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則新聞一經發表,就迅速在互聯網上蔓延開來,甚至在工作日的早高峰時間段,就直接空降熱搜榜單。
幾乎是第一時間,絕大多數正在通勤路上忍受著人潮洶湧的擁擠,隻能夠在夾縫之中拿出手機,在互聯網上尋找片刻安逸。
因此,在早高峰時間段中,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天之中,互聯網的第一個衝浪高峰。
哪怕夜裏有一幫“守夜人”在相互較勁誰才是守夜冠軍,也絲毫不影響早高峰才是互聯網的第一個衝浪高峰這一事實。
畢竟,哪怕是到了公司,大早上摸魚衝浪的選手,依舊大有人在,而顯然,他們才是互聯網上衝浪的主力選手。
而當他們打開手機,進入到相關軟件之中時,很難不注意到高掛在熱搜上的那個話題。
“抖音起訴ame,創始人怒斥後者拙劣的模彷!”
對於如今光是用戶體量就已經超過1億的抖音來說,哪怕是在擁有14億人口的泱泱華夏之中,也已經算得上是一款知名度極高的軟件。
畢竟這就相當於每14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使用過這款軟件,然而刨除掉老年人和小孩子這兩大群體,這個比例實際上隻會更高,而不會更低。
】
尤其是在人口密度更加廣泛的城市之中,抖音這款音樂短視頻軟件,早就提前展露了其產品特性的魔力,以近乎誇張的社交裂變速度,迅速占領著市場。
同時憑借著金秒獎之後形成的各領域短視頻創作者的頭部效應,不光有【papi醬】,更有【木子柒】,【大胃王子密】等優秀創作者作為內容風向標。
引領著平台內容的發展和迭代,更別提還有一大批如日中天的遊戲主播入駐,將抖音作為同粉絲交流的第一平台。
如此這般,抖音幾乎壟斷了當下年輕人的各種喜好,將打造一個年輕人的社區這件事情,貫徹到底。
所以,在這1億用戶之中,年輕人這一核心群體幾乎占據了八成以上,擁有以年輕人為主的用戶基本盤,可以說是抖音最大的優勢,甚至沒有之一。
畢竟年輕群體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從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未來,掌握了他們,就相當於掌握了未來。
這一點,從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中,也足以管中窺豹。
而抖音經過了從y引進國內後的muse,再到如今“記錄美好生活”的更迭,雖然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
但這種新潮的玩法,從海外市場回流的變裝挑戰,亦或者是本土衍生的美食探店等諸多內容,再加上一劃一拉的成熟ui模式……
都早已經在潛移默化之間,形成了一種自己獨有的用戶習慣。
隻有用戶習慣,才是產品真正的立足之本,畢竟習慣這種東西一旦養成,往往都是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的。
而用習慣了抖音的用戶,再去看快手和美拍,往往都會覺得難以適應,畢竟在機製上,抖音確實已經是做到了淋漓盡致。
要不然,也沒辦法在海外這片歐美文化腹地之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更不會成為頭條係的模彷對象。
畢竟相比起從零開始,重新去探索一條能被市場接受,能被用戶喜歡的模式。
還不如直接將這一套已經得到市場認可,並且行之有效的模式拿來用,“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永遠是最簡單粗暴的真理。
隻不過上輩子的頭條係,可以借由市場的信息差,乘著y馳騁海外市場之際,提前偷家,將華夏本土市場搶先占領。
再反過來將其收購,完成“以下克上”的壯舉,徹底掐滅了抄襲風波的源頭。
但是這個劇本嘛,在這輩子顯然是走不通了。
而這條新聞,能夠在早高峰這個時間段,就直接空降熱搜,第一時間博得諸多關注,背後自然是少不了有人在推波助瀾。
如今的東升集團,在“推波助瀾”這一塊上,早已經是駕輕就熟,自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流量體係,想要做到這一點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如今的互聯網之上,屁大點事情都能夠掀起鋪天蓋地的輿論,諸如“可樂到底是可口好喝還是百事好喝”“粽子要吃甜的還是鹹的”……
這些話題都能夠在互聯網上爭論不休,更何況是這麽一件具有話題性的熱門事件呢?
