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作者的寵愛不夠哦, 請增加訂閱比例寵愛作者吧  “這是我和同窗張立學在張家村後山發現的,一共有兩株, 隻不過另一株張立學拔的時候把須子給弄壞了。”林清盡量將表情顯得無辜一些, 推說給張立學的原因也是不希望林三牛追究他怎麽知道人參這個事情。


    其實這倒是林清亂擔憂了,林三牛一點都沒懷疑林清為何知道人參,畢竟他兒子可是讀書一日千裏的小神童,興許荀夫子講課時候提到過, 這娃就記住了。


    這就是讀書給林清帶來的第一個好處——不會因為年幼, 說的話都被無視, 就算有心幫一把家裏,也不會有人聽從他的意見。然而讀了書就不同了,鄉人一向對讀書人的敬仰會讓他們不知不覺間對讀過書的人講的話更加慎重對待一些。


    林三牛有些興奮又有些忐忑, 仿佛天上突然掉下了兩個金錠給他撿到了, 呼吸都漸漸粗重起來——這再怎麽樣, 兩株人參也能換來十幾兩銀子, 整個林家拚死拚活一年所有人加起來也不過隻能結餘七八兩銀子。這不是一筆飛來橫財是什麽?


    那遊方郎中的話林三牛也一直記得:“這人參啊,一般人家可是吃不起的, 最差的人參也得十幾兩銀子啊!”


    當時林三牛為了林清的體弱多病頭疼不已, 一心想把自己的娃往壯實了養, 百般懇求那郎中想知道什麽藥可以做到,那郎中或許是吃了點酒, 興頭也上來了, 才給他說了一番。


    林三牛抓住書袋的手微微有些顫抖, 過了半晌才蹲下身子, 眼睛注視著林清小聲道:“狗子,這人參是你撿著的,那就是你的。你也別聲張,家裏頭誰也別說!到時候爹弄碗參湯給你喝,這喝了參湯你這身體就能倍兒棒!”


    林清聽了當場就愣住了,在他的設想中,一直是賣了這兩株人參換錢,從來沒有想過是自己把它吃了補身體。


    家裏的情況林三牛再清楚不過,因為林清讀書的事,昨天還鬧的有些不歡而散,其實說白了無非就是錢的事情。把這兩株人參賣了換來的錢,可以很好的解決這次家庭危機,改善一下家人的生活。可是林三牛在經過一番掙紮之後,想到的卻是讓他補身體!


    嘴中有一種苦澀的味道在蔓延,為這個家庭所處的困境,為這個父親全心全意對兒子的愛,為自己困頓其中有力無處使的愧疚。


    第一次,林清覺得自己這顆心和林三牛無比貼近。可能他不如前世的林父學識淵博,睿智從容,但是一顆愛子之心卻是一模一樣。


    可能時代會變換,世界會發展,然而有些東西從古至今,一脈相承,從未有半絲變化!


    萬種心思也不過在林清心中轉了一瞬,轉而麵對起眼前的狀況:“爹,我現在已經好了,再不像小時候那麽愛生病了。而且荀夫子也說過,人參是大補之物,很多人都用來吊命的。如果我吃了,反而虛不受補,到時候可能會因此而生病。倒不如我們賣了換錢,多吃點肉,我就能長得又高又壯了!”


    不好意思了荀夫子,隻能用你的名頭來做擋箭牌了。但是林清覺得自己說的應該沒錯,貿貿然吃了這人參,到時候補過頭了,那就搞笑了。


    林三牛不是非常理解“虛不受補”是什麽意思,但是一聽到荀夫子說吃了反而會生病,馬上熄了這個心思。轉念一想,兒子說的也對,這一年二狗是身體好多了,雖然依舊瘦弱,但是至少不生病了。倒不如真像二狗說的,賣了換錢,多吃點肉,娃能長得更好。


    父子兩個一合計,此刻倒也是誌同道合了。


    林三牛牽著林清往鎮上的藥房走去。同和鎮是大明朝的一座中型小鎮,人口不過四五千。是的,這個時代也叫大明,但是卻和林清記憶中的明朝毫無關係。這裏的曆史拐了一個彎,忽必烈並沒有建立元朝,而是被一個叫做趙明光的人起義成功,一朝推翻宋朝建立明朝,到現在已經經曆了一百多年。這些信息也是林清在這兩個多月的學習期間旁敲側擊了解到的。


    同和鎮因為佛光寺的盛名,才讓今天這個集市看起來格外人潮擁擠。


    林清和林三牛越往鎮中心走,人就越少些,今天所有人都擠到西邊的集市上去了,這東邊的鎮中心人自然就少了。


    鎮上要比鄉間幹淨不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住在一處處小院子裏,院子也有大有小,類似現代的居民住宅小區,用的都是磚瓦料,不像鄉間大部分人家都是茅草屋。同和鎮的中心叫祥和街,算是這裏的商業區了,沿街有三家酒樓,以“泰和居”看上去門麵最大一些,還有一些小鋪子,有賣針頭線腦的雜貨鋪,有兩家藥鋪,一家書鋪代賣一些筆墨紙硯,一家金鋪,攏共數起來也就二十多家店鋪。


    兩家藥鋪一家叫“妙仁堂”,一家叫“杏林堂”,看門麵“妙仁堂”要大一些。


    林三牛也看出了兩家藥鋪門麵上的區別,想了一下還是往門麵大一點的那家走去。


    林清拉了拉林三牛的袖子,小聲問道:“爹,你知道這人參能賣多少錢嗎?之前來過這家藥鋪嗎?”


    林三牛搖了搖頭,臉上也略帶苦惱:“之前都很少到鎮上,爹也不知道能賣多少錢。”


    這就有點懸了,到時候還不是人家想開多少價就多少價?莫怪林清把人想的有些壞,主要是在利益麵前,很少有人能把持的住。


    想了一下,林清有了主意:“爹,你去杏林堂隻給他們拿一株人參出來,就是那顆沒有須子的。就說知道是好東西,家裏人病了隻敢吃些須子,剩下的想拿到藥鋪賣了,換點銀錢,想去買點吃的養養身子。盡量說的可憐一點就行。”林三牛雖然憨,但是慢慢想一下也明白了林清的意思


    杏林堂門臉小,就算給了完整的那株人參,人家也不一定出的起價格,倒不如給一株品相不好的,探探價格。這樣知道大概價格之後,以後再拿了到妙仁堂賣,才不容易被宰。


    商定好之後,兩人折了個身,去了“杏林堂”。


    今天大集,各家商鋪都沒什麽人氣,“杏林堂”的小夥計趴在櫃台上正無聊呢,聽到腳步聲抬頭就看到一對穿著破舊的父子走了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官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參果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參果寶並收藏科舉官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