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聽弦也清楚,雖然不像師父那樣可以借飲恨刀的內力,但基於白氏長慶集的心法,自己刀法的氣勢、意境也可以去填補內力的不足。 如此可比正常情況持衡久一些,能夠更好地享受對齊良臣的見招拆招,平心靜氣地求生,伺機尋到他破綻。
不錯,和一個實力遠自己的人交手也是可以贏的,就是要撐、要等,先立足於不死、不敗,然後慢慢找他破綻、或給他造破綻。
一回合錯身攻防皆如驟風暴雨,辜聽弦雙刀緊扣接連揮出三十餘招,把齊良臣的真氣流和鐵拳硬生生擋了下來。
狂濤乍起,亂雲飛渡,聽弦這刀法連齊良臣都覺得豪氣萬丈;電光火石,翻雲覆雨,齊良臣的力迫聽弦感受到勢不可逆。
巨響聲中,聽弦的連環刀被齊良臣鐵拳強硬壓低,天靈蓋暴露在拳風的致命範圍不過幾寸,一股令他惡心的劇痛直接灌進頭顱鑽心刺骨;僵持片刻,克服重壓厚積薄,聽弦瞬然蓄力將刀抽出,同時縱愛駒橫躍兩尺,馬術端的一流。
齊良臣鐵拳劈到空處、轉向追擊有所貽誤,真氣流卻異常精明、如影隨形極繞道,霎時半空氣浪翻卷,全朝聽弦趕盡殺絕;千鈞一求生欲與鬥誌齊燃,聽弦使出全身的力氣掄出長刀,純熟一招“大鵬一日同風起”格擋。
齊良臣度比年輕人還快,氣流方一阻止,鐵拳倒轉如流,反手凶猛劈砍,神倒鬼跌,削肉如泥,這一拳裹挾颶風,掀起的塵沙先就噴了聽弦一身,鐵拳本身更是拳起命落之勢。聽弦猛提一口氣,運力到連環刀上。鏗然以“朝避猛虎,夕避長蛇”守,連帶回擊“星垂平野闊”和“指揮楚漢如旋蓬”先後兩式。
聽弦雖很多方麵都不及林阡,可是內功底子比林阡出道時深。對白氏長慶集招式的熟悉也比昔年林阡快,這一點倒是像極了對招式領悟極強的鳳簫吟。結合他二人長處,終於可以在齊良臣手下活過十輪。
但十輪之內,隻進攻了一次還被無情淹沒,到十二回合雙臂都已麻……當此時鐵拳又至、再舉刀力不從心。危難重襲,聽弦匆忙閃身一側,將鐵拳晃了過去,未料齊良臣原就是虛晃一招,似是猜到了他躲避方向,所以見他中計正中下懷,頃刻直取他身體要害,聽弦隻要還在馬背上,就是死路一條。
可是,落馬?氣流就在下麵托著、磨牙吮血呢。前有絕路後有追兵。環伺的凶險裏辜聽弦呼吸不變,從容不迫地仰倒離馬,鼻尖和鐵拳近乎貼著過去,身體甫一下沉,氣流直衝上來,聽弦雖然舉刀力不從心,向下砍還有些許力氣,驀地一刀直插身下氣流,借著氣流的反彈力,靈活地重回馬上。
以你之矛攻你之盾。急中生智卷土重來,不過一瞬之間,仍是一氣嗬成。在最短的時間,憑最好的角度。以最大的氣力,撞開了原還難以抵擋的鐵拳。
聽弦一連串的動作,敏捷、冒險、漂亮得驚人,對刀法和馬術都是爐火純青,雖然還隻懂硬拚齊良臣的氣流整體、不懂其內在玄妙,誰說和高手過招就一定要知其所以然?
師父在自己這個年紀、這種武功程度。早已叱吒宋金、戰功顯赫,隻不過遇到的對手還不是連跨了幾級的高手堂。但聽弦雖然比師父遇到的考驗狠,卻比師父擁有的經驗多,站在師父的肩膀上,知道這種“以氣勢輔佐內力、鋪展開來打鐵拳”的策略,真心是屢試不爽的妙法;同時,聽弦必須一心二用來擺脫真氣流的擒拿,好在這種心法聽弦也已滾瓜爛熟不太困難,不知不覺對齊良臣的二十回合終是接了過去。
二十回合連環、二十回合長刀,盡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節奏快,風聲緊,勉強可與齊良臣匹敵。
聽弦對撐二十輪原還有底,可惜維持到二十五回合後,果然氣力就到達極限,再難持續。畢竟對手內力過於雄厚,盡管連環刀毫無畏懼,鐵拳卻愈沉重,氣流也更多更雜更難防守。然而,為了飄雲等人能不那麽吃力,聽弦還是卯足了力氣——繼續!
原還隻是氣勢恢宏,舒卷江山,極盡壯美;倏然意境開拓,承接疆場遼闊,金戈鐵馬,氣衝霄漢。
緊張激烈,險象環生,又煎熬了近十回合,可惜一根弦終究拉斷。隨著氣力越來越懸殊,心如止水就更難達到,而立足於不敗的打法一旦有了漏洞,不能知其所以然便成了硬傷。
總有不能防備的某道氣流,在刹那間侵入聽弦的筋脈,旋即,一通百順,無數氣流往各穴道衝撞,整個身體都有失守之勢……聽弦暗叫不好,突然身畔異變廝殺聲愈鼎沸,怎麽了?難道飄雲和致信的伏兵已經作動?可是這時機好嗎?
來不及為他們擔心,喧嚷擴散在耳中盡為混沌,聽弦身子一歪,生生從馬背摔了下來。
辜齊之戰還在持衡的階段,司馬隆就已經開始防禦第二支伏兵。
第二支伏兵的可能性,**不離十——宋匪敢在他司馬隆眼底故意伏擊、肯定帶著目的和擁有勝算,而且目的不可能隻有“影響大”那麽小一個,勝算也必須經過了無數思考和推敲。畢竟達到這一切都需要辜聽弦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地鋌而走險,付出那麽大代價,怎能允許漏洞?
漸漸地,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展到風吹草動異動頻頻,感覺另一支伏兵已呼之欲出。
“一步之差,我亦算到。”隨著形勢展,司馬隆知道第二支伏兵已經鐵板釘釘。宋匪本就人少,采取奇兵不在意繼續分支,而且他們經不起孤注一擲、所以必須有多條計謀環環相扣:一支奇兵要麽成為另一支的錦上添花、要麽……就成為另一支的彌補。
人群終攢動,疾趨如旋風,轟鳴震耳,煙霧漫天,“抓!”高處,司馬隆神色一凝,宋匪確實還有多餘的戰鬥力啊!
司馬隆熟讀盟軍勝戰經驗、深諳金軍失敗教訓,竟被百裏飄雲抓住特點來撕破綻。剪尾伏擊和厚此薄彼。這兩計看似簡單,加在一起如此毒辣!