一時間,不管是不是抖音的用戶,都仿佛是嗅到了瓜田裏香味的猹一般,齊聚一堂,想要看一看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打開這一條熱搜,話題裏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陽陸宇這個創始人的現身說法。
說來這也是陽陸宇第一次選擇在大眾麵前拋頭露麵,除了極少數知名度極高的創始人之外。
絕大多數用戶對於自己所喜歡軟件背後的創始人,幾乎是一無所知。
所以陽陸宇這一次露麵,也讓絕大多數人用戶第一次知道,原來抖音這款時髦流行的軟件,竟然是這麽一個平平無奇的程序員研發的。
原本陽陸宇自然也是不想要出這個風頭的,隻不過經過周東升的一番遊說之後,陽陸宇也明白,沒有人比他更適合來做這件事情。
而既然選擇站出來了,陽陸宇自然也沒有打算善了,商場如戰場,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所以,視頻之中的陽陸宇,可謂是絲毫沒有留下任何情麵,從技術層麵上全方位的為大眾剖析,ame這款軟件,是如何對抖音進行全方位的剽竊。
從ui設計,再到玩法機製,在視頻之中,直接將兩款軟件的應用放到一起對比,相似度可謂是一目了然。
雖說音樂+短視頻這個玩法由來已久,哪怕是在快手和美拍那邊也不稀罕,更有像小咖秀這樣推陳出新的玩家存在,但是借鑒和抄襲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而ame和抖音,無論是界麵還是功能,兩者ui設計非常相似,都是短視頻社交軟件,完全就是一副李逵和李鬼的扮相。
或許從技術層麵上,“抄襲”這個概念就像是羅生門,難以有一個準確的界定。
但是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得到法律層麵上的界定,隻需要在大眾心目中形成這樣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就足夠了。
正如騰達一般,哪怕如今作為國內互聯網數一數二的大廠,依舊難以消除大眾對其“借鑒”起家的固有印象。
無論是周東升還是陽陸宇,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隻要能夠把這個標簽打在頭條係身上,就足以讓他們立於道德高地之上。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如果二者沒有體驗上的本質差異,單純從支持“正版”和“盜版”之間做選擇的話……
絕大多數用戶必然都會傾向於選擇前者,尤其是二者都是免費的前提下,選擇前者,至少還能得到道義上的正反饋……
何樂而不為呢?
更何況現在的抖音已經坐擁上億用戶,在打造年輕人社區這一方麵上,早已經搶占先機。
無論是內容產出的質量,還是用戶數量,都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對於用戶的吸引力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甭管是出於社交裂變效應的帶動之下,還是衝著內容而來,用戶顯然都沒有選擇後者的可能。
隨著這條新聞高掛熱搜,快速在互聯網上傳播開來之後,甚至部分ame的用戶在看到這條新聞之後,才突然恍然大悟。
感情自己下載的是一款盜版軟件呀,怪不得在朋友那邊看到的短視頻,在這邊找不到,甚至都沒辦法關注自己認識的朋友……
於是紛紛選擇倒戈相向,“棄暗投明”,一時間ame本來穩步上漲的用戶數據,開始呈現用戶流失的跡象。
雖說目前隻是一小部分,但是一旦任由輿情發酵下去,必然是會對ame的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畢竟說白了,市場就那麽大,世界上也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還是信息傳播極快的互聯網呢?
而隨著這條新聞的發酵,自然很快也驚動了頭條係那邊的人,對於這個情況,他們顯然是早有預料。
隻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的反應竟然會如此激烈,甚至想要將他們釘在抄襲的恥辱柱上。
一時間別說頭條係的人有些想不明白了,就連快手和美拍那邊的人也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
犯得著這麽大動幹戈嗎?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ame嗎?哪怕是背靠頭條係這顆大樹,但是在短視頻領域這一畝三分地上,ame顯然還是有點不夠看。
無論是早已經號稱擁有3億用戶的快手,還是同樣擁有過億用戶體量的美拍,才是短視頻領域當之無愧的頭部。
就連當年背靠騰達的微視,都沒能有所造詣,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頭條係呢?
