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認為,中國火箭軍未來將擁有3種級別的洲際彈道導彈:首先是東風-5係列重型液體洲際彈道導彈;其次是東風-41洲際導彈;再就是東風-31係列高機動性輕型洲際導彈,較美國空軍管轄的陸基核力量會呈現明顯優勢。


    2015年,活躍在世界政治和經濟舞台上的中國,不可避免地成為各國媒體審視觀察的焦點。中國軍隊盡管一直保持著低調與克製,但也未能“幸免”被置於聚光燈下仔細打量。東風31遠程導彈射程遠達8000千米,這使它可以更靈活的進行部署。圖為東風-26亮相2015閱兵式。[保存到相冊]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道外媒稱,據《漢和防務評論》報道,中國新型洲際導彈東風-41今年將結束試驗計劃並開始在軍中服役。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裏·卡申就此發表評論稱,目前這一說法尚未得到任何官方證實,但至少與之前了解到的關於中國導彈建設項目和試驗動態並不矛盾。


    據俄羅斯衛星網3月31日報道稱,估計東風-41應該是比中國已發射過的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和近期正在試驗的東風-31b更強大的重型導彈。東風-31a僅攜帶1枚彈頭,東風-31b能攜帶3枚彈頭,而東風-41則可攜帶多枚彈頭。有消息稱,東風-41攜帶彈頭數量可達10枚。


    報道稱,2015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大閱兵上展示了東風-5b,自主引導分導彈頭首次在中國投入使用,加上東風-41的部署,兩者將令中國可打到美國境內的核彈頭數量迅速攀升。


    全球五大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巔峰對決


    據《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中國近日進行了東風-41重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一次試射,據該媒體稱這是中國新型洲際導彈發展的最新型號,它裝備有多達10個分導核彈頭,具備14000千米射程,可覆蓋整個北美大陸,其最大射程甚至可以打到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圖中兩個小圖為外媒推測的東風-41導彈發射車。


    第五名:中國東風-31甲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1是我國首種遠程固體彈道導彈,作為國內第二代戰略武器,應用了許多新技術。與其前輩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相比,東風31在體積、打擊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麵均有明顯突破。


    圖上為東風-31甲,下為東風-31。但很快進展順利的東風22便告下馬,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七五”計劃期間,“以常規武器為主,適當發展戰略核武器”的方針意味著重心的傾斜及核武器研製計劃的精簡。而更適合機動的固體導彈則被挑中。其二,我國自行研製的大直徑固體火箭發動機進展順利。


    1985年1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正式批準終止東風22導彈的研製工作。次年,在經過聯合論證組論證後,“大直徑、基本型、係列化”方案得到認同。


    圖為東風31導彈模擬器。七十年代,移動式液體遠程導彈東風22(df-22)導彈正式立項研製,這宣告我國第二代戰略導彈正式提上了日程。1978年底,東風22的方案論證和預研工作開始,代號“202工程”(國家重點工程),主要著眼於實現機動、快速發射,提高生存能力、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達到小型化、標準化、係列化和通用化。東風22項目有11項關鍵技術,包括高性能液體火箭發動機、儀器設備小型化設計、新型結構材料、機動發射模式。


    圖為正在進行鐵路機動的東風-31甲。東風31有13項關鍵技術,包括:全彈總體技術、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技術、小型化彈頭技術、複合材料與結構技術、彈上電子設備小型化技術、高精度慣導技術、快速機動發射技術、突防技術、製導控製係統誤差分離技術、新一代試驗遙測技術等。對於初次嚐試開發固體戰略導彈的我國而言,無疑是難題林立,諸如固體燃料發動機,推進劑合成,彈錐複合材料製造,大型特種拖車製造等均屬嚴峻挑戰。


    與東風5有所不同,東風31采用的是小型化彈頭,因而整流罩非常尖銳,再入大氣層之後氣動加熱效果明顯。東風5使用碳石英燒蝕材料即可滿足需要,但東風31的彈頭再入段防熱問題在很長時間內無法得到解決,直到東華大學潘鼎教授的高純度粘膠基碳纖維研製成功才攻克了這一難關。


