好再裝出臭臉來,隻能與他和好,“都是些什麽呀?”
“都是你喜歡的東西。”車千秋笑道。
柳絲絲見袋子裏都是些女人的妝飾品,心裏美滋滋的,這足以表達車千秋對她的心意。
柳絲絲放手下中的飾品,給車千秋倒了杯茶水,又招呼花百合去灶間做些吃的。
車千秋這才想到花百合來,便問柳絲絲,花百合如何會來家裏做幫傭?
柳絲絲道,“她老家在海口縣,那裏犯了洪災,家裏沒有糧食吃,跑到這裏來投奔親戚,途中遇到山賊,被劫了去,還好遇到個好心人救了她。”
車千秋聽到這裏不禁笑了笑,問道,“她親戚家在我們這裏?”
“她說在這裏,可沒有找到,聽人說,那家人早搬走了,也不知道搬去了哪裏。”柳絲絲道,“後來她為養活老母,就買身到一富戶家做仆人,那富戶見她相貌好,就要了她做小妾,誰料好事沒成幾天,便被那富戶的妻子趕出了門。”
“之後呢?”車千秋聽著心裏有些不舒服。
“之後,她就與老母流落街頭。誰知禍不單行,她老母竟害病死了,我路過見她可憐,就給她些銀子,幫忙葬了她老母。”柳絲絲道,“她一個人無依無靠,老母也葬在此地,就想來家裏做幫傭,抵消我借給她的銀子。”
花百合母子的可憐身世,不禁勾起了柳絲絲的往事,她知道母女相依的難處。
“原來是這樣。”車千秋若有所思的說道。
車千秋當晚大睡了一覺,次日卯時才醒。
柳絲絲過來看他,“你都睡了一天一夜了。晚飯已經好了,就等你醒來一塊吃呢。”
花百合將飯菜上了桌,便回灶間去了。
柳絲絲叫她同桌吃飯,她不願意。車千秋便趕來請她,“百合,吃飯了,怎麽躲在這裏。”
“我是傭人,怎能與主人家同桌吃飯。”花百合道。
車千秋笑道,“家裏就我跟絲絲兩人,加上你倒熱鬧些,快來吃飯。”
“不了,你們先吃吧,等你們吃完了,我再吃。”花百合道。
“你不來,我可要拉你了。”車千秋說著,就動手去拉她。
花百合見狀,紅著臉,忸怩道,“我去就是,你別拉我。”
飯後,花百合把碗盤收拾了去灶間清洗。柳絲絲在堂屋裏擺弄著針線活,車千秋見了說,“衣服給誰做的?”
“老王家在街市開了間成衣店,生意好,人手不夠用,就送來些衣服讓我幫忙做,反正我也沒什麽事,領著百合一起做了,不僅打發了時間,還能掙些閑錢使用。”
“嗬嗬,你倒會持家!”車千秋笑道。
柳絲絲道,“上午有人找你呢!”
“誰啊?”
“張誌大哥來過,還有你那三個賭友張瑞張磊張劍,小偉也來過,我說你睡了,還沒醒,便都走了。”柳絲絲道。
“噢,我去找他們聊聊。”
車千秋出了房門,轉身步入灶間,見到花百合後,笑道,“百合,車大哥有東西送你。”
“什麽東西?”花百合不敢直眼看他。
“一個玉鐲子。”車千秋道。
“我不能收。”花百合道。
“為什麽不收,車大哥送你的。”車千秋道,“你一個女人全身上下冷冷清清的多不好看。”
花百合難以辭謝,隻好小心收了起來,道,“若是讓絲絲姐知道,怕是不好。”
“沒事。”車千秋笑道。
車千秋出了大門,便去尋“三張”賭錢。幾人賭了一番,便去一家酒館喝酒。
張劍道,“我們可聽說了,車大哥在縣城掙了不少錢!”
“掙了一點而已。”車千秋笑道。
“我聽說,u看書 .uukansh 你送了十兩金子給張誌!”張磊道。
“張誌大哥幫我出過主意,掙了錢,當然要分點給他。”車千秋。
“那狗不理的於小偉,倒是跟對了人。”張瑞笑道。
“張老弟,你這樣說話豈不是在罵我嗎!?”車千秋道。
“哪裏!我隻是羨慕忌妒而已。”張瑞笑道。
“車大哥何時也能提攜提攜我們。”張劍道。
“你們別笑話我了,我自己都沒發財,哪裏能提攜你們。”車千秋道,“這次去城裏一趟,我倒是有些掙錢的路子,隻是風險太大,怕是成不了事。”
“什麽路子?”三張問道。
“我聽說,海口縣今年遭遇洪澇災害,極度缺糧,我倒有去那裏販糧的想法。”車千秋道。
“海口縣距此路途遙遠,一來一回,經費開銷頗大,隻怕掙不了幾個錢!”張磊道,“俗話說,百裏不販樵,千裏不販糴。”
“張磊說的是!”張劍道,“還有那一路上不知有多少山賊強盜呢!?他們殺人越貨,隻怕有去無還。”
“你們說的這些,我都知道。”車千秋道,“我想用船運往哪裏,聽說水路比較近,經費相對也少。”
“水路難道就沒有強盜了?”張劍道,“他們不僅殺人越貨,連船也一並搶了去。”
“車大哥,你還不知道現今的形勢。”張瑞道,“如今天下盜賊蜂起,唯利是圖。朝廷下令說,哪個地方上報有盜賊,若是逮不到,便將當地官員與盜賊同罪論處;地方官因此發現了盜賊也不上報,盜賊才會越來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