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裏坡這邊,先行返回的趙副將已將範朝暉之意跟同僚說了,又對下麵的兵士傳達了主帥之意。大家夥也都心安,就等著範將軍回返。


    不多會兒的功夫,一眾悍馬驕兵便踏塵而來,卻是範朝暉帶著親兵騎馬回轉。


    將軍既到,自是令行禁止,手下的將官就各帶著自己的人馬,陸續回返暫居的西山大營休整。


    範朝暉也跟著大軍先回西山大營,和帳下掌管錢糧兵械供應的副將幕僚聚了一堂,盤整範家軍此次出征山南以來的種種人員兵器損耗,又兼議論功行賞之事。


    負責征錢糧的劉副將便稟道:“上陽縣新任的縣令安解弘做事十分用心。到任不到一月,已將範家軍的錢糧都征到後年去了,且手段了得,並無一絲一毫加賦加稅給普通百姓,俱是從上陽縣及其周邊地域的富戶地主中收取。結果嚇得不少大戶都帶著田地,投到我們範家軍麾下。”


    範朝暉便頷首道:“那上陽縣安縣令是舍弟的姻親,為我們範家軍出一份力,也是應當的。”


    帳裏的將官幕僚們對範家內院的情形雖不是十分清楚,卻也知道範大將軍嫡親弟弟娶的正是安家的嫡女。大家都是聰明人,一點即透,此時得知範將軍已將自己的姻親安置到這樣一個對範家軍至關重要的位置,便對大將軍又敬畏了幾分。


    要說流雲朝自太祖開朝以來,本來分封了自己四個嫡親的弟弟為東南西北四王,駐守四方,掌一方政務軍民事務,儼然是流雲朝中的“國中國”。


    其後太宗皇帝繼位,四位叔王裏麵就有三位反叛,力圖奪了大位,隻有駐守江南的南王一係未參與奪位。隻是太宗卻是個不世出的奇才,天生神力,且文韜武略無一不精,又精通格物開致等種種在當時被認為上不得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既鍛造出了比青銅更精良的精鐵兵器,又煉製出了鏡子玻璃等前所未聞之物,將流雲朝打造得蒸蒸日上,國力日強。三位叔王反叛,卻是挑錯了日子,就被太宗親自帶著大軍,滅了三位叔王。


    叔王既滅,太宗本打算要廢黜諸王分封,所有的皇族中人、世家大族都要圈到京城居住。又打算在國境處采用屯兵製,領兵的將領每三年一輪換,既避免帶兵的將領擁兵自重,又可扼住世家豪強的咽喉,將兵權牢牢抓在皇帝手中。


    孰知第一條廢黜諸王分封就遭到了強烈抵製。特別是南王並未參與謀反,且為太宗出了大力,沒有充足的理由廢黜。幾經權衡,太宗隻好退而求其次,同意隻保留南王一係,隻是王位不能世襲。每代南王歿後,都要由皇帝重新分封給新的皇族中人,這才平息了皇族內部的紛爭。隻僅此一事就耗時日久,又可能是天妒英才,太宗皇帝還未來得及執行屯兵製和輪換製,就一病不起,未留下後嗣就薨世了。


    太宗一死,流雲朝皇室又起內亂。那南王一係卻是太祖一輩的正統,且又對太宗忠心耿耿,出過大力的。而南王妃育有四子,後嗣綿長。就在眾人簇擁下,做了流雲朝的皇帝。現在的皇帝明啟帝,就是這南王一係傳下來的。


    當年南王繼位之後,就將自己最疼的幼子封了南王。又將東南、西南、營北三個大區設了州牧,節製地方,並未采用太宗的屯兵製和輪換製。而流雲朝的三路大軍供養,三百年來,都是從這三方州牧而來。


    範朝暉所帶的範家軍,便是由營北州牧這一係供養的東昌營,自從範朝暉帶了之後,便被世人都稱為範家軍,東昌營一稱無人再提。隻這營北的州牧,當年在夷狄入侵之時殉了國。此後流雲朝的文官無人願去營北任州牧,這州牧一職,便由範朝暉代任了。而上陽縣,乃是營北大區最富庶的地方。雖劃歸營北,其實更靠近東部沿海一帶,離京城流雲城隻一天的路程,實是營北大區裏最實惠也是最重要的一地。