    在2004年關於潘鼎教授的報道中,很明確地提到了“潘教授近十年來潛心研究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航天級高純度粘膠基碳纖維成果已經被應用於我國首位殺手鐧武器—xx-31


    與東風5有所不同,東風31采用的是小型化彈頭,因而整流罩非常尖銳,再入大氣層之後氣動加熱效果明顯。東風5使用碳石英燒蝕材料即可滿足需要,但東風31的彈頭再入段防熱問題在很長時間內無法得到解決,直到東華大學潘鼎教授的高純度粘膠基碳纖維研製成功才攻克了這一難關。


    2006年9月5日,俄羅斯塔斯社報道東風31洲際導彈從五寨發射到塔克拉瑪幹沙漠試驗成功的消息,並指出中國方麵提前通知了俄方。這裏實際上測試的對象就是東風31甲。試驗成功後,東風31甲定型裝備部隊。至此,我國新一代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真正形成了可靠的戰鬥力。


    第四名:俄羅斯ss-18“撒旦”陸基洲際彈道導彈。ss-18洲際彈道導彈(北約代號“撒旦”)是兩級液體燃料慣性製導的重型洲際彈道導彈,從1979年開始裝備蘇聯部隊執行作戰任務。ss-18導彈由於其大當量、高精度和分導式多彈頭的特點,具有很強的打擊硬目標的能力,被認為是第一次打擊武器。


    如果有人問世界上最大的導彈是什麽?答案無疑是俄羅斯的ss-18。該型導彈無論外形尺寸還是威力,在世界上都可以說是首屈一指,難怪它在冷戰時期一問世,北約就將其稱作“撒旦”(惡魔)。該導彈自服役以來幾乎一直默默無聞,進入新世紀後,開始不斷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焦點。先是俄戰略火箭兵司令索羅夫佐夫在2002年8月突然宣布將ss-18服役期延長到2014年,不久俄在2004年12月又恢複了中斷16年的ss-18試射。


    ss-18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現役導彈,也是俄羅斯導彈技術的換代之作,因此其具備了很多第四代戰略導彈的技術和戰略思想特點。ss-18本身就是為打擊發射井等加固目標而設計的,因此一開始就將大威力作為目標。在導彈設計中,注重了導彈的巨大推力,其有效載荷接近9噸,這一能力即使是今天的運載火箭也少有能及。


    第三名:美國“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美國研製的第三代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該導彈對目標選擇更靈活,命中精度高,並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有三種型號,“民兵”1型導彈,年開始研製,年裝備部隊。彈長米,彈徑米,起飛重量噸,戰鬥部威力為至噸當量,射程千米,命中精度米.“民兵3”導彈,年開始研製,年裝備部隊。


    民兵iii是美國研製的第三代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該導彈對目標選擇更靈活,命中精度高,並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有三種型號,“民兵”1型導彈,年開始研製,年裝備部隊。“民兵3”導彈,年開始研製,年裝備部隊。前三級采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末助推級采用液體火箭發動機。


    “民兵iii”洲際彈道導彈是美國戰略核力量的重要基石,對內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對外發揮戰略威懾的作用。而保衛這些導彈的則是美軍中的三支特種部隊。日前,美國《空軍》雜誌刊文介紹了其中的一支部隊——部署在米諾特空軍基地的第91安全部隊,700名美軍士兵在那裏專職守衛著近1/3的美國陸基戰略力量——150枚“民兵iii”導彈。


    美國的導彈發射井通常分散在發射基地周圍十分廣闊的地域範圍內,一個導彈發射井內必須至少安排10名工作人員,其中包括6名警衛,一位發射井管理者、一名廚師和一個由兩人組成的發射小組,負責發射10枚“民兵iii”導彈。按照美國防部的規定,發射井必須實施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安全警衛。這對第91安全部隊的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戰。


    豆漿老油條收藏分享>


    0169


    收藏


    導讀:俄媒認為,中國火箭軍未來將擁有3種級別的洲際彈道導彈:首先是東風-5係列重型液體洲際彈道導彈;其次是東風-41洲際導彈;再就是東風-31係列高機動性輕型洲際導彈,較美國空軍管轄的陸基核力量會呈現明顯優勢。2015年,活躍在世界政治和經濟舞台上的中國,不可避免地成為各國媒體審視觀察的焦點。中國軍隊盡管一直保持著低調與克製,但也未能“幸免”被置於聚光燈下仔細打量。東風31遠程導彈射程遠達8000千米,這使它可以更靈活的進行部署。圖為東風-26亮相2015閱兵式。[保存到相冊]參考消息網