“然而,百裏飄雲,‘厚此薄彼’計是你的弱點不錯。但我若忽略你的弱點,那便就是我的弱點了。”司馬隆沉著一笑。
果然有第二支伏兵比辜聽弦所領更加威猛、人多勢眾,在亂雲崩壞的這一刻,齊齊從暗處衝殺出來,一馬當先的正是飄雲。
聽弦落馬之際。不忘腳去勾帶齊良臣,就像當年魔門之戰對付戴宗一樣;好在齊良臣適才氣流太狠、雙方坐騎都難堪煞氣,是以落馬都比尋常容易得多。
聽弦雖和齊良臣公平地一起落馬了,不公平卻在,失去了馬術的優勢、加上穴道已然受損,自己接下去就更難打。好在,好在自己的救命恩人現身,原來真是飄雲。他棄了戰馬憑一身輕功神闖到陣中救聽弦,而他的麾下們則於陣外試圖打破局麵、衝亂金軍。
於是聽弦調勻氣息,把齊良臣交給飄雲的大刀應對。隻待飄雲氣力不濟,自己就去幫忙補刀。兩人難得合作,身影交錯卻可開可合、鋒利如剪,縱使齊良臣都覺棘手。
因小見大,司馬隆遠觀戰局,看百裏飄雲和辜聽弦的兵馬也是如此,像極了交錯的兩刃開合自如,這二人的連續伏擊造就了現在的內外夾擊,在田若凝及其部將的基礎上明顯青出於藍、推陳出新。
當然,金軍在他司馬隆的及時調控下也做了多套戰備、此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構陣型。沒有因為飄雲等人的騷擾就被驚撼……
戰陣中,以二敵一的模式使聽弦和飄雲各自都得以喘息,但每每化險為夷,都是堪堪轉嫁災難。過了五十回合,皆是摸打滾爬,美其名曰持衡。然而倒也並非一無所獲,聽弦和飄雲都現鐵拳並不難打,最棘手的是氣流——“他氣流比鐵拳更像長在身上,操控自如……”
尤其聽弦。比適才模模糊糊見招拆招要清醒得多,隱隱能分辨出每次自己去接拳時氣流在哪裏掣肘。其實,這些經驗師父是說過的,師父怎麽說來著,要想識破齊良臣的氣流,必須割開兩種精神的自己,神思進入刀中去找尋對方的“氣路”,好,此刻有百裏飄雲呢,潛心入刀很方便,沒有什麽後顧之憂。
很多年前,哥哥教自己,要做一個讓別人信得過的人,聽弦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能達到,可飄雲一定是這樣的人。
原想靜如止水,後來心浮氣躁,卻因現在飄雲就在自己旁邊,慢慢可以再次沉下思緒,默念心法,調勻氣息,心越靜,血越熱,最多的精力在攢聚。卻恰在這五十七回,真氣流陡然變猛,纏到他無法動彈,很顯然齊良臣意識到他在做什麽,齊良臣不是沒和林阡打過!
聽弦的潛心入刀赫然受阻,換往常倒還可以生死不顧、處變不驚,可就在這一瞬間,右手神經忽然被什麽一扯、驟然失去知覺,頃刻心魔入侵,塵封不過幾個時辰……提不動刀了?打不了這場仗?雜念叢生,石峽灣之敗、洪瀚抒屠殺、千夫所指罪魁禍……辜聽弦!師父沒讓你改變原則,隻是觸到了你尊嚴,你卻以抵觸你原則駁回了他……罪惡感和消極重襲,一時間排山倒海,可是,不該在此時此刻糾結……辜聽弦你在想什麽!!!
一個不留神,齊良臣一拳狠擊在他胸口,盔甲全都稀爛內髒也被少許震傷,潛心入刀識破其氣流沒可能了,憶起師父依稀還說過,“如果我能侵入他和氣流之間,才最治本……”關於幹擾齊良臣與氣流交流的刀法,師父隔空繪圖、刀譜上標注心得、甚至手把手傳授過自己,可自己沒好好銘記,不會那種刀意的“零拆為萬”,好歹學個形似?不知能否唬得住齊良臣?
聽弦打定主意要試一試這“形似”的零拆為萬,六十三回合,飄雲及時替他承接了齊良臣幾拳卻很快瀕危,說時遲那時快,聽弦再度使出全身精力擲出了雙刀,一往無前到激沸——一川碎石大如鬥,白虹飛趨電光走!
心太大。沒學會跑就學會飛,原想打出的是師父那種外表飄忽、內在大氣,可是,徒有山水磅礴、閃電之激。卻好像少了點什麽……
從前現自己缺點是“攻過強時會忽略守”的聽弦,實則此戰攻守兼備已經做到很好、進步多了,但關於水的不爭、善下、柔德,別說聽弦性格所致必然缺乏,連林阡都還有繼續進步的空間。是以那浩浩渺渺,到聽弦手裏展現出的是浩而不渺。
刀法天生靈性,巧變遊刃有餘,雄渾不斷進步,浪漫卻不穩定,尤其在實力不夠的現在。就像山少了水會失去靈性,此刻有所缺憾的山水意象,遇到齊良臣就山禿水枯……
不成功便成仁的這一刀,不出意外得到慘敗,鐵拳奔腦袋直接就砸下來。打得聽弦頭破血流,眼看聽弦倒地鐵拳還要追魂奪命,危難之間飄雲想也沒想持刀擋在聽弦身前,轟然巨響,一片血雨後飄雲連人帶兩戰馬全消失了,或是被兵陣卷走,或是……?聽弦不敢想,也無力再想,伏在地上嘴角溢出一絲鮮血。
當是時前方石矽與薛煥仍在膠著,後方聽弦和飄雲的人卻被清理了不少。宋軍伏兵皆呈頹勢,飄雲和聽弦對於麾下們來說都是生死未卜。
“若然司馬隆也注重那勝利經驗,很快卻又鎖定是那‘厚此薄彼’之計了,該如何?”開戰前。心思縝密的沈鈞追問飄雲。
“固然司馬隆可能一早就排除了厚此薄彼計,僅僅是一直懷揣著對故意伏擊的懷疑,如我們所願他從戰前就疑惑不解、心緒混亂,直至飄雲伏擊成功都沒想通我們的目的;但更可能在最後一刻拾起這最不可能的可能——因為他畢竟心裏一直是懷疑的、有懷疑就不該放過任何一種可能,戰前雖想不到,可一旦在飄雲伏擊之前想通。就能及時調整金軍把飄雲的這支伏兵撲滅。”沈鈞說的不無道理。
“若然如此,司馬隆吸引力不會全給聽弦,他會在剿殺聽弦的同時還留心第二路伏兵、對此地段整體都防禦十足,你我二人如何能夠在他眼皮底下一鳴驚人?”致信也問,聽弦能夠拖住齊良臣自然好,但一方麵也會迫使司馬隆去敲定這厚此薄彼計。
“如果是那樣,我確實難一鳴驚人,誰說致信你也在他眼皮底下呢?”飄雲笑道。
這一戰,必須萬無一失的是我們。我們出十條計,司馬隆都可能一一打碎,也許出更多,他就打更碎。但總有第十一條,他想打碎也難。
“怎麽?”致信一愣。
“我就打到這裏了,接下來的,交給你們了……”此刻聽弦默念,支持他不閉眼的是寒將軍臨戰前說的“靠你了聽弦!”完成任務了,死,又何懼?
看百裏飄雲淹沒於人潮、辜聽弦倒地不起良久,司馬隆並未因此得意忘形。
此前飄雲給司馬隆出的兩道難題:“伏兵剪尾這一計,司馬隆失敗過,宋匪明知司馬隆擅長總結經驗,故技重施是輕敵是挑戰還是別有用心?”“厚此薄彼這一計,宋匪失敗過,故技重施是逞強不服輸是僥幸心理還是疑兵之計?”司馬隆一一識破並迎刃而解,是別有用心,是疑兵之計。
但是,以上兩計會否都能作為第三計的鋪墊?
