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電氣與時代華納的合並談判還在拉鋸,另外一起大型傳媒行業並購已經再次敲定。
9月11日,西屋電氣與CBS集團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CBS總部召開聯合發布會,宣布西屋電氣將以90億美元的現金報價並購CBS集團,同時承擔CBS集團總計19億美元的債務,交易總金額達到109億美元。
前段時間丹妮莉絲娛樂有意並購CBS集團的消息瘋傳時,CBS的市值巔峰一度達到87億美元,如果交易成真,丹妮莉絲娛樂很難在110億美元的報價之內拿下CBS。
丹妮莉絲娛樂虛晃一槍轉向大都會ABC集團,CBS的股價暴跌,這一次交易,西屋電氣隻是在並購宣布之前股價基礎上給出了23%的溢價,不計算債務,90億美元的並購金額比CBS被丹妮莉絲收購的預期報價少了20億美元。
這在很多媒體看來是理所當然。
當下市值隻有400億美元出頭的西屋電氣怎麽可能與丹妮莉絲娛樂比擬?
既然搭不上丹妮莉絲這一趟順風車,能夠賣出90億美元,相比年初時還在50億美元市值徘徊的CBS來說,已經是很高的價格。
隨著CBS易主的消息公布,基本宣告美國老牌三大電視網都依附在了大型企業巨頭門下,短期內不太可能再出現變動。對傳媒行業觀感比較敏銳的人更是體會到這些變動背後所蘊含的另外一重意義。
大型企業巨頭對公共電視網的壟斷式瓜分。
雖然公共電視網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有線電視侵蝕,但誰也不能否認,老牌三大電視網,對於影響控製美國輿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三個可以廣告全國的大喇叭,比任何一家傳統紙媒的傳播能力都要強勢。
互聯網崛起,紙媒衰落,公共電視網被瓜分,美國的傳媒行業從90年代之前持續數十年的百花齊放,再次回歸到寡頭壟斷時代。
壟斷,就意味著失去自由。
失去新聞自由。
然而,這種分久必合的行業趨勢,卻不是隨便什麽人能夠阻擋。
另一方麵,CBS的另外一個‘追求者’維亞康姆集團,因為在這次並購爭端中落敗,當西屋電氣與CBS集團的合並消息宣布,當天股價就大幅下跌了6.1%,錯失了這次並購CBS蛻變為傳媒巨頭的機會,維亞康姆將來的命運很可能隻會成為被收購者,不太可能再進行大範圍的擴張。
氣急敗壞地薩默·雷石東當天下午公開表示將會向西屋電氣和CBS集團提起訴訟,控告兩家公司在並購談判過程中對維亞康姆的欺詐行為,並打算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這次並購的最終達成。
外界對此一頭霧水。
西蒙卻是得到消息,雷石東在交易談判過程中被CBS大股東拉裏·蒂施耍了一道,蒂施許諾雷石東隻要將報價提升到92億美元,就可以同意對方的換股並購要約,雙方達成默契,轉眼就將消息放給了西屋,迫使西屋在最後關頭將報價從此前咬定的87億美元提升到90億美元。
看似依舊沒有維亞康姆的92億美元報價那麽高,不過,西屋給出的,卻是全現金交易方案。
企業並購過程中,除非是非常看好兩家公司合並之後的發展前景,否則,大部分被收購企業股東都會傾向於拿到更多現金落袋為安。
維亞康姆將報價提升到92億美元,表麵上似乎可以讓原CBS股東獲得更多合並之後新公司的股票,問題是,誰也不敢保證兩家公司合並之後,全新的維亞康姆會怎樣發展,萬一股價暴跌呢?
