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召十年,五月。綏州總兵楊光琪大敗叛軍於沙家坡,共殲敵軍七萬,招降五萬。帝聞之大喜,升任楊光琪為綏、建二州總督,總領二州軍務。


    ===========================================


    微涼春風,拂過我額前秀發。昕薇的淺金色陽光從頭頂枝杈間撒落下幾縷細碎光斑,隨風輕跳,就連疏懶的喜鵲也飛上枝頭吱喳細語。


    時光荏苒,轉眼便過了六年。這六年朝中看似平靜,但我知道,在表象背後,一直有幾股暗流在湧動。


    這六年我跟隨師父學習,已小有所成。在師父的悉心教誨和我的努力下,我已經掌握了笛,目前正在學古琴。而每日卯時起床練功,也讓我的身體日益強壯健康、身手敏捷,這幾年我幾乎沒有得過病。


    這天,我照例起床在靜亭前的空地上練功,心中默念:“…梅花五點,手腳互通,門分內外,手有生死,勁發六合,力從地起,發勁在腰,出招在膊…”一套拳法打完,我已是大汗淋漓,一旁的畫闌立即拿著帕子上前幫我擦汗。


    “小姐,看你累得,快進靜亭歇歇吧。”


    “累倒不累!”我們一同走進靜亭,我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揉著肚子向她笑道:“隻是我的肚子這會兒正餓得咕咕叫呢。”


    畫闌掩唇一笑:“小姐怎麽都不害臊呢!畫闌這就去廚房拿些點心來給您墊墊肚子。”


    “好,謝謝畫闌。”我笑著催她去了廚房。


    畫闌走後,四周猝然安靜了下來,一陣悠揚的樂聲便隨著春風飄入我耳中。這樂聲時而舒緩,時而激揚,似流水潺潺的小溪忽遇陡峭直下的斷崖,流瀉撞擊,飛濺出震人心肺的樂曲。


    震人心肺?這樂聲中還含著內力,怪不得讓我心潮澎湃,頭暈胸悶。還好畫闌去了廚房,要不然她這未習武之人聽到這樂聲,估計會被內力逼迫得當場暈厥。我能辨出這其中有笛聲和古琴之聲,笛聲一定是師父,但這古琴之聲又是誰?我強抑住胸中不適,站起身循聲而去。


    穿過一片翠綠的小竹林後,我來到師父住所的院落前,樂聲愈加清晰。推門而入,隻見師父執笛立在院中一側,身材修長,白衣勝雪,衣袂飛揚。而在他對麵,那位坐落於紅葉李樹下的男子――


    一襲藍衫,映出如瓷美肌;玉帶紗冠,束起如墨青絲。兩道黑如鴉翅的眉,兩片濃如蝶翼的睫,一雙妖嬈似女子的眼,將清麗高雅與風流魅惑這兩個截然相反的詞,自然地融為一體,無絲毫突兀之感。清風裹著片片白色花瓣飄落,有一片恰好落於他的臉頰,但傾刻間又飛走,好似害羞般地輕吻了一下他的臉頰。他卻未曾察覺,唇角輕笑依舊,十指飛舞依舊。


    世上居然有這樣美的男子,就像那嬌豔的海棠,豔麗瀟灑、魅惑動人。


    古琴在他靈活舞動的十指下顯出淡紫光芒,與師父的淺綠光芒碰撞、交織。最終一個上滑音,在最高處戛然而止,兩色光芒伴著內力漸漸消散。


    “啪,啪,啪!”我一邊鼓掌,一邊昂首笑著步入院內:“精彩!師父和這位公子所奏之曲真是精彩!讓嵐兒大開眼界!”


    “原來是嵐兒啊。”師父見是我,放下玉笛對我溫潤一笑。藍衣男子也站起身朝我們走來。


    “師父,嵐兒剛練完功就聽見你們的樂聲,正好奇是誰能與師父您奏出如此樂章,便循聲而至。沒有打擾到你們吧?”


