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琬先說了奈何橋上的危險。
“那奈何橋之所以傳說生人不能渡,主要是因為奈何橋上總有濃鬱邪氣在不停遊走。臣女雖然對邪氣能有敏銳感應,可惜輕功不濟。”
說著,她又重點表示了一句:“九殿下輕功極佳,有臣女指路,能順利避開所有邪氣,渡過奈何橋。”
這是進一步解釋她為什麽非要秦夙背著過橋的意思。
永熙帝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江琬就按照之前跟秦夙商量好的,告訴永熙帝他們過了奈何橋後,便遇到了彼岸花海。
她歎一聲道:“那彼岸花可惜不能采摘,一旦采摘便有遍地魔爪般的綠葉發動攻擊,一片綠葉不可怕,無數綠葉就可怕啦。我們敵不過,隻能繼續往前奔跑。”
永熙帝道:“正該如此,地底危險,沒必要與邪物多做糾纏。”
江琬立刻捧一句道:“陛下英明,可不就是如此麽?”
接著,她又說了彼岸花海中的刀山。
“謔,那突然出現的刀山,寒光凜凜,當中橫路,其間刀氣縱橫,切膚欲透,可叫人膽戰心驚呢!”
她語言生動地講述起來,然後又耍了個小心機。
道:“臣女與九殿下都功力有限,為了能過此刀山,我們便商定好,互相交換著背負對方登此刀山。”
關於永熙帝知不知道秦夙身懷絕世武功這一點,江琬問過秦夙。
秦夙是很肯定地告訴江琬,永熙帝不知此事的。
所以,秦夙有武功這一點反正是瞞不過了,他武功“很高”,這個消息必定也早隨著長公主等人的回歸而傳到了永熙帝耳中。
但這個“很高”,究竟是高到什麽程度,江琬又決定幫秦夙模糊模糊。
永熙帝已經先入為主地基本上相信了江琬,這時也就沒有注意到她言語間的些許小技巧。
況且刀山的存在就非常神奇,若非親身經曆,尋常人又怎麽可能隨便編得如此具體精細?
江琬講到兩人互相扶持,交換著背負對方跨過刀山,永熙帝心中忽然就是一動。
他沒忍住又仔細打量了一下江琬和秦夙。
江琬有一身冰肌玉骨,盈盈纖巧,俏麗靈動。
更難得的是,她眸如秋水,神采彰彰,還格外具備一種高華氣度。雖然年紀小了些,但已可稱得上是一個絕色佳人。
她……與當年的老清平伯,也的確十分相似。
就這模樣,誰又能看得出她是鄉下養大的呢?
果然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江家的血脈再怎麽長,也不可能長出一個真正的農女來。
永熙帝卻不知道,江琬當初剛穿越過來的時候,是怎樣一副豆芽菜模樣。
嗬,沒得吃沒得穿,再在農活家務和歧視打罵中磋磨個十幾年,天仙也得蔫兒了,又何況是一個懵懂的小娘子呢?
江琬現在長好看了,那除了有她底子好的緣故在——這倒的確是沾了血脈的光。
可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她修為進境,又得菩薩蛇洗練身體,後來還簽出了不少美容養顏的奇物。
比如說,饌玉軒的十二花神素點,秀園的玲瓏玉露,越秀水鋪的芍藥花神露等。
對了,國子監簽到所得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加分不少呢。
江琬反正不心虛,她簽到的前提是要有自由點,而自由點又是殺邪得來。
殺邪、鎮邪、祛邪、救人,總之都是做好事,憑本事簽到,就是理直氣壯。
永熙帝看她,她就坦然回視,還對他露出盈盈笑意,鮮活得不得了。
永熙帝便沒忍住扯了扯嘴角,又看向旁邊的秦夙。
秦夙一身冷肅氣息,大高個頭,寬肩窄腰,臉上還戴著個猙獰的青銅麵具,隻是往那裏一站,都仿佛能冰凍三尺。
誰又能透過那麵具看出來,這其實是一個連十八周歲都尚未滿的少年呢?