要知道,因為被兩家公司同時搶購,CBS股價被嚴重高估的,合並之後泡沫很可能會被擠破。
因此,92億美元的換股並購和90億美元的全現金收購,隻要不是太傻,就知道該如何選擇。
至於雷石東的氣急敗壞,結果也隻能氣急敗壞。
被耍了就是被耍了。
哪怕真的起訴,也隻會成為不了了之的無謂糾纏。
畢竟雙方又沒有簽署合約。
歸根結底,還是維亞康姆本身無力從華爾街籌集足夠的現金用於這次並購,這其中還有著維斯特洛體係悄然發力的結果,西蒙一開始就不希望看到維亞康姆並購CBS。
西屋電氣與CBS集團達成並購協議的同時,另外一起規模要小很多的交易也正式敲定。
經過持續兩個多月的低調談判,瑟曦資本旗下的阿波羅管理公司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拿下了IBM旗下的電池研發與生產部門,這部分資產包括IBM設立在北美以及海外的總計5個電池產品研發團隊和分別位於紐約州、墨西哥與中國的三家電池工廠,以及,最重要的,大批電池相關核心專利。
西蒙之所以通過阿波羅管理公司的名義進行這次交易,主要是為了方便拆分。
現階段的IBM電池研發與生產部門,主要為IBM旗下的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生產傳統的可衝放鎳鎘電池,位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和中國廣東的兩家工廠都是如此,隻有紐約州去年才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座電池工廠,才是用於生產最新式的鋰離子電池,而且規模遠遠不如墨西哥和中國的兩家大型電池工廠。
西蒙拿下IBM的電池研發與生產部門,主要就是為了鋰電池。
作為老牌電子巨頭,IBM的底蘊絲毫不亞於歐洲和亞洲的一幹新銳電子廠商,索尼在1992年首先推出商用鋰離子電池之後,IBM在去年也完成了相關產品的開發,並且在紐約州的奧爾巴尼市建立了鋰電池工廠。
路易斯·郭士納1992年臨危受命執掌IBM之後,一直在對龐大臃腫的IBM進行精簡,IBM的電池部門並不算這家老牌巨頭的累贅,卻也不是核心業務,給IBM實現的營收和利潤都不算高,屬於可剝離可保留的一部分資產。
當維斯特洛體係主動伸出橄欖枝,郭士納很快同意。
這位IBM掌門本來還希望借助一下維斯特洛光環,如同韋爾奇當初隻想出售NBC一半股權那樣,將IBM電池部門從獨資變成與維斯特洛體係的合資,IBM隻占股,運營交給維斯特洛體係。
如果是其他情況,西蒙也會同意。
獨力的電池供應商很難獨立生存,肯定需要客戶,保持IBM持股,將來電池公司也能夠理所當然地從IBM獲得大批訂單。
不過,既然西蒙想要的隻是IBM的鋰電池研發團隊、專利技術和產品工廠,對於現階段主流的重汙染鎳鎘電池不感興趣,保持IBM持股就行不通。
西蒙親自與郭士納通過幾次電話之後,對方終於鬆口,答應將電池部門完全交給阿波羅管理公司進行運作。同時,西蒙同意在維斯特洛公司直接成立的一家電池企業Recttery中給予IBM集團25%的股份
Recttery是一個原創詞匯,由Recyclable Battery(可循環電池)憑借而來,遵循矽穀常見的起名規則。
這也是西蒙對這家新公司的定位。
新科技。
Recttery總部也將設置在矽穀。
主要是為了搭乘新科技產業的東風。
拿下IBM的電池部門後,阿波羅管理公司將會把所有與鋰電池有關的研發團隊、專利技術和產品工廠分拆剝離後轉賣給Recttery,然後獨自運營剩餘的傳統鎳鎘電池業務。