而抖音一直以來跟這兩家的發展,頗有幾分互不幹涉,涇渭分明的味道,這也導致了如今三足鼎立局麵的誕生。
對其他兩個競爭對手,都從未有過如此大的陣仗,沒想到轉過頭來卻對一個小嘍囉大發雷霆,就連創始人都親自下場了……
難道是好不容易挑到一顆軟柿子可以捏,激動壞了?
雖然摸不著頭腦,但是無論對於快手還是美拍來說,自然都樂於坐山觀虎鬥,最好鬥個兩敗俱傷,這樣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而頭條係那邊自然也不是什麽好相與的性子,尤其是對方都已經騎臉輸出了,這口氣能忍?那屎都能吃了。
頭條係那邊迅速做出響應,直接失口否認抄襲的說法,甚至倒打一耙,說音樂短視頻這個玩法由來已久,也並不是抖音首創,大家都是dubsmash的學徒。
如果硬要說抄襲,那抖音才是率先抄襲的那一個。
言下之意,不外乎是抖音先當了婊子,反倒是立起牌坊來了。
同時利用自家的核心業務今日頭條,進行新聞推送,將這個回應高高掛起,先穩固住自家的基本盤再說。
而這篇火藥味十足的回應,同樣十分提振士氣,對於頭條係的用戶來說,更是嗨到飛起,將其當做檄文,用來反駁莫須有的指控。
一時間雙方的用戶群體可謂是針尖對麥芒,吵得不可開交,再加上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用戶從中添油加醋,輿論持續發酵。
不知不覺之間,ame這款軟件甚至有因禍得福的跡象,原本除了頭條係的用戶之外,普羅大眾幾乎都不知道有這麽一款短視頻軟件存在。
如今借助這波持續發酵的輿論,倒是一下子打響了名氣,這個量級的廣告效果,哪怕是花費千萬費用進行營銷,也未必能夠達到同等作用。
黑紅也是紅嘛,流量就是流量,哪有什麽好壞之分。
尤其是對於想要打造一個短視頻平台的頭條係來說,那自然是來者不拒的。
甚至當他們嚐到甜頭之後,甚至準備趁熱打鐵。
原本準備悄咪咪的先發育一段時間,等到時機成熟再明牌的,沒成想抖音率先發難,將這塊遮羞布給撕了下來。
既然都已經撕破臉皮了,那頭條係這邊自然也沒有必要顧忌臉麵了。
想打就打,我也不虛。
尤其是對於剛剛拿下10億美刀融資的頭條係而言,正愁沒有地方可以發泄自己充足的彈藥儲備呢。
先發製人有先發製人的優勢,而對於後手的人來說,同樣也擁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優勢。
至少目標明確,並且可以更好的研究對手,作為兩款高度相似的軟件,後來者想要發展,最直接明了的方式,自然是摸著前人的道路前進足以。
而想要從對方嘴裏搶下蛋糕,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挖牆腳。
錢能夠解決的事情,往往都不是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往往隻是你的錢不夠多罷了。
於是,借此機會,頭條係內部醞釀已久的計劃順勢發布,直接向抖音那邊發射了一枚糖衣炮彈!
