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欣賞
團寵小福女:嬌嬌包帶全家致富 作者:甜味沙琪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貢院內。
此時已經考完兩場,每場衛書都是早早答完交卷,隻待鑼聲響起,他就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吃飯、休息。
“郭老,您看看這兩篇文章如何?”一名男子拿著衛書的試卷說道。
這名男子不是別人,正是這次府試的主考,臨江府同知——盧子良。
至於他口中的郭老, 是這次府試的副考,府學的郭教授(也就是校長)。
“哦?”郭教授放下手中的書,接過衛書的試卷認真看了起來。
作為府試的副考,郭教授當然知道考題是什麽,因為考題就是他出的。
片刻後,郭教授看完了兩份試卷,點評道:“雖說文筆還有些稚嫩, 可明顯是一塊璞玉, 隻要加以打磨, 前途不可限量。”
“我和郭老的想法一致。”盧子良點了點頭。
“還有這字跡,不但工整,而且隱隱已有大家之風,更是難能可貴。”郭教授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笑嗬嗬的道。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他們做學問的人都知道,一個人就算再有天賦,想要把字寫好,必須勤加苦練,一天都不能懈怠。
“郭老,把他直接招入府學如何?”盧子良問道。
他身為同知,監管著臨江府的教育,發現了衛書這樣的好苗子,自然不能放過。
幾年之後,若是衛書能夠金榜題名, 也是他不小功績。
郭教授看出了盧子良的想法, 沉思片刻後說道:“倒是一個好建議,就是不知地方的縣學肯不肯放人。”
大齊國官辦學校很多, 每個府都有府學, 縣裏有縣學,都城還有國子監,可好苗子卻沒有那麽多。
若是他們直接從縣學把人家搶來,雖說他們官職比人家高,可日後見麵難免尷尬。
“他是哪個縣的生員?”郭教授問道。
“郭老放心,我都查過了,他出自榆林縣,但並不是縣學的生員,而是在青陽鎮鴻鵠書院就讀。”盧子良解釋道。
“鴻鵠書院,鴻鵠書院。”郭教授輕輕重複了兩遍。
隨後猛的一拍桌子,高聲道:“我想起來了。”
“郭老,莫要如此激動。”盧子良勸道。
他真怕這個老人家一下子過去,若是如此,他真的無法交代了。
本來這次考試的副考是府城的學正,可不知為何,郭教授非要前來。
郭教授雖說官職不高,可其在臨江府文壇中的地位無可撼動。
本來郭教授可以到京都國子監去任職的, 可他毅然決然拒絕了, 一直留在臨江府府學培養學子。
這種行為,得到了臨江府文人學子的一致讚揚, 他的學生更是桃李滿天下,臨江府的知府和巡撫,都是他的學生。
正是因為他的原因,整個臨江府文化昌明,享譽整個大齊國。
“激動了,激動了。”郭教授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胡子。
“鴻鵠書院我知道,他們的院長叫洪學智,是一名舉人,當年我點撥過他,算是有半分師徒情義,我修書一封給他,應該沒有問題。”郭教授解釋道。
“那真是太好了。”盧子良說道。
“對了子良,此子今年多大了?”郭教授問道。
他心裏清楚,既然能入的了盧子良的眼,年歲肯定不會太大,可他還是要問問,一便他製定學習計劃。
“十四歲。”盧子良沉聲道。
“嘶~”即便是育人無數的郭教授,也不禁心中一驚。
通過試卷的文章,郭教授可以斷定,五個月之後的院試,衛書也一定能夠通過。
以衛書的天賦與努力,在經過他的點撥,必定可以在三年後的秋闈高中舉人。
就算不去參加轉年春闈會試,再等三年,也不過才二十一歲而已。
“子良,我準備親自前往青陽鎮,好好打聽一番,若是此子品行端正,我便收此子為關門弟子。”郭教授鄭重的說道。
“郭老又動了愛才之心啊!”盧子良打趣道。
他的心中則是對衛書羨慕不已,有了這層師徒關係,衛書將來在官場的路將更加順利。
“對了,此子不知叫什麽名字?”郭教授突然想了起來,他不知衛書的名字。
“衛書。”盧子良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出衛書二字。
“衛書。”郭教授輕聲重複了一遍,隨後點了點頭:“好名字。”
聞言,盧子良眉頭微蹙,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認為這個名字非常普通,怎麽到了郭教授嘴裏就成了好名字,真是愛屋及烏啊!