即使鋰電池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傳統鎳鎘電池至少也還有10年的生存周期,現階段更是各種便攜式電子產品的主流配備,因此這部分業務想要有所作為並不困難。
曾經作為IBM子部門,受到IBM固化體製拖累,長期不慍不火,這不是郭士納短短三年時間就能改變的。完成拆分之後,鎳鎘電池業務也會成立單獨的公司,阿波羅管理公司計劃通過幾年時間的運作,提供企業效率,擴大生產,爭取更多市場份額,接下來或者打包出售,或者選擇上市,最終套現離場。
標準的一次私募股權並購重組運作。
與此同時,繼承了IBM的全套鋰電池研發團隊、專利技術和生產工廠,又不再受到IBM臃腫而龐大的企業體製掣肘,還有著IBM、汀科拜爾乃至諾基亞等企業的廣泛潛在需求,不需要擔心市場的問題,Recttery公司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最新式鋰電池的研發與生產當中。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很多事情。
最近幾年,美國公眾逐漸發現,身邊發生的越來越多的大事件似乎都與維斯特洛體係有關。
因為後續拆分重組計劃並不被人知曉,西蒙的潛在布局更是保密,IBM出售電池部門的事情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倒是另外一款依托於伊格瑞特Facebook社交網絡的Flas***上線,獲得了全民級別的關注。
這就是早已研發完成為了保持《開心農場》地位而被擱置許久的《開心牧場》。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其實也是為了給伊格瑞特IPO路演造勢。
雖然企業IPO在提交招股說明書之後要進入長達數月時間的靜默期,並不意味著一家公司不能通過一些商業運作刺激市場。
於是,與《開心農場》完全打通聯動的《開心牧場》與9月22日上線。
恰好是《開心農場》上線的18個月之後。
當初《開心農場》遊戲運營團隊確定要在這款遊戲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刻推出《開心牧場》,以便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開始預估的上線時間是《開心農場》開放12個月到18個月左右。
結果卻是,在運營團隊的精心嗬護下,《開心農場》的生命周期遠超很多人想象。
運營團隊最初預測《開心農場》的巔峰用戶規模應該在1億左右,截止《開心牧場》上線,《開心農場》在全球範圍內的用戶總規模已經達到1.49億,即使遊戲營收已經度過了巔峰期,憑借全民級別的龐大用戶規模,《開心牧場》上線前的最近一周,《開心農場》通過道具銷售還是帶來了2179萬美元的進賬。
這已經是去年11月份《開心農場》單周營收突破2000萬之後,連續11個月時間保持這一數據,年初的複活節活動上,《開心農場》還創造了最高單周3312萬美元的營收紀錄。
綜合統計,從去年3月25日開放到現在,18個月時間,《開心農場》的累計進賬13.76億美元。
堪稱奇跡。
雖然與西蒙記憶中那些給遊戲公司帶來數十億乃至數百億美元收入的《精靈夢可寶》、《超級馬裏奧》等遊戲無法比擬,但問題是,那些遊戲帶來的營收都是一整個係列幾十年乃至連帶周邊的營收積累。
同樣屬於現象級的《開心農場》,卻隻是一款遊戲,沒有續作,而且,遊戲營收突破10億美元,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這樣的耀眼成績遠超西蒙記憶中的各種農場遊戲,但也並不算意外。
