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樣子一說,陸未晞也是忍不住的笑了。
不是惹上他們,是隻要跟長泰侯府那邊有牽扯的想要害他們的,都不會有好下場。
現在,不過隻是個開始。
陸世祥道:“等你的身份確認了,就更沒人招惹了。相反,還會有很多人湊上來巴結呢!”
伊水湄聳聳肩,“這個,我還不是很關心。我想要知道的是,那個榮婷郡主如何了?她若真的被除了郡主的封號,那就更加印證了我剛剛的說法呢!”
就算她是榮婉郡主,跟榮婷郡主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她也沒有原諒和同情那個歹毒之人的道理。
沒在一起做一天的姐妹,自然是一點兒感情都沒有的。
相反,還是不死不休的仇人呢!
陸未晞也問:“爹爹,今日早朝,可是邯親王也上了折子?”
陸世祥的視線就落在了伊水湄臉上。
伊水湄被他看得發毛,撇了撇嘴,道:“幹嗎這樣子看我?你跟榮婷郡主差點兒成為夫妻,你要是同情她,那是你的事。她害我害的連眼皮都不眨一下,恨不能立即將我踩在腳下。那樣的人,我憑什麽同情?哪怕是真有血緣關係的親姐妹,也沒得商量。邯親王不大義滅親,那就我滅。”
反正是有榮婷郡主,就沒她。
有她,就沒榮婷郡主。
這條定律,無論是對邯親王府,還是對他陸世祥,都一樣的適應。
陸世祥撫額,“你又想到哪裏去了?倘使她是個善良的好女子,我在大婚之日退了她的婚,那終歸是我對不起她。在以後的日子裏對她抱有歉疚也是有的。但她卻心存歹心,那麽我跟她的賬,在把爵位賠給她的那一刻,就兩清了。”
他說到最後三個字的時候,陸未晞就又不受控製的瑟縮了一下。
感情的事,真的是說兩清就能兩清了的嗎?
她對著鄭劼吼著兩清的時候,內心裏是否是真的就想著從此跟他再無瓜葛呢?
再想到那一幕,就莫名的煩躁了起來。
然後謔的起身,倒把陸世祥和伊水湄唬了一跳。
陸未晞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這不帶腦子的失態,“那個,茶水喝多了,去淨房。”
然後灰溜溜的跑了出去。
伊水湄看著呼扇的門簾,“怎麽覺得晞晞有些魂不守舍的樣子。”
陸世祥道:“嗯?你也發現不對勁了?”
伊水湄送了個白眼給他,“我是她娘!知女莫若母!從你跟榮婷郡主大婚那日開始,她認了我,就是一副做什麽都胸有成竹的樣子。一個十五歲不到的女孩子,卻是那般的從容和鎮靜,讓我這個大了她一倍的娘親時不時的都汗顏。我們倆在一起的時日可比你跟你多多了,她情緒上有什麽變化,我能感覺不出?”
陸世祥嘿嘿笑兩聲,“你當娘的自然是比我這個當爹的細心了。過會兒,你去問問她。有些話,她不會對我說,但肯定會對你說的。不過是去了一趟郡王府,鄭劼那個人不像是會欺負小姑娘的人啊!”
伊水湄轉了轉眼珠,“你別瞎想了!我問問就是了!我心中有數呢!”
就以她愛情專家的眼光來看,鄭劼會欺負陸未晞的可能性不大,隻怕要反過來呢!
那鄭劼看陸未晞的眼光,分明能溺死人。
偏偏陸未晞跟個木頭似的,半點兒回應沒有。
不過,若是那鄭劼的耐性消磨沒了,對陸未晞言語行動上做點兒什麽,陸未晞有抵觸也是有的。
陸未晞很快的回來,就見她家娘親瞪著兩個大眼珠子,直勾勾的看著她。看得她背後的汗毛都根根豎起來了。
“娘親?”
伊水湄連忙收回視線,“啊!剛剛在想事情,走神了。”
陸未晞看向陸世祥,“爹爹可是跟娘親說了什麽?莫不是邯親王今日在朝堂上有什麽驚人之舉吧?”
陸世祥點了點頭,“嗯!邯親王的確是大義滅親了,請皇上收回榮婷郡主的郡主封號,並且出言會給榮婷郡主的生母劉側妃一紙休書。”
陸未晞一愕,“那忠勇伯府還不得瘋了?邯親王可是事先跟他們打了招呼?”