    “沒有沒有。”師父笑道:“我還沒給你們引見呢。”他對藍衣男子道:“慕卿,這位是我的徒兒喬瑾嵐。”他又轉頭對我說道:“嵐兒,這位是我的摯友,江慕卿。”


    我立刻欠身道:“嵐兒見過江公子,公子有禮。”


    他伸手虛扶,笑道:“喬小姐不必多禮,陌塵可是常跟我提起你呢。”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慵懶隨意,卻又不乏優雅從容。我抬首望向他,發現他的眼睛竟是深褐色的。那雙纖長深褐色的鳳眸,似一個迷夢,又似一道漩渦,仿佛蘊藏著魔魅一般。


    “嵐兒!”師父清朗的嗓音將我從漩渦中拉出:“勞煩你先帶慕卿在‘陌塵居’中走走,我準備好今日上課的書稿就去找你們。”


    “啊?是,師父。”我連忙垂下眼瞼掩飾自己的失態,臉頰竟有些微微發燙。


    江慕卿朝我略略施一禮,嘴角勾起一個優雅的弧度:“那就有勞喬小姐了。”


    “不必客氣,請隨我來。”我引著他在“陌塵居”閑步著,給他介紹這裏的一花一木,一亭一景。他跟在我身後興致盎然,一路穿花拂柳,最終停在靜亭旁的池塘邊上。


    “江公子,嵐兒很好奇,你是如何與我師父相識,又是怎樣成為摯友的呢?”我十分了解師父,若是入不了他的眼的人,就算給他千金,他也不會理會。相反,若是師父投緣之人,就算是乞討者師父也會視為知己。所以我很好奇他們是怎麽認識的。


    江慕卿不知從哪裏抽出一把折扇,在掌心輕輕一敲,便將折扇展開,執於手中輕搖著:“此時說來話長。兩年前,我還在江寧宜州,在一場鬥詩大會上與陌塵相遇。陌塵又幫我解決了一些小麻煩,後來他回京,我們繼續互通書信,直到今年我因為家裏的生意得以前來京城,才能到此來拜會他。”


    “原來是這樣。”師父每年都會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出外雲遊,足跡踏遍召、陳、殷三國及海外,這個我是知道的。在師父雲遊途中他們認識也是自然的事。


    哦,怪不得江慕卿在聽到我名字時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叫我“郡主”,原來是因為他一直生活在宜州。看他年紀輕輕便如此成熟穩重,又接手家族生意,他家族教育必定很優秀。


    “喬小姐,你與陌塵學笛也有五六年了吧!想必你的技藝已經爐火純青。慕卿可有此榮幸聽小姐一曲?”


    我謙遜道:“嵐兒不敢當。我願為江公子吹奏一曲,全當謝江公子今日拜訪。”我從袖中取出竹笛,腦中想了一曲《姑蘇行》,再將笛子放至唇邊,緩緩吹奏出動人旋律。徐徐微風吹過,綠裙與藍衫齊齊輕蕩,伴著輕柔舒緩的曲調,他的唇邊蕩起一抹柔若春水的淺笑…


    一曲畢,江慕卿揚唇輕笑道:“好曲,好曲!柔美恬靜,低回婉轉,餘韻悠長,倒讓我想起故鄉江寧的秀美風光。”他轉身朝著南方望去,目光悠遠,輕搖著折扇道:“在那煙雨朦朧的湖麵上,一葉扁舟,舟上老者頭戴鬥笠,持一碧綠竹篙,劃破那光滑如鏡的湖麵,蕩起層層漣漪…多謝喬小姐,你給了江某故地重遊的感覺,仿佛又回到了我從小生長的江寧。聽了喬小姐的這一曲,以後再無笛曲可入我耳。”


    “江公子真是折煞我了。不過能讓江公子憶起故鄉,我也很高興。”當初選這首《姑蘇行》就是因為它描述的是江南水鄉和蘇州園林的風光,想必江慕卿聽了之後一定會回想起他的故鄉風光。隻是沒想到他對我笛曲的評價這麽高,那他一定對我留下了一個好印象吧。


    奇怪,我為什麽會這麽在意有沒有給他留下好印象呢…


    正在我疑惑之時,師父拿著書卷向我們走來:“嵐兒,慕卿,我來了。”