若是別人,故技重施就算黔驢技窮了,但是是百裏飄雲,就要探尋,後麵還會有什麽等著?即使百裏飄雲現在被打得半條命都送了,計謀都還毒辣地存在著,在司馬隆心的陰影裏。
真正交戰起來,前軍沒有餘力為身後擔心,所以金軍在尾部的防備理應一開始就充足,司馬隆戰前的規劃,齊良臣和移剌蒲阿坐鎮,幾乎足夠;
辜聽弦先是慘敗,忽然反彈,其後激戰於前,也是司馬隆逐步想到和逐一反算的;百裏飄雲沒有行蹤,所以應當防著第二支伏兵,司馬隆隨著形勢展,給予尾部的防備充足到了極致,終於等到百裏飄雲的出現,一切都是那麽符合情理……
但是,楊致信在哪裏?傷口稍微不那麽疼的時候。司馬隆爭分奪秒審視地圖,突然看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難道說,是這裏?!”想到其一卻不能想到其二,還在剪尾伏擊刻舟求劍。對厚此薄彼重視了,對剪尾伏擊重視了,思維定勢,忘記:吸引力不能全給某人,也不能全給某地啊!
“好小子。不停地走在我思路前麵!”司馬隆從地圖上看出個究竟來,原來在金軍腰部,還有幾個不怎麽起眼的小角落,縱使他這樣謹慎用兵和熟悉地形的都差點忽略,彼處隱蔽處很少,可能很容易就被現,似乎很難潛形,尋常戰事幾乎不可能納入伏擊之處的考慮。
雖然要伏兵占地風險太大、不是一般人力可為,可是殊死搏鬥的宋匪一定會派高手去奪,屆時由高屋建瓴地衝下來。會使金軍尾不相顧也!金軍此時前後攻防都充足,腰部這一段就注定少,誰教尾部的地形更適合伏擊、竟輕易掩了腰部的光芒……
更關鍵是,細數腰部地段,有近十個這樣的疑似角落,楊致信的伏兵具體位置在哪裏,戰前即使能想到,也難確定,而且宋匪掌握的可能還不止這麽多。
厚此薄彼和剪尾伏擊,兩計加在一起是一種效果。加完之後竟出來又一條計——原來是關於剪尾伏擊的厚此薄彼……
“沒想到,辜聽弦是敢死隊,百裏飄雲自己也是敢死隊……”也罷,虛虛實實是百裏飄雲的強項。
百裏飄雲知道他的特點是經驗。故意用兩種故技重施來對付他,實際卻更可以是為了掩藏楊致信。這楊致信,性質上還屬於簡單伏擊,對付的隻不過是司馬隆的重視防備和謹慎地形,然而卻不是剪尾,而是衝腰!
百裏飄雲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給司馬隆演繹了一遍。無論簡單複雜,其實都能夠作為障眼法。利用司馬隆對尾部地形的了然於心,挑戰其對腰部地形的熟知程度。利用司馬隆對尾段的防備充足,來挑戰他對腰部的重視程度。最後返璞歸真,抽絲剝繭竟是聲東擊西。
司馬隆和飄雲的鬥智鬥謀終究以飄雲略勝一籌而告一段落,兩大謀略家彼此心思精巧地設計對方,如果對方漏算就成功,而如果對方識破,那就都給對方找好了最合乎情理的應對之策,卻推動對方不得不順著自己的劇情走下一計。
司馬或飄雲,都是知己知彼,都能將計就計,也都能你來我往,隻看誰先跳脫出對方給的思維框架、出對方意料、給對方的腦力一場出其不備的伏擊……
“司馬隆對經驗掌握得快,他越重視那些故意故技重施的策略,就越容易忽略那些跳出桎梏的東西。”飄雲賭對了,因為腰部地段是那樣不起眼,不像正規兵法會用到的。
不過,百裏飄雲,確定你能夠打贏腰部嗎?
不需要去調控中軍,即使司馬隆想到這一計的時候稍微遲了些,也無礙——
為戰者確實應該考慮方方麵麵,可是總有漏網之魚,畢竟每個人的腦回路不一樣,不大可能每樣都能在戰前、或敵人計謀顯現前就準備好。隻能“盡可能地做到最好。”所以王爺還對司馬隆說過,“真正交戰,不僅考驗計謀的你來我往,更加要靠‘應變’。”
先前司馬隆還不太注重這應變,也是閏八月的那一戰,他贏了百裏飄雲的厚此薄彼,卻還是致使金軍慘敗,歸根結底就是輸給了寒澤葉的應變能力。所以這些日子以來,他心裏一直在意和分級的,就是麾下將帥們的應變能力。
此刻坐鎮中軍的是詭絕陳鑄與蒲察秉鉉,應變方麵隻有陳鑄一個都無懈可擊了,雖然對戰林阡的時候陳鑄還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對付個區區楊致信,陳鑄那堪稱一絕的應變力都算牛刀小試。
何況蒲察秉鉉,在閏八月那一戰結束之後,曾心情沉重地來和司馬隆講:“宋軍具有我軍難及的優點,魄力、行動之悄然、如一。”
“下次和百裏飄雲碰上,絕對不會‘端著’。”在意在這裏,決心在這裏,即使宋匪突如其來,會立即驚慌失措?
辜聽弦和百裏飄雲的破壞力再強也徒勞,早先司馬隆命令各司其責,陳鑄自己多謀快斷,蒲察秉鉉則是穩如泰山。勢必沒有中楊致信的伏,反而足以把楊致信擒下。
“腰部此地的地形並不太適合伏擊,司馬隆能想到我們的‘衝腰’戰術已經很難;而且,他更加難以把致信的具體位置確定。”在計謀初定的彼時。聽弦和致信等人都覺得,司馬隆很難應對這一計謀。
卻也是沈鈞這個最了解司馬隆的人提出了“應變”:“確實,司馬隆要想到這計謀太難,就當我們這條計謀能成功,但是。無關計謀,關乎應變——別忘了閏八月司馬隆輸給我們,就是多虧了寒將軍的‘應變’。負責金軍腰部地段的將領,會否應變力極強?即使中計,卻能夠極給出對策,再棘手的伏兵也能殺?而且,很可能他負責了中段,就不會被別處的動蕩影響心緒……”
<a id="wzsy" href="http://m.bidige.com">嗶嘀閣</a>
司馬隆的強度在那裏,就應不怠以最高水平去揣度他。
“坐鎮中軍的是移剌蒲阿和蒲察秉鉉,坐鎮後方是齊良臣和陳鑄。應變能力最強的陳鑄在後方。想來是防著我們的剪尾伏擊。”當時飄雲說。
這一點像司馬隆對腰部地形會有疏漏一樣,百裏飄雲等人對情報也有誤差——
“移剌蒲阿和蒲察秉鉉坐鎮中軍。”盟軍研究過落遠空送出的情報,卻不知道戰前陳鑄放給副將們的消息是假,陳鑄近來把落遠空的範圍壓縮進了五人之內。
而事實上,坐鎮中軍的卻是詭絕陳鑄和蒲察秉鉉,戰前陳鑄此舉還隻不過是為了抓細作,卻在現在歪打正著,逃避開了百裏飄雲等人的精打細算。說是意外,也不意外。這一切隻因司馬隆潛意識裏還是希望前方後方皆危險的時候,中段金軍可以令自己垂拱而治。所以同意陳鑄的那一刻,預示著司馬隆一開始就平均分配了注意力,也就從根本上本來就杜絕了衝腰。
司馬隆的這一潛意識可能連他自己也沒細想,飄雲不算輕敵卻必然還是低估了他。
這一戰。司馬隆和飄雲再強悍都還是各有漏算,最終隻看誰的漏洞更大,更加意想不到。
此刻中部戰場其實與司馬隆設想中的劇情無異,性質上屬於簡單伏擊的楊致信,被聰明如陳鑄與穩重如蒲察秉鉉聯手擊敗。
致信和飄雲、聽弦一樣計謀落空,七刻左右。宋軍的衝腰和剪尾雙失。
豈止計謀落空,性命危在旦夕。
無暇為失蹤於兵陣的飄雲擔心,無暇去給承擔著重任的致信祈禱,拚盡了全力的聽弦,此刻全身都在齊良臣拳氣的籠罩下,逃不脫一個死字。
為什麽沒有求生欲了?因為,起碼我無怨無悔了。可以幫師父、幫寒將軍,打這麽久,這麽多招,對得起寒將軍離別前按住他肩:“靠你了聽弦。”
那時候的自己微笑回答:“不,是靠大家的。”自肺腑地覺得要靠大家,因為如果隻有他一個人打齊良臣,即使能撐到底最後還是送命,但隻要撐到致信贏了,自己不僅起到了作用也會撿回一條性命。多好,他為戰友們打頭陣,戰友們幫他掃外圍,互惠互利,相輔相成。
雖然到這一刻不知道為什麽致信竟沒有勝……聽弦的眼皮已經沉重地抬不起,昏惑中震耳欲聾的一句話卻是“靠大家的”下麵那句,楊致信說來振奮士氣、堅定信念的:“活著!再會!”於是眾少年一起吼完此句便離散上陣提刀攜槍意氣風,短暫的各奔東西是為了戰鬥更是為了生存和再會!