“子良,衛書的試卷答完後,你第一時間交給我。”郭教授囑咐道。
“好。”盧子良點了點頭。
說完,郭教授再次低下頭,認真的看起了衛書的試卷,一邊看一邊拿起筆,在白紙上不知寫著什麽。
盧子良湊過去一看,原來是衛書文章的不足之處。
看了一會兒,盧子良心中對郭教授的欽佩更加高了,不愧是當朝有名的學者,不但知識淵博,而且見解也是十分獨到。
“郭老,您這是寫給衛書的嗎?”盧子良一臉不解的問道。
“不!”郭教授意味深長的搖搖頭。
“現在給他看為時尚早,有些拔苗助長,待他中得舉人之後,我再給他觀看。”郭教授放下筆,再次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一臉的神秘。
聽罷,盧子良認同的點了點頭,若是太急於求成,有可能會毀了衛書這個好苗子。
“子良,這是我孫女親手做的糕點,剛送過來的,你嚐嚐。”郭教授把手邊的食盒遞了過去。
“謝謝郭老。”盧子良伸手接過,微微頷首,也未客氣,打開食盒,拿出一塊吃了起來。
吃完後,擦了擦嘴,讚歎道:“郭老孫女的手藝真是沒得說,不但樣貌出眾,琴棋書畫還樣樣精通,是咱大齊不可多得的才女。”
“子良謬讚了,隻是粗通文墨,算不得什麽才女。”郭教授謙虛擺了擺手,可臉上的表情卻是無比的驕傲。
二人又閑聊了一會兒,盧子良便告辭離去了,他要去監督發放今天第三場的試題。
此時的衛書還不知道,他的命運真正悄然無聲的改變著,他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二個貴人。
此時已經考完兩場,每場衛書都是早早答完交卷,隻待鑼聲響起,他就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吃飯、休息。
“郭老,您看看這兩篇文章如何?”一名男子拿著衛書的試卷說道。
這名男子不是別人,正是這次府試的主考,臨江府同知——盧子良。
至於他口中的郭老, 是這次府試的副考,府學的郭教授(也就是校長)。
“哦?”郭教授放下手中的書,接過衛書的試卷認真看了起來。
作為府試的副考,郭教授當然知道考題是什麽,因為考題就是他出的。
片刻後,郭教授看完了兩份試卷,點評道:“雖說文筆還有些稚嫩, 可明顯是一塊璞玉, 隻要加以打磨, 前途不可限量。”
“我和郭老的想法一致。”盧子良點了點頭。
“還有這字跡,不但工整,而且隱隱已有大家之風,更是難能可貴。”郭教授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笑嗬嗬的道。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他們做學問的人都知道,一個人就算再有天賦,想要把字寫好,必須勤加苦練,一天都不能懈怠。
“郭老,把他直接招入府學如何?”盧子良問道。
他身為同知,監管著臨江府的教育,發現了衛書這樣的好苗子,自然不能放過。
幾年之後,若是衛書能夠金榜題名, 也是他不小功績。
郭教授看出了盧子良的想法, 沉思片刻後說道:“倒是一個好建議,就是不知地方的縣學肯不肯放人。”
大齊國官辦學校很多, 每個府都有府學, 縣裏有縣學,都城還有國子監,可好苗子卻沒有那麽多。
若是他們直接從縣學把人家搶來,雖說他們官職比人家高,可日後見麵難免尷尬。
“他是哪個縣的生員?”郭教授問道。
“郭老放心,我都查過了,他出自榆林縣,但並不是縣學的生員,而是在青陽鎮鴻鵠書院就讀。”盧子良解釋道。
“鴻鵠書院,鴻鵠書院。”郭教授輕輕重複了兩遍。
隨後猛的一拍桌子,高聲道:“我想起來了。”
“郭老,莫要如此激動。”盧子良勸道。
他真怕這個老人家一下子過去,若是如此,他真的無法交代了。
本來這次考試的副考是府城的學正,可不知為何,郭教授非要前來。