    近期熱點


    “民兵iii”導彈早在1970年就開始部署,可以攜帶3枚核彈頭,每個彈頭的當量為17.5萬噸,射程為9800至1.3萬公裏,命中精度185至450米。隨著美國“和平衛士”洲際導彈在2005年全部退出現役,“民兵iii”成為美國唯一的陸基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是維持美國“三位一體”戰略核威懾的陸基支柱。


    地下發射井裏的“民兵iii”導彈。


    第二名:俄羅斯ss-27/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俄羅斯新一代的洲際導彈分為陸基的ss-27/白楊-m和海基的ss-nx-30/布拉瓦,兩者均為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mitt)研製,由於白楊-m隻是單彈頭洲際導彈同時投擲質量超過1噸,改進為多彈頭的呼聲一直很高。


    讚


    1


    回複主貼


    2007年5月俄羅斯首次試射新型分導式多彈頭(mirv)的固體洲際導彈,編號rs-24。截至目前的信息看,普遍認為這是白楊-m的多彈頭版本,這也得到了莫斯科熱工


    ss-27/白楊-m是俄羅斯大力宣傳的新一代洲際導彈,它1987年開始研製,烏克蘭的南方設計局協助研製白楊的莫斯科熱工所共同開發,本身是白楊導彈的升級。蘇聯解體前已經有兩枚初樣彈送抵普列謝茨克發射場。蘇聯解體對俄羅斯戰略核力量尤其是固體洲際導彈設計製造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白楊洲際導彈的很多關鍵部件如導航設備由烏克蘭開發,俄羅斯實際上失去了固體洲際導彈生產能力。


    1992年俄羅斯決定以原有的白楊-m設計為基礎研製一種純俄羅斯的固體洲際導彈。1992年莫斯科熱工所全麵接手研製,使用了大量白楊的成熟設計和現成部件,開發進度很快。1994年12月20日白楊-m就開始了首次試射,僅僅進行了4次試射就正式定型,這甚至比預定的6次試射還少,而蘇聯時代的洲際導彈研製一般需要15~20次試射。


    白楊-m的試射次數太少並不是軍控條約的影響,《削減戰略武器條約i》中,允許原型階段最多7次試射,定型服役前最多20次試射。白楊-m快好省的研製過程主要是為了盡快具備生產能力,同時也有節省研製經費的因素,俄羅斯自稱白楊-m優化的測試試驗節省了210億盧布(1995年幣值)的巨額經費。


    作為白楊的升級版本,白楊-m在大量繼承的基礎上有少量改進。白楊-m三級直徑分別為1.86米,1.61米和1.58米,全長22.7米(地井版本)/22.3米(機動版本),導彈質量47.2噸,投擲能力約1200千克。白楊-m使用一枚80萬噸的核彈頭,射程11000千米,製導精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00米。自1998年服役部署以來,白楊-m就是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的掌上明珠。


    由於同期美國加快了彈道導彈防禦的進度,甚至不惜退出了《反導條約》,俄羅斯對外宣傳中極力渲染白楊-m的高性能,號稱使用速燃發動機具備更高的加速能力,再入機動彈頭可避開末段攔截,高性能誘餌等措施對抗陸基中段攔截,同時可防禦高能激光的攔截和近達500米的核爆炸攔截。


    不過從白楊-m的研製目的和研製時間看,它開始是白楊洲際導彈的替代品,目標是全俄羅斯產的洲際導彈,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境況不佳,那麽短的時間內也不可能開發出超高指標的洲際導彈。從目前的資料看,宣傳中白楊-m洲際導彈最可靠的能力恐怕就是抗核加固了,但為突破核反導攔截,各核大國30年前就為核彈頭增加了抗輻射和中子流的能力。