突然間手指如回光返照一把抓住身下的土,卻被泥塵嵌進了指縫、那感覺真是難過得淚流滿麵,對,就是這種難過,證明我還活著,神智其實是明朗著,原來眼皮抬不起不是受傷嚴重,是因為眼皮上有血啊。
辜聽弦,為什麽放棄,滿足了不是你放棄的理由,因為,也許致信下一刻就贏了,嗬,我可不想當成個烈士被你們供奉起來,也不想你楊致信因為害死我的關係明明有功卻被師父下獄……
下獄……雖然師父他動輒罰我下獄,其實想想。也沒什麽不對的,聽弦雙眼忽然模糊,糟了,是血進了眼睛嗎。嗯,就是這腥氣讓鼻子也酸澀。
暴喝一聲一躍而起,幾乎是憑著本能去打齊良臣拳的方向,曾經在榆中之戰他也瞎過,因禍得福現在倒反而駕輕就熟。視線模糊之際聽覺敏銳更多,而且排除了一切可以幹擾的東西,潛心入刀以物通物偏偏容易得很!於是這一刀切中肯綮,恰好把齊良臣的致命一擊猛磕了回去。
盡管氣力遠遠不及,被齊良臣打飛了幾尺、皮開肉綻,好在這點傷,不算什麽……便此時,辜聽弦掉落的地方有不少金兵,不過一個都沒上來,一則都覺得齊良臣下一刻便能輕易捏死他。二則齊良臣此人在武功方麵有精神潔癖不可能以多欺少。
聽弦慢慢扶刀爬起,抹了血,嘴角一絲不羈的笑:這點傷,真不算什麽……剛剛他看到擔架上的師父滿身都是血,可師父搞不好還能再打一戰、兩戰……
“主公怎樣?”
“心脈受損,內傷很重。”
“外傷呢,敷藥了嗎!還有那早先就有的腰傷?”他看師父隻能被側放,探背後,稍一用力全是腥熱。
“敷上了,還內服了樊大夫的新藥。能緩和腰傷好一陣。主公剛剛昏著,還說好呢。對了,還提到了辜將軍!”小軍醫因林阡終於願意醫治而喜笑。
“提到我什麽?!”聽弦一震,當他出現於師父夢中?
“哦。主公說這藥好,我和主公說,這藥對腰傷其實還不太對症,對四肢才是最好。主公說,這藥給辜將軍留些。”
“嗯……”聽弦僵在原地,久久沒有回聲。辜聽弦,辜聽弦,師父都已經這樣了還在擔心你,你為什麽就不能讓他放心。
“辜將軍,現在就可以試試。”治好了他的內傷,又來治他的外傷。
這些年來,多少次反出師門或回避、不敬,辜聽弦,你都曾經不止一次地這麽想:師父你先惹我的,我偏要惹你生氣,氣死你。
可是那些傷人的話,自己難過的時候就一定要說出口?
“師父,這場戰亂,始作俑者,還有你。”“是嗎,是怕我打敗你帳下四大高手,掃了你林阡臉麵吧。”“我這次雖然人是回來了,但不代表願意背上回的黑鍋——我辜聽弦沒錯,所以死也不會認。”“現在才現,會不會太晚?”“田將軍是你害死的!是你害死……走啊,不要再見到你!”為什麽人年少時一定要讓最愛的人受傷……
腦子嗡的一聲就被那些不堪的回憶塞滿了,腿腳也像灌了鉛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從師父身邊移開的。從榆中之戰現最關心自己的人不是田若凝而是師父起,就一直欠了他一句長達半生的對不起。
即使今日開戰前和師娘交流時已經對石峽灣之錯釋然,可對師父卻連半句敷衍都不曾有,所以那句對不起,一直沒有來得及當麵說。
“辜將軍,會寧戰區就靠您啦!”他內心原還掙紮,聽得林阡身邊的護衛囑托這句,緩過神來,迎向這群十三翼熾熱真誠的目光。
“為何,還對我有這樣高的期許?”他低聲問。即使以前戰功赫赫,可他現在是個罪人。
他們本不應該對他有期許,是誰消弭了私下的仇怨,幫他輕而易舉恢複了威信?
“還用問嗎,主公願意自斷臂膀也要跟洪瀚抒換回來的人,肯定能領著咱們打勝仗啊!”那少年無邪地笑。
聽得這一句,內心的掙紮陡然變成悸動。
不宜久留他還是離開了林阡,臨行前對軍醫說“照顧好主公”,可是轉頭時眼角怎能不濕潤,心底怎能不堅硬。
那不是壓力,而是動力。
原先他以為師父讓他解救會寧,是因為辜家軍大部分都在會寧,師父正好可給他機會讓他立功贖罪,原來還不止於此。
師父當麵說的百年後托孤原來也不是安慰的話,是真的,師父是真真實實地如師娘所言,“你再不堪也會有人將你視若珍寶……”
那些他現在才知道的句子——
“我若輸了,便將這執刀的臂膀留下,代他辜聽弦的項上人頭。”
“辜聽弦是我的徒弟,子不教,父之過,是以我應代他受罰。他在盟軍舉足輕重,一向為我林阡臂膀,你既要他命,不妨取我臂膀代之。”
人說萬丈竹子容易彎,我辜聽弦不該忘了本。
似夢非夢的過程中,傷痛在漸漸瓦解,刀法在慢慢修複。
“一直以來,都是我活在師父的庇佑下,但今日之戰,辜聽弦以命立誓——該由我來保護師父你一次了……”
滿心滿意都是林阡,枯竭的戰力因他複活,被精神,被魂魄填滿,因此當齊良臣鐵拳震天滅地之勢來襲,辜聽弦這一刀裹挾無窮力量,反衝著齊良臣摧枯拉朽,刀之形,刀之意,如血如火!
激烈緊張驟變悲壯豪邁,扶搖直上,氣貫長虹,風起雲動,山河崩碎。刀中有魂,勁力豈能不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要的就是那意境,那水,骨子裏是傾盆大雨,形貌上卻偏似濕濛霓虹,那山,骨子裏是磅礴五嶽,形貌上卻是輕霧後的黛,飄搖如畫。零拆為萬,打的不是形似是神似!