郭教授雖說官職不高,可其在臨江府文壇中的地位無可撼動。
本來郭教授可以到京都國子監去任職的, 可他毅然決然拒絕了, 一直留在臨江府府學培養學子。
這種行為,得到了臨江府文人學子的一致讚揚, 他的學生更是桃李滿天下,臨江府的知府和巡撫,都是他的學生。
正是因為他的原因,整個臨江府文化昌明,享譽整個大齊國。
“激動了,激動了。”郭教授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胡子。
“鴻鵠書院我知道,他們的院長叫洪學智,是一名舉人,當年我點撥過他,算是有半分師徒情義,我修書一封給他,應該沒有問題。”郭教授解釋道。
“那真是太好了。”盧子良說道。
“對了子良,此子今年多大了?”郭教授問道。
他心裏清楚,既然能入的了盧子良的眼,年歲肯定不會太大,可他還是要問問,一便他製定學習計劃。
“十四歲。”盧子良沉聲道。
“嘶~”即便是育人無數的郭教授,也不禁心中一驚。
通過試卷的文章,郭教授可以斷定,五個月之後的院試,衛書也一定能夠通過。
以衛書的天賦與努力,在經過他的點撥,必定可以在三年後的秋闈高中舉人。
就算不去參加轉年春闈會試,再等三年,也不過才二十一歲而已。
“子良,我準備親自前往青陽鎮,好好打聽一番,若是此子品行端正,我便收此子為關門弟子。”郭教授鄭重的說道。
“郭老又動了愛才之心啊!”盧子良打趣道。
他的心中則是對衛書羨慕不已,有了這層師徒關係,衛書將來在官場的路將更加順利。
“對了,此子不知叫什麽名字?”郭教授突然想了起來,他不知衛書的名字。
“衛書。”盧子良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出衛書二字。
“衛書。”郭教授輕聲重複了一遍,隨後點了點頭:“好名字。”
聞言,盧子良眉頭微蹙,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認為這個名字非常普通,怎麽到了郭教授嘴裏就成了好名字,真是愛屋及烏啊!
“子良,衛書的試卷答完後,你第一時間交給我。”郭教授囑咐道。
“好。”盧子良點了點頭。
說完,郭教授再次低下頭,認真的看起了衛書的試卷,一邊看一邊拿起筆,在白紙上不知寫著什麽。
盧子良湊過去一看,原來是衛書文章的不足之處。
看了一會兒,盧子良心中對郭教授的欽佩更加高了,不愧是當朝有名的學者,不但知識淵博,而且見解也是十分獨到。
“郭老,您這是寫給衛書的嗎?”盧子良一臉不解的問道。
“不!”郭教授意味深長的搖搖頭。
“現在給他看為時尚早,有些拔苗助長,待他中得舉人之後,我再給他觀看。”郭教授放下筆,再次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一臉的神秘。
聽罷,盧子良認同的點了點頭,若是太急於求成,有可能會毀了衛書這個好苗子。
“子良,這是我孫女親手做的糕點,剛送過來的,你嚐嚐。”郭教授把手邊的食盒遞了過去。
“謝謝郭老。”盧子良伸手接過,微微頷首,也未客氣,打開食盒,拿出一塊吃了起來。
吃完後,擦了擦嘴,讚歎道:“郭老孫女的手藝真是沒得說,不但樣貌出眾,琴棋書畫還樣樣精通,是咱大齊不可多得的才女。”
“子良謬讚了,隻是粗通文墨,算不得什麽才女。”郭教授謙虛擺了擺手,可臉上的表情卻是無比的驕傲。
二人又閑聊了一會兒,盧子良便告辭離去了,他要去監督發放今天第三場的試題。
此時的衛書還不知道,他的命運真正悄然無聲的改變著,他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二個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