因為這是現階段占據全球互聯網市場大部分用戶的伊格瑞特傾盡全力支持的一款遊戲。
截止1995年9月份,全球網民數量已經接近4億,不同於曾經曆史上互聯網產業的多元化,現階段的全球互聯網用戶,幾乎都躲不開伊格瑞特,因此也就不可能繞過《開心農場》。
不僅如此,遊戲在去年上線後取得成功,雖然前期開發成本隻有150萬美元,但丹妮莉絲和伊格瑞特兩大巨頭為這款遊戲的後續投入堪稱不遺餘力。
為了最大程度確保遊戲內部的‘生態平衡’,避免出現虛擬物品產出過多或者升級過快等弊端,運營團隊特意招募了一個由頂尖數學家和社會學家組成團隊,專門負責研究統計這款遊戲所涉及的各項數據並進行持續優化,不遺餘力地確保用戶的遊戲體驗。
為了讓遊戲內的種植活動更加貼近現實,《開心農場》還有一個植物學家顧問團隊。
正是在這些細節上不遺餘力地精益求精,《開心農場》在上線18月之後,雖然用戶增長速度不斷放緩,但依舊沒有出現明顯頹勢,還成為互聯網用戶進行網絡衝浪時必不可少的一個全民級別消遣。
這次推出《開心牧場》,主要是為了給汀科拜爾的IPO造勢。
另外也有著丹妮莉絲娛樂即將在下個月推出第一個財年全年財報的考慮。去年的IPO之後,丹妮莉絲娛樂將集團財務統計周期從自然年調整為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9月份,這樣更符合娛樂產業的檔期規律。
因為是與《開心農場》直接聯動的一款遊戲,《開心農場》的一些道具和虛擬貨幣還可以直接在《開心牧場》當中使用,因此,別看是一款看似簡單的Flas***,9月22日上線之後,卻成為了整個互聯網平台上的一次集體狂歡。
9月22日恰好是周五。
前期的大規模宣傳預熱之後,《開心牧場》當天晚上八點鍾準時上線,截止第二天早上八點,12個小時時間,《開心牧場》激活用戶數量就突破了4000萬。
隨後,截止9月24日周日晚間12點整,周末三天,《開心牧場》的激活用戶數量順利破億,最終達到1.07億,相當於1.49億《開心農場》用戶中超過三分之二都開通了《開心牧場》。運營團隊在周日12點鍾的《開心牧場》官方Facebook賬戶上宣布,將會為這款遊戲申請用戶數最快突破1億人次的吉尼斯紀錄。
上線的首個周末,《開心牧場》的開張營收也取得了一個開門紅,直接突破了《開心農場》上半年複活節期間創造的3312萬美元單周營收紀錄,三天時間,遊戲營收就達到3675萬美元,順利成為丹妮莉絲和伊格瑞特的又一隻比販毒還賺錢的現金奶牛。
當新一周到來,《開心牧場》已經成為各個媒體最熱門的討論話題,這種影響力還傳導至資本市場,帶來了丹妮莉絲娛樂股價在周一當天的大漲。
9月11日,西屋電氣與CBS集團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CBS總部召開聯合發布會,宣布西屋電氣將以90億美元的現金報價並購CBS集團,同時承擔CBS集團總計19億美元的債務,交易總金額達到109億美元。
前段時間丹妮莉絲娛樂有意並購CBS集團的消息瘋傳時,CBS的市值巔峰一度達到87億美元,如果交易成真,丹妮莉絲娛樂很難在110億美元的報價之內拿下CBS。
丹妮莉絲娛樂虛晃一槍轉向大都會ABC集團,CBS的股價暴跌,這一次交易,西屋電氣隻是在並購宣布之前股價基礎上給出了23%的溢價,不計算債務,90億美元的並購金額比CBS被丹妮莉絲收購的預期報價少了20億美元。
這在很多媒體看來是理所當然。
當下市值隻有400億美元出頭的西屋電氣怎麽可能與丹妮莉絲娛樂比擬?