而單論身高的話,他甚至比他這個當爹的,都還要略高一些了。
永熙帝又滿心複雜起來,小兒女年紀相配,又同生共死過,說起來,怎樣都該互生一些情愫了。
可自己這個兒子是怎麽回事,他又心知肚明得很。
那隻情劫蠱,昔年他也曾想盡辦法,想要從源頭處除去,可終究奇蠱難解,命運弄人,這蠱還是種到了秦夙的身上。
身中此蠱之人,必然斷情棄愛。
再看這些年,這孩子越發孤僻冷漠,便可知,他都做到了。
若非如此,這一對小兒女,互相背負,同過刀山,如此經曆,湊成一對佳偶豈不正好?
想到這裏,永熙帝就有些意興闌珊起來。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九五之尊也不能免俗。
他又問江琬:“你們同過了刀山,居然毫發無傷?”
嘿,又問到關鍵點了。
江琬就微微挺了挺脊背,滿臉喜意道:“回陛下,臣女之前掉入地底河道,得以見到一段殷墟文書。當時,臣女便從中領悟了一個生字符文。”
永熙帝挑眉,疑問:“生字符文?”
江琬道:“是,生字符文,陛下請看。”
說著,她抬起右手,伸出食指,真氣流經指尖,便在虛空處書寫出了一個契文“生”字。
“生”字通過真氣凝聚,同時,天地之間,無處不在,又十分難以捕捉的那一股生氣,也隨之匯聚而來。
生氣虛空成型,瑩瑩生輝,懸停於江琬指尖前方,簡直微妙得使人心動神搖。
永熙帝目光微凝,極力克製了眼中的震動。
江琬道:“陛下,可以請人前來測試這生字符文的效果。”
說話間,她好像有些控製不住這虛空生符的力量般,動了動指尖就將生字符的生氣彈射到自己身上。
她身上早就沒了傷,生氣落下也隻是使她精神微微一震。
永熙帝卻立刻露出細微難察的遺憾神色,又連忙喊:“魯敬,去叫個受傷的侍衛過來。”
魯敬是他身邊的總管太監,一直隨侍在旁。
永熙帝不叫他的時候,他就安靜得仿佛一根立柱般,不言不動,沒有分毫存在感。永熙帝這邊一喊他,他又立刻就近前來,微微彎身,笑道:“陛下,不必如此麻煩。”
說著,他抬起一隻手,就在自己另一隻手掌上一劃。
他身上也有些淺薄內功,這一劃,頓時就劃出了一道足有寸長,血肉翻騰的口子。
“那奈何橋之所以傳說生人不能渡,主要是因為奈何橋上總有濃鬱邪氣在不停遊走。臣女雖然對邪氣能有敏銳感應,可惜輕功不濟。”
說著,她又重點表示了一句:“九殿下輕功極佳,有臣女指路,能順利避開所有邪氣,渡過奈何橋。”
這是進一步解釋她為什麽非要秦夙背著過橋的意思。
永熙帝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江琬就按照之前跟秦夙商量好的,告訴永熙帝他們過了奈何橋後,便遇到了彼岸花海。
她歎一聲道:“那彼岸花可惜不能采摘,一旦采摘便有遍地魔爪般的綠葉發動攻擊,一片綠葉不可怕,無數綠葉就可怕啦。我們敵不過,隻能繼續往前奔跑。”
永熙帝道:“正該如此,地底危險,沒必要與邪物多做糾纏。”
江琬立刻捧一句道:“陛下英明,可不就是如此麽?”
接著,她又說了彼岸花海中的刀山。
“謔,那突然出現的刀山,寒光凜凜,當中橫路,其間刀氣縱橫,切膚欲透,可叫人膽戰心驚呢!”
她語言生動地講述起來,然後又耍了個小心機。
道:“臣女與九殿下都功力有限,為了能過此刀山,我們便商定好,互相交換著背負對方登此刀山。”
關於永熙帝知不知道秦夙身懷絕世武功這一點,江琬問過秦夙。
秦夙是很肯定地告訴江琬,永熙帝不知此事的。
所以,秦夙有武功這一點反正是瞞不過了,他武功“很高”,這個消息必定也早隨著長公主等人的回歸而傳到了永熙帝耳中。
但這個“很高”,究竟是高到什麽程度,江琬又決定幫秦夙模糊模糊。
永熙帝已經先入為主地基本上相信了江琬,這時也就沒有注意到她言語間的些許小技巧。
況且刀山的存在就非常神奇,若非親身經曆,尋常人又怎麽可能隨便編得如此具體精細?