那一刀齊良臣甚至錯覺林阡歸來,意想不到辜聽弦能打出來,錯過最佳機會,差點因輕敵而敗,緩得一緩,終是以比他橫跨幾級的內力將他刀法硬破。驚天震響,金軍兵陣的核心驟生一道強烈漩渦,並直接掀起颶風層層擴散開來、似要將整個空間都扭曲。
此情此景,外加聽覺,無不叩擊近處與戰者靈魂,稍遠些的與戰者因為措手不及,差點都被卷得離地而起,人如碎片,馬似粉屑,微不足道。(。)
不錯,和一個實力遠自己的人交手也是可以贏的,就是要撐、要等,先立足於不死、不敗,然後慢慢找他破綻、或給他造破綻。
一回合錯身攻防皆如驟風暴雨,辜聽弦雙刀緊扣接連揮出三十餘招,把齊良臣的真氣流和鐵拳硬生生擋了下來。
狂濤乍起,亂雲飛渡,聽弦這刀法連齊良臣都覺得豪氣萬丈;電光火石,翻雲覆雨,齊良臣的力迫聽弦感受到勢不可逆。
巨響聲中,聽弦的連環刀被齊良臣鐵拳強硬壓低,天靈蓋暴露在拳風的致命範圍不過幾寸,一股令他惡心的劇痛直接灌進頭顱鑽心刺骨;僵持片刻,克服重壓厚積薄,聽弦瞬然蓄力將刀抽出,同時縱愛駒橫躍兩尺,馬術端的一流。
齊良臣鐵拳劈到空處、轉向追擊有所貽誤,真氣流卻異常精明、如影隨形極繞道,霎時半空氣浪翻卷,全朝聽弦趕盡殺絕;千鈞一求生欲與鬥誌齊燃,聽弦使出全身的力氣掄出長刀,純熟一招“大鵬一日同風起”格擋。
齊良臣度比年輕人還快,氣流方一阻止,鐵拳倒轉如流,反手凶猛劈砍,神倒鬼跌,削肉如泥,這一拳裹挾颶風,掀起的塵沙先就噴了聽弦一身,鐵拳本身更是拳起命落之勢。聽弦猛提一口氣,運力到連環刀上。鏗然以“朝避猛虎,夕避長蛇”守,連帶回擊“星垂平野闊”和“指揮楚漢如旋蓬”先後兩式。
聽弦雖很多方麵都不及林阡,可是內功底子比林阡出道時深。對白氏長慶集招式的熟悉也比昔年林阡快,這一點倒是像極了對招式領悟極強的鳳簫吟。結合他二人長處,終於可以在齊良臣手下活過十輪。
但十輪之內,隻進攻了一次還被無情淹沒,到十二回合雙臂都已麻……當此時鐵拳又至、再舉刀力不從心。危難重襲,聽弦匆忙閃身一側,將鐵拳晃了過去,未料齊良臣原就是虛晃一招,似是猜到了他躲避方向,所以見他中計正中下懷,頃刻直取他身體要害,聽弦隻要還在馬背上,就是死路一條。
可是,落馬?氣流就在下麵托著、磨牙吮血呢。前有絕路後有追兵。環伺的凶險裏辜聽弦呼吸不變,從容不迫地仰倒離馬,鼻尖和鐵拳近乎貼著過去,身體甫一下沉,氣流直衝上來,聽弦雖然舉刀力不從心,向下砍還有些許力氣,驀地一刀直插身下氣流,借著氣流的反彈力,靈活地重回馬上。
以你之矛攻你之盾。急中生智卷土重來,不過一瞬之間,仍是一氣嗬成。在最短的時間,憑最好的角度。以最大的氣力,撞開了原還難以抵擋的鐵拳。
聽弦一連串的動作,敏捷、冒險、漂亮得驚人,對刀法和馬術都是爐火純青,雖然還隻懂硬拚齊良臣的氣流整體、不懂其內在玄妙,誰說和高手過招就一定要知其所以然?
師父在自己這個年紀、這種武功程度。早已叱吒宋金、戰功顯赫,隻不過遇到的對手還不是連跨了幾級的高手堂。但聽弦雖然比師父遇到的考驗狠,卻比師父擁有的經驗多,站在師父的肩膀上,知道這種“以氣勢輔佐內力、鋪展開來打鐵拳”的策略,真心是屢試不爽的妙法;同時,聽弦必須一心二用來擺脫真氣流的擒拿,好在這種心法聽弦也已滾瓜爛熟不太困難,不知不覺對齊良臣的二十回合終是接了過去。
二十回合連環、二十回合長刀,盡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節奏快,風聲緊,勉強可與齊良臣匹敵。
聽弦對撐二十輪原還有底,可惜維持到二十五回合後,果然氣力就到達極限,再難持續。畢竟對手內力過於雄厚,盡管連環刀毫無畏懼,鐵拳卻愈沉重,氣流也更多更雜更難防守。然而,為了飄雲等人能不那麽吃力,聽弦還是卯足了力氣——繼續!
原還隻是氣勢恢宏,舒卷江山,極盡壯美;倏然意境開拓,承接疆場遼闊,金戈鐵馬,氣衝霄漢。
緊張激烈,險象環生,又煎熬了近十回合,可惜一根弦終究拉斷。隨著氣力越來越懸殊,心如止水就更難達到,而立足於不敗的打法一旦有了漏洞,不能知其所以然便成了硬傷。
總有不能防備的某道氣流,在刹那間侵入聽弦的筋脈,旋即,一通百順,無數氣流往各穴道衝撞,整個身體都有失守之勢……聽弦暗叫不好,突然身畔異變廝殺聲愈鼎沸,怎麽了?難道飄雲和致信的伏兵已經作動?可是這時機好嗎?
來不及為他們擔心,喧嚷擴散在耳中盡為混沌,聽弦身子一歪,生生從馬背摔了下來。
辜齊之戰還在持衡的階段,司馬隆就已經開始防禦第二支伏兵。
第二支伏兵的可能性,**不離十——宋匪敢在他司馬隆眼底故意伏擊、肯定帶著目的和擁有勝算,而且目的不可能隻有“影響大”那麽小一個,勝算也必須經過了無數思考和推敲。畢竟達到這一切都需要辜聽弦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地鋌而走險,付出那麽大代價,怎能允許漏洞?
漸漸地,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展到風吹草動異動頻頻,感覺另一支伏兵已呼之欲出。
“一步之差,我亦算到。”隨著形勢展,司馬隆知道第二支伏兵已經鐵板釘釘。宋匪本就人少,采取奇兵不在意繼續分支,而且他們經不起孤注一擲、所以必須有多條計謀環環相扣:一支奇兵要麽成為另一支的錦上添花、要麽……就成為另一支的彌補。
人群終攢動,疾趨如旋風,轟鳴震耳,煙霧漫天,“抓!”高處,司馬隆神色一凝,宋匪確實還有多餘的戰鬥力啊!
司馬隆熟讀盟軍勝戰經驗、深諳金軍失敗教訓,竟被百裏飄雲抓住特點來撕破綻。剪尾伏擊和厚此薄彼。這兩計看似簡單,加在一起如此毒辣!