既然搭不上丹妮莉絲這一趟順風車,能夠賣出90億美元,相比年初時還在50億美元市值徘徊的CBS來說,已經是很高的價格。
隨著CBS易主的消息公布,基本宣告美國老牌三大電視網都依附在了大型企業巨頭門下,短期內不太可能再出現變動。對傳媒行業觀感比較敏銳的人更是體會到這些變動背後所蘊含的另外一重意義。
大型企業巨頭對公共電視網的壟斷式瓜分。
雖然公共電視網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有線電視侵蝕,但誰也不能否認,老牌三大電視網,對於影響控製美國輿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三個可以廣告全國的大喇叭,比任何一家傳統紙媒的傳播能力都要強勢。
互聯網崛起,紙媒衰落,公共電視網被瓜分,美國的傳媒行業從90年代之前持續數十年的百花齊放,再次回歸到寡頭壟斷時代。
壟斷,就意味著失去自由。
失去新聞自由。
然而,這種分久必合的行業趨勢,卻不是隨便什麽人能夠阻擋。
另一方麵,CBS的另外一個‘追求者’維亞康姆集團,因為在這次並購爭端中落敗,當西屋電氣與CBS集團的合並消息宣布,當天股價就大幅下跌了6.1%,錯失了這次並購CBS蛻變為傳媒巨頭的機會,維亞康姆將來的命運很可能隻會成為被收購者,不太可能再進行大範圍的擴張。
氣急敗壞地薩默·雷石東當天下午公開表示將會向西屋電氣和CBS集團提起訴訟,控告兩家公司在並購談判過程中對維亞康姆的欺詐行為,並打算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這次並購的最終達成。
外界對此一頭霧水。
西蒙卻是得到消息,雷石東在交易談判過程中被CBS大股東拉裏·蒂施耍了一道,蒂施許諾雷石東隻要將報價提升到92億美元,就可以同意對方的換股並購要約,雙方達成默契,轉眼就將消息放給了西屋,迫使西屋在最後關頭將報價從此前咬定的87億美元提升到90億美元。
看似依舊沒有維亞康姆的92億美元報價那麽高,不過,西屋給出的,卻是全現金交易方案。
企業並購過程中,除非是非常看好兩家公司合並之後的發展前景,否則,大部分被收購企業股東都會傾向於拿到更多現金落袋為安。
維亞康姆將報價提升到92億美元,表麵上似乎可以讓原CBS股東獲得更多合並之後新公司的股票,問題是,誰也不敢保證兩家公司合並之後,全新的維亞康姆會怎樣發展,萬一股價暴跌呢?
要知道,因為被兩家公司同時搶購,CBS股價被嚴重高估的,合並之後泡沫很可能會被擠破。
因此,92億美元的換股並購和90億美元的全現金收購,隻要不是太傻,就知道該如何選擇。
至於雷石東的氣急敗壞,結果也隻能氣急敗壞。
被耍了就是被耍了。
哪怕真的起訴,也隻會成為不了了之的無謂糾纏。
畢竟雙方又沒有簽署合約。
歸根結底,還是維亞康姆本身無力從華爾街籌集足夠的現金用於這次並購,這其中還有著維斯特洛體係悄然發力的結果,西蒙一開始就不希望看到維亞康姆並購CBS。
西屋電氣與CBS集團達成並購協議的同時,另外一起規模要小很多的交易也正式敲定。
經過持續兩個多月的低調談判,瑟曦資本旗下的阿波羅管理公司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拿下了IBM旗下的電池研發與生產部門,這部分資產包括IBM設立在北美以及海外的總計5個電池產品研發團隊和分別位於紐約州、墨西哥與中國的三家電池工廠,以及,最重要的,大批電池相關核心專利。
西蒙之所以通過阿波羅管理公司的名義進行這次交易,主要是為了方便拆分。
現階段的IBM電池研發與生產部門,主要為IBM旗下的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生產傳統的可衝放鎳鎘電池,位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和中國廣東的兩家工廠都是如此,隻有紐約州去年才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座電池工廠,才是用於生產最新式的鋰離子電池,而且規模遠遠不如墨西哥和中國的兩家大型電池工廠。