伊水湄反應過來,“忠勇伯府是榮婷郡主的外家啊!對了,還有個貴妃娘娘!他們應該都不會同意的吧?”
陸未晞道:“貴妃娘娘怕是到不了金鑾殿吧!”
陸世祥道:“觀忠勇伯和世子的反應,應是沒有得到提前知會。邯親王在早朝上說了這事,他們的驚訝不是假的。反應過來後,差點兒蹦起來。”
陸未晞冷笑,“一個伯府都敢這樣子張狂,再加上忠勇伯的戶部尚書身份,也沒有在金鑾殿上蹦躂的道理。他們仗的,無非是宮裏的劉貴妃罷了。劉貴妃畢竟是後宮第一人!”
伊水湄點點頭,“耳旁風是很厲害的!”
“你當都跟我一樣嗎?”陸世祥脫口而出道。說出來,又覺得不妥,畢竟女兒在場嘛!但卻已經收不回去了。
伊水湄也弄了個大紅臉,若非陸未晞在場,她肯定是要反駁兩句的。這時代,要收拾自家男人,隻能私下裏。
陸未晞仿若未聞般,自顧自的道:“當今皇上,並非重女色之人吧!”
伊水湄道:“如若不是,那後宮裏怎麽那麽多嬪妃?”
陸世祥道:“較比著先皇,今上的嬪妃已經算是少的了。有些妃子的存在,其實是為了籠絡朝臣的心。”
“忠勇伯府也需要籠絡嗎?”伊水湄問。
陸未晞道:“劉貴妃是皇上在潛邸時候的老人,皇上也算是個念舊的人。所以,是忠勇伯府依仗劉貴妃,而不是劉貴妃依仗忠勇伯府。”
“真是複雜!”伊水湄感歎,“那麽,邯親王出了那樣的壯舉,五皇子這會兒該出頭了吧?”
陸未晞道:“事關他外家的臉麵,他應該不出也得出才對。”
陸世祥嗯了一聲,“不過,誰出頭都沒用,都隻是走個過場。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啊!邯親王既然敢把事情明明白白的擺到金鑾殿上,自然就是做足了準備的。”
不是惹上他們,是隻要跟長泰侯府那邊有牽扯的想要害他們的,都不會有好下場。
現在,不過隻是個開始。
陸世祥道:“等你的身份確認了,就更沒人招惹了。相反,還會有很多人湊上來巴結呢!”
伊水湄聳聳肩,“這個,我還不是很關心。我想要知道的是,那個榮婷郡主如何了?她若真的被除了郡主的封號,那就更加印證了我剛剛的說法呢!”
就算她是榮婉郡主,跟榮婷郡主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她也沒有原諒和同情那個歹毒之人的道理。
沒在一起做一天的姐妹,自然是一點兒感情都沒有的。
相反,還是不死不休的仇人呢!
陸未晞也問:“爹爹,今日早朝,可是邯親王也上了折子?”
陸世祥的視線就落在了伊水湄臉上。
伊水湄被他看得發毛,撇了撇嘴,道:“幹嗎這樣子看我?你跟榮婷郡主差點兒成為夫妻,你要是同情她,那是你的事。她害我害的連眼皮都不眨一下,恨不能立即將我踩在腳下。那樣的人,我憑什麽同情?哪怕是真有血緣關係的親姐妹,也沒得商量。邯親王不大義滅親,那就我滅。”
反正是有榮婷郡主,就沒她。
有她,就沒榮婷郡主。
這條定律,無論是對邯親王府,還是對他陸世祥,都一樣的適應。
陸世祥撫額,“你又想到哪裏去了?倘使她是個善良的好女子,我在大婚之日退了她的婚,那終歸是我對不起她。在以後的日子裏對她抱有歉疚也是有的。但她卻心存歹心,那麽我跟她的賬,在把爵位賠給她的那一刻,就兩清了。”
他說到最後三個字的時候,陸未晞就又不受控製的瑟縮了一下。
感情的事,真的是說兩清就能兩清了的嗎?
她對著鄭劼吼著兩清的時候,內心裏是否是真的就想著從此跟他再無瓜葛呢?
