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又命呂布同皇甫嵩、李肅領兵五萬,至郿塢抄籍董卓家產、人口。
李傕、郭汜、張濟、張繡聞董卓已死,呂布將至,便引了飛熊軍連夜奔涼州去了。殷素芳趁亂保著貂蟬躲入密室,這才沒有被‘想要霸占她的西涼兵丁’抓到。
第二日望著人去樓空的郿塢。殷素芳問貂蟬道:“你今後打算如何?呂布快要來了。你真要嫁給他、做他女人嗎?”
貂蟬搖搖頭,歎息道:“蟬乃命苦之人,此行無非是想報答司徒大人的養育之恩,如今恩情已報。蟬願自此青燈相伴,遠離塵囂,不再過問世事。”
殷素芳歎道:“你青春年華,又身家清白,沒有被人玷汙,又何必自哀自憐。你若不想再見呂布、王允,與其虛與委蛇,不如與我同去。我帳下皆為女兵,我們互相扶持,豈不勝過依存那些男子?”
貂蟬聞言心中大動,她現在確實沒有地方去。再加上此生她並沒有被董卓玷汙、哀大心死,她現在還是清白之身,自然對未來還有盼望,便點頭應允了殷素芳。
殷素芳大喜,隨即帶著貂蟬連夜趕往了漢中。
卻說呂布至郿塢,沒有碰到貂蟬,以為貂蟬被西涼軍兵擄走了,心中大急,連夜追趕,不過卻沒有追上。
皇甫嵩則是命人將塢中所藏良家子女,盡行釋放。但係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卓母亦被殺。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斬首號令。收籍塢中所蓄,黃金數十萬,白金數百萬,綺羅、珠寶、器皿、糧食,不計其數。
收繳完這些後,皇甫嵩回報王允。
王允於是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
正飲宴間,忽有人報曰:“董卓暴屍於市,忽有一人伏其屍而大哭。”
王允聞言大怒道:“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此何人,獨敢哭耶!”遂喚武士道:“與我將其擒來!”
片刻擒至。眾官見之,無不驚駭:原來那人不是別人,乃侍中蔡邕也。
王允叱責道:“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你為漢臣,竟然不為國慶,反為賊哭,此何為?”
蔡邕伏罪道:“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隻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願公見諒:倘得黥首刖足(古代刑罰,臉上刺字,剁去雙腳),使續成漢史(司馬遷曾受宮刑後寫史記,蔡邕這是在效法),以贖其罪,邕之幸也。”
眾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馬日磾也對王允道:“伯喈(蔡邕的字)曠世逸才,若使之續成漢史,誠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妄殺之,恐失人望。”
王允冷哼了一聲道:“昔日孝武帝不殺司馬遷,後使之作史,結果導致其誹謗之言流於後世。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於幼主(漢獻帝如今還年幼)左右,使我等蒙後人訕議也。”
馬日磾無言而退,低聲對身旁眾官道:“王允有些太武斷了!善人是國家的楷模,史著是國家的經典。毀滅楷模,廢除經典,國家如何能夠長久?”
四圍人皆感歎,但因為如今呂布和王允是一條心,王允軍權在握,眾人都不敢過多發言。
當下王允不聽百官之言,強行命人將蔡邕下獄。
不久以後,李峰遵高軻之命,進宮麵見陛下,上表稱臣。原來董卓身死之事傳到了漢中。高軻正在攻打成都,聞言董卓已死,便止住兵息,派李峰進京入見。
李峰聽到蔡邕之事以後,因為‘蔡文姬在高軻這邊的緣故’便為蔡邕求情,述說蔡文姬之淒慘,想要王允網開一麵;結果王允不允。
李峰問他待何?王允答此事不可饒恕,要將蔡邕縊死。
李峰聞言就心生一計,便退而求其次,請王允準許他將‘蔡文姬從匈奴人手中獲救的事情’告訴蔡邕,讓他死的心安;王允這才應允。
李峰見到蔡邕,將蔡文姬的事情一說,蔡邕大哭。李峰隨即掏出他在蜀山沒事閑著收集的龜息丸,對其述說其用,讓蔡邕服用。蔡邕服用了以後果然氣絕,李峰與現場製造‘蔡邕上吊的假象’後,讓人報告王允說蔡邕自己上吊死了。
王允聞言來查看,果然蔡邕氣息全無;李峰趁機說要替蔡文姬‘將蔡邕的屍首運回漢中’進行安葬。看書 .uukanh.co 王允允諾;李峰於是派人秘密將蔡邕送回漢中。
待這一切都辦完後,次日,李峰早朝入見漢獻帝,將‘高軻的漢中太守印信’奉上,傳來高軻的原話,說:“臣一心隻想興兵討董,今董賊已死,臣無心做官,願送回印信,交權與朝。”
漢獻帝聞言沒有明麵答應,而是命李峰暫且退去休息,私下則是會集文武百官商議,此時該如何辦?