西蒙拿下IBM的電池研發與生產部門,主要就是為了鋰電池。
作為老牌電子巨頭,IBM的底蘊絲毫不亞於歐洲和亞洲的一幹新銳電子廠商,索尼在1992年首先推出商用鋰離子電池之後,IBM在去年也完成了相關產品的開發,並且在紐約州的奧爾巴尼市建立了鋰電池工廠。
路易斯·郭士納1992年臨危受命執掌IBM之後,一直在對龐大臃腫的IBM進行精簡,IBM的電池部門並不算這家老牌巨頭的累贅,卻也不是核心業務,給IBM實現的營收和利潤都不算高,屬於可剝離可保留的一部分資產。
當維斯特洛體係主動伸出橄欖枝,郭士納很快同意。
這位IBM掌門本來還希望借助一下維斯特洛光環,如同韋爾奇當初隻想出售NBC一半股權那樣,將IBM電池部門從獨資變成與維斯特洛體係的合資,IBM隻占股,運營交給維斯特洛體係。
如果是其他情況,西蒙也會同意。
獨力的電池供應商很難獨立生存,肯定需要客戶,保持IBM持股,將來電池公司也能夠理所當然地從IBM獲得大批訂單。
不過,既然西蒙想要的隻是IBM的鋰電池研發團隊、專利技術和產品工廠,對於現階段主流的重汙染鎳鎘電池不感興趣,保持IBM持股就行不通。
西蒙親自與郭士納通過幾次電話之後,對方終於鬆口,答應將電池部門完全交給阿波羅管理公司進行運作。同時,西蒙同意在維斯特洛公司直接成立的一家電池企業Recttery中給予IBM集團25%的股份
Recttery是一個原創詞匯,由Recyclable Battery(可循環電池)憑借而來,遵循矽穀常見的起名規則。
這也是西蒙對這家新公司的定位。
新科技。
Recttery總部也將設置在矽穀。
主要是為了搭乘新科技產業的東風。
拿下IBM的電池部門後,阿波羅管理公司將會把所有與鋰電池有關的研發團隊、專利技術和產品工廠分拆剝離後轉賣給Recttery,然後獨自運營剩餘的傳統鎳鎘電池業務。
即使鋰電池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傳統鎳鎘電池至少也還有10年的生存周期,現階段更是各種便攜式電子產品的主流配備,因此這部分業務想要有所作為並不困難。
曾經作為IBM子部門,受到IBM固化體製拖累,長期不慍不火,這不是郭士納短短三年時間就能改變的。完成拆分之後,鎳鎘電池業務也會成立單獨的公司,阿波羅管理公司計劃通過幾年時間的運作,提供企業效率,擴大生產,爭取更多市場份額,接下來或者打包出售,或者選擇上市,最終套現離場。
標準的一次私募股權並購重組運作。
與此同時,繼承了IBM的全套鋰電池研發團隊、專利技術和生產工廠,又不再受到IBM臃腫而龐大的企業體製掣肘,還有著IBM、汀科拜爾乃至諾基亞等企業的廣泛潛在需求,不需要擔心市場的問題,Recttery公司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最新式鋰電池的研發與生產當中。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很多事情。
最近幾年,美國公眾逐漸發現,身邊發生的越來越多的大事件似乎都與維斯特洛體係有關。
因為後續拆分重組計劃並不被人知曉,西蒙的潛在布局更是保密,IBM出售電池部門的事情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倒是另外一款依托於伊格瑞特Facebook社交網絡的Flas***上線,獲得了全民級別的關注。
這就是早已研發完成為了保持《開心農場》地位而被擱置許久的《開心牧場》。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其實也是為了給伊格瑞特IPO路演造勢。
雖然企業IPO在提交招股說明書之後要進入長達數月時間的靜默期,並不意味著一家公司不能通過一些商業運作刺激市場。
於是,與《開心農場》完全打通聯動的《開心牧場》與9月22日上線。
恰好是《開心農場》上線的18個月之後。
當初《開心農場》遊戲運營團隊確定要在這款遊戲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刻推出《開心牧場》,以便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開始預估的上線時間是《開心農場》開放12個月到18個月左右。