    “師父,今日我們要以什麽為主題作詩呢?”我一邊問道,一邊和他們一起向靜亭走去。


    “今日慕卿好不容易來一次,就讓他來定今日的主題吧。”我們在石案旁坐下,師父向江慕卿道。


    “也好!”江慕卿將紙扇合上,以扇抵著下顎,作沉思狀:“今日我聽了喬小姐的吹奏的笛曲,感覺如聞仙樂。今日就以笛為主題吧。江某先來一首,拋磚引玉。”話畢,江慕卿提筆在宣紙上寫下一首詩,筆跡輕盈飛揚,行雲流水。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昊城1。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江慕卿放下筆,笑道:“今日小姐的一首《姑蘇行》,喚起了江某的故園情,故作詩一首,以表欣賞之情。”


    “多謝江公子。”


    “好!慕卿這首詩將笛聲比作氣霧狀的物體,飄散入春風中,隨風飄滿昊京,這真是難得一見的妙喻啊。”師父評論道:“我也來作一首,可不能輸給你。”


    涼秋夜笛鳴,流風韻九成。


    調高時慷慨,曲變或淒清。


    征客懷離緒,鄰人思舊情。


    幸以知音顧,千載有奇聲。2


    看這首詩的內容,應該是寫師父和江慕卿的知音之情。果然,江慕卿看後便笑道:“原來陌塵你還記得當年的情景啊。‘幸得知音顧,千載有奇聲’,這也是我想對陌塵你說的。”


    師父也回憶道:“當日遇見你時,我本心情不佳,隻想以笛抒情,本沒想過有人能懂其中的感情。誰又能料到,正好經過的慕卿聽懂了我的心情,又替我解憂,從此竟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


    我也為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所驚訝,他們兩人一個魅惑優雅,一個溫潤出塵,氣質差異如此之大的兩人,竟然能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真是讓人想不明白。


    “嵐兒,現在輪到你了。”師父突然提醒道。


    “你們的詩都這麽好,這不是欺負我這個初學者嗎?”我委屈地說。


    “為師看你平日作詩挺有自信的,,怎麽今日倒矜持了?快把你的天賦拿出來給慕卿看看吧。”師父催促道。


    “那我就獻醜了。”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在腦中仔細搜索了一遍,從我僅能背過的幾首詩中選了一首陶淵明的《歸田園居》,隻能拿它撐撐場麵了。哎,過來這麽長時間,背過的詩也都忘了。


    他們兩人細細地賞著我寫的詩,半晌,師父清朗一笑道:“嵐兒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這首詩雖無‘笛’字,但讀來卻恍惚又一種聽到了笛聲的感覺。雖無華麗的詞藻,但詩中這種淡泊名利、閑適悠遠的意境實屬難得。”


    “是啊!”江慕卿也讚同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去。世人總放不下功名利祿,但那些到頭來卻皆化為塵土。我看還不如與這山水為伴,畢竟永恒不變的,就是這平和遼闊的天地啊。”他轉過頭望著我,深褐色的眼裏閃著奪目的光彩:“喬小姐這麽年輕就能有如此心境,真令江某佩服。”


    “江公子過獎了,我隻是喜歡這樣現實平靜的生活而已,就像師父一樣。”


    “傻丫頭,你怎麽能像我呢?”師父搖頭道:“為師是六根清淨、了無牽掛,但到你及笄之時,可是要嫁作人婦的。我看你跟我學了這麽多年,該是學成歸家的時候了。”


    “什麽?學成歸家?”聽了師父的話,我一時愣在了那裏:“我還沒跟師父學夠呢?怎麽能這麽早就歸家!”


    “嵐兒,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最多再教你兩年,因為你遲早要嫁作人婦,那時師父可就不能再教導你了。所以你要好好珍惜這最後的幾年。”


    “這麽快,這麽快就要和師父說再見了嗎?嵐兒舍不得啊!”


    “不要傷心,分離並不代表結束,之後你需要師父幫忙時,師父一定會出現。”


    真的這麽快就要結束這種生活了嗎?這六年來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要讓我回到整日提心吊膽、患得患失的宗親生活中,我還真不適應,更不要說嫁人了。不過有一點師父說得對,我應該更加珍惜這最後幾年,因為如此無憂無慮的時光,真的是一去不複返了…


    ======================================


    注:1本詩選自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原詩中為“洛城”,但在本文中京城為昊京,所以改為“昊城”。


    2本詩選自唐,劉孝孫《詠笛》。


    文中的詩歌賞析都是因文章需要而寫,親們千萬不要拿去當考試答案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郡主駕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瀾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瀾夢並收藏郡主駕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