再想到那一幕,就莫名的煩躁了起來。
然後謔的起身,倒把陸世祥和伊水湄唬了一跳。
陸未晞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這不帶腦子的失態,“那個,茶水喝多了,去淨房。”
然後灰溜溜的跑了出去。
伊水湄看著呼扇的門簾,“怎麽覺得晞晞有些魂不守舍的樣子。”
陸世祥道:“嗯?你也發現不對勁了?”
伊水湄送了個白眼給他,“我是她娘!知女莫若母!從你跟榮婷郡主大婚那日開始,她認了我,就是一副做什麽都胸有成竹的樣子。一個十五歲不到的女孩子,卻是那般的從容和鎮靜,讓我這個大了她一倍的娘親時不時的都汗顏。我們倆在一起的時日可比你跟你多多了,她情緒上有什麽變化,我能感覺不出?”
陸世祥嘿嘿笑兩聲,“你當娘的自然是比我這個當爹的細心了。過會兒,你去問問她。有些話,她不會對我說,但肯定會對你說的。不過是去了一趟郡王府,鄭劼那個人不像是會欺負小姑娘的人啊!”
伊水湄轉了轉眼珠,“你別瞎想了!我問問就是了!我心中有數呢!”
就以她愛情專家的眼光來看,鄭劼會欺負陸未晞的可能性不大,隻怕要反過來呢!
那鄭劼看陸未晞的眼光,分明能溺死人。
偏偏陸未晞跟個木頭似的,半點兒回應沒有。
不過,若是那鄭劼的耐性消磨沒了,對陸未晞言語行動上做點兒什麽,陸未晞有抵觸也是有的。
陸未晞很快的回來,就見她家娘親瞪著兩個大眼珠子,直勾勾的看著她。看得她背後的汗毛都根根豎起來了。
“娘親?”
伊水湄連忙收回視線,“啊!剛剛在想事情,走神了。”
陸未晞看向陸世祥,“爹爹可是跟娘親說了什麽?莫不是邯親王今日在朝堂上有什麽驚人之舉吧?”
陸世祥點了點頭,“嗯!邯親王的確是大義滅親了,請皇上收回榮婷郡主的郡主封號,並且出言會給榮婷郡主的生母劉側妃一紙休書。”
陸未晞一愕,“那忠勇伯府還不得瘋了?邯親王可是事先跟他們打了招呼?”
伊水湄反應過來,“忠勇伯府是榮婷郡主的外家啊!對了,還有個貴妃娘娘!他們應該都不會同意的吧?”
陸未晞道:“貴妃娘娘怕是到不了金鑾殿吧!”
陸世祥道:“觀忠勇伯和世子的反應,應是沒有得到提前知會。邯親王在早朝上說了這事,他們的驚訝不是假的。反應過來後,差點兒蹦起來。”
陸未晞冷笑,“一個伯府都敢這樣子張狂,再加上忠勇伯的戶部尚書身份,也沒有在金鑾殿上蹦躂的道理。他們仗的,無非是宮裏的劉貴妃罷了。劉貴妃畢竟是後宮第一人!”
伊水湄點點頭,“耳旁風是很厲害的!”
“你當都跟我一樣嗎?”陸世祥脫口而出道。說出來,又覺得不妥,畢竟女兒在場嘛!但卻已經收不回去了。
伊水湄也弄了個大紅臉,若非陸未晞在場,她肯定是要反駁兩句的。這時代,要收拾自家男人,隻能私下裏。
陸未晞仿若未聞般,自顧自的道:“當今皇上,並非重女色之人吧!”
伊水湄道:“如若不是,那後宮裏怎麽那麽多嬪妃?”
陸世祥道:“較比著先皇,今上的嬪妃已經算是少的了。有些妃子的存在,其實是為了籠絡朝臣的心。”
“忠勇伯府也需要籠絡嗎?”伊水湄問。
陸未晞道:“劉貴妃是皇上在潛邸時候的老人,皇上也算是個念舊的人。所以,是忠勇伯府依仗劉貴妃,而不是劉貴妃依仗忠勇伯府。”
“真是複雜!”伊水湄感歎,“那麽,邯親王出了那樣的壯舉,五皇子這會兒該出頭了吧?”
陸未晞道:“事關他外家的臉麵,他應該不出也得出才對。”
陸世祥嗯了一聲,“不過,誰出頭都沒用,都隻是走個過場。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啊!邯親王既然敢把事情明明白白的擺到金鑾殿上,自然就是做足了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