結果卻是,在運營團隊的精心嗬護下,《開心農場》的生命周期遠超很多人想象。
運營團隊最初預測《開心農場》的巔峰用戶規模應該在1億左右,截止《開心牧場》上線,《開心農場》在全球範圍內的用戶總規模已經達到1.49億,即使遊戲營收已經度過了巔峰期,憑借全民級別的龐大用戶規模,《開心牧場》上線前的最近一周,《開心農場》通過道具銷售還是帶來了2179萬美元的進賬。
這已經是去年11月份《開心農場》單周營收突破2000萬之後,連續11個月時間保持這一數據,年初的複活節活動上,《開心農場》還創造了最高單周3312萬美元的營收紀錄。
綜合統計,從去年3月25日開放到現在,18個月時間,《開心農場》的累計進賬13.76億美元。
堪稱奇跡。
雖然與西蒙記憶中那些給遊戲公司帶來數十億乃至數百億美元收入的《精靈夢可寶》、《超級馬裏奧》等遊戲無法比擬,但問題是,那些遊戲帶來的營收都是一整個係列幾十年乃至連帶周邊的營收積累。
同樣屬於現象級的《開心農場》,卻隻是一款遊戲,沒有續作,而且,遊戲營收突破10億美元,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這樣的耀眼成績遠超西蒙記憶中的各種農場遊戲,但也並不算意外。
因為這是現階段占據全球互聯網市場大部分用戶的伊格瑞特傾盡全力支持的一款遊戲。
截止1995年9月份,全球網民數量已經接近4億,不同於曾經曆史上互聯網產業的多元化,現階段的全球互聯網用戶,幾乎都躲不開伊格瑞特,因此也就不可能繞過《開心農場》。
不僅如此,遊戲在去年上線後取得成功,雖然前期開發成本隻有150萬美元,但丹妮莉絲和伊格瑞特兩大巨頭為這款遊戲的後續投入堪稱不遺餘力。
為了最大程度確保遊戲內部的‘生態平衡’,避免出現虛擬物品產出過多或者升級過快等弊端,運營團隊特意招募了一個由頂尖數學家和社會學家組成團隊,專門負責研究統計這款遊戲所涉及的各項數據並進行持續優化,不遺餘力地確保用戶的遊戲體驗。
為了讓遊戲內的種植活動更加貼近現實,《開心農場》還有一個植物學家顧問團隊。
正是在這些細節上不遺餘力地精益求精,《開心農場》在上線18月之後,雖然用戶增長速度不斷放緩,但依舊沒有出現明顯頹勢,還成為互聯網用戶進行網絡衝浪時必不可少的一個全民級別消遣。
這次推出《開心牧場》,主要是為了給汀科拜爾的IPO造勢。
另外也有著丹妮莉絲娛樂即將在下個月推出第一個財年全年財報的考慮。去年的IPO之後,丹妮莉絲娛樂將集團財務統計周期從自然年調整為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9月份,這樣更符合娛樂產業的檔期規律。
因為是與《開心農場》直接聯動的一款遊戲,《開心農場》的一些道具和虛擬貨幣還可以直接在《開心牧場》當中使用,因此,別看是一款看似簡單的Flas***,9月22日上線之後,卻成為了整個互聯網平台上的一次集體狂歡。
9月22日恰好是周五。
前期的大規模宣傳預熱之後,《開心牧場》當天晚上八點鍾準時上線,截止第二天早上八點,12個小時時間,《開心牧場》激活用戶數量就突破了4000萬。
隨後,截止9月24日周日晚間12點整,周末三天,《開心牧場》的激活用戶數量順利破億,最終達到1.07億,相當於1.49億《開心農場》用戶中超過三分之二都開通了《開心牧場》。運營團隊在周日12點鍾的《開心牧場》官方Facebook賬戶上宣布,將會為這款遊戲申請用戶數最快突破1億人次的吉尼斯紀錄。
上線的首個周末,《開心牧場》的開張營收也取得了一個開門紅,直接突破了《開心農場》上半年複活節期間創造的3312萬美元單周營收紀錄,三天時間,遊戲營收就達到3675萬美元,順利成為丹妮莉絲和伊格瑞特的又一隻比販毒還賺錢的現金奶牛。
當新一周到來,《開心牧場》已經成為各個媒體最熱門的討論話題,這種影響力還傳導至資本市場,帶來了丹妮莉絲娛樂股價在周一當天的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