“為了行業更好的發展,同時鼓勵更多短視頻創作者創作優質內容,我們頭條係擬定投資10億元用以補貼短視頻創作,為整個短視頻行業做一點微小的貢獻……”
這條消息一經發布,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盡顯財大氣粗的《格局》。
而這番豪擲千金的壯舉,也將“錢能通神”的作用發揮到淋漓盡致。
頃刻間幾乎扭轉了輿論場上的劣勢,轉而將競爭對手抖音逼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不得不說,在這第一輪的交鋒之中,周東升這邊略遜一籌。
不過顯然,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幾乎是第一時間,絕大多數正在通勤路上忍受著人潮洶湧的擁擠,隻能夠在夾縫之中拿出手機,在互聯網上尋找片刻安逸。
因此,在早高峰時間段中,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天之中,互聯網的第一個衝浪高峰。
哪怕夜裏有一幫“守夜人”在相互較勁誰才是守夜冠軍,也絲毫不影響早高峰才是互聯網的第一個衝浪高峰這一事實。
畢竟,哪怕是到了公司,大早上摸魚衝浪的選手,依舊大有人在,而顯然,他們才是互聯網上衝浪的主力選手。
而當他們打開手機,進入到相關軟件之中時,很難不注意到高掛在熱搜上的那個話題。
“抖音起訴ame,創始人怒斥後者拙劣的模彷!”
對於如今光是用戶體量就已經超過1億的抖音來說,哪怕是在擁有14億人口的泱泱華夏之中,也已經算得上是一款知名度極高的軟件。
畢竟這就相當於每14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使用過這款軟件,然而刨除掉老年人和小孩子這兩大群體,這個比例實際上隻會更高,而不會更低。
】
尤其是在人口密度更加廣泛的城市之中,抖音這款音樂短視頻軟件,早就提前展露了其產品特性的魔力,以近乎誇張的社交裂變速度,迅速占領著市場。
同時憑借著金秒獎之後形成的各領域短視頻創作者的頭部效應,不光有【papi醬】,更有【木子柒】,【大胃王子密】等優秀創作者作為內容風向標。
引領著平台內容的發展和迭代,更別提還有一大批如日中天的遊戲主播入駐,將抖音作為同粉絲交流的第一平台。
如此這般,抖音幾乎壟斷了當下年輕人的各種喜好,將打造一個年輕人的社區這件事情,貫徹到底。
所以,在這1億用戶之中,年輕人這一核心群體幾乎占據了八成以上,擁有以年輕人為主的用戶基本盤,可以說是抖音最大的優勢,甚至沒有之一。
畢竟年輕群體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從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未來,掌握了他們,就相當於掌握了未來。
這一點,從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中,也足以管中窺豹。
而抖音經過了從y引進國內後的muse,再到如今“記錄美好生活”的更迭,雖然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
但這種新潮的玩法,從海外市場回流的變裝挑戰,亦或者是本土衍生的美食探店等諸多內容,再加上一劃一拉的成熟ui模式……
都早已經在潛移默化之間,形成了一種自己獨有的用戶習慣。
隻有用戶習慣,才是產品真正的立足之本,畢竟習慣這種東西一旦養成,往往都是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的。
而用習慣了抖音的用戶,再去看快手和美拍,往往都會覺得難以適應,畢竟在機製上,抖音確實已經是做到了淋漓盡致。
要不然,也沒辦法在海外這片歐美文化腹地之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更不會成為頭條係的模彷對象。
畢竟相比起從零開始,重新去探索一條能被市場接受,能被用戶喜歡的模式。
還不如直接將這一套已經得到市場認可,並且行之有效的模式拿來用,“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永遠是最簡單粗暴的真理。
隻不過上輩子的頭條係,可以借由市場的信息差,乘著y馳騁海外市場之際,提前偷家,將華夏本土市場搶先占領。
再反過來將其收購,完成“以下克上”的壯舉,徹底掐滅了抄襲風波的源頭。
但是這個劇本嘛,在這輩子顯然是走不通了。
而這條新聞,能夠在早高峰這個時間段,就直接空降熱搜,第一時間博得諸多關注,背後自然是少不了有人在推波助瀾。
如今的東升集團,在“推波助瀾”這一塊上,早已經是駕輕就熟,自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流量體係,想要做到這一點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如今的互聯網之上,屁大點事情都能夠掀起鋪天蓋地的輿論,諸如“可樂到底是可口好喝還是百事好喝”“粽子要吃甜的還是鹹的”……
這些話題都能夠在互聯網上爭論不休,更何況是這麽一件具有話題性的熱門事件呢?