“然而,百裏飄雲,‘厚此薄彼’計是你的弱點不錯。但我若忽略你的弱點,那便就是我的弱點了。”司馬隆沉著一笑。
果然有第二支伏兵比辜聽弦所領更加威猛、人多勢眾,在亂雲崩壞的這一刻,齊齊從暗處衝殺出來,一馬當先的正是飄雲。
聽弦落馬之際。不忘腳去勾帶齊良臣,就像當年魔門之戰對付戴宗一樣;好在齊良臣適才氣流太狠、雙方坐騎都難堪煞氣,是以落馬都比尋常容易得多。
聽弦雖和齊良臣公平地一起落馬了,不公平卻在,失去了馬術的優勢、加上穴道已然受損,自己接下去就更難打。好在,好在自己的救命恩人現身,原來真是飄雲。他棄了戰馬憑一身輕功神闖到陣中救聽弦,而他的麾下們則於陣外試圖打破局麵、衝亂金軍。
於是聽弦調勻氣息,把齊良臣交給飄雲的大刀應對。隻待飄雲氣力不濟,自己就去幫忙補刀。兩人難得合作,身影交錯卻可開可合、鋒利如剪,縱使齊良臣都覺棘手。
因小見大,司馬隆遠觀戰局,看百裏飄雲和辜聽弦的兵馬也是如此,像極了交錯的兩刃開合自如,這二人的連續伏擊造就了現在的內外夾擊,在田若凝及其部將的基礎上明顯青出於藍、推陳出新。
當然,金軍在他司馬隆的及時調控下也做了多套戰備、此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構陣型。沒有因為飄雲等人的騷擾就被驚撼……
戰陣中,以二敵一的模式使聽弦和飄雲各自都得以喘息,但每每化險為夷,都是堪堪轉嫁災難。過了五十回合,皆是摸打滾爬,美其名曰持衡。然而倒也並非一無所獲,聽弦和飄雲都現鐵拳並不難打,最棘手的是氣流——“他氣流比鐵拳更像長在身上,操控自如……”
尤其聽弦。比適才模模糊糊見招拆招要清醒得多,隱隱能分辨出每次自己去接拳時氣流在哪裏掣肘。其實,這些經驗師父是說過的,師父怎麽說來著,要想識破齊良臣的氣流,必須割開兩種精神的自己,神思進入刀中去找尋對方的“氣路”,好,此刻有百裏飄雲呢,潛心入刀很方便,沒有什麽後顧之憂。
很多年前,哥哥教自己,要做一個讓別人信得過的人,聽弦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能達到,可飄雲一定是這樣的人。
原想靜如止水,後來心浮氣躁,卻因現在飄雲就在自己旁邊,慢慢可以再次沉下思緒,默念心法,調勻氣息,心越靜,血越熱,最多的精力在攢聚。卻恰在這五十七回,真氣流陡然變猛,纏到他無法動彈,很顯然齊良臣意識到他在做什麽,齊良臣不是沒和林阡打過!
聽弦的潛心入刀赫然受阻,換往常倒還可以生死不顧、處變不驚,可就在這一瞬間,右手神經忽然被什麽一扯、驟然失去知覺,頃刻心魔入侵,塵封不過幾個時辰……提不動刀了?打不了這場仗?雜念叢生,石峽灣之敗、洪瀚抒屠殺、千夫所指罪魁禍……辜聽弦!師父沒讓你改變原則,隻是觸到了你尊嚴,你卻以抵觸你原則駁回了他……罪惡感和消極重襲,一時間排山倒海,可是,不該在此時此刻糾結……辜聽弦你在想什麽!!!
一個不留神,齊良臣一拳狠擊在他胸口,盔甲全都稀爛內髒也被少許震傷,潛心入刀識破其氣流沒可能了,憶起師父依稀還說過,“如果我能侵入他和氣流之間,才最治本……”關於幹擾齊良臣與氣流交流的刀法,師父隔空繪圖、刀譜上標注心得、甚至手把手傳授過自己,可自己沒好好銘記,不會那種刀意的“零拆為萬”,好歹學個形似?不知能否唬得住齊良臣?
聽弦打定主意要試一試這“形似”的零拆為萬,六十三回合,飄雲及時替他承接了齊良臣幾拳卻很快瀕危,說時遲那時快,聽弦再度使出全身精力擲出了雙刀,一往無前到激沸——一川碎石大如鬥,白虹飛趨電光走!
心太大。沒學會跑就學會飛,原想打出的是師父那種外表飄忽、內在大氣,可是,徒有山水磅礴、閃電之激。卻好像少了點什麽……
從前現自己缺點是“攻過強時會忽略守”的聽弦,實則此戰攻守兼備已經做到很好、進步多了,但關於水的不爭、善下、柔德,別說聽弦性格所致必然缺乏,連林阡都還有繼續進步的空間。是以那浩浩渺渺,到聽弦手裏展現出的是浩而不渺。
刀法天生靈性,巧變遊刃有餘,雄渾不斷進步,浪漫卻不穩定,尤其在實力不夠的現在。就像山少了水會失去靈性,此刻有所缺憾的山水意象,遇到齊良臣就山禿水枯……
不成功便成仁的這一刀,不出意外得到慘敗,鐵拳奔腦袋直接就砸下來。打得聽弦頭破血流,眼看聽弦倒地鐵拳還要追魂奪命,危難之間飄雲想也沒想持刀擋在聽弦身前,轟然巨響,一片血雨後飄雲連人帶兩戰馬全消失了,或是被兵陣卷走,或是……?聽弦不敢想,也無力再想,伏在地上嘴角溢出一絲鮮血。
當是時前方石矽與薛煥仍在膠著,後方聽弦和飄雲的人卻被清理了不少。宋軍伏兵皆呈頹勢,飄雲和聽弦對於麾下們來說都是生死未卜。
“若然司馬隆也注重那勝利經驗,很快卻又鎖定是那‘厚此薄彼’之計了,該如何?”開戰前。心思縝密的沈鈞追問飄雲。
“固然司馬隆可能一早就排除了厚此薄彼計,僅僅是一直懷揣著對故意伏擊的懷疑,如我們所願他從戰前就疑惑不解、心緒混亂,直至飄雲伏擊成功都沒想通我們的目的;但更可能在最後一刻拾起這最不可能的可能——因為他畢竟心裏一直是懷疑的、有懷疑就不該放過任何一種可能,戰前雖想不到,可一旦在飄雲伏擊之前想通。就能及時調整金軍把飄雲的這支伏兵撲滅。”沈鈞說的不無道理。
“若然如此,司馬隆吸引力不會全給聽弦,他會在剿殺聽弦的同時還留心第二路伏兵、對此地段整體都防禦十足,你我二人如何能夠在他眼皮底下一鳴驚人?”致信也問,聽弦能夠拖住齊良臣自然好,但一方麵也會迫使司馬隆去敲定這厚此薄彼計。
“如果是那樣,我確實難一鳴驚人,誰說致信你也在他眼皮底下呢?”飄雲笑道。
這一戰,必須萬無一失的是我們。我們出十條計,司馬隆都可能一一打碎,也許出更多,他就打更碎。但總有第十一條,他想打碎也難。
“怎麽?”致信一愣。
“我就打到這裏了,接下來的,交給你們了……”此刻聽弦默念,支持他不閉眼的是寒將軍臨戰前說的“靠你了聽弦!”完成任務了,死,又何懼?
看百裏飄雲淹沒於人潮、辜聽弦倒地不起良久,司馬隆並未因此得意忘形。
此前飄雲給司馬隆出的兩道難題:“伏兵剪尾這一計,司馬隆失敗過,宋匪明知司馬隆擅長總結經驗,故技重施是輕敵是挑戰還是別有用心?”“厚此薄彼這一計,宋匪失敗過,故技重施是逞強不服輸是僥幸心理還是疑兵之計?”司馬隆一一識破並迎刃而解,是別有用心,是疑兵之計。
但是,以上兩計會否都能作為第三計的鋪墊?
若是別人,故技重施就算黔驢技窮了,但是是百裏飄雲,就要探尋,後麵還會有什麽等著?即使百裏飄雲現在被打得半條命都送了,計謀都還毒辣地存在著,在司馬隆心的陰影裏。
真正交戰起來,前軍沒有餘力為身後擔心,所以金軍在尾部的防備理應一開始就充足,司馬隆戰前的規劃,齊良臣和移剌蒲阿坐鎮,幾乎足夠;
辜聽弦先是慘敗,忽然反彈,其後激戰於前,也是司馬隆逐步想到和逐一反算的;百裏飄雲沒有行蹤,所以應當防著第二支伏兵,司馬隆隨著形勢展,給予尾部的防備充足到了極致,終於等到百裏飄雲的出現,一切都是那麽符合情理……
但是,楊致信在哪裏?傷口稍微不那麽疼的時候。司馬隆爭分奪秒審視地圖,突然看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難道說,是這裏?!”想到其一卻不能想到其二,還在剪尾伏擊刻舟求劍。對厚此薄彼重視了,對剪尾伏擊重視了,思維定勢,忘記:吸引力不能全給某人,也不能全給某地啊!