百官皆道:“如今天下諸侯眾多,袁紹、袁術、劉表、公孫瓚各自割據。如果此時收了高軻手中大權,恐怕天下諸侯會起疑,以為陛下沒有恩膏,進而說不定會真的謀反,如今漢庭衰弱,實在經不起太多的消耗了。因此陛下不但不能收回高軻手中權力,還應該重賞他。既然如今益州劉焉謀反,何不許高軻以益州牧、前將軍的職位?”
漢獻帝想起當日‘何後在位’的時候,高軻入宮保護他們,對他頗多禮遇,絲毫沒有因為他是一個落魄王爺而輕視他;後來董卓欺淩他,也是高軻第一個當殿刺殺董卓;而後十九路諸侯討伐董卓,名為保駕,實則各懷鬼胎,董卓火燒洛陽後,眾諸侯竟無一人想要救他。隻有高軻孤軍深入,在潼關削發立誓;如今又是高軻第一個上表稱臣,並且要求歸還兵權與中央……不管別人怎麽想,漢獻帝自己已經認定高軻是大大的忠臣,對高軻的信任甚至在這一刻要超過了殿下許多王公大臣。於是便允諾了眾人的提議。
其實這整件事都是荀攸的計策,故意向朝廷交還權利,乃欲擒故縱之計。高軻果然因此撈得了大便宜,這下益州歸高軻可謂是名正言順了。
李傕、郭汜、張濟、張繡聞董卓已死,呂布將至,便引了飛熊軍連夜奔涼州去了。殷素芳趁亂保著貂蟬躲入密室,這才沒有被‘想要霸占她的西涼兵丁’抓到。
第二日望著人去樓空的郿塢。殷素芳問貂蟬道:“你今後打算如何?呂布快要來了。你真要嫁給他、做他女人嗎?”
貂蟬搖搖頭,歎息道:“蟬乃命苦之人,此行無非是想報答司徒大人的養育之恩,如今恩情已報。蟬願自此青燈相伴,遠離塵囂,不再過問世事。”
殷素芳歎道:“你青春年華,又身家清白,沒有被人玷汙,又何必自哀自憐。你若不想再見呂布、王允,與其虛與委蛇,不如與我同去。我帳下皆為女兵,我們互相扶持,豈不勝過依存那些男子?”
貂蟬聞言心中大動,她現在確實沒有地方去。再加上此生她並沒有被董卓玷汙、哀大心死,她現在還是清白之身,自然對未來還有盼望,便點頭應允了殷素芳。
殷素芳大喜,隨即帶著貂蟬連夜趕往了漢中。
卻說呂布至郿塢,沒有碰到貂蟬,以為貂蟬被西涼軍兵擄走了,心中大急,連夜追趕,不過卻沒有追上。
皇甫嵩則是命人將塢中所藏良家子女,盡行釋放。但係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卓母亦被殺。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斬首號令。收籍塢中所蓄,黃金數十萬,白金數百萬,綺羅、珠寶、器皿、糧食,不計其數。
收繳完這些後,皇甫嵩回報王允。
王允於是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
正飲宴間,忽有人報曰:“董卓暴屍於市,忽有一人伏其屍而大哭。”
王允聞言大怒道:“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此何人,獨敢哭耶!”遂喚武士道:“與我將其擒來!”
片刻擒至。眾官見之,無不驚駭:原來那人不是別人,乃侍中蔡邕也。
王允叱責道:“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你為漢臣,竟然不為國慶,反為賊哭,此何為?”