    陸基洲際導彈發射場身處俄羅斯腹地,助推段處於俄羅斯境內。美國彈道導彈防禦局評估後認為即使對伊朗助推段攔截都很難實現,更不要說攔截俄羅斯的洲際導彈了。隨著美國新一代sbirs/ptss天基預警衛星的服役,縮短助推段也無法降低被探測的概率,但更換發動機對於導彈設計變動太大,因此白楊-m並沒有使用速燃發動機的動力。


    第一名:空缺。替補:美國“和平保衛者”mx導彈,又被稱為“和平衛士”。空缺?對,空缺,因為接下來介紹的這個大殺器已經被逼退役很多年了,如果不退役的話,它得到第一名都是必須的,而且它可是20年前研製的導彈啊。圖為美國“和平保衛者”mx導彈分導彈頭重返大氣層在大氣中劃出的光帶。


    圖為美國“和平保衛者”mx導彈分導彈頭重返大氣層在大氣中劃出的光帶。“和平保衛者”大型洲際導彈是美國第四代戰略彈道導彈,也是目前美國最先進的戰略導彈之一,1986年開始服役。到1993年,在美國沃倫空軍基地經改裝的“民兵3”地下井內共部署了50枚。導彈由彈頭和彈體組成。彈頭包括子彈釋放艙、10枚mk21核彈頭和整流罩,彈體分四級,前三級為固體火箭發動機,第四級為液體火箭發動機。


    和平衛士洲際導彈(peacekeepermissilelgm-118a和平守護者或和平衛士)是美國第四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為四級推進,前三級為固態燃料推進火箭,第四級(後期推進載具)使用可儲式液態燃料自燃推進係統;地下井冷發射或地麵機動發射。它擁有精確有效的彈頭,有足夠的能力摧毀任何強化工事目標,包括特別強化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掩體及首長的防護掩體。


    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部署這種mx戰略核導彈係統,到1988年該導彈係統基本部署完畢時,美國已經擁有了50枚mx導彈。mx導彈係統從其部署一開始就是為了要對那些企圖對美國及其盟國進行核攻擊的侵略者產生威懾作用,讓侵略者意識到任何形式的核攻擊都會導致所謂''相互確保摧毀''(mutussureddestruction),即美國會對其進行同歸於盡式的報複性攻擊。


    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裝載10枚當量47.5萬噸的-型核彈頭,,其圓周公算偏差值在海裏(米)可說是現今最精確有效的彈頭。它被認為有足夠的能力摧毀任何強化工事目標,包括特別強化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掩體及首長的防護掩體。


    豆漿老油條收藏分享>


    0169


    收藏


    導讀:俄媒認為,中國火箭軍未來將擁有3種級別的洲際彈道導彈:首先是東風-5係列重型液體洲際彈道導彈;其次是東風-41洲際導彈;再就是東風-31係列高機動性輕型洲際導彈,uu看書 wwuksh 較美國空軍管轄的陸基核力量會呈現明顯優勢。2015年,活躍在世界政治和經濟舞台上的中國,不可避免地成為各國媒體審視觀察的焦點。中國軍隊盡管一直保持著低調與克製,但也未能“幸免”被置於聚光燈下仔細打量。東風31遠程導彈射程遠達8000千米,這使它可以更靈活的進行部署。圖為東風-26亮相2015閱兵式。[保存到相冊]參考消息網


    近期熱點


    該導彈設計開始於1972年,代號mx(missile-)。導彈的正式代號被命名為lgm-118a。在1983年6月17日加州範登堡空軍基地進行了此導彈的第一次試射,在飛行了7,800公裏後,此導彈命中位於太平洋瓜加林環礁的試射場。


    第一枚正式運作導彈於1984年2月製造,並在1986年12月部署於懷俄明州的舊義勇兵發射井,至1988年12月時此地已部署了50枚和平守護者導彈,部署一百枚導彈的計劃在1985年7月被國會撤銷,再一次的是因為存活率問題,這次國會決定將和平守護者部署的數量限製在50枚,除非發展出另一個存活率更高計劃。


    分導核彈頭。


    分導核彈頭。


    true鐵血軍事report11164俄媒認為,中國火箭軍未來將擁有3種級別的洲際彈道導彈:首先是東風-5係列重型液體洲際彈道導彈;其次是東風-41洲際導彈;再就是東風-31係列高機動性輕型洲際導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熙金龍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熙金龍1並收藏河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