“好小子。不停地走在我思路前麵!”司馬隆從地圖上看出個究竟來,原來在金軍腰部,還有幾個不怎麽起眼的小角落,縱使他這樣謹慎用兵和熟悉地形的都差點忽略,彼處隱蔽處很少,可能很容易就被現,似乎很難潛形,尋常戰事幾乎不可能納入伏擊之處的考慮。
雖然要伏兵占地風險太大、不是一般人力可為,可是殊死搏鬥的宋匪一定會派高手去奪,屆時由高屋建瓴地衝下來。會使金軍尾不相顧也!金軍此時前後攻防都充足,腰部這一段就注定少,誰教尾部的地形更適合伏擊、竟輕易掩了腰部的光芒……
更關鍵是,細數腰部地段,有近十個這樣的疑似角落,楊致信的伏兵具體位置在哪裏,戰前即使能想到,也難確定,而且宋匪掌握的可能還不止這麽多。
厚此薄彼和剪尾伏擊,兩計加在一起是一種效果。加完之後竟出來又一條計——原來是關於剪尾伏擊的厚此薄彼……
“沒想到,辜聽弦是敢死隊,百裏飄雲自己也是敢死隊……”也罷,虛虛實實是百裏飄雲的強項。
百裏飄雲知道他的特點是經驗。故意用兩種故技重施來對付他,實際卻更可以是為了掩藏楊致信。這楊致信,性質上還屬於簡單伏擊,對付的隻不過是司馬隆的重視防備和謹慎地形,然而卻不是剪尾,而是衝腰!
百裏飄雲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給司馬隆演繹了一遍。無論簡單複雜,其實都能夠作為障眼法。利用司馬隆對尾部地形的了然於心,挑戰其對腰部地形的熟知程度。利用司馬隆對尾段的防備充足,來挑戰他對腰部的重視程度。最後返璞歸真,抽絲剝繭竟是聲東擊西。
司馬隆和飄雲的鬥智鬥謀終究以飄雲略勝一籌而告一段落,兩大謀略家彼此心思精巧地設計對方,如果對方漏算就成功,而如果對方識破,那就都給對方找好了最合乎情理的應對之策,卻推動對方不得不順著自己的劇情走下一計。
司馬或飄雲,都是知己知彼,都能將計就計,也都能你來我往,隻看誰先跳脫出對方給的思維框架、出對方意料、給對方的腦力一場出其不備的伏擊……
“司馬隆對經驗掌握得快,他越重視那些故意故技重施的策略,就越容易忽略那些跳出桎梏的東西。”飄雲賭對了,因為腰部地段是那樣不起眼,不像正規兵法會用到的。
不過,百裏飄雲,確定你能夠打贏腰部嗎?
不需要去調控中軍,即使司馬隆想到這一計的時候稍微遲了些,也無礙——
為戰者確實應該考慮方方麵麵,可是總有漏網之魚,畢竟每個人的腦回路不一樣,不大可能每樣都能在戰前、或敵人計謀顯現前就準備好。隻能“盡可能地做到最好。”所以王爺還對司馬隆說過,“真正交戰,不僅考驗計謀的你來我往,更加要靠‘應變’。”
先前司馬隆還不太注重這應變,也是閏八月的那一戰,他贏了百裏飄雲的厚此薄彼,卻還是致使金軍慘敗,歸根結底就是輸給了寒澤葉的應變能力。所以這些日子以來,他心裏一直在意和分級的,就是麾下將帥們的應變能力。
此刻坐鎮中軍的是詭絕陳鑄與蒲察秉鉉,應變方麵隻有陳鑄一個都無懈可擊了,雖然對戰林阡的時候陳鑄還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對付個區區楊致信,陳鑄那堪稱一絕的應變力都算牛刀小試。
何況蒲察秉鉉,在閏八月那一戰結束之後,曾心情沉重地來和司馬隆講:“宋軍具有我軍難及的優點,魄力、行動之悄然、如一。”
“下次和百裏飄雲碰上,絕對不會‘端著’。”在意在這裏,決心在這裏,即使宋匪突如其來,會立即驚慌失措?
辜聽弦和百裏飄雲的破壞力再強也徒勞,早先司馬隆命令各司其責,陳鑄自己多謀快斷,蒲察秉鉉則是穩如泰山。勢必沒有中楊致信的伏,反而足以把楊致信擒下。
“腰部此地的地形並不太適合伏擊,司馬隆能想到我們的‘衝腰’戰術已經很難;而且,他更加難以把致信的具體位置確定。”在計謀初定的彼時。聽弦和致信等人都覺得,司馬隆很難應對這一計謀。
卻也是沈鈞這個最了解司馬隆的人提出了“應變”:“確實,司馬隆要想到這計謀太難,就當我們這條計謀能成功,但是。無關計謀,關乎應變——別忘了閏八月司馬隆輸給我們,就是多虧了寒將軍的‘應變’。負責金軍腰部地段的將領,會否應變力極強?即使中計,卻能夠極給出對策,再棘手的伏兵也能殺?而且,很可能他負責了中段,就不會被別處的動蕩影響心緒……”
<a id="wzsy" href="http://m.bidige.com">嗶嘀閣</a>
司馬隆的強度在那裏,就應不怠以最高水平去揣度他。
“坐鎮中軍的是移剌蒲阿和蒲察秉鉉,坐鎮後方是齊良臣和陳鑄。應變能力最強的陳鑄在後方。想來是防著我們的剪尾伏擊。”當時飄雲說。
這一點像司馬隆對腰部地形會有疏漏一樣,百裏飄雲等人對情報也有誤差——
“移剌蒲阿和蒲察秉鉉坐鎮中軍。”盟軍研究過落遠空送出的情報,卻不知道戰前陳鑄放給副將們的消息是假,陳鑄近來把落遠空的範圍壓縮進了五人之內。
而事實上,坐鎮中軍的卻是詭絕陳鑄和蒲察秉鉉,戰前陳鑄此舉還隻不過是為了抓細作,卻在現在歪打正著,逃避開了百裏飄雲等人的精打細算。說是意外,也不意外。這一切隻因司馬隆潛意識裏還是希望前方後方皆危險的時候,中段金軍可以令自己垂拱而治。所以同意陳鑄的那一刻,預示著司馬隆一開始就平均分配了注意力,也就從根本上本來就杜絕了衝腰。
司馬隆的這一潛意識可能連他自己也沒細想,飄雲不算輕敵卻必然還是低估了他。
這一戰。司馬隆和飄雲再強悍都還是各有漏算,最終隻看誰的漏洞更大,更加意想不到。
此刻中部戰場其實與司馬隆設想中的劇情無異,性質上屬於簡單伏擊的楊致信,被聰明如陳鑄與穩重如蒲察秉鉉聯手擊敗。
致信和飄雲、聽弦一樣計謀落空,七刻左右。宋軍的衝腰和剪尾雙失。
豈止計謀落空,性命危在旦夕。
無暇為失蹤於兵陣的飄雲擔心,無暇去給承擔著重任的致信祈禱,拚盡了全力的聽弦,此刻全身都在齊良臣拳氣的籠罩下,逃不脫一個死字。
為什麽沒有求生欲了?因為,起碼我無怨無悔了。可以幫師父、幫寒將軍,打這麽久,這麽多招,對得起寒將軍離別前按住他肩:“靠你了聽弦。”
那時候的自己微笑回答:“不,是靠大家的。”自肺腑地覺得要靠大家,因為如果隻有他一個人打齊良臣,即使能撐到底最後還是送命,但隻要撐到致信贏了,自己不僅起到了作用也會撿回一條性命。多好,他為戰友們打頭陣,戰友們幫他掃外圍,互惠互利,相輔相成。
雖然到這一刻不知道為什麽致信竟沒有勝……聽弦的眼皮已經沉重地抬不起,昏惑中震耳欲聾的一句話卻是“靠大家的”下麵那句,楊致信說來振奮士氣、堅定信念的:“活著!再會!”於是眾少年一起吼完此句便離散上陣提刀攜槍意氣風,短暫的各奔東西是為了戰鬥更是為了生存和再會!