蔡邕伏罪道:“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隻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願公見諒:倘得黥首刖足(古代刑罰,臉上刺字,剁去雙腳),使續成漢史(司馬遷曾受宮刑後寫史記,蔡邕這是在效法),以贖其罪,邕之幸也。”
眾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馬日磾也對王允道:“伯喈(蔡邕的字)曠世逸才,若使之續成漢史,誠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妄殺之,恐失人望。”
王允冷哼了一聲道:“昔日孝武帝不殺司馬遷,後使之作史,結果導致其誹謗之言流於後世。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於幼主(漢獻帝如今還年幼)左右,使我等蒙後人訕議也。”
馬日磾無言而退,低聲對身旁眾官道:“王允有些太武斷了!善人是國家的楷模,史著是國家的經典。毀滅楷模,廢除經典,國家如何能夠長久?”
四圍人皆感歎,但因為如今呂布和王允是一條心,王允軍權在握,眾人都不敢過多發言。
當下王允不聽百官之言,強行命人將蔡邕下獄。
不久以後,李峰遵高軻之命,進宮麵見陛下,上表稱臣。原來董卓身死之事傳到了漢中。高軻正在攻打成都,聞言董卓已死,便止住兵息,派李峰進京入見。
李峰聽到蔡邕之事以後,因為‘蔡文姬在高軻這邊的緣故’便為蔡邕求情,述說蔡文姬之淒慘,想要王允網開一麵;結果王允不允。
李峰問他待何?王允答此事不可饒恕,要將蔡邕縊死。
李峰聞言就心生一計,便退而求其次,請王允準許他將‘蔡文姬從匈奴人手中獲救的事情’告訴蔡邕,讓他死的心安;王允這才應允。
李峰見到蔡邕,將蔡文姬的事情一說,蔡邕大哭。李峰隨即掏出他在蜀山沒事閑著收集的龜息丸,對其述說其用,讓蔡邕服用。蔡邕服用了以後果然氣絕,李峰與現場製造‘蔡邕上吊的假象’後,讓人報告王允說蔡邕自己上吊死了。
王允聞言來查看,果然蔡邕氣息全無;李峰趁機說要替蔡文姬‘將蔡邕的屍首運回漢中’進行安葬。看書 .uukanh.co 王允允諾;李峰於是派人秘密將蔡邕送回漢中。
待這一切都辦完後,次日,李峰早朝入見漢獻帝,將‘高軻的漢中太守印信’奉上,傳來高軻的原話,說:“臣一心隻想興兵討董,今董賊已死,臣無心做官,願送回印信,交權與朝。”
漢獻帝聞言沒有明麵答應,而是命李峰暫且退去休息,私下則是會集文武百官商議,此時該如何辦?
百官皆道:“如今天下諸侯眾多,袁紹、袁術、劉表、公孫瓚各自割據。如果此時收了高軻手中大權,恐怕天下諸侯會起疑,以為陛下沒有恩膏,進而說不定會真的謀反,如今漢庭衰弱,實在經不起太多的消耗了。因此陛下不但不能收回高軻手中權力,還應該重賞他。既然如今益州劉焉謀反,何不許高軻以益州牧、前將軍的職位?”
漢獻帝想起當日‘何後在位’的時候,高軻入宮保護他們,對他頗多禮遇,絲毫沒有因為他是一個落魄王爺而輕視他;後來董卓欺淩他,也是高軻第一個當殿刺殺董卓;而後十九路諸侯討伐董卓,名為保駕,實則各懷鬼胎,董卓火燒洛陽後,眾諸侯竟無一人想要救他。隻有高軻孤軍深入,在潼關削發立誓;如今又是高軻第一個上表稱臣,並且要求歸還兵權與中央……不管別人怎麽想,漢獻帝自己已經認定高軻是大大的忠臣,對高軻的信任甚至在這一刻要超過了殿下許多王公大臣。於是便允諾了眾人的提議。
其實這整件事都是荀攸的計策,故意向朝廷交還權利,乃欲擒故縱之計。高軻果然因此撈得了大便宜,這下益州歸高軻可謂是名正言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