一時間,不管是不是抖音的用戶,都仿佛是嗅到了瓜田裏香味的猹一般,齊聚一堂,想要看一看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打開這一條熱搜,話題裏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陽陸宇這個創始人的現身說法。
說來這也是陽陸宇第一次選擇在大眾麵前拋頭露麵,除了極少數知名度極高的創始人之外。
絕大多數用戶對於自己所喜歡軟件背後的創始人,幾乎是一無所知。
所以陽陸宇這一次露麵,也讓絕大多數人用戶第一次知道,原來抖音這款時髦流行的軟件,竟然是這麽一個平平無奇的程序員研發的。
原本陽陸宇自然也是不想要出這個風頭的,隻不過經過周東升的一番遊說之後,陽陸宇也明白,沒有人比他更適合來做這件事情。
而既然選擇站出來了,陽陸宇自然也沒有打算善了,商場如戰場,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所以,視頻之中的陽陸宇,可謂是絲毫沒有留下任何情麵,從技術層麵上全方位的為大眾剖析,ame這款軟件,是如何對抖音進行全方位的剽竊。
從ui設計,再到玩法機製,在視頻之中,直接將兩款軟件的應用放到一起對比,相似度可謂是一目了然。
雖說音樂+短視頻這個玩法由來已久,哪怕是在快手和美拍那邊也不稀罕,更有像小咖秀這樣推陳出新的玩家存在,但是借鑒和抄襲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而ame和抖音,無論是界麵還是功能,兩者ui設計非常相似,都是短視頻社交軟件,完全就是一副李逵和李鬼的扮相。
或許從技術層麵上,“抄襲”這個概念就像是羅生門,難以有一個準確的界定。
但是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得到法律層麵上的界定,隻需要在大眾心目中形成這樣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就足夠了。
正如騰達一般,哪怕如今作為國內互聯網數一數二的大廠,依舊難以消除大眾對其“借鑒”起家的固有印象。
無論是周東升還是陽陸宇,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隻要能夠把這個標簽打在頭條係身上,就足以讓他們立於道德高地之上。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如果二者沒有體驗上的本質差異,單純從支持“正版”和“盜版”之間做選擇的話……
絕大多數用戶必然都會傾向於選擇前者,尤其是二者都是免費的前提下,選擇前者,至少還能得到道義上的正反饋……
何樂而不為呢?
更何況現在的抖音已經坐擁上億用戶,在打造年輕人社區這一方麵上,早已經搶占先機。
無論是內容產出的質量,還是用戶數量,都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對於用戶的吸引力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甭管是出於社交裂變效應的帶動之下,還是衝著內容而來,用戶顯然都沒有選擇後者的可能。
隨著這條新聞高掛熱搜,快速在互聯網上傳播開來之後,甚至部分ame的用戶在看到這條新聞之後,才突然恍然大悟。
感情自己下載的是一款盜版軟件呀,怪不得在朋友那邊看到的短視頻,在這邊找不到,甚至都沒辦法關注自己認識的朋友……
於是紛紛選擇倒戈相向,“棄暗投明”,一時間ame本來穩步上漲的用戶數據,開始呈現用戶流失的跡象。
雖說目前隻是一小部分,但是一旦任由輿情發酵下去,必然是會對ame的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畢竟說白了,市場就那麽大,世界上也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還是信息傳播極快的互聯網呢?
而隨著這條新聞的發酵,自然很快也驚動了頭條係那邊的人,對於這個情況,他們顯然是早有預料。
隻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的反應竟然會如此激烈,甚至想要將他們釘在抄襲的恥辱柱上。
一時間別說頭條係的人有些想不明白了,就連快手和美拍那邊的人也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
犯得著這麽大動幹戈嗎?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ame嗎?哪怕是背靠頭條係這顆大樹,但是在短視頻領域這一畝三分地上,ame顯然還是有點不夠看。
無論是早已經號稱擁有3億用戶的快手,還是同樣擁有過億用戶體量的美拍,才是短視頻領域當之無愧的頭部。
就連當年背靠騰達的微視,都沒能有所造詣,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頭條係呢?