突然間手指如回光返照一把抓住身下的土,卻被泥塵嵌進了指縫、那感覺真是難過得淚流滿麵,對,就是這種難過,證明我還活著,神智其實是明朗著,原來眼皮抬不起不是受傷嚴重,是因為眼皮上有血啊。
辜聽弦,為什麽放棄,滿足了不是你放棄的理由,因為,也許致信下一刻就贏了,嗬,我可不想當成個烈士被你們供奉起來,也不想你楊致信因為害死我的關係明明有功卻被師父下獄……
下獄……雖然師父他動輒罰我下獄,其實想想。也沒什麽不對的,聽弦雙眼忽然模糊,糟了,是血進了眼睛嗎。嗯,就是這腥氣讓鼻子也酸澀。
暴喝一聲一躍而起,幾乎是憑著本能去打齊良臣拳的方向,曾經在榆中之戰他也瞎過,因禍得福現在倒反而駕輕就熟。視線模糊之際聽覺敏銳更多,而且排除了一切可以幹擾的東西,潛心入刀以物通物偏偏容易得很!於是這一刀切中肯綮,恰好把齊良臣的致命一擊猛磕了回去。
盡管氣力遠遠不及,被齊良臣打飛了幾尺、皮開肉綻,好在這點傷,不算什麽……便此時,辜聽弦掉落的地方有不少金兵,不過一個都沒上來,一則都覺得齊良臣下一刻便能輕易捏死他。二則齊良臣此人在武功方麵有精神潔癖不可能以多欺少。
聽弦慢慢扶刀爬起,抹了血,嘴角一絲不羈的笑:這點傷,真不算什麽……剛剛他看到擔架上的師父滿身都是血,可師父搞不好還能再打一戰、兩戰……
“主公怎樣?”
“心脈受損,內傷很重。”
“外傷呢,敷藥了嗎!還有那早先就有的腰傷?”他看師父隻能被側放,探背後,稍一用力全是腥熱。
“敷上了,還內服了樊大夫的新藥。能緩和腰傷好一陣。主公剛剛昏著,還說好呢。對了,還提到了辜將軍!”小軍醫因林阡終於願意醫治而喜笑。
“提到我什麽?!”聽弦一震,當他出現於師父夢中?
“哦。主公說這藥好,我和主公說,這藥對腰傷其實還不太對症,對四肢才是最好。主公說,這藥給辜將軍留些。”
“嗯……”聽弦僵在原地,久久沒有回聲。辜聽弦,辜聽弦,師父都已經這樣了還在擔心你,你為什麽就不能讓他放心。
“辜將軍,現在就可以試試。”治好了他的內傷,又來治他的外傷。
這些年來,多少次反出師門或回避、不敬,辜聽弦,你都曾經不止一次地這麽想:師父你先惹我的,我偏要惹你生氣,氣死你。
可是那些傷人的話,自己難過的時候就一定要說出口?
“師父,這場戰亂,始作俑者,還有你。”“是嗎,是怕我打敗你帳下四大高手,掃了你林阡臉麵吧。”“我這次雖然人是回來了,但不代表願意背上回的黑鍋——我辜聽弦沒錯,所以死也不會認。”“現在才現,會不會太晚?”“田將軍是你害死的!是你害死……走啊,不要再見到你!”為什麽人年少時一定要讓最愛的人受傷……
腦子嗡的一聲就被那些不堪的回憶塞滿了,腿腳也像灌了鉛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從師父身邊移開的。從榆中之戰現最關心自己的人不是田若凝而是師父起,就一直欠了他一句長達半生的對不起。
即使今日開戰前和師娘交流時已經對石峽灣之錯釋然,可對師父卻連半句敷衍都不曾有,所以那句對不起,一直沒有來得及當麵說。
“辜將軍,會寧戰區就靠您啦!”他內心原還掙紮,聽得林阡身邊的護衛囑托這句,緩過神來,迎向這群十三翼熾熱真誠的目光。
“為何,還對我有這樣高的期許?”他低聲問。即使以前戰功赫赫,可他現在是個罪人。
他們本不應該對他有期許,是誰消弭了私下的仇怨,幫他輕而易舉恢複了威信?
“還用問嗎,主公願意自斷臂膀也要跟洪瀚抒換回來的人,肯定能領著咱們打勝仗啊!”那少年無邪地笑。
聽得這一句,內心的掙紮陡然變成悸動。
不宜久留他還是離開了林阡,臨行前對軍醫說“照顧好主公”,可是轉頭時眼角怎能不濕潤,心底怎能不堅硬。
那不是壓力,而是動力。
原先他以為師父讓他解救會寧,是因為辜家軍大部分都在會寧,師父正好可給他機會讓他立功贖罪,原來還不止於此。
師父當麵說的百年後托孤原來也不是安慰的話,是真的,師父是真真實實地如師娘所言,“你再不堪也會有人將你視若珍寶……”
那些他現在才知道的句子——
“我若輸了,便將這執刀的臂膀留下,代他辜聽弦的項上人頭。”
“辜聽弦是我的徒弟,子不教,父之過,是以我應代他受罰。他在盟軍舉足輕重,一向為我林阡臂膀,你既要他命,不妨取我臂膀代之。”
人說萬丈竹子容易彎,我辜聽弦不該忘了本。
似夢非夢的過程中,傷痛在漸漸瓦解,刀法在慢慢修複。
“一直以來,都是我活在師父的庇佑下,但今日之戰,辜聽弦以命立誓——該由我來保護師父你一次了……”
滿心滿意都是林阡,枯竭的戰力因他複活,被精神,被魂魄填滿,因此當齊良臣鐵拳震天滅地之勢來襲,辜聽弦這一刀裹挾無窮力量,反衝著齊良臣摧枯拉朽,刀之形,刀之意,如血如火!
激烈緊張驟變悲壯豪邁,扶搖直上,氣貫長虹,風起雲動,山河崩碎。刀中有魂,勁力豈能不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要的就是那意境,那水,骨子裏是傾盆大雨,形貌上卻偏似濕濛霓虹,那山,骨子裏是磅礴五嶽,形貌上卻是輕霧後的黛,飄搖如畫。零拆為萬,打的不是形似是神似!
那一刀齊良臣甚至錯覺林阡歸來,意想不到辜聽弦能打出來,錯過最佳機會,差點因輕敵而敗,緩得一緩,終是以比他橫跨幾級的內力將他刀法硬破。驚天震響,金軍兵陣的核心驟生一道強烈漩渦,並直接掀起颶風層層擴散開來、似要將整個空間都扭曲。
此情此景,外加聽覺,無不叩擊近處與戰者靈魂,稍遠些的與戰者因為措手不及,差點都被卷得離地而起,人如碎片,馬似粉屑,微不足道。(。)