    如今安解弘任了上陽縣令,自是對範朝暉如虎添翼,再不怕有人在範家軍的後院起火。


    另外兩路大軍,卻是東南大區供養的象州營,由東南州牧謝成武的嫡長子謝順平帶領;以及西南大區供養的豫林營,由西南州牧韓問的嫡親叔叔韓永仁帶領。這兩路人馬和範家軍都差不離,隻戰鬥力卻不可同日而語。不過這兩區承平日久,地方上雖比不過江南,卻是比營北要富庶得多,所以兵器械甲都遠勝範家軍。


    明啟帝登基之後,為了削弱世族豪強,先將東昌營的將領用計拿了,換了自家的親戚範朝暉上任。就將營北大區輕而易舉的攏回了皇帝手裏。明啟帝便有些誌得意滿,又打上了東南區和西南區的主意,便屢派官員到這兩區任些不重要的職位,給兩族人添堵,又賜了房屋田舍、爵位封地,讓兩族的嫡係之人到京城居住。


    東南和西南之地,本就比北地富庶,願意紮根的人比北地多。謝、韓兩族在東南和西南經營日久,兩地的州牧將官等要職都由各族舉薦,便一直都隻在族裏世襲,皇帝也很難插手。現下麵對皇帝的諭旨,謝、韓兩族隻聲稱家中尊長病弱不堪,現下遵醫囑不敢挪動,上表皇帝,希望皇帝寬延一段時日。等尊長病愈之後,再行遷居,其實割據之心已起。隻礙著範朝暉是皇帝嫡親的外甥,且英勇善戰,才隻拖延著,等待時機。也因此,皇帝要奪範朝暉兵權一事,已讓謝、韓兩族在京裏的探子得知,飛馬報到了東南的都城象州和西南的都城豫林。


    皇帝在禦書房裏和三位閣老議了半日,並無一人拿出有用的策略,便有些煩躁,道:“三位閣老要還是沒有主意,朕看這閣老之位,還是應該讓有能之士居之。”


    曾閣老到底到底老練些,便道:“如今之計,隻有籠絡著範將軍。那兩地的人,雖有不臣之心,卻看在範將軍份上,不敢輕舉妄動。--若那兩地之人真的反了,皇上自可將範將軍派去平叛。若勝了,皇帝去除了心腹大患。就算是敗了,以範將軍之能,自是能和那兩位打得兩敗俱傷,皇上卻是可以做個得利的漁翁。自此天下承平,吾皇無憂是也!”


    皇帝這才有些動容,細思了一會兒,道:“若是範朝暉勝了,卻無人轄製得住他,又如何?”


    曾閣老便吃驚道:“皇上何出此言?範將軍家人眷屬都在京城。等範將軍出外平叛,皇上對範將軍的家人多加照應便是了。範將軍必會感激涕零,為吾皇鞠躬盡瘁!”


    皇帝對曾閣老的話便心領神會。東南和西南的謝、韓兩族拒絕將嫡係家人搬到京城來住,不就是擔心皇帝將他們的家人當了人質扣住了?--範家嫡係都在京城,隻有範家旁係卻舉族住在翠微山附近的朝陽山上。旁係都未出仕,守著祖業祭田在鄉間,倒跟嫡係關係越發遠了。皇帝倒也不怕範朝暉在外掀起風浪。便將之前被範朝暉激起的怒氣平息了幾分。


    曾閣老又進言道:“當年太宗留下的屯兵製和輪換製卻是可以試行一番。”


    皇帝便和三位閣老計議已定。既然謝、韓兩族暫時不能搬遷來京,就讓他們兩族任要職之人先輪換一下,來個釜裏抽薪。便擬了旨,將東南象州牧謝成武和其嫡長子謝順平將軍調任到西南豫州牧,而西南豫州牧的韓問和其叔叔韓永仁將軍就調任到東南象州。各區下麵的軍士卻不變,隻調換了兩區的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


    這邊常公公便進來稟道,鎮國公範朝暉入宮麵聖來了。


    ===========================


    作者的話:應該是周日早上的加更。結果忘了。補上。^_^


    另外,這一章很重要,有木有蘭心慧質的MM看出本文架空的是以哪個朝代為主的曆史背景?--可以在評論區發貼。參與猜謎的MM俺給乃加精送分。


    友情提示:不是明清這兩個被穿成了篩子的朝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煙水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武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武記並收藏煙水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