而抖音一直以來跟這兩家的發展,頗有幾分互不幹涉,涇渭分明的味道,這也導致了如今三足鼎立局麵的誕生。
對其他兩個競爭對手,都從未有過如此大的陣仗,沒想到轉過頭來卻對一個小嘍囉大發雷霆,就連創始人都親自下場了……
難道是好不容易挑到一顆軟柿子可以捏,激動壞了?
雖然摸不著頭腦,但是無論對於快手還是美拍來說,自然都樂於坐山觀虎鬥,最好鬥個兩敗俱傷,這樣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而頭條係那邊自然也不是什麽好相與的性子,尤其是對方都已經騎臉輸出了,這口氣能忍?那屎都能吃了。
頭條係那邊迅速做出響應,直接失口否認抄襲的說法,甚至倒打一耙,說音樂短視頻這個玩法由來已久,也並不是抖音首創,大家都是dubsmash的學徒。
如果硬要說抄襲,那抖音才是率先抄襲的那一個。
言下之意,不外乎是抖音先當了婊子,反倒是立起牌坊來了。
同時利用自家的核心業務今日頭條,進行新聞推送,將這個回應高高掛起,先穩固住自家的基本盤再說。
而這篇火藥味十足的回應,同樣十分提振士氣,對於頭條係的用戶來說,更是嗨到飛起,將其當做檄文,用來反駁莫須有的指控。
一時間雙方的用戶群體可謂是針尖對麥芒,吵得不可開交,再加上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用戶從中添油加醋,輿論持續發酵。
不知不覺之間,ame這款軟件甚至有因禍得福的跡象,原本除了頭條係的用戶之外,普羅大眾幾乎都不知道有這麽一款短視頻軟件存在。
如今借助這波持續發酵的輿論,倒是一下子打響了名氣,這個量級的廣告效果,哪怕是花費千萬費用進行營銷,也未必能夠達到同等作用。
黑紅也是紅嘛,流量就是流量,哪有什麽好壞之分。
尤其是對於想要打造一個短視頻平台的頭條係來說,那自然是來者不拒的。
甚至當他們嚐到甜頭之後,甚至準備趁熱打鐵。
原本準備悄咪咪的先發育一段時間,等到時機成熟再明牌的,沒成想抖音率先發難,將這塊遮羞布給撕了下來。
既然都已經撕破臉皮了,那頭條係這邊自然也沒有必要顧忌臉麵了。
想打就打,我也不虛。
尤其是對於剛剛拿下10億美刀融資的頭條係而言,正愁沒有地方可以發泄自己充足的彈藥儲備呢。
先發製人有先發製人的優勢,而對於後手的人來說,同樣也擁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優勢。
至少目標明確,並且可以更好的研究對手,作為兩款高度相似的軟件,後來者想要發展,最直接明了的方式,自然是摸著前人的道路前進足以。
而想要從對方嘴裏搶下蛋糕,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挖牆腳。
錢能夠解決的事情,往往都不是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往往隻是你的錢不夠多罷了。
於是,借此機會,頭條係內部醞釀已久的計劃順勢發布,直接向抖音那邊發射了一枚糖衣炮彈!
“為了行業更好的發展,同時鼓勵更多短視頻創作者創作優質內容,我們頭條係擬定投資10億元用以補貼短視頻創作,為整個短視頻行業做一點微小的貢獻……”
這條消息一經發布,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盡顯財大氣粗的《格局》。
而這番豪擲千金的壯舉,也將“錢能通神”的作用發揮到淋漓盡致。
頃刻間幾乎扭轉了輿論場上的劣勢,轉而將競爭對手抖音逼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不得不說,在這第一輪的交鋒之中,周東升這邊略遜一籌。
不過顯然,這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