江琬講到兩人互相扶持,交換著背負對方跨過刀山,永熙帝心中忽然就是一動。
他沒忍住又仔細打量了一下江琬和秦夙。
江琬有一身冰肌玉骨,盈盈纖巧,俏麗靈動。
更難得的是,她眸如秋水,神采彰彰,還格外具備一種高華氣度。雖然年紀小了些,但已可稱得上是一個絕色佳人。
她……與當年的老清平伯,也的確十分相似。
就這模樣,誰又能看得出她是鄉下養大的呢?
果然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江家的血脈再怎麽長,也不可能長出一個真正的農女來。
永熙帝卻不知道,江琬當初剛穿越過來的時候,是怎樣一副豆芽菜模樣。
嗬,沒得吃沒得穿,再在農活家務和歧視打罵中磋磨個十幾年,天仙也得蔫兒了,又何況是一個懵懂的小娘子呢?
江琬現在長好看了,那除了有她底子好的緣故在——這倒的確是沾了血脈的光。
可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她修為進境,又得菩薩蛇洗練身體,後來還簽出了不少美容養顏的奇物。
比如說,饌玉軒的十二花神素點,秀園的玲瓏玉露,越秀水鋪的芍藥花神露等。
對了,國子監簽到所得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加分不少呢。
江琬反正不心虛,她簽到的前提是要有自由點,而自由點又是殺邪得來。
殺邪、鎮邪、祛邪、救人,總之都是做好事,憑本事簽到,就是理直氣壯。
永熙帝看她,她就坦然回視,還對他露出盈盈笑意,鮮活得不得了。
永熙帝便沒忍住扯了扯嘴角,又看向旁邊的秦夙。
秦夙一身冷肅氣息,大高個頭,寬肩窄腰,臉上還戴著個猙獰的青銅麵具,隻是往那裏一站,都仿佛能冰凍三尺。
誰又能透過那麵具看出來,這其實是一個連十八周歲都尚未滿的少年呢?
而單論身高的話,他甚至比他這個當爹的,都還要略高一些了。
永熙帝又滿心複雜起來,小兒女年紀相配,又同生共死過,說起來,怎樣都該互生一些情愫了。
可自己這個兒子是怎麽回事,他又心知肚明得很。
那隻情劫蠱,昔年他也曾想盡辦法,想要從源頭處除去,可終究奇蠱難解,命運弄人,這蠱還是種到了秦夙的身上。
身中此蠱之人,必然斷情棄愛。
再看這些年,這孩子越發孤僻冷漠,便可知,他都做到了。
若非如此,這一對小兒女,互相背負,同過刀山,如此經曆,湊成一對佳偶豈不正好?
想到這裏,永熙帝就有些意興闌珊起來。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九五之尊也不能免俗。
他又問江琬:“你們同過了刀山,居然毫發無傷?”
嘿,又問到關鍵點了。
江琬就微微挺了挺脊背,滿臉喜意道:“回陛下,臣女之前掉入地底河道,得以見到一段殷墟文書。當時,臣女便從中領悟了一個生字符文。”
永熙帝挑眉,疑問:“生字符文?”
江琬道:“是,生字符文,陛下請看。”
說著,她抬起右手,伸出食指,真氣流經指尖,便在虛空處書寫出了一個契文“生”字。
“生”字通過真氣凝聚,同時,天地之間,無處不在,又十分難以捕捉的那一股生氣,也隨之匯聚而來。
生氣虛空成型,瑩瑩生輝,懸停於江琬指尖前方,簡直微妙得使人心動神搖。
永熙帝目光微凝,極力克製了眼中的震動。
江琬道:“陛下,可以請人前來測試這生字符文的效果。”
說話間,她好像有些控製不住這虛空生符的力量般,動了動指尖就將生字符的生氣彈射到自己身上。
她身上早就沒了傷,生氣落下也隻是使她精神微微一震。
永熙帝卻立刻露出細微難察的遺憾神色,又連忙喊:“魯敬,去叫個受傷的侍衛過來。”
魯敬是他身邊的總管太監,一直隨侍在旁。
永熙帝不叫他的時候,他就安靜得仿佛一根立柱般,不言不動,沒有分毫存在感。永熙帝這邊一喊他,他又立刻就近前來,微微彎身,笑道:“陛下,不必如此麻煩。”
說著,他抬起一隻手,就在自己另一隻手掌上一劃。
他身上也有些淺薄內功,這一劃,頓時就劃出了一道足有寸長